北印金三角文化遺產旅記
行程Day 1:飛抵德里,包車前往德里紅堡-參觀胡馬雍陵-參觀古特伯高塔-蓮花寺冥想-參觀德里國家博物館-宿 新德里 香格裡拉 愛神酒店;
Day 2:包車前往 阿格拉 ,參觀泰姬陵-參觀 阿格拉 堡-參觀 阿格拉 大理 石藝術品製作工廠-月亮公園看日落-宿 阿格拉 泰姬陵東門路雷迪森布魯酒店;
Day 3:參觀法塔赫布爾西格裡-包車前往齋浦爾,參觀城市宮殿-打望風之宮殿和 水上 宮殿-宿Khatu Haveli 民宿;
Day 4:參觀琥珀堡,包車前往 新德里 ,打望總統府和德里 印度 門-飛離 新德里 ; 寫在前面從小從歷史書中就知道四大文明古國,但除了 中國 外,對其它三國的細節知之甚少,當然也心生嚮往,一直想去看看。只不過巴比倫早已煙消雲散, 埃及 則因為安全問題,將計劃的行程一推再推。作為近鄰 印度 ,本是方便的目的地,可惜由於早期簽證的麻煩和不斷的負面新聞讓人也提不起旅行的熱情。突然間,繁忙的工作期間有了4天的假期,再隨著 印度 突然開放了對 中國 的電子簽證,讓人對這片古老的國土的興趣勾了起來。於是乎,便和小伙伴商量去 印度 來個短暫的旅行。
對於這個色彩鮮艷,歷史悠久的國家,短短四日顯然不可能進行一次深度的全境游。我們選擇了凝結了 印度 古老的歷史人文的精華所在的三座城市:德里, 阿格拉 和 齋普爾 ,作為這次旅行的目的地。這三座城市聚集了 印度 最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同時也由於它們的地理位置正好構成了一個三角型,所以也被稱為 印度 的文化”金三角“。參觀這三座城市,最佳的交通工具莫過於包車。我們通過網上聯繫了當地的旅行社( http://www.tcindia.com/ ),花了大約1500 RMB (含司機),定了一輛7座的豐田。然後,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開始了這次旅行。
第一天:漫步德里 ↑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 清晨,抵達位於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在出境口便可以看見這面極具有 印度 特色的雕塑牆。在雕塑牆下,可以尋找合適的通關口,持有電子簽證的旅客,需要走特殊的 通道 並錄入指紋,並且會有簡單的詢問。不過,一般也是比較快速的可以過關。出了關卡,直接來到機場門口打車。一時間,被整潔高大上的機場外表沖昏的頭腦,沒有開啟“發展 中國 家模式”,莫名在一個“Airport Authorized TAXI“的櫃臺被拉上一輛小車,直到司機賊兮兮的說”Welcome to my country“的時候才意識到上了黑車了。一路懷著忐忑,甚至打算跳車狂喊 “Help“的打算,終於來到預定的酒店。雖然司機 獅子 大開口要了2k多盧比,不過念想著損失不大,安全第一,趕緊給錢,倉皇逃進酒店。
↑新德里香格裡拉 - 愛神酒店 幸好,酒店的員工十分的專業和友好,並且良好的酒店環境也平撫了心情。Check in 完好,坐在大堂等待包車,喝上一杯清茶,看看酒店大堂饒有趣味的擺設。 ↑德里紅堡 預定的包車還算靠譜,準時帶上我們前往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德里紅堡。這座被乾枯的護城河甬道環繞的紅色城堡是莫卧兒帝國時期的皇宮,也是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 印度 重要歷史建築。自沙賈汗皇帝時代開始,莫卧兒首都便自 阿格拉 遷址於此。 ↑德里紅堡 紅堡的整個建築設置呈八角形,亭台樓閣都是用紅砂石和 大理 石造就,沒有用到一塊木料或是鐵釘。 ↑德里紅堡 紅堡共有兩座大門,三座小門。最宏偉的是西面的 拉合爾 門。 拉合爾 門有拱門,護樓,城樓上有涼亭,塔柱。1947年8月15日, 印度 首任總理尼赫魯就是在 拉合爾 門宣佈國家獨立,第一面三色國旗就是在這裡升起。 ↑德里紅堡 和天朝一樣,參觀紅堡也有內賓價和外賓價, 印度 老百姓10個盧比的門票,我等外國人就要付上坑爹的250盧比,sigh~。持票通過森嚴的安檢,穿過 拉合爾 門進入紅堡內部參觀。 ↑德里紅堡 拉合爾 門後長長的甬道林立著各種販賣旅游紀念品的商鋪,起初以為是發展 中國 家慣有的將旅游景點商業化的惡習。看了路邊石碑的介紹才知道,這裡集市(Bazaar)的歷史悠久,自皇宮建立之初這裡遍佈各類商販,顧客涵蓋平民,貴族甚至皇室成員。 ↑德里紅堡 紅堡的部分地區駐扎有軍隊,在通往內殿的城樓中有一個小型的軍事博物館。 ↑德里紅堡 城樓上站立了一位身披羅莎的 印度 婦女,凝望著紅堡內殿樞密院,不知否在追思以往這裡的繁華的時光。曾經這裡金碧輝煌,地上是手工精織的地毯,壁上鑲的是各式寶石,天花板是 白銀 鑄就,並且還嵌著各種金雕圖案。最為珍貴的是樞密宮中的孔雀御座。這一御座是用10萬克拉的黃金精製而成,上部鑲有鑽石﹑翡翠﹑青玉等寶石,下部鑲有黃玉,背部是一棵琺琅鑲成的 大樹 ,樹上有一隻美麗的寶石孔雀。可惜,這些無價之寶早已在戰火中焚毀,只剩殘垣斷壁和依然威嚴的城牆。 ↑胡馬雍陵 在紅堡盤恆一會兒後,我們乘車前往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胡馬雍陵。又付了坑爹的250盧比的外賓價門票,從一個截斷的門牆入口進入陵園。 ↑胡馬雍陵 此陵是莫卧兒帝國創始人巴卑爾之子,帝國第二代君主胡馬雍及其皇妃的陵墓。雖然大部分的 印度 人是信仰 印度 教,但其實在 英國 殖民 印度 之前, 印度 主要是由伊斯蘭教統治。 ↑胡馬雍陵 而且,由於 印度 的伊斯蘭統治者為了維護政治穩定,對 印度 其它宗教都採取比較 懷柔 的政策,所以這點在建築風格上也有體現。胡馬雍陵便是伊斯蘭教與 印度 教建築風格的典型結合。 ↑胡馬雍陵 這座陵園是 印度 第一座花園陵寢,陵墓主體建築由紅色砂岩構築,陵體呈方形,四面為門,陵頂呈半圓形。整個建築莊嚴宏偉,為 印度 乃至世界建築史上的精品。 ↑胡馬雍陵 參觀者還可以拾階而上,直抵陵墓核心參觀。 ↑胡馬雍陵 陵墓四壁是分上下兩層排列整齊的小拱門, ↑胡馬雍陵 站在拱門前的 高臺 上可見陵園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四周環繞著長約2千米的紅砂石圍牆。陵園內景色優美,棕櫚、絲柏縱橫成行,芳草如茵,還置有噴泉,實際上是一個佈局講究的大花園。 ↑胡馬雍陵 陵墓頂部中央有優雅的半球形白色 大理 石圓頂。這種圓頂的設計及其修建的方法特別引人入勝,在 印度 建築中,至少在其完美的形式中,雙層圓頂的顯著優點初次體現出來。 ↑胡馬雍陵 這種圓頂建築形式極具有波斯風格。這與胡馬雍具有強力的波斯支持者有關,胡馬雍的皇后便是 一位波斯學者的女兒,特別是胡馬雍的復國也是與得到波斯薩法維王朝的幫助分不開的。 ↑胡馬雍陵 胡馬雍和皇后的墓冢在寢宮正中,兩側宮室有莫卧兒王朝5個帝王的墓冢。從紅砂石精細的鏤花、花園式的內景到四周牆壁上的拱型大門,這一切構成典型的莫卧兒風格。據說 阿格拉 的泰姬陵就是仿照胡馬雍墓建造的。不管這種說法是否屬實,在後面的參觀中也確實看出了兩者的類似性。 ↑胡馬雍陵 在胡馬雍陵內,還有一些神廟。這些神廟的建築風格或偏向伊斯蘭風格多些, ↑胡馬雍陵 或偏向 印度 教風格多一些。 ↑胡馬雍陵 方正 的主體,拱門,圓頂,還有貼瓷的修飾,都構成了特有的莫卧兒建築風格。 ↑古特伯高塔 從胡馬雍陵出來,驅車前往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目的地-古特伯高塔。這座被譽為“ 印度 七大奇跡之一”的建築象徵著伊斯蘭征服 印度 的勝利,故又稱“勝利塔”。 ↑古特伯高塔 整個古特伯高塔共分5層,塔高72.5米,塔基直徑14.3米,塔頂直徑2.5米。環繞塔壁的橫條浮雕飾帶既裝飾著阿拉伯圖文和《古蘭經》銘文,也點綴著 印度 傳統工藝的蔓藤圖案和花彩垂飾,將波斯與 印度 的藝術元素融為一體。 ↑古特伯高塔 高塔旁有一座建於1193年的奎瓦吐勒回教清真寺,是 印度 最古老的回教寺院,是古特伯拆除了27座 印度 教和耆那教廟宇,並且使用這些雕牆 石柱 改造而成的。 ↑古特伯高塔 清真寺旁邊美麗的花園中建有一個日冕,紀念當年發掘和恢復古特伯高塔遺跡的主管-“Sanderson”。人們用日冕的寓意“The shadow passes, the light remains” (有陰影的地方, 必然有光) 來贊譽這位主管為此所作出的貢獻。 ↑古特伯高塔 在遺跡中,古特伯高塔對稱的位置還有一個粗粗的 石柱 —這是另一座未完成的宣禮塔。 ↑巴哈伊教蓮花廟 古特伯高塔的遺跡並不大,半個多小時便可逛完。出來後,啃了一些自備的乾糧(主要是面對 印度 的小餐館,對自己的腸胃實在沒有信心。),便前往距離高塔不遠的蓮花寺。這座寺廟雖然類似蓮花, 但卻和 印度 教沒有任何關係, 它其實是一座巴哈伊信仰的靈曦堂。巴哈伊信仰由巴哈 歐拉 創立於十九世紀中葉的 伊朗 ,它的宗旨是創建一種新的世界文明、實現人類 大同 。其基本教義可概括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類一體”。巴哈伊教沒有神職人員和地方教堂,只在每個大洲建有一個靈曦堂。而蓮花寺便是 印度 次大陸的總堂。
Day 2:包車前往 阿格拉 ,參觀泰姬陵-參觀 阿格拉 堡-參觀 阿格拉 大理 石藝術品製作工廠-月亮公園看日落-宿 阿格拉 泰姬陵東門路雷迪森布魯酒店;
Day 3:參觀法塔赫布爾西格裡-包車前往齋浦爾,參觀城市宮殿-打望風之宮殿和 水上 宮殿-宿Khatu Haveli 民宿;
Day 4:參觀琥珀堡,包車前往 新德里 ,打望總統府和德里 印度 門-飛離 新德里 ; 寫在前面從小從歷史書中就知道四大文明古國,但除了 中國 外,對其它三國的細節知之甚少,當然也心生嚮往,一直想去看看。只不過巴比倫早已煙消雲散, 埃及 則因為安全問題,將計劃的行程一推再推。作為近鄰 印度 ,本是方便的目的地,可惜由於早期簽證的麻煩和不斷的負面新聞讓人也提不起旅行的熱情。突然間,繁忙的工作期間有了4天的假期,再隨著 印度 突然開放了對 中國 的電子簽證,讓人對這片古老的國土的興趣勾了起來。於是乎,便和小伙伴商量去 印度 來個短暫的旅行。
對於這個色彩鮮艷,歷史悠久的國家,短短四日顯然不可能進行一次深度的全境游。我們選擇了凝結了 印度 古老的歷史人文的精華所在的三座城市:德里, 阿格拉 和 齋普爾 ,作為這次旅行的目的地。這三座城市聚集了 印度 最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同時也由於它們的地理位置正好構成了一個三角型,所以也被稱為 印度 的文化”金三角“。參觀這三座城市,最佳的交通工具莫過於包車。我們通過網上聯繫了當地的旅行社( http://www.tcindia.com/ ),花了大約1500 RMB (含司機),定了一輛7座的豐田。然後,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開始了這次旅行。
第一天:漫步德里 ↑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 清晨,抵達位於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在出境口便可以看見這面極具有 印度 特色的雕塑牆。在雕塑牆下,可以尋找合適的通關口,持有電子簽證的旅客,需要走特殊的 通道 並錄入指紋,並且會有簡單的詢問。不過,一般也是比較快速的可以過關。出了關卡,直接來到機場門口打車。一時間,被整潔高大上的機場外表沖昏的頭腦,沒有開啟“發展 中國 家模式”,莫名在一個“Airport Authorized TAXI“的櫃臺被拉上一輛小車,直到司機賊兮兮的說”Welcome to my country“的時候才意識到上了黑車了。一路懷著忐忑,甚至打算跳車狂喊 “Help“的打算,終於來到預定的酒店。雖然司機 獅子 大開口要了2k多盧比,不過念想著損失不大,安全第一,趕緊給錢,倉皇逃進酒店。
↑新德里香格裡拉 - 愛神酒店 幸好,酒店的員工十分的專業和友好,並且良好的酒店環境也平撫了心情。Check in 完好,坐在大堂等待包車,喝上一杯清茶,看看酒店大堂饒有趣味的擺設。 ↑德里紅堡 預定的包車還算靠譜,準時帶上我們前往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德里紅堡。這座被乾枯的護城河甬道環繞的紅色城堡是莫卧兒帝國時期的皇宮,也是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 印度 重要歷史建築。自沙賈汗皇帝時代開始,莫卧兒首都便自 阿格拉 遷址於此。 ↑德里紅堡 紅堡的整個建築設置呈八角形,亭台樓閣都是用紅砂石和 大理 石造就,沒有用到一塊木料或是鐵釘。 ↑德里紅堡 紅堡共有兩座大門,三座小門。最宏偉的是西面的 拉合爾 門。 拉合爾 門有拱門,護樓,城樓上有涼亭,塔柱。1947年8月15日, 印度 首任總理尼赫魯就是在 拉合爾 門宣佈國家獨立,第一面三色國旗就是在這裡升起。 ↑德里紅堡 和天朝一樣,參觀紅堡也有內賓價和外賓價, 印度 老百姓10個盧比的門票,我等外國人就要付上坑爹的250盧比,sigh~。持票通過森嚴的安檢,穿過 拉合爾 門進入紅堡內部參觀。 ↑德里紅堡 拉合爾 門後長長的甬道林立著各種販賣旅游紀念品的商鋪,起初以為是發展 中國 家慣有的將旅游景點商業化的惡習。看了路邊石碑的介紹才知道,這裡集市(Bazaar)的歷史悠久,自皇宮建立之初這裡遍佈各類商販,顧客涵蓋平民,貴族甚至皇室成員。 ↑德里紅堡 紅堡的部分地區駐扎有軍隊,在通往內殿的城樓中有一個小型的軍事博物館。 ↑德里紅堡 城樓上站立了一位身披羅莎的 印度 婦女,凝望著紅堡內殿樞密院,不知否在追思以往這裡的繁華的時光。曾經這裡金碧輝煌,地上是手工精織的地毯,壁上鑲的是各式寶石,天花板是 白銀 鑄就,並且還嵌著各種金雕圖案。最為珍貴的是樞密宮中的孔雀御座。這一御座是用10萬克拉的黃金精製而成,上部鑲有鑽石﹑翡翠﹑青玉等寶石,下部鑲有黃玉,背部是一棵琺琅鑲成的 大樹 ,樹上有一隻美麗的寶石孔雀。可惜,這些無價之寶早已在戰火中焚毀,只剩殘垣斷壁和依然威嚴的城牆。 ↑胡馬雍陵 在紅堡盤恆一會兒後,我們乘車前往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胡馬雍陵。又付了坑爹的250盧比的外賓價門票,從一個截斷的門牆入口進入陵園。 ↑胡馬雍陵 此陵是莫卧兒帝國創始人巴卑爾之子,帝國第二代君主胡馬雍及其皇妃的陵墓。雖然大部分的 印度 人是信仰 印度 教,但其實在 英國 殖民 印度 之前, 印度 主要是由伊斯蘭教統治。 ↑胡馬雍陵 而且,由於 印度 的伊斯蘭統治者為了維護政治穩定,對 印度 其它宗教都採取比較 懷柔 的政策,所以這點在建築風格上也有體現。胡馬雍陵便是伊斯蘭教與 印度 教建築風格的典型結合。 ↑胡馬雍陵 這座陵園是 印度 第一座花園陵寢,陵墓主體建築由紅色砂岩構築,陵體呈方形,四面為門,陵頂呈半圓形。整個建築莊嚴宏偉,為 印度 乃至世界建築史上的精品。 ↑胡馬雍陵 參觀者還可以拾階而上,直抵陵墓核心參觀。 ↑胡馬雍陵 陵墓四壁是分上下兩層排列整齊的小拱門, ↑胡馬雍陵 站在拱門前的 高臺 上可見陵園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四周環繞著長約2千米的紅砂石圍牆。陵園內景色優美,棕櫚、絲柏縱橫成行,芳草如茵,還置有噴泉,實際上是一個佈局講究的大花園。 ↑胡馬雍陵 陵墓頂部中央有優雅的半球形白色 大理 石圓頂。這種圓頂的設計及其修建的方法特別引人入勝,在 印度 建築中,至少在其完美的形式中,雙層圓頂的顯著優點初次體現出來。 ↑胡馬雍陵 這種圓頂建築形式極具有波斯風格。這與胡馬雍具有強力的波斯支持者有關,胡馬雍的皇后便是 一位波斯學者的女兒,特別是胡馬雍的復國也是與得到波斯薩法維王朝的幫助分不開的。 ↑胡馬雍陵 胡馬雍和皇后的墓冢在寢宮正中,兩側宮室有莫卧兒王朝5個帝王的墓冢。從紅砂石精細的鏤花、花園式的內景到四周牆壁上的拱型大門,這一切構成典型的莫卧兒風格。據說 阿格拉 的泰姬陵就是仿照胡馬雍墓建造的。不管這種說法是否屬實,在後面的參觀中也確實看出了兩者的類似性。 ↑胡馬雍陵 在胡馬雍陵內,還有一些神廟。這些神廟的建築風格或偏向伊斯蘭風格多些, ↑胡馬雍陵 或偏向 印度 教風格多一些。 ↑胡馬雍陵 方正 的主體,拱門,圓頂,還有貼瓷的修飾,都構成了特有的莫卧兒建築風格。 ↑古特伯高塔 從胡馬雍陵出來,驅車前往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目的地-古特伯高塔。這座被譽為“ 印度 七大奇跡之一”的建築象徵著伊斯蘭征服 印度 的勝利,故又稱“勝利塔”。 ↑古特伯高塔 整個古特伯高塔共分5層,塔高72.5米,塔基直徑14.3米,塔頂直徑2.5米。環繞塔壁的橫條浮雕飾帶既裝飾著阿拉伯圖文和《古蘭經》銘文,也點綴著 印度 傳統工藝的蔓藤圖案和花彩垂飾,將波斯與 印度 的藝術元素融為一體。 ↑古特伯高塔 高塔旁有一座建於1193年的奎瓦吐勒回教清真寺,是 印度 最古老的回教寺院,是古特伯拆除了27座 印度 教和耆那教廟宇,並且使用這些雕牆 石柱 改造而成的。 ↑古特伯高塔 清真寺旁邊美麗的花園中建有一個日冕,紀念當年發掘和恢復古特伯高塔遺跡的主管-“Sanderson”。人們用日冕的寓意“The shadow passes, the light remains” (有陰影的地方, 必然有光) 來贊譽這位主管為此所作出的貢獻。 ↑古特伯高塔 在遺跡中,古特伯高塔對稱的位置還有一個粗粗的 石柱 —這是另一座未完成的宣禮塔。 ↑巴哈伊教蓮花廟 古特伯高塔的遺跡並不大,半個多小時便可逛完。出來後,啃了一些自備的乾糧(主要是面對 印度 的小餐館,對自己的腸胃實在沒有信心。),便前往距離高塔不遠的蓮花寺。這座寺廟雖然類似蓮花, 但卻和 印度 教沒有任何關係, 它其實是一座巴哈伊信仰的靈曦堂。巴哈伊信仰由巴哈 歐拉 創立於十九世紀中葉的 伊朗 ,它的宗旨是創建一種新的世界文明、實現人類 大同 。其基本教義可概括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類一體”。巴哈伊教沒有神職人員和地方教堂,只在每個大洲建有一個靈曦堂。而蓮花寺便是 印度 次大陸的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