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都江堰之十九——錦繡玉壘山
玉壘閣樓前的觀景臺上,有一組“李冰巡江”銅質塑像,不少的游客駐足留影。
玉壘閣東側大門上方懸掛錢紹武書寫的“人歸玉壘”匾閣。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插曲。據 四川 在線消息: 2017年2月20日,網友“李久久的拖延症已到晚期”在游覽 都江堰 玉壘閣時,將景區牌匾上的“人歸玉壘”誤認為是“人婦上壘”,並@博物雜誌官方微博咨詢,短短1小時,引發上千網友討論。2月20日下午,@博物雜誌轉發了網友“李久久的拖延症已到晚期”的一條微博:“人……人歸上壘”?並配上一張牌匾圖。 博物雜誌解釋道:“人歸玉壘”, 都江堰 玉壘閣的匾額。並幽默了一把,“你可以和那位把賓至如歸看成婦女之友的朋友交流一下。”
步雲廊扶梯——玉壘閣西側有 中國 首個歇山式古建築蓋頂扶梯——128米的天梯步雲廊,連接到二王廟東側,方便游人,5分鐘就可上下到達玉壘閣或二王廟。 乘上步雲廊扶梯,頭上是色彩明麗的古建築,兩側則是徐徐而過的秀麗風光, 滾滾岷江、巍巍古堰、幽幽青城、古城市井盡收眼底。正可謂乘現代“浮雲”,觀 都江堰 “古今” 。
玉壘關 ——穿過西關城門洞,再往前不遠,便到了與西關相距不遠的另一座關隘——“玉壘關” 。玉壘關早在三國時期就已作為城防,不過那時非常簡陋,真正意義上建關是在唐朝貞觀年間。為防吐蕃入侵,貞觀末年(公元649年),在城西的咽喉要塞虎頭崖處,修築了防衛關隘,初名玉壘關,又稱七盤關。 歷宋元明清,各代都在維修加固。清乾隆間(公元1736-1799年),更名為“鎮夷關”,並派兵鎮守。同治8年(公元1882年),知縣柳宗芳主持培修,因“鎮夷”有蔑視少數民族之嫌,故恢復“玉壘關”原名。玉壘關用條石漿砌而成,寬13米,高6米,捲拱門洞高4米,寬3米,深7米,關樓為穿逗木結構,重檐歇山式小青瓦房三間。玉壘關一邊 臨江 ,一邊傍崖,居高臨下,十分雄偉,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易守難攻之地。這道關口象是在 成都 平原與 川西 北高原之間加上的一把鎖,被譽為“ 川西 鎖鑰”,為保證 成都 平原的 和平 穩定發展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關門兩邊石刻楹聯為:“玉壘峙雄關,山色平分江左右; 金川 流遠派,水光清繞岸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