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莫雷洛冰川---巨無霸的“冰床墊”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https://b4-q.mafengwo.net/s11/M00/92/FF/wKgBEFsbp3KAOmzCAAGiypbrLbA53.jpe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不管是坐游船觀看冰舌南面還是走棧道觀看冰舌東面和北面,每隔一段時間,就能聽到冰裂和冰墜入湖中所發出的響聲,幸運的時候還能親眼目睹這個過程的發生。
這些都是事實,沒有毛病,但是據此認為 莫雷 洛冰川就是成長型冰川,就未免TOO YOUNG TOO SIMPLE了。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https://p1-q.mafengwo.net/s11/M00/D1/C6/wKgBEFskcLCAFYvQAAyqQNDoLSM35.jpe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https://p3-q.mafengwo.net/s11/M00/D1/6D/wKgBEFskcHKAH32BAAvPrFHsS8Q25.jpe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具體說來。 莫雷 洛冰川面積是265.39平方公里(84/86年),76/79-84/86期間冰川面積減少了1.79平方公里,84/86-2000/02期間,減少了1.44平方公里,但是在2000/02-2008/2010期間,冰川面積反其道而行之,增加了0.61平方公里。
在全球氣候變暖和溫室效應加強的大環境下,其他同是發源於南 巴塔哥尼亞 冰原的其他冰川都是冰川退縮,面積減少。
如我們在 智利 百內國家公園 看到的GLACIER GREY (格雷冰川)和同是 阿根廷 冰川公園內的UPSALA冰川,在同一個時期的變化如下。
冰川編號 名稱 84/86年面積(平方公里) 1976/79-1984/86 1984/86-2000/02 2000/02-2008/10 總數 中位值
40 莫雷 洛 265.39 -1.79 -1.44 0.61 -2.61 -0.10
44 格雷 280.93 -2.18 -8.87 -3.97 -15.02 -0.60
29 UPSALA 925.02 -15.12 -35.25 -21.47 -71.84 -2.89
三個冰川面積變化表(圖表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面積變化(負數是減少,正數是增加)
從中可以看出同是位於南 巴塔哥尼亞 冰原東面的冰川,它們三個冰川的表現全然不同。
總的來說, 莫雷 洛冰川面積有增有減,變化溫和。不像格雷冰川和UPSALA 冰川變化幅度大,而且只減不增。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https://p2-q.mafengwo.net/s11/M00/D1/DC/wKgBEFskcMSAeAffAA88Vqxvz9Q25.jpe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https://b2-q.mafengwo.net/s11/M00/D1/75/wKgBEFskcHqASbH2AAlVKdlpcCI03.jpe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可以說,就是因為 莫雷 洛冰川所處的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冰川的冰舌在 阿根廷 湖的推進過程中,和對岸的麥哲倫半島連在一起,形成冰壩,把 阿根廷 湖攔腰截成兩半。南面BRACO RICA的水位逐漸升高,在水動力作用下,對冰壩的底部進行侵蝕和沖蝕,冰壩變成冰橋,最後,不堪重負的冰橋在重力作用下冰崩,冰川面積縮小了。
因此說,冰川擴展------向前推進------冰壩------冰橋------冰崩------冰川退縮,周而複始進行,使冰川面積大致保持穩定的狀態。
但是為什麼 莫雷 洛冰川會在絕大多數冰川都在退縮的大趨勢中,反其道而行之,冰川學者還沒有形成定論。
所謂大自然的奇妙和不可思議就這樣在冰舌、 阿根廷 湖湖水和麥哲倫半島陸地三者之間達到了一種不可複製的動態平衡。
同時由於冰舌地帶位於海拔不到200米的高度,夏天氣溫升高的時候,發生在長達5公里長的冰舌會發生越來越頻繁的冰裂和冰墜。
莫雷 洛冰川有擴展(原因未明),有消退(原因清楚),一進一退,勢均力敵,所以冰川面積保持大致的穩定。
冰川學者在冰川消融區的T型採樣點也證實了在過去50年裡, 莫雷 偌冰川的厚度和流速變化也不是很顯著。
因此說 莫雷 洛冰川是一個穩定型冰川更合適些。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https://n4-q.mafengwo.net/s11/M00/D1/CE/wKgBEFskcLiABJO9AAqBOdeHTbc10.jpe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https://p2-q.mafengwo.net/s11/M00/D1/B5/wKgBEFskcKaARE7KAAo1OpSQ5Rg32.jpe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https://p3-q.mafengwo.net/s11/M00/D2/11/wKgBEFskcOmAQFzsADKZjx6AMik867.pn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https://n4-q.mafengwo.net/s11/M00/DF/E3/wKgBEFskerCAb-RZAD1imsdG8uw542.pn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https://n1-q.mafengwo.net/s11/M00/D2/CA/wKgBEFskcYCAUz5MAEAwhSMRSJE846.pn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https://b3-q.mafengwo.net/s11/M00/D3/19/wKgBEFskcbGANuCCAEGOtbcFKh4520.pn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圖100)GOOGLE 地圖顯示 莫雷 洛冰川和 智利 百內國家公園 的格雷冰川都是發源於南 巴塔哥尼亞 冰原。 結束語據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TOMAS TRANSTROMER 曾用詩歌讚歎 莫雷 偌冰川的美麗
冰像天空一樣藍,在陽光下破裂
而陽光也在冰被下的麥克風裡低語
喧囂、膨脹,彷彿有人在遠處掀動著床單
這一切就像歷史,我們的現在
我們下沉,我們聆聽。
我一直想考證這首詩是不是出自他的手,無果,原文也沒有找到。
不過用它來作為本文的結束語,也算恰當。
參考文獻1) https://www.the-cryosphere-discuss.net/tc-2012-106/tcd-7-1-2013.pd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glacier extent across the Southern Patagonian Icefield since the 1970s by A. White and L. Copland
2)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annals-of-glaciology/article/dynamic-behavior-of-glaciar-perito-moreno-southern-patagonia/4BE5C6D6FA0B2A741D444DBAC0E1877D
Dynamic behavior of Glaciar Perito Moreno,southern Patagonia
PEDRO SKVARCA,RENJI NARUSE Annals of Glaciology 24 1997
3) 《地貌學原理》,作者:楊景春等編著,出版社: 北京 大學出版社。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 %E8%8E%AB%E9%9B%B7%E8%AF%BA%E5%86%B0%E5%B7%9D
5\. http://www.dili360.com/cng/article/p5350c3d65bb8661.htm
6\. http://kuaibao.qq.com/s/20180426B09KWF00?refer=spider
寫於2018年6月上旬。圖文/闕機龍。
作者簡介:闕機龍,1987年畢業於 福建 師範大學地理系本科,1990年取得華東師範大學西歐北美地理研究所碩士學位,後在 上海 教育學院地理系任教。現旅居澳洲,是具有地理專業素養的遊記寫作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