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伊朗--黑袍裹不住她們對自由的渴望
石柱 上雕有拜火教的標誌—阿胡拉.馬茲達,像一個展翅的鷹神。阿胡拉.馬茲達是遠古波斯信仰拜火教(索羅亞斯德教)神話中至高之神。拜火教徒相信,阿胡拉·馬茲達創造了七大善物,分別是:天空、大地、水、植物、動物、人和火。火對拜火教徒來說是神聖的,代表光明和生命。拜火教至少在公元前1100年就已在兩河流域( 伊拉克 )和今 伊朗 地區流行,自大流士一世始成為波斯帝國的國教,至波斯第二帝國薩珊王朝,仍視拜火教為國教。公元前330年, 亞歷山大 征服波斯,將宗教經典悉數焚毀。公元7世紀中葉後,波斯人在阿拉伯人的統治下麵臨兩個選擇:一是改信伊斯蘭教,成為和阿拉伯人平等的穆斯林;一是保持原有的宗教,但必須課以重稅並低人一等。因此,絕大多數拜火教徒不得不接受了新的宗教。伊斯蘭教興起後,拜火教進一步受到排斥,不得不向東亞、 南亞 遷徙,部分進入 印度 ,部分經 中亞 進入 中國 ,據說發動“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和史思明據說就是拜火教徒。 石階上飾有大量浮雕,刻畫了波斯帝國民族服飾各異的朝貢者列隊前進的場面。那時的波斯帝國共有35個屬國、23個民族。浮雕上的來自不同屬國和民族的朝貢團或是手捧金銀珠寶,或是牽著 獅子 、麒麟、 雙峰 駱駝等等,反映了波斯帝國繁 榮昌 盛的景象,以恢弘的方式呈現了波斯帝國的壯麗威嚴。這些雕刻品歷經2400多年依然栩栩如生,使波斯 波利斯 成為現存最大的阿契美尼德藝術陳列館。 石牆浮雕描繪了各地使節前來覲見的情景。使臣們來自許多國家、地區和民族。歷史學家們從這些人物的穿戴服飾和貢品上分辨出有 約旦 和 巴勒斯坦 、 敘利亞 、阿拉伯、 土耳其 、 亞美尼亞 , 阿富汗 、 巴基斯坦 、 印度 、巴比倫、米提亞、埃蘭、巴克特裡亞、亞述、坎大哈、亞細亞、腓尼基;有從 非洲 來的 埃及 、 利比亞 、 埃塞俄比亞 ;還有歐羅巴的色雷斯、 希腊 人…等等23個國家、城邦或民族,堪稱上古時期大 西亞地區 各民族衣著風俗和生活風貌的博物館。 雙鷹首獸柱頭 這是大流士國王墓地。
波斯 波利斯 背靠的拉赫馬特半山腰上左右兩邊分別有阿塔薛西斯二世和三世的陵墓。整個陵墓外觀就呈倒T字型。站在阿塔薛西斯二世墓前可以俯瞰整個波斯 波利斯 。 在波斯 波利斯 不遠處,有一個NAQSH-E ROSTAM景點,在公路上遠遠可以眺見山崖上有幾個十字形。
到了近前才看到,一字排開,在山岩上開槽出四個十字“懸棺”,便是波斯帝國最赫赫有名的四座帝王墓。 四個陵墓排列得很整齊,從右到左分屬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阿塔薛西斯一世和大流士二世。 墓穴的造型有點像基督教的十字,但波斯十字要比基督教十字的歷史要久遠得多。這些獨特墓穴的入口在十字的正中心,入口通向墓內的小室,裡面存放著國王的石棺,裡面是沒有任何陪葬寶物的,拜火教崇尚的是一種極簡的墓葬方式。 參觀完波斯 波利斯 ,返回 設拉子 市區的路上,古代波斯帝國輝煌的歷史畫面似乎在我腦海裡不斷浮現,我仿佛看到了那堅固的城池,繁華的都城,富足的達官貴人,也仿佛看到了熊熊大火將其吞沒,聽到了燒殺搶掠的哀鳴與嚎叫,看到了千萬大軍激烈的戰鬥場面,看到了強大的波斯帝國傾然倒下.....
是啊,一個權力高度集中,又聚集大量金銀財寶的王朝也終有一天會灰飛煙滅,今天的我們又如何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呢? 晚上去老巴扎市場一家知名餐廳Seray-e Mehr吃了地道的 伊朗 餐dizi,服務員教我先把罐子里的湯倒入碗中,再把罐里的黃豆、土豆、雞肉、羊肉、西紅柿等混合物搗碎,捲在餅里,配以洋蔥、薄荷葉入口,餅也可撕碎泡入湯吃,味道相當不錯,又要了一瓶 伊朗 啤酒喝,無酒精配方。 吃完後在浩瀚的巴扎里閑逛,大巴扎規模很大,走在裡面象是迷宮,各種商品豐富。 大巴扎里的 通道 。 這個是服裝區域。 香料區域。有阿拉伯人正在選購。 各種茶葉,還有玫瑰花茶。 還有來自 非洲 的穆斯林前來採購。走著走著又轉回了白天看到的城堡,城堡的空地上正在上演一場露天演出,看了一會兒,劇情太悲傷了,然後回酒店遇上主幹路交通管制,似乎讓所有路口都是大堵車,幸虧我是徒步。 設拉子 住宿信息: 這兩個酒店都偏高級一些,適合銀子寬裕一些旅友。 馬什哈德:伊朗唯一擁有阿拉伯語名字的聖城我是從 設拉子 飛到 馬什哈德 的,機票很便宜,是那種很小的飛機,比較破舊,有些零部件明顯需要替換了。 伊朗 航空公司的許多波音客機是1979年 伊朗 伊斯蘭革命前購自 美國 的。伊美斷交後,兩國關係長期對立,近幾年 伊朗 因核項目承受國際製裁, 伊朗 航空運營商難以從國外購買新的零部件以維護日益老舊的飛機。其民航機隊已經老化,多年來,現有服役客機的維護主要依靠從“黑市”進口零部件,或者“拆東牆補西牆”,使用其他客機的零部件,或者自行仿造複製進口零部件。安全性堪憂。
另外, 伊朗 國內的機票仍不能從網上預訂,只能前往航空公司門店或旅行社預訂。 伊朗 第二 大城 市 馬什哈德 ,這是什葉派穆斯林的聖城之一,也是唯一一個擁有阿拉伯語名字的 伊朗 大城 市,靠近 阿富汗 斯坦與 土庫曼斯坦 邊境。安排好住宿走到通往伊瑪目禮薩聖陵大街,正遇上一隊人馬朝聖陵前行,他們敲鑼打鼓,穿著各式的服裝。 穿著黑炮,把臉蒙的嚴嚴實實的隊伍走過街頭。為什麼戴著綠頭巾呢?這是因為當年侯賽因被害的卡 巴拉 戰役傳說中的數個重要插曲,至今仍是什葉教徒弔念的重點——侯賽因告訴他的敵人他還在強褓中的兒子是無辜的,請讓嬰兒喝水,嬰兒卻遭到弓箭射死——阿舒拉期間,父母會用鮮綠頭巾將自己的小孩打扮成侯賽因之子的形象。 經打聽這仍然是阿舒拉節的游/行, 馬什哈德 的節日氣氛要比在 設拉子 看的更加隆重,不愧為穆斯林的聖城。 “阿舒拉節”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穆斯林為哀悼穆罕默德的外孫侯賽因遇難的重要紀念日。公元680年,侯賽因對當時的繼任哈里發不服,與家屬一行離開 麥加 ,在行抵 伊拉克 境內的卡爾 巴拉 時,遭倭馬亞王朝騎兵的追擊,侯賽因一行全部戰死。此日正是伊斯蘭教歷1月10日(阿舒拉日),什葉派認為侯賽因是殉教聖徒,這一日遂被定為該派的蒙難日和哀悼日。每年的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什葉派穆斯林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從此,阿舒拉日便發展成為什葉派穆斯林最重要的紀念日。阿舒拉節上,一些什葉派穆斯林會用鐵鏈鞭打自己以紀念穆罕默德外孫侯賽因遇難。 對於什葉教徒來說,侯賽因的犧牲、耶齊德的迫害,令什葉派將自身的信仰精神解釋為對不公不義的敏感、面對獨裁者的犧牲勇氣,以及被迫害的集體記憶。因此,對什葉教徒而言,“阿舒拉”變成為紀念當年那場戰役的節日;一個哀傷、哭泣、弔念、捶胸頓足的節日。 一般的阿舒拉節活動,橫跨近兩周,從阿舒拉當天前十天開始,在清真寺、聖陵(先知後代的陵墓)便陸續會有各式活動,包含演講、歌唱與禮拜。 舉行儀式的隊伍前行到聖陵清真寺門口時暫時停了下來,人們開始聚集在一起,有個人站在高處開始講話,眾人雙手放在胸前做捧月狀祈禱。 一起將左手放胸前,用右手摸頭,口中念著。 這個環節儀式結束後,他們開始向聖陵里走去。 我順著人流經過幾翻周折,也混入了規模宏大的聖陵。伊瑪目禮薩聖陵是什葉派歷史上第八伊瑪目,公元818年被阿拉伯哈里發用毒葡萄殺害後葬於此的地方。現在的聖陵其實是一個包括陵墓、多座清真寺、經學院、博物館和醫院等構成的寵大建築群,每年全世界來自 伊朗 、 阿富汗 和 巴基斯坦 ,甚至印尼的2000多萬人涌向 馬什哈德 朝覲,尤其是在阿舒拉節, 馬什哈德 通常全城爆滿。 在清真寺門口遇到幾個年輕的 伊朗 女孩,他們主動搭訕並要求合影,被旁邊的宗教督察批評,她們並不以為然,回了宗教督察幾句繼續我行我素,是阿,憑什麼不讓給我說話,不讓給我合影阿,遇到個帥哥容易麽?千年等一回啊!
波斯 波利斯 背靠的拉赫馬特半山腰上左右兩邊分別有阿塔薛西斯二世和三世的陵墓。整個陵墓外觀就呈倒T字型。站在阿塔薛西斯二世墓前可以俯瞰整個波斯 波利斯 。 在波斯 波利斯 不遠處,有一個NAQSH-E ROSTAM景點,在公路上遠遠可以眺見山崖上有幾個十字形。
到了近前才看到,一字排開,在山岩上開槽出四個十字“懸棺”,便是波斯帝國最赫赫有名的四座帝王墓。 四個陵墓排列得很整齊,從右到左分屬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阿塔薛西斯一世和大流士二世。 墓穴的造型有點像基督教的十字,但波斯十字要比基督教十字的歷史要久遠得多。這些獨特墓穴的入口在十字的正中心,入口通向墓內的小室,裡面存放著國王的石棺,裡面是沒有任何陪葬寶物的,拜火教崇尚的是一種極簡的墓葬方式。 參觀完波斯 波利斯 ,返回 設拉子 市區的路上,古代波斯帝國輝煌的歷史畫面似乎在我腦海裡不斷浮現,我仿佛看到了那堅固的城池,繁華的都城,富足的達官貴人,也仿佛看到了熊熊大火將其吞沒,聽到了燒殺搶掠的哀鳴與嚎叫,看到了千萬大軍激烈的戰鬥場面,看到了強大的波斯帝國傾然倒下.....
是啊,一個權力高度集中,又聚集大量金銀財寶的王朝也終有一天會灰飛煙滅,今天的我們又如何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呢? 晚上去老巴扎市場一家知名餐廳Seray-e Mehr吃了地道的 伊朗 餐dizi,服務員教我先把罐子里的湯倒入碗中,再把罐里的黃豆、土豆、雞肉、羊肉、西紅柿等混合物搗碎,捲在餅里,配以洋蔥、薄荷葉入口,餅也可撕碎泡入湯吃,味道相當不錯,又要了一瓶 伊朗 啤酒喝,無酒精配方。 吃完後在浩瀚的巴扎里閑逛,大巴扎規模很大,走在裡面象是迷宮,各種商品豐富。 大巴扎里的 通道 。 這個是服裝區域。 香料區域。有阿拉伯人正在選購。 各種茶葉,還有玫瑰花茶。 還有來自 非洲 的穆斯林前來採購。走著走著又轉回了白天看到的城堡,城堡的空地上正在上演一場露天演出,看了一會兒,劇情太悲傷了,然後回酒店遇上主幹路交通管制,似乎讓所有路口都是大堵車,幸虧我是徒步。 設拉子 住宿信息: 這兩個酒店都偏高級一些,適合銀子寬裕一些旅友。 馬什哈德:伊朗唯一擁有阿拉伯語名字的聖城我是從 設拉子 飛到 馬什哈德 的,機票很便宜,是那種很小的飛機,比較破舊,有些零部件明顯需要替換了。 伊朗 航空公司的許多波音客機是1979年 伊朗 伊斯蘭革命前購自 美國 的。伊美斷交後,兩國關係長期對立,近幾年 伊朗 因核項目承受國際製裁, 伊朗 航空運營商難以從國外購買新的零部件以維護日益老舊的飛機。其民航機隊已經老化,多年來,現有服役客機的維護主要依靠從“黑市”進口零部件,或者“拆東牆補西牆”,使用其他客機的零部件,或者自行仿造複製進口零部件。安全性堪憂。
另外, 伊朗 國內的機票仍不能從網上預訂,只能前往航空公司門店或旅行社預訂。 伊朗 第二 大城 市 馬什哈德 ,這是什葉派穆斯林的聖城之一,也是唯一一個擁有阿拉伯語名字的 伊朗 大城 市,靠近 阿富汗 斯坦與 土庫曼斯坦 邊境。安排好住宿走到通往伊瑪目禮薩聖陵大街,正遇上一隊人馬朝聖陵前行,他們敲鑼打鼓,穿著各式的服裝。 穿著黑炮,把臉蒙的嚴嚴實實的隊伍走過街頭。為什麼戴著綠頭巾呢?這是因為當年侯賽因被害的卡 巴拉 戰役傳說中的數個重要插曲,至今仍是什葉教徒弔念的重點——侯賽因告訴他的敵人他還在強褓中的兒子是無辜的,請讓嬰兒喝水,嬰兒卻遭到弓箭射死——阿舒拉期間,父母會用鮮綠頭巾將自己的小孩打扮成侯賽因之子的形象。 經打聽這仍然是阿舒拉節的游/行, 馬什哈德 的節日氣氛要比在 設拉子 看的更加隆重,不愧為穆斯林的聖城。 “阿舒拉節”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穆斯林為哀悼穆罕默德的外孫侯賽因遇難的重要紀念日。公元680年,侯賽因對當時的繼任哈里發不服,與家屬一行離開 麥加 ,在行抵 伊拉克 境內的卡爾 巴拉 時,遭倭馬亞王朝騎兵的追擊,侯賽因一行全部戰死。此日正是伊斯蘭教歷1月10日(阿舒拉日),什葉派認為侯賽因是殉教聖徒,這一日遂被定為該派的蒙難日和哀悼日。每年的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什葉派穆斯林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從此,阿舒拉日便發展成為什葉派穆斯林最重要的紀念日。阿舒拉節上,一些什葉派穆斯林會用鐵鏈鞭打自己以紀念穆罕默德外孫侯賽因遇難。 對於什葉教徒來說,侯賽因的犧牲、耶齊德的迫害,令什葉派將自身的信仰精神解釋為對不公不義的敏感、面對獨裁者的犧牲勇氣,以及被迫害的集體記憶。因此,對什葉教徒而言,“阿舒拉”變成為紀念當年那場戰役的節日;一個哀傷、哭泣、弔念、捶胸頓足的節日。 一般的阿舒拉節活動,橫跨近兩周,從阿舒拉當天前十天開始,在清真寺、聖陵(先知後代的陵墓)便陸續會有各式活動,包含演講、歌唱與禮拜。 舉行儀式的隊伍前行到聖陵清真寺門口時暫時停了下來,人們開始聚集在一起,有個人站在高處開始講話,眾人雙手放在胸前做捧月狀祈禱。 一起將左手放胸前,用右手摸頭,口中念著。 這個環節儀式結束後,他們開始向聖陵里走去。 我順著人流經過幾翻周折,也混入了規模宏大的聖陵。伊瑪目禮薩聖陵是什葉派歷史上第八伊瑪目,公元818年被阿拉伯哈里發用毒葡萄殺害後葬於此的地方。現在的聖陵其實是一個包括陵墓、多座清真寺、經學院、博物館和醫院等構成的寵大建築群,每年全世界來自 伊朗 、 阿富汗 和 巴基斯坦 ,甚至印尼的2000多萬人涌向 馬什哈德 朝覲,尤其是在阿舒拉節, 馬什哈德 通常全城爆滿。 在清真寺門口遇到幾個年輕的 伊朗 女孩,他們主動搭訕並要求合影,被旁邊的宗教督察批評,她們並不以為然,回了宗教督察幾句繼續我行我素,是阿,憑什麼不讓給我說話,不讓給我合影阿,遇到個帥哥容易麽?千年等一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