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第一次,一個人,說走就走:尼泊爾,瑰麗的凈土,遇見自己!












塔萊珠女神廟建在高 12 層的台基上,其中第八層為最寬,砌有一道矮圍牆,牆內外共有 16 座玲瓏剔透的二重檐金頂小廟。第八層以上的石階兩旁,立有雄獅、怪獸和力士石雕。
台基上的女神廟四面均有入口,朝南的正門為 金門 ,塔萊珠女神就供在 金門 上方的半圓形門楣中央。這位多手女神儀態端莊,身材健美,手中握有劍、戟、棒、環等多種武器。台基下臨街朝西的院門為圓柱形拱門,上面佈滿了聖水罐、鱷魚、盤龍、花卉等色彩絢麗的雕塑飾物。
女神廟的 3 層頂檐全部以鎦金銅質瓦板鋪蓋,檐下掛著一排排小銅鈴,它們隨風搖曳,不時發出悅耳的響聲。廟檐四角微微上翹,檐角下各懸一掛刻有神像的銅質華幔或象徵吉祥的銅製聖壇。廟檐由一排排木柱支撐,檐柱上刻滿了色彩鮮明的 印度 教眾女神像。女神廟頂部為鎦金寶頂,寶頂中央是一座稍大的尖塔,四角各有一座小尖塔相陪襯。每當晴日,女神廟的鎦金寶頂和銅質頂檐在陽光下金光閃耀。
塔萊珠·巴瓦妮女神是馬拉王朝最受尊崇的女神,被馬拉國王奉為家神,因此,塔萊珠女神廟比一般寺廟建得高大。女神廟每年只開放一次,其他時間只供王族瞻禮。
除塔萊珠女神廟之外,在 尼泊爾 還有兩座高大的寺廟,一個是黛姑塔萊珠廟和太后廟(maju temple)。黛姑塔萊珠同塔萊珠一樣,也是馬拉國王們最崇拜的女神,所以兩座女神廟除了台基不同外,在建築風格上極為相似。太后廟建於 17世紀,因系馬拉國王布伯倫德拉之母拉克絲米太后所建而得名。使人感到奇特的是,這座 印度 教寺廟的頂部,卻是一座尖頂佛塔,這是在 尼泊爾 寺廟建築中絕無僅有的。
在1564年的 尼泊爾 ,人們相信高達35米的神廟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若有建築高度超過了它,便會招致厄運,而這個信仰一直到今天都影響著很大一部分 尼泊爾 人。神廟規模壯觀,極具 尼泊爾 建築特有的絢麗風格。開放的時間為每年的達善節(Dasain),但神廟也會不定期舉辦一些大型活動吸引游客。








因陀羅神是 印度 教的神話人物之一,是世間的道德維護者,不論天上人間、是神是人,只要是犯了錯他就有權懲罰,另外他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保護佛祖、佛法和出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