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莫雷洛冰川---巨無霸的“冰床墊”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30)一隊人馬在冰川上行走。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31)還有一幫人在前往冰川的路上。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32)冰川上的垂直裂隙和水平裂隙,一條近水平狀的節理赫赫在目。冰裂往往發生於這些裂隙之中,冰川墜入湖中,形成浮冰。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33)雖然天空飄著小雨,但美女愛美之心絲毫不減。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34)我們的游船距離冰舌一定的距離,一則擔心冰裂冰崩,二是擔心水體下的冰川面積更大。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35)岩層的背斜構造。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36)岩層的向斜構造。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37)美女離開,帥哥登場。真是你方看罷我登場。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38)下船。背景雪山下的一條紅色,不是彩虹,而是雪山之下的森林地帶中的山毛櫸樹在秋天展露出金黃色的亞寒帶針葉林。 視頻:莫雷偌冰川遊船視頻 走棧道觀看冰川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39)一共有4條不同的線路觀看冰川,我們走了三條線路:黃色、紅色和藍色,沒有走綠色。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40)浩浩蕩盪的 莫雷 洛冰川一望無際展現在眼前。1984/86年冰川面積是265.39平方公里, 在全球的氣候變暖和溫室效應造成的大範圍的冰川退縮大背景下,2000/02-2008/10期間, 莫雷 洛冰川反其道而行之,冰川面積增加了0.61平方公里。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41)Jerry帶著墨鏡,酷酷的POSE。我們首先走黃色棧道,欄桿都漆成了黃色,一目瞭然。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42)冰川瞭望台。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43)冰川近在咫尺。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44)天空中還出現了難得的彩虹,冰川、彩虹、雪山一起構成一幅優美的圖畫。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45)淺層冰川要比深層冰川的密度低、可塑性小,因此流動變形時會裂開,形成裂隙。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46)現在,冰川前沿和對岸之間(麥哲倫半島)之間有一個 通道 ,名為CANAL DE LOS TEMPANOS(冰山 通道 ), 阿根廷 湖的湖水在這裡連通BRAZO RICA 。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47)2018年3月,這裡的CANAL DE LOS TEMPANOS(冰山 通道 )完全被冰川“霸占”著,產生冰壩或冰堤(ICE DAM),阻隔了湖水的自南向北的流動,致使相片左面的BRAZO RICO湖形成“堰塞湖”,湖面比右面的 阿根廷 湖面高出10多米。

湖水首先侵蝕和沖蝕冰壩的底部,慢慢掏空冰壩的底部,形成冰橋(ICE BRIDGE)。季節性水位差產生的巨大壓力導致冰橋的崩塌,形成壯觀和震耳欲聾的冰崩(ICE RUPTURE)。

現在冰橋一側“冰橋墩”還依然靜悄悄地矗立在眼前,仿佛向我們述說著曾經發生的陳年往事。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48)一邊走在設施良好的棧道,一邊欣賞美麗的冰川。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49)最高處的冰舌距離水面近70米,相當於 阿根廷 首都布宜若斯愛麗絲7月9日大道上方尖碑的高度。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50)透過山毛櫸樹看冰川。 莫雷 洛冰川是以 MORENO 山、PIETROBELLI 山(2950米高)、TENIENTE IGLESIAS 山(2130米)、DOS PICOS 山(2130米)和 CORDON REICHERT 山形成的山谷中發育出來山谷冰川。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51)湖面上漂浮著大大小小的浮冰。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52)屬於山谷冰川的 莫雷 洛冰川以雪線為界, 分冰雪積累區(總面積的70% )和消融區(總面積的30%), 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屬於消融區的冰川。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53)正對面的山峰名MORENO 山,海拔1840米。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54)位於麥哲倫半島上的“冰橋墩”,雖然看起來髒兮兮的,但是在我心中有別樣的美,因為這是冰川向前推進過程中的“排頭兵”,冰川變髒的原因是因為冰川向陸地的推進過程中和陸地上的泥土和石塊在摩擦過程中變色的,另一個原因是雨水的沖刷,把泥土和鬆散的岩石衝到藍瑩瑩的冰川上。

而一水之隔藍瑩瑩的冰川中出現的黑色斜線,其成因卻不一樣。黑線是“沉積層”(SENDIMENT LAYER)。是由於冰裂時產生的空隙被陸地上的泥土充填沉積所形成的。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55)可以假設,如果冰壩沒有被侵蝕和沖蝕,那麼冰川會依然向麥哲倫半島的陸地繼續推進。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56) 阿根廷 湖面的海拔高度是180米,那麼在這麼低的海拔高度,怎麼會有冰川的存在呢?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57)這和 莫雷 洛冰川的運動有關。

冰川運動是由冰川的厚度、冰川下伏地形坡度和冰川錶面坡度等因素控制的, 因而在冰川的不同部位將產生不同形式的運動。

總的來說, 冰川運動由內部擠壓和錶面拉張形成的。

在冰川谷坡度變緩的段落, 冰層擠壓而加厚, 形成壓縮流; 反之, 冰層發生拉張, 形成拉張流。

冰川橫剖面的冰面運動速度以中央部分最快, 向兩邊運動速度減小。

由於冰川錶面各點運動速度的差異, 因而產生各種裂隙 。

在冰川末端由於冰舌消融變薄, 冰川運動速度降低, 但其上游方速度較快的冰不斷向前推擠, 形成剪切破裂面, 冰川沿破裂面向上滑動, 並把冰磧物帶到冰川錶面,這就是為什麼冰川上顯得髒兮兮的原因。

冰川運動速度隨季節有變化。在消融區冰川運動的趨勢是夏天快、冬天慢, 一般夏季速度要大於年平均流速的20% ~80% , 冬季則小於年平均速度的20% ~50% 。這是因夏季冰川錶面消融, 融水 在潤滑冰床上起著很大作用, 這樣就加強了滑動過程。

冰川運動速度還和冰川冰的補給量和消融量的多少有關。補給量大於消融量, 冰川厚度增加, 流速加快, 冰川尾端向前推進; 補給量小於消融量, 冰川厚度減薄, 流速減慢, 冰川尾端往後退縮; 補給量等於消融量, 冰川就出現穩定狀態。

一般冰川需要2500米的海拔高度才能發育冰川,但高緯度的南 巴塔哥尼亞 地區,像 莫雷 洛冰川,在1500米的海拔高度就能發育冰川。

莫雷 洛冰川向 東北 方向運動了25公里(距離南 巴塔哥尼亞 冰原分冰嶺)一直延伸到海拔只有180米高的 阿根廷 湖。冰舌的厚度達到水上40-70米不等,水下最深處有137米。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58)走在黃色棧道上,兩旁是紅得鮮艷的山毛櫸樹,空氣清新,心曠神怡。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59)有些人在游記寫道:“佩 托里 . 莫雷 諾冰川是除南極大冰川、格陵蘭大冰川之後,全球第三大冰川區。” 這是誤傳。

這裡有三個概念需要區分: 莫雷 洛冰川、 阿根廷 境內的 冰川國家公園 和南 巴塔哥尼亞 冰原(SOUTH PATAGONIA ICR FIELD)。

簡單說來, 冰川國家公園 內總共有47條大大小小的冰川, 莫雷 洛冰川(PERITO MORENO GLACIER)265.39平方公里(1984/86年數字)是其中的一條冰川,除此之外,公園內還有大大小小的46條冰川。

而南 巴塔哥尼亞 冰原(SOUTH PATAGONIA ICR FIELD)是從南緯48°15'平行延伸到南緯51°30',縱向距離大約350公里,橫向距離有長有短,面積12363平方公里,其中大約9 700平方公里落在 智利 境內, 阿根廷 境內2,500平方公里。

準確地說,南 巴塔哥尼亞 冰原是除南極大冰川、格陵蘭大冰川之後,全球第三大冰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