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莫雷洛冰川---巨無霸的“冰床墊”

游覽完 智利 百內國家公園 內的格雷冰川(GREY GLACIER)後,我們來到了 阿根廷 境內的 冰川國家公園 (LOS GLACIARES NATIONAL PARK)。

冰川國家公園 (LOS GLACIARES NATIONAL PARK)是屬於南安第斯山脈巴塔哥尼亞地區的一座國家公園,位於 阿根廷 聖克魯斯省 ,總面積4459 km²。198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在 冰川國家公園 內總共有47條大大小小的冰川,其中四個比較著名:最平易近人,最為壯觀的是 莫雷 洛冰川(PERITO MORENO GLACIER)265.39平方公里(1984/86年數字)。其他著名的冰川還有VIEDMA 冰川( 阿根廷 最大的冰川,有975平方公里大),UPSALA冰川和SPEGAZZINI冰川。
2018年4月1日我們從門戶城市CALAFATE出發,前往 莫雷 洛冰川。

如果說 智利 境內的格雷冰川(GREY GLACIER)是小巫的話,那麼, 阿根廷 境內的 莫雷 洛冰川(PERITO MORANO GLACEIER)就是大巫了(儘管前者的冰川面積是280.93平方公里,要比後者多出15.54平方公里)。

當然我指的是目視範圍和感官感受。

前往冰川國家公園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1) 阿根廷 湖。1466平方公里,是 阿根廷 最大的 淡水 湖,其實是冰川湖。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2)從我們住宿的小城CALAFATE出發前往 莫雷 洛冰川的路上,導游教我們認識了一株植物,名字就和我們住宿的城市名一樣也叫CALAFATE。帶刺,但是果實很像藍莓,可以做成可口的果汁。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3)巴特哥尼亞草原上的植物,耐極端氣溫和大風,屬於禾本科植物,葉硬而尖,黃綠色。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4) 阿根廷 湖旁的大草原和皚皚雪山。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5)三大垂直地貌類型:雪山、森林和草原。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6) 冰川國家公園 入口處。導游下車幫買門票。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7)公園內觀景台的牌子,名字叫“嘆息瞭望台”。是不是看到冰川、雪山和紅葉所發出的嘆息?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8)“嘆息”瞭望台遙望 莫雷 洛冰川,它以(PERITO FRANCISCO PASCASIO MORENO)這個探險家的名字命名的冰川。MORENO 生於1852年,卒於1919年。他生前曾經到過 阿根廷 湖,SAN MARTIN湖和FITZ ROY 山,但就是沒有來到後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莫雷 洛冰川。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9)雪山和金黃色的山毛櫸樹。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10)游客在嘆息瞭望台盡情地拍照,這時天開始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11)我們乘坐的小巴沿著湖邊(BRAZO SUR)的公路蜿蜒地向前方開去。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12)雄偉壯觀的MORENO 山峰。 坐船遊覽冰川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13)我們乘船游覽冰川的BAJO DE LA SOMBRA 碼頭。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14)碼頭上已經停泊了兩艘游船,我們要乘坐的是一艘大船。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15)上船。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16)還有一艘游船靜靜地停泊在湖邊。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17) 阿根廷 警察,他不介意我的拍照。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18)游船越來越靠近冰川了。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19)藍色的冰川幾乎觸手可及。以人眼而言,冰川就像一個過濾器,吸收紅色和黃色光和並反射藍色光,營造出冰川的美麗的藍色色調。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20) 莫雷 洛冰川南面的冰舌在水面上的高度有40米高.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21)冰川一直沿湖面向陸地推進,可以見到在岩石上剩餘的藍色冰川依然矗立著。在今年2018年的3月份,這裡曾發生冰壩(ICE DAM)------冰橋-(ICE BRIDGE)-----冰崩(rupture)的壯觀景象,從而形成一個寬約30米的冰川 通道 (CANAL DE LOS TEMPANO)。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22)冰川發生CALVING (裂冰)現象後形成的浮冰。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23)不時聽到冰裂墜湖的聲音,水面上波光瀲灧。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24)冰川的形成:積雪變成冰川是先由新雪變成粒雪, 再由粒雪變成冰川冰, 最後形成冰川。

具體說來,飄飄揚揚的雪花為呈放射狀的多棱角形, 由於落在地面上的新雪的導熱率很低, 當氣溫低於積雪和土體溫度時, 雪層中的水汽就向上層擴散, 使上層水汽增多, 達到飽和狀態時便凝華, 晶體增大。

當氣溫和積雪溫度相差不大, 曲率半徑大的雪花晶粒錶面將因飽和而凝結, 曲率半徑小的晶粒將因未飽和而升華。

上述過程產生物質的定向轉移, 大晶粒增大而圓化, 小晶粒縮小乃至消失,
晶體錶面發生遷移和重結晶作用。

晶粒不斷擴大而成粒雪, 粒雪的密度比新雪大得多, 一般是0. 4 ~ 0. 7 g/ cm3 , 當達到0. 84 g/ cm3時, 晶粒間失去透氣性和透水性, 便成為冰川冰。

粒雪變成冰川冰可在低溫乾燥環境下形成, 也可在氣溫較高、 融水 活躍時進行。在低溫乾燥環境下, 粒雪變成冰川冰要有巨厚的粒雪層對下部粒雪施加巨大的靜壓力, 排出空氣促進重結晶作用, 形成冰川冰。

另一種冰川冰的形成是由於積雪錶面在夏季白天受陽光照射時, 氣溫增高, 粒雪融化, 融水 沿著粒雪之間孔隙下滲, 到了夜間, 下滲水以粒雪為核心又重新凍結起來而促進了粒雪的成冰過程。

這種過程的成冰速度較快, 當 融水 滲入粒雪層中, 重新凍結時, 能立即將粒雪聯結成冰。這種冰的氣泡少, 密度較大, 透明度高。

莫雷 偌冰川冰的成因過程既有低溫乾燥的環境,也有夏季受陽光照射,粒雪重新凍結的過程。

具有塑性狀態的冰川形成後, 受到很大的壓力便緩慢變形和流動, 並越過雪線流到消融區, 成為冰川。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25)湖面上巨大的浮冰。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26)浮冰我們只是看到冰山上的一角,其實,水面上的浮冰只有1/10,還有9/10在水下。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27) 莫雷 洛冰川南面的冰舌,高約40米。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28)冰川充填於山谷之中。冰川厚度從邊緣逐漸向中心加厚,最厚處有700米深。冰舌面的高度介於40-70米之間(在水面上),在水面下最深處還有137米的厚度。
聖克魯斯自助遊攻略
(圖29)冰川的岸邊可以進行冰上行走,分一小時左右的小踏冰(Mini-Trekking)和長達5小時的大踏冰(Big 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