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的輕與重
為了看看查理大橋和老城廣場,決定步行返回。老城廣場有一家泰式足浴,顧客稀少,身著泰式傳統服裝的姑娘慵懶地坐在平日顧客坐的沙發凳,等著打烊。裡面還有些歐美客在體驗足療。老城廣場還有一家魚療,吸引了很多歐美客,店鋪在二樓,透過大幅的櫥窗看看老街程風景不失一種享受。2018年老城廣場上 布拉格 天文鐘正在維修,厚厚的防護圍擋將天文鐘裹得嚴嚴實實,就此別過。夜幕籠罩下的 泰恩
教堂和火藥塔只能依稀看到外圍輪廓,腳累地不聽使喚,大人小孩回到住處倒頭就睡。
布拉格 有很多私人經營的住宿,旅游業已經成為很多 布拉格 人賴以生存的重要支柱。當晚住宿的院子有點像 中國
老城的大院子。整個建築只有一處入戶門,院子里有幾十個房間,可以同時招待30-40個自助游客,房間內有獨立衛生間和queen
size大床,廚房多為共用,提供微波爐、液化氣竈台、水槽、一些簡單的餐具。2018年一晚房價在200-300元,入戶大門被畫得花里胡哨。
在 布拉格 隨處可見塗鴉藝術宣泄著各種情感。塗鴉文化可以稱得上 捷克 最具生命力的大眾藝術,彰顯人們崇尚的言論自由。這場短暫的邂逅註定不能滿足我探索 布拉格 輕與重的好奇,於是就又有了2020年冬天的二次 布拉格 之行。 布拉格:適合走走停停的城市整個行程最初開始的3-4天都在倒時差,經常是下午5點就犯困,凌晨2點又準時醒來。隨著停留的時間越長,生物鐘開始接受時空變動的調節,有時會睡到4點,撩起窗帘看看外面馬路,除了路燈並沒有行人。
整個 布拉格 還在沉睡,翻來覆去還是睡不著,乾脆起來寫寫前一天的游記,萬籟俱寂反倒留給人更多思考的空間。布拉格
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叼著香煙和電子煙的男男女女,其中又以年輕人居多,女士的香煙較細。早上起來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借個火,然後倚在街邊的牆壁或是靠在院落外,咖啡店門口、人行道旁也不乏吸煙閑聊的男女,他們享受吸煙的感覺,也許這種感覺不吸煙的人永遠無法真正理解。人行道上甚至可以看到一手推著嬰兒車,一手叼著香煙的時尚女性。
20世紀60年代,(即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經濟革命後,)西方民主制掀起的第三場革命,即文化革命。文化革命帶來的最大影響莫過於動搖、打破或者部分摧毀了根深蒂固價值觀,年輕人更加自我,更加追求個性解放的生活。捷克
文化中更多是和香煙和啤酒相關,大街上男女老少隨處可見手叼香煙和拿電子香煙的,吸煙者大多服飾講究,香煙不知是品味的象徵,還是在療愈一段段創傷的歷史記憶。歐美的酒吧文化既是一種休閑方式,同時也和追求個性相關。在 歐洲 旅行,特別是在 羅馬 、 布拉格 、 佈達佩斯 、 佛羅倫薩 、 馬德里 、 塞維利亞 等 歐洲
老城,不一而足,旅行的最好方式就是步行,這也是我說旅行最考驗腳力的原因。我家的“大孩”、“小孩”經常叫喊著累,但最終還是免不了被我拖著、拽著、哄著、逼著走完一天的行程。
一天走上2萬步輕輕鬆松,走的最多是在 波士頓 走完自由之路和 華盛頓 沿著中軸線走完國會山、 華盛頓 方尖碑、 林肯
紀念堂、白宮,和”大小伙”走散,那一天竟走了3萬2千多步。
步行的最大好處就是不經意間可以看到很多非主流景觀。這種走走停停的游覽讓人流連忘返,有時甚至會憧憬暫時的迷失。待到導航恢復正常,重新找到衛星定位,恍若隔世的迷失竟會生出陣陣感動。今天的第一站是火藥桶。無論走到哪裡,從哪個方位望去都能或明或暗、或隱或顯看到不同的塔樓,也許正是這個緣故, 布拉格 被譽為“千塔之城”。火藥塔旁的商業街上有一家Paul bakery的連鎖,人來人往,櫃臺里陳列著各種各樣、誘人胃口的麵包和 三明
治,抵不住的誘惑,遂不顧吃過早餐的事實又來了一頓 布拉格 本土早餐。買了3款不同口味的 三明 治、一些法式牛角麵包、菠菜派和cramberry派,總計403
捷克 克朗,一頓早餐花去近115元人民幣,也許只有粵式早茶才可與此消費媲美。(此時人民幣兌 捷克
克朗為1:3.5,跌了些,不知是否是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歐洲 的 三明 治外層麵包非常硬,感覺比法式棍子麵包還硬,有的麵包外層還有白色的 海鹽 顆粒。 美國 和 歐洲
都有一種8字形麵包,不要被外層的白色晶狀物迷惑,那根本不是糖,而是大顆粒的鹽,口感極咸,國外人特別鐘情這種麵包, 美國
的🏈棒球⚾和籃球🏀比賽場館外的食品小鋪,每到球賽爆米花和這種∝形麵包就會熱銷。再回過頭來說這種外皮奇硬的 三明 治,簡直是對咀嚼肌的考驗,咬掉一塊已經非常費勁,如果要達到能吞咽標準更要多次咀嚼,真不知 布拉格 人或者 佈達佩斯
人為何會如此鐘情這種硬質麵包,外皮堅硬裡面也是硬梆梆,反正我是有點消受不了,再買麵包一定會捏一下,或者一定強調不要太硬的麵包。 三明
治內夾有生菜和煙熏牛肉、雞肉和火腿、肉的口感像 西班牙 的tapas。歐洲 很多的街道都是石頭地,經常摩擦,石頭被磨得鋥明瓦亮,不知這樣的道路遇到雨雪天是否會非常濕滑,但是如果硬是把石頭路改為水泥路,又要和 歐洲
古城刻意打造的歷史滄桑感格格不入,兩下比較捨棄便捷保留歷史的厚重感。
布拉格 的大街小巷並不寬敞,更準確地說,很多街巷只有雙向兩車道,巷道匯入主路會有紅色的Stop Sign標牌,提醒過往車輛小心慢行, 禮讓
行人。這點歐美人做得更好,行人路權優先。
教堂和火藥塔只能依稀看到外圍輪廓,腳累地不聽使喚,大人小孩回到住處倒頭就睡。
布拉格 有很多私人經營的住宿,旅游業已經成為很多 布拉格 人賴以生存的重要支柱。當晚住宿的院子有點像 中國
老城的大院子。整個建築只有一處入戶門,院子里有幾十個房間,可以同時招待30-40個自助游客,房間內有獨立衛生間和queen
size大床,廚房多為共用,提供微波爐、液化氣竈台、水槽、一些簡單的餐具。2018年一晚房價在200-300元,入戶大門被畫得花里胡哨。
在 布拉格 隨處可見塗鴉藝術宣泄著各種情感。塗鴉文化可以稱得上 捷克 最具生命力的大眾藝術,彰顯人們崇尚的言論自由。這場短暫的邂逅註定不能滿足我探索 布拉格 輕與重的好奇,於是就又有了2020年冬天的二次 布拉格 之行。 布拉格:適合走走停停的城市整個行程最初開始的3-4天都在倒時差,經常是下午5點就犯困,凌晨2點又準時醒來。隨著停留的時間越長,生物鐘開始接受時空變動的調節,有時會睡到4點,撩起窗帘看看外面馬路,除了路燈並沒有行人。
整個 布拉格 還在沉睡,翻來覆去還是睡不著,乾脆起來寫寫前一天的游記,萬籟俱寂反倒留給人更多思考的空間。布拉格
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叼著香煙和電子煙的男男女女,其中又以年輕人居多,女士的香煙較細。早上起來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借個火,然後倚在街邊的牆壁或是靠在院落外,咖啡店門口、人行道旁也不乏吸煙閑聊的男女,他們享受吸煙的感覺,也許這種感覺不吸煙的人永遠無法真正理解。人行道上甚至可以看到一手推著嬰兒車,一手叼著香煙的時尚女性。
20世紀60年代,(即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經濟革命後,)西方民主制掀起的第三場革命,即文化革命。文化革命帶來的最大影響莫過於動搖、打破或者部分摧毀了根深蒂固價值觀,年輕人更加自我,更加追求個性解放的生活。捷克
文化中更多是和香煙和啤酒相關,大街上男女老少隨處可見手叼香煙和拿電子香煙的,吸煙者大多服飾講究,香煙不知是品味的象徵,還是在療愈一段段創傷的歷史記憶。歐美的酒吧文化既是一種休閑方式,同時也和追求個性相關。在 歐洲 旅行,特別是在 羅馬 、 布拉格 、 佈達佩斯 、 佛羅倫薩 、 馬德里 、 塞維利亞 等 歐洲
老城,不一而足,旅行的最好方式就是步行,這也是我說旅行最考驗腳力的原因。我家的“大孩”、“小孩”經常叫喊著累,但最終還是免不了被我拖著、拽著、哄著、逼著走完一天的行程。
一天走上2萬步輕輕鬆松,走的最多是在 波士頓 走完自由之路和 華盛頓 沿著中軸線走完國會山、 華盛頓 方尖碑、 林肯
紀念堂、白宮,和”大小伙”走散,那一天竟走了3萬2千多步。
步行的最大好處就是不經意間可以看到很多非主流景觀。這種走走停停的游覽讓人流連忘返,有時甚至會憧憬暫時的迷失。待到導航恢復正常,重新找到衛星定位,恍若隔世的迷失竟會生出陣陣感動。今天的第一站是火藥桶。無論走到哪裡,從哪個方位望去都能或明或暗、或隱或顯看到不同的塔樓,也許正是這個緣故, 布拉格 被譽為“千塔之城”。火藥塔旁的商業街上有一家Paul bakery的連鎖,人來人往,櫃臺里陳列著各種各樣、誘人胃口的麵包和 三明
治,抵不住的誘惑,遂不顧吃過早餐的事實又來了一頓 布拉格 本土早餐。買了3款不同口味的 三明 治、一些法式牛角麵包、菠菜派和cramberry派,總計403
捷克 克朗,一頓早餐花去近115元人民幣,也許只有粵式早茶才可與此消費媲美。(此時人民幣兌 捷克
克朗為1:3.5,跌了些,不知是否是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歐洲 的 三明 治外層麵包非常硬,感覺比法式棍子麵包還硬,有的麵包外層還有白色的 海鹽 顆粒。 美國 和 歐洲
都有一種8字形麵包,不要被外層的白色晶狀物迷惑,那根本不是糖,而是大顆粒的鹽,口感極咸,國外人特別鐘情這種麵包, 美國
的🏈棒球⚾和籃球🏀比賽場館外的食品小鋪,每到球賽爆米花和這種∝形麵包就會熱銷。再回過頭來說這種外皮奇硬的 三明 治,簡直是對咀嚼肌的考驗,咬掉一塊已經非常費勁,如果要達到能吞咽標準更要多次咀嚼,真不知 布拉格 人或者 佈達佩斯
人為何會如此鐘情這種硬質麵包,外皮堅硬裡面也是硬梆梆,反正我是有點消受不了,再買麵包一定會捏一下,或者一定強調不要太硬的麵包。 三明
治內夾有生菜和煙熏牛肉、雞肉和火腿、肉的口感像 西班牙 的tapas。歐洲 很多的街道都是石頭地,經常摩擦,石頭被磨得鋥明瓦亮,不知這樣的道路遇到雨雪天是否會非常濕滑,但是如果硬是把石頭路改為水泥路,又要和 歐洲
古城刻意打造的歷史滄桑感格格不入,兩下比較捨棄便捷保留歷史的厚重感。
布拉格 的大街小巷並不寬敞,更準確地說,很多街巷只有雙向兩車道,巷道匯入主路會有紅色的Stop Sign標牌,提醒過往車輛小心慢行, 禮讓
行人。這點歐美人做得更好,行人路權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