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邊艷陽東邊雨,臺灣九日環島行:山海篇——臺中~墾丁(120P)
極地館的企鵝數量很多吶!而且各個都精神飽滿活力十足,這在我去過的海洋館里還真屬於挺少見的。
大概跟本區溫度開的超低,缸內冰霜覆蓋,較為完美地重現了它們的真實生活環境有關吧!
曾見過有的場館在大夏天的依然以室溫飼養,簡直是造虐哦!
不過這些小精靈們在水下的動作實在太快太靈活,始終抓拍不到滿意的清晰照片,嚶嚶嚶……
(隔壁家的海豹也是同理,抓拍不到。) 《論博物館是怎麼把我的錢包又一次掏空的》 午餐是在海生館內一家“XX食堂”吃的,價格與味道都比較中規中矩,飲料很甜。 (╥╯^╰╥) 小毛開心地啃著一隻火龍果冰激凌,整個娃都變成了希斯萊傑哈哈哈~
看的大人們也心癢難耐,紛紛想要也買一隻來吃。 白沙灘雖然 臺灣 四面環海,但適合游泳的沙灘其實並不多哦,而 墾丁 就幸運的擁有幾塊。
本地年輕人比較喜歡去南灣的船帆石附近;而 白沙 灘雖然位置較遠,但沙質出眾,且還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中最後上岸一幕的取景地,因此人氣也是很高。
可惜我們預約了下午三點的龍坑導覽,時間太緊(啊啊啊),只能匆匆到此一游。
超愛演的博主正在戲很多地模仿派掙扎上岸的獲救一幕…… 龍坑生態保護區龍坑生態保護區屬於 墾丁 國家公園的一部分。面積約61.67公頃,是 東海 岸最接近南面的一段,保護區內地形皆由珊瑚礁所形成。
內有多達215種珊瑚礁海岸植物,也是許多鳥類和爬行類生物的家園。不論是珊瑚礁地形還是動植物生態都具有研究價值。因此已被列為生態保護區,每半天只接待非 臺灣 籍游客50人,每周二為園區休養日不對外開放。導覽時間約2個小時,每團收費1500NT。
團員最多可有15人,不過當天我我們的團只有7人,同行的是來自 杭州 的一對可愛小夫妻。而小毛的媽媽丹丹因為對路上不時閃現的紅色多足長蟲有著無法剋制的生理性恐懼,臨時意外退出,好可惜的。
保護區管理處是非常低調的單層小屋,總共只有一個大辦公室,感覺開展導覽業務對他們而言,也是宣傳教育目的遠遠大於盈利創收。 從管理處到海邊大約有1.5公里,導覽員白大姐走的飛快,我們跟的辛苦,自嘆弗如。
靠近海灘的路兩邊長滿了林投,也就是露兜,俗稱番菠蘿。上次在 北海 好奇買了一個直接啃,口感十分空虛。在這裡才知道了它的正確吃飯:煮湯。
當地人稱苦甘茶,寓意乾苦累活的勞動人民所能享受到的一口甘甜。 上圖長得類似泡桐的植物很有意思哦,剛生出的新葉是分三瓣的,但長著長著就會自己把葉瓣間的缺口補上。圖中從上往下的葉子很清晰地展示出了這一變化特征。
與之相對的則有另一些植物,剛生出的新葉是一整片,長大後反而分成了幾瓣。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還沒走上幾步,就開始下起了雨。
從這一刻起,我們的行程正式與艷陽天說了拜拜,受著外洋颱風“珊瑚”的影響,從此要與凄風苦雨相為伴了……啊,期待已久的海上日出啊!哽咽……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叔叔的肩膀真好騎~
小毛是個懂事的娃娃,他爸毛總說:“乖哦,好走的路你就自己走,危險的路爸爸再抱你好不好?”
他雖然很乖的點了頭。
但接下來大概每隔五分鐘就會聽到他奶聲奶氣地喊道:“爸爸~有危險~~~” 海風凜冽狂肆,原本可長到6米高的草海桐等植物在這裡就沒有超過2米的。 走到海邊,啊不,此時我們右手邊是與 菲律賓 之間的巴士海峽,而左手邊已經是貨真價實的太平洋了!媽媽喂!我的心情不由得十分雞凍!十分!
咳,走到洋邊的時候,其實雨已經不大了,但狂風帶著海浪,將咸苦的海水澆了我們滿頭滿臉。水珠砸在身上好像一顆顆小石子,生疼。我連相機都幾乎不敢拿出來了。 被狂風惡浪打磨出的嶙峋地貌。
幸而如今只是季風期,如果遭遇颱風登陸,據說此處浪頭可達數十米高,最南端的觀景台都會被水衝過。 所以這些棧道跟木板每年都要重新鋪設修理咯?(奇怪的關註點) 啊,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絕壁處聽驚雷。 關於龍坑得名由來,官方說法如下:
冬季海浪拍打著礁岸,旺盛的侵蝕作用下,造就了龍坑全區的崩崖、裙礁、峽谷等獨特的地形。由於形狀像條龍,所以得名龍坑。
但是,據白大姐說,是因為那條峽谷好似有人拿扁擔攏了一條坑出來,故稱攏坑, 天長 日久不知怎麼的就變成龍坑了呵呵。
據說這裡還常常會有山豬出沒哦!超凶的! 返程的路上,雨停了,時間也更充裕了。白姐一路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有趣的植物——慚愧的是大部分的名字我都沒記住,只記得哪個能吃,哪個好吃……
下圖蜘蛛就是傳說中的人面蛛,個頭約十幾公分。可惜當天她很不賞臉(或者說是太賞臉)地沒有用背對著我們。
蛛網左下角是體型與其懸殊的沒法看的雄蛛,感謝佳能70D,放大後基本還能看到長什麼樣子。
話說母蛛在交配後一般是會吃掉雄蛛的,可是,這隻個頭如此之小,都不夠女王大人塞牙縫的,她還會費力下手麽?(雄蛛再小也是肉?)
而雄蛛的反抗方式,大概真的只有“跳起來打你膝蓋”了…… 上網搜了一張人面蛛背部的樣子: 下圖左邊是五色櫻(五色梅),不過它們屬於菊科,與屬薔薇科的櫻花或梅花沒多 大關 系。
有些品種有七種顏色,當然就叫七色櫻啦~
右圖的特色在在於葉片中間長了一排尖銳的硬刺,可以說是相當桀驁不馴了。
叫什麼名字我依舊忘了。
(๑´ㅂ`๑) ←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微笑 左圖是靈芝。不過,只有處於孕育期,攜帶大量孢子粉的靈芝才值錢哦。
右圖則是離管理處不遠的路邊的一顆行道樹,因為形態很像正仰頭嗷嗚的山豬?熊?龍頭?總之蠢萌蠢萌的,已成為此地的吉祥物。 9月份剛巧在果殼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說是 百慕大 的 加勒 比鐘螺被人類大量捕撈,已在1812年絕跡,而賴其為生的樹蟹從此失去了合適的新殼來源。島上其他螺類的殼個頭都太小,不適合它們使用,於是幾乎所有的樹蟹都只能勉強擠在明顯不合身的小殼裡,生存前景堪憂。
目前能幫助樹蟹的,大概也只有定期運送合適的人造螺殼過去了……
其實世界各地的寄居蟹幾乎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相似的問題, 臺灣 這邊就經常發現有些螃蟹甚至以飲料瓶蓋為家。
為了幫助此地的寄居蟹更好地生存,管理處為它們設立了官方的換殼大會場所,並會定期投放各種大小的海螺殼。
臨走前,我們也留下了親手繪製愛心圖案的海螺殼。 離開了龍坑保護區,稍微再步行幾百米,就是 臺灣 島真正的最南點了。
此處視覺上雖然確有幾分世界盡頭的寂寥,但只要把胸懷擴大到全國,想想再往南其實還有我們的 海南 島、 南沙群島 ,感覺一下子又不寂寥了呢! 海邊巡走的人,不知是管理人員,還是拾荒群眾?亦或是探險游客? 在紀念碑前留影。 鵝鑾鼻從最南點到鵝鑾鼻之間,有許多如下圖這般的卡通小面的,萌萌噠十分可愛。 鵝鑾鼻 燈塔 擁有百餘年曆史,是當地著名歷史建築,一度被認為是 臺灣 最南端的標誌,也是 臺灣 八景之一。
塔高18米,塔底周長10米。塔內燈光每隔10秒鐘自動閃亮一次,光力可達20海裡,是遠東最大的海上 燈塔 ,有“東亞之光”的美稱。
鵝鑾鼻公園門票價格60NT。嗯, 臺灣 景點收門票的很少,而一般需要收取的往往也都很值得。 燈塔 園內有小陳列室,記錄了這座至今還在發揮功用的美麗 燈塔 的歷史與變遷。
我們來的較晚,雖然沒趕上日落時光(這天氣其實也看不到),卻也很幸運地等到了掌燈時分。
看著群鳥在晚霞中從 燈塔 邊飛過,真的好似穿越到了清新古典文藝片中一般。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歡迎戳大圖。 晚餐依舊是通過點評網尋找到的“巷子里”,生魚片量大實惠,幾個特色菜也算有意思,芭樂汁好好喝……然而我們最喜歡的還是酸菜配烤豬肉~
但是,這裡吃飯居然還要收停車費,不開森,哼!
大概跟本區溫度開的超低,缸內冰霜覆蓋,較為完美地重現了它們的真實生活環境有關吧!
曾見過有的場館在大夏天的依然以室溫飼養,簡直是造虐哦!
不過這些小精靈們在水下的動作實在太快太靈活,始終抓拍不到滿意的清晰照片,嚶嚶嚶……
(隔壁家的海豹也是同理,抓拍不到。) 《論博物館是怎麼把我的錢包又一次掏空的》 午餐是在海生館內一家“XX食堂”吃的,價格與味道都比較中規中矩,飲料很甜。 (╥╯^╰╥) 小毛開心地啃著一隻火龍果冰激凌,整個娃都變成了希斯萊傑哈哈哈~
看的大人們也心癢難耐,紛紛想要也買一隻來吃。 白沙灘雖然 臺灣 四面環海,但適合游泳的沙灘其實並不多哦,而 墾丁 就幸運的擁有幾塊。
本地年輕人比較喜歡去南灣的船帆石附近;而 白沙 灘雖然位置較遠,但沙質出眾,且還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中最後上岸一幕的取景地,因此人氣也是很高。
可惜我們預約了下午三點的龍坑導覽,時間太緊(啊啊啊),只能匆匆到此一游。
超愛演的博主正在戲很多地模仿派掙扎上岸的獲救一幕…… 龍坑生態保護區龍坑生態保護區屬於 墾丁 國家公園的一部分。面積約61.67公頃,是 東海 岸最接近南面的一段,保護區內地形皆由珊瑚礁所形成。
內有多達215種珊瑚礁海岸植物,也是許多鳥類和爬行類生物的家園。不論是珊瑚礁地形還是動植物生態都具有研究價值。因此已被列為生態保護區,每半天只接待非 臺灣 籍游客50人,每周二為園區休養日不對外開放。導覽時間約2個小時,每團收費1500NT。
團員最多可有15人,不過當天我我們的團只有7人,同行的是來自 杭州 的一對可愛小夫妻。而小毛的媽媽丹丹因為對路上不時閃現的紅色多足長蟲有著無法剋制的生理性恐懼,臨時意外退出,好可惜的。
保護區管理處是非常低調的單層小屋,總共只有一個大辦公室,感覺開展導覽業務對他們而言,也是宣傳教育目的遠遠大於盈利創收。 從管理處到海邊大約有1.5公里,導覽員白大姐走的飛快,我們跟的辛苦,自嘆弗如。
靠近海灘的路兩邊長滿了林投,也就是露兜,俗稱番菠蘿。上次在 北海 好奇買了一個直接啃,口感十分空虛。在這裡才知道了它的正確吃飯:煮湯。
當地人稱苦甘茶,寓意乾苦累活的勞動人民所能享受到的一口甘甜。 上圖長得類似泡桐的植物很有意思哦,剛生出的新葉是分三瓣的,但長著長著就會自己把葉瓣間的缺口補上。圖中從上往下的葉子很清晰地展示出了這一變化特征。
與之相對的則有另一些植物,剛生出的新葉是一整片,長大後反而分成了幾瓣。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還沒走上幾步,就開始下起了雨。
從這一刻起,我們的行程正式與艷陽天說了拜拜,受著外洋颱風“珊瑚”的影響,從此要與凄風苦雨相為伴了……啊,期待已久的海上日出啊!哽咽……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叔叔的肩膀真好騎~
小毛是個懂事的娃娃,他爸毛總說:“乖哦,好走的路你就自己走,危險的路爸爸再抱你好不好?”
他雖然很乖的點了頭。
但接下來大概每隔五分鐘就會聽到他奶聲奶氣地喊道:“爸爸~有危險~~~” 海風凜冽狂肆,原本可長到6米高的草海桐等植物在這裡就沒有超過2米的。 走到海邊,啊不,此時我們右手邊是與 菲律賓 之間的巴士海峽,而左手邊已經是貨真價實的太平洋了!媽媽喂!我的心情不由得十分雞凍!十分!
咳,走到洋邊的時候,其實雨已經不大了,但狂風帶著海浪,將咸苦的海水澆了我們滿頭滿臉。水珠砸在身上好像一顆顆小石子,生疼。我連相機都幾乎不敢拿出來了。 被狂風惡浪打磨出的嶙峋地貌。
幸而如今只是季風期,如果遭遇颱風登陸,據說此處浪頭可達數十米高,最南端的觀景台都會被水衝過。 所以這些棧道跟木板每年都要重新鋪設修理咯?(奇怪的關註點) 啊,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絕壁處聽驚雷。 關於龍坑得名由來,官方說法如下:
冬季海浪拍打著礁岸,旺盛的侵蝕作用下,造就了龍坑全區的崩崖、裙礁、峽谷等獨特的地形。由於形狀像條龍,所以得名龍坑。
但是,據白大姐說,是因為那條峽谷好似有人拿扁擔攏了一條坑出來,故稱攏坑, 天長 日久不知怎麼的就變成龍坑了呵呵。
據說這裡還常常會有山豬出沒哦!超凶的! 返程的路上,雨停了,時間也更充裕了。白姐一路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有趣的植物——慚愧的是大部分的名字我都沒記住,只記得哪個能吃,哪個好吃……
下圖蜘蛛就是傳說中的人面蛛,個頭約十幾公分。可惜當天她很不賞臉(或者說是太賞臉)地沒有用背對著我們。
蛛網左下角是體型與其懸殊的沒法看的雄蛛,感謝佳能70D,放大後基本還能看到長什麼樣子。
話說母蛛在交配後一般是會吃掉雄蛛的,可是,這隻個頭如此之小,都不夠女王大人塞牙縫的,她還會費力下手麽?(雄蛛再小也是肉?)
而雄蛛的反抗方式,大概真的只有“跳起來打你膝蓋”了…… 上網搜了一張人面蛛背部的樣子: 下圖左邊是五色櫻(五色梅),不過它們屬於菊科,與屬薔薇科的櫻花或梅花沒多 大關 系。
有些品種有七種顏色,當然就叫七色櫻啦~
右圖的特色在在於葉片中間長了一排尖銳的硬刺,可以說是相當桀驁不馴了。
叫什麼名字我依舊忘了。
(๑´ㅂ`๑) ←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微笑 左圖是靈芝。不過,只有處於孕育期,攜帶大量孢子粉的靈芝才值錢哦。
右圖則是離管理處不遠的路邊的一顆行道樹,因為形態很像正仰頭嗷嗚的山豬?熊?龍頭?總之蠢萌蠢萌的,已成為此地的吉祥物。 9月份剛巧在果殼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說是 百慕大 的 加勒 比鐘螺被人類大量捕撈,已在1812年絕跡,而賴其為生的樹蟹從此失去了合適的新殼來源。島上其他螺類的殼個頭都太小,不適合它們使用,於是幾乎所有的樹蟹都只能勉強擠在明顯不合身的小殼裡,生存前景堪憂。
目前能幫助樹蟹的,大概也只有定期運送合適的人造螺殼過去了……
其實世界各地的寄居蟹幾乎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相似的問題, 臺灣 這邊就經常發現有些螃蟹甚至以飲料瓶蓋為家。
為了幫助此地的寄居蟹更好地生存,管理處為它們設立了官方的換殼大會場所,並會定期投放各種大小的海螺殼。
臨走前,我們也留下了親手繪製愛心圖案的海螺殼。 離開了龍坑保護區,稍微再步行幾百米,就是 臺灣 島真正的最南點了。
此處視覺上雖然確有幾分世界盡頭的寂寥,但只要把胸懷擴大到全國,想想再往南其實還有我們的 海南 島、 南沙群島 ,感覺一下子又不寂寥了呢! 海邊巡走的人,不知是管理人員,還是拾荒群眾?亦或是探險游客? 在紀念碑前留影。 鵝鑾鼻從最南點到鵝鑾鼻之間,有許多如下圖這般的卡通小面的,萌萌噠十分可愛。 鵝鑾鼻 燈塔 擁有百餘年曆史,是當地著名歷史建築,一度被認為是 臺灣 最南端的標誌,也是 臺灣 八景之一。
塔高18米,塔底周長10米。塔內燈光每隔10秒鐘自動閃亮一次,光力可達20海裡,是遠東最大的海上 燈塔 ,有“東亞之光”的美稱。
鵝鑾鼻公園門票價格60NT。嗯, 臺灣 景點收門票的很少,而一般需要收取的往往也都很值得。 燈塔 園內有小陳列室,記錄了這座至今還在發揮功用的美麗 燈塔 的歷史與變遷。
我們來的較晚,雖然沒趕上日落時光(這天氣其實也看不到),卻也很幸運地等到了掌燈時分。
看著群鳥在晚霞中從 燈塔 邊飛過,真的好似穿越到了清新古典文藝片中一般。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歡迎戳大圖。 晚餐依舊是通過點評網尋找到的“巷子里”,生魚片量大實惠,幾個特色菜也算有意思,芭樂汁好好喝……然而我們最喜歡的還是酸菜配烤豬肉~
但是,這裡吃飯居然還要收停車費,不開森,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