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巴以尷尬的邊緣:伯利恆一日游


這本應是“我的應許之地-- 以色列 游記”第九集,但此時加這個副題就有些尷尬,因為本篇及後面兩篇寫的都不是 以色列 的地盤,所以就中斷了這個順序。懂點時事的人都知道, 巴勒斯坦 控制區是“ 約旦 河西岸和 加沙地帶 ”,後者相對比較獨立,也因為局勢不寧,而成為旅游者無法涉足的地區。而前者,由於 以色列 不斷興建猶太人定居點,導致巴以雙方處在一種犬牙交錯的境地,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很大爭議。在寫文章的同時, 以色列 也剛剛通過西岸猶太人定居點合法化法案,這必將加劇混亂局勢。
約旦 河西岸被劃分為三種區域,第一種A區是完全由 巴勒斯坦 管轄,包括 伯利恆 、 傑里科 、 拉馬拉 這樣的城市,道路進入這類的區域,路邊會有紅色大牌醒目提示: 以色列 人禁止進入。B區是由 巴勒斯坦 管轄民政, 以色列 管轄軍事。而占大多數面積的C區則完全由 以色列 管轄。而剛纔所說的這些城市擁有諸多古跡,也是旅游的目的地。由於時間有限,我選擇了耶穌的誕生地-- 伯利恆 (Bethlehem)。
從 耶路撒冷 出發去 伯利恆 ,並不遠。但是註意,不能 自駕 車,因為 租車 的車牌是 以色列 的。當天又是猶太新年,也沒有 以色列 公共汽車(當然 以色列 的公共汽車也到不了那裡)。需要在老城的 大馬士革 門附近乘坐阿拉伯公共汽車,(在 以色列 最大的問題,就是你得分清今天是哪個民族在過節)不過這個車是用 以色列 貨幣(NIS)買車票的。( 巴勒斯坦 沒有自己貨幣,不得不用敵人的)






路程並不遠,大概40分鐘就到。 耶路撒冷 附近都是光禿禿的丘陵地帶, 伯利恆 也是個帶點高低落差的城市,所有建築幾乎都是一個顏色。下車地點是一個普通的車站,沒有什麼辨識物,以至於回來時不得不打車。從這裡走到核心景點大概要15分鐘,穿過一個市場還有狹窄的小巷。剛剛早上8點,街上人不多,都是為商店開張做準備的居民。我第一次來到 巴勒斯坦 地區,還比較緊張,下意識的看了看書包,沒有拿出相機。這邊的街景比較陳舊破敗一些,市場里賣的都是很低端的商品,不過潛意識里防備的不友好的目光並沒有出現,也許這裡的居民對游客早就習以為常,也許我是戴著 以色列 的眼鏡看 巴勒斯坦 人。
伯利恆 的歷史可以說是相當悠久,猶太人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大衛也是出生在這裡。而耶穌是出生在 伯利恆 的一個馬槽里,所以城裡的主要景點位於馬槽廣場“Manger Square”,面積不大的廣場里停滿了各種出 租車 。廣場旁邊就是知名的“主誕教堂”(Church of Nativity,也被叫做聖誕教堂),就是為了紀念耶穌誕生而建,歷史可以追溯到首次承認基督教的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時期。教堂也是幾次毀壞幾次改建,如今從外面看,並不宏偉,也不漂亮。就像一座白色磚石搭建的城堡,只有鐘樓略顯突出。比較有特色的是,教堂沒有正門,只有一個非常狹小,不到一人高的 石門 ,名為“謙卑之門”,顧名思義,這是要表示來到聖地,必須躬身而入。另一方面,是十字軍對此進行的改造,避免阿拉伯騎兵直接沖入教堂。


教堂內部稍微有點讓人失望,顯得很昏暗,由於正在進行施工,內部裝飾被裹得嚴嚴實實。這裡每年的聖誕彌撒都會向全世界直播,不知是不是為直播做準備。教堂內已經有不少人,似乎是在舉行東正教的儀式,所以祭壇的區域也無法進入,估計要等很久。教堂的核心就是耶穌出生的“馬槽”,也無法進去,我想乾脆先出去逛逛吧。這個時候來到馬槽廣場,立馬兒圍上一堆出 租車 司機,都是做周邊游的,我挑了一個 巴勒斯坦 大叔。上車前說好了,就去看看巴以隔離牆。結果剛一開車,司機就說還可以帶你看看其他景點,有個Herodium(希律堡)特別好,還可以經過ABC區,路過定居點什麼的,我覺得時間還充裕,多看看也好,就答應了。這大叔一看推銷 成功 ,心情大好,也不斷的附和我關於中巴友好一類的話題。




巴以隔離牆興建於本世紀初的幾年,當時沙龍強行參觀 耶路撒冷 聖殿山,當選總理後,政策更加激進,引起了巴方的強烈抗爭,大量的自殺襲擊也導致不少 以色列 人死亡。於是以方開始以建牆的形式,來清晰區分雙方的界限,有的牆將猶太人定居點保護起來,也坐實了這些定居點的建立。 巴勒斯坦 人將此牆稱為種族隔離牆,本來他們可以在雙方地界自由出入。我所看到的隔離牆有5、6米高,灰色水泥搭成,還有瞭望塔,牆下可以通行汽車的只是很窄的一條道,給 巴勒斯坦 的人生活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當然,來看的不是這灰撲撲的牆本身,而是“牆”帶來的社會現實,以及牆上的塗鴉。水泥的牆建立起來了,心裡的牆早已鑄成。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 柏林 牆。兩堵牆都帶來了生離死別,都帶來了撲朔迷離的局勢。只不過, 以色列 的牆是加劇了兩個敵對民族的矛盾,而 柏林 牆是在同根生的人民中,因為意識形態而造成的。隔離牆上繪有不少表達 和平 主題的繪畫,因此成為了景點。除了隔離牆上的繪畫之外,還有幾幅 英國 藝術家班克西的作品,他在 伯利恆 很多角落畫了不少塗鴉,有的因為時間的推移,顏色已經變淡。熱情的 巴勒斯坦 司機帶我一一去看。我和司機大叔的英語都不太好,只能湊湊活活的交流,雖然作為旅游業者,他表現的熱情樂觀,不過也可以感受到這種生活狀態的無奈。 比如 談起當時剛剛去世的佩雷斯,他評價不高,認為 巴勒斯坦 領導人阿 巴斯 去 耶路撒冷 參加葬禮,簡直是“Crazy”。












希律堡在郊區,很遠就能看到,是一座光禿禿的“火山”(山型和火山一樣),明顯能感覺到人工的痕跡,很宏偉的樣子。這是公元前猶太國王希律的宮殿所在地。這座山屬於 以色列 完全控制的C區,不過 巴勒斯坦 司機來到這裡沒有任何障礙。車要開到半山腰的景區大門,然後游客再爬到山頂的宮殿遺跡,這就相當於“火山口”的位置,幾乎沒有游人,驕陽下,看到白色大石塊堆成的堡壘和其他建築,作為兩千年前的建築,這無疑相當的氣派。還有地道通往半山腰,可見當年施工的工作量相當大。希律王本人的墓也建在山上。這裡的建築後來在 羅馬 人的進攻中被毀壞,與此同期, 羅馬 軍隊攻陷了 死海 邊上的梅察達,守衛在那裡的上千猶太人集體自盡。那也是一個山頂的要塞。這也是 以色列 軍隊誓詞“梅察達永遠不會再次陷落”之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