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makiori】我與天堂之間 相隔了個西藏
眼前的景象讓我驚訝不已,做夢都不敢想在一個原始叢林之中會有一座挑空6米的棧道通向遠方,旁邊的樹木近在咫尺,鳥語花香瞬間就把我包圍在一片好奇之中,前方到底有什麼? 步行50米後,一排搭建在鋼結構的帳篷群出現在我面前,原來這是一個坐落於高黎貢山之中的野外營地,是主人經歷了八年的等待與磨礪之後,內心深處理想主義的極致呈現。 營地所在的高黎貢山,作為世界自然遺產“ 三江 並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也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生命的避難所。未曾想過在這樣的秘境,出現了一群帳篷營地,實在是太酷了。 這座野外營地是怎麼建的?在場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大大的問號。據說,主人是經過了八年的尋址考察後,才在高黎貢山之中尋得這一處地方,在不破壞原始生態系統的基礎上進行了建設。所有的帳篷設施都是建立在挑空鋼架結構之上,可以隨時拆卸運走,沒有用到水泥、黃沙等。整個營地不砍一棵樹,也不栽一棵樹,確保了不對原始環境的改變。 長約一公里的空中棧道,將整個營地抬升到了樹梢之上,與鳥木為鄰,聽萬籟之聲。而最具特色的就是15棟野外探險風格的帳篷,沿著森 林邊 緣依次坐落,感受著不同視角的森林景觀。 餐廳、酒吧、圖書館、瑜伽屋等公共空間的具備,使得營地各類功能齊備,小隱於野中自帶一種超然出塵世的從容和感受。 仔細和營地的工作人員交流,瞭解到營地的設計理念,是為了追尋當年發現和探索生物多樣性的足跡,重溫“科考大發現”時代人類的冒險精神。加入了一定的十九世紀復古探險元素,希望讓客人在回歸自然的過程里,學習自然、敬畏自然、愛護自然。 出乎意料的是,營地至今還沒有WIFI,加上山中手機信號的時有時無,沒有現代化的通訊,沒有電子設備的干擾,洗凈城市的喧囂,來這裡好好的放空並感受自然,也許是營地設計者的初心。 沿著木棧道向上,我迫不及待想要看下今晚居住的環境到底如何?毋庸置疑對於喜歡戶外自然探險的發燒友而言,這裡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不過這裡嚴禁一切火種的帶入,這可把我那老煙鬼損友小王給憋壞了,在進入之前他反覆哀求能否抽上最後一根,可惜殘酷的現實還是讓他失落之餘,一臉苦相,以至於第二天出營地之後回到大路上,趕緊打火抽上一口的時候,這貨差點暈了過去,真的絲毫不誇張。 進入帳篷之前,需要拉開拉鏈才能得以進入,之所以這麼麻煩是為了防蟲和防潮。步入室內頓時被整個房間的佈局給深深吸引,整個帳篷全部採用了鋼架支撐,然後用防水的帳篷布構建了帳篷每一個角落,迎面而來的就是鞋櫃和裝滿了洗漱用品的儲物櫃,旁邊的簡易衣櫃放置了柔軟的睡衣。 進入卧室,腳下踩的是富有紋理的木地板,兩張床平行排放在一起,床對面就是有化妝功能的書桌。上面貼心的放置了膠囊咖啡機和茶具。 最令我欣喜的就是露臺區域,兩張木椅子,中間一盞小茶几,迎著陽光面朝高黎貢山,芳香的氣息撲面而來,泡上一壺清茶,或者小酌幾杯,一股悠然自得頓時充盈在整個帳篷內。 房間的衛生間也讓我細細品味,洗臉盆,馬桶,淋浴房一應俱全,其中淋浴房還環保的運用了帘子來防水,所有材料的原生態和環保性得到了充分的體驗,只不過為了應對山裡的潮濕,好是放置了一臺除濕機。 整個帳篷營地與多條戶外活動線路相連,大家可以在這裡徒步、越野、騎行、露營搭帳篷、手作體驗,在嚮導的指引下認識新奇的植物。每一位在帳篷營地停留的人,都可以在這裡和自然充分交流。 為了豐富住營客人的生活,營地到了晚上還有皮影戲的表演。這是一種 雲南 民間喜聞樂見、流傳久遠的傳統藝術形式。當地稱“燈影子”、“皮人戲”,還有的叫它“土電影”。影人多以牛皮製成,形體較大,高約50釐米,造型朴實,圓線用得多。 一塊白布就是舞臺,尺把長的小人就是演員,當燈光穿過皮影,人物、花草和樓宇栩栩如生的呈現,畫布的另一端就是當今的世間百態。 整個營地不僅有著旖旎的自然風光,更值得探尋的是,悄然在時代的縫隙中,保留傳承的人文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