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札——澳門MACAU
初印象以及一些碎碎念好幾年前,我曾經去過 香港 ,留下的最深刻的記憶就是兩個字:擁擠。看宮鬥劇里常常說,紫禁城的天望出去是四四方方的,到了 香港
,我才曉得“四四方方”究竟是什麼感覺。
而 澳門 ,多年以後的初遇,更加加深了這個印象。 澳門 由 澳門 半島、氹仔島、路環島三部分組成,作為 澳門 歷史的一個縮影,我選擇了 澳門
半島作為這段旅程的第一個落腳點,同時它也是 澳門
生活氣息最濃厚的地方。窗明几淨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但是縫隙間,偶爾略過幾棟居民樓,一眼望去,褪色的牆面,掛滿衣服的小陽臺,犄角旮旯里積攢油垢的窗戶,無一不是光陰的沉澱;還有在各種金店、買手店的夾擊中,獨立的一個個小吃店、水果店、藥店等等。違和感是有的,但是這就好像是時間划過的軌跡,新與舊,誰也沒有從歲月的更迭中消失。
因為地方小,道路普遍都很窄,所以顯得格外擁擠,午後時光,穿梭而過的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上班族,有家庭主婦或者煮夫,有游客,也有各種金主,卻很少有人會駐足,大多都輕快地穿行於各個路口,我需要做的大概就是跟著人流行進,連在岔路口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都已經不需要思索。好不容易走到了景點,更是人聲鼎沸,想要安安靜靜地觀摩一段歷史竟然成了最奢侈的一件事,當然,對於曾經游歷在故宮和南鑼鼓巷的我來說,是沒有資格有這個奢望的。
四天三晚的旅行,時間很短,卻也已經足夠來感受一個城市的風貌,我去的地方不多,只在 澳門
半島和氹仔島活動,也許細節上會有缺失,但是看到的、聽到的、嘗到的,那種作用於感官上的直接感受會帶著記憶存留下來,歷久彌新。 歷史的舊容顏——澳門半島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大三巴這個地方,我在傍晚和早晨去了兩次,傍晚的人潮洶涌,即便在灰藍色的天空和暈黃的燈光映襯下,顯得格外滄桑,但是取鏡處全是人群,真真攪了游逛的興緻。 澳門
本身很小,三四天的行程很充裕,所以第二天一早我又特意來了一次,記錄下了它本來的樣子。
↑大三巴牌坊400多年前, 葡萄牙 人侵占了 澳門 ,也把天主教帶到了 澳門 。1562年, 葡萄牙 人歷經數年,在 澳門 建起了這座教堂,取名“聖 保祿
”教堂。葡語“聖 保祿 ”發音接近粵語中的“三巴”,所以也稱“大三巴教堂”。後來,教堂兩次毀於火災。1602年,聖 保祿
教堂再次重建,歷經35年於1637年完工。1835年的一場大火又把教堂燒毀,只剩下耗資3萬兩 白銀 的前壁,這就成了今天的大三巴牌坊。
教堂成為遺址之後,因前壁與 中國 傳統牌坊相似,加上“聖 保祿 ”從葡文(São Paulo)音譯成中文,說成“三巴”,才有大三巴牌坊的稱謂。牌坊的建築是巴
洛克 式,並有明顯東方色彩的雕刻,包括代表 中國 和 日本 的牡丹及菊花圖案,令她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色。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早上剛到大三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淅淅瀝瀝地下小雨了,匆匆拍了幾張照片就躲進了旁邊的咖啡館里避雨,點一杯紅茶,然後把自己扔進軟軟的椅子里,修幾張剛拍好的照片,偶爾看兩眼窗外來往的人群,長舒一口定義為自由的空氣。
這種愜意是以前的旅行甚至是生活中,基本沒有體會過的,第一次自己出門,徹底的隨意,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一切的一切都由自己做主。每一天其實都很忙碌,混跡在集體生活和各種人際關係里,花費精力去維持這種狀態,並不能隨心所欲,所有很少有機會能找到一次自我。
獨自旅行就是跳脫出這種困境絕好的機會,當然和在乎的人共有一段美好的回憶是件很幸福的事,但偶爾有這種一個人的小自由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我享受一個人閑逛的清晨,看小雨沖減了世界的塵燥;我享受一個人漫步的午後,感受陽光照耀在肌膚上的雀躍;我享受一個人駐足的夜晚,能夠冷靜地看待這個繁華且浮躁的城市。
↑大三巴牌坊澳門 半島很小,大三巴、民政總署、議事亭前地、大炮台、 澳門 博物館等有名的景點都集中在一起,慢慢逛一上午也就足夠了。
↑民政總署大樓民政總署大樓裡面可以免費參觀,內在空間不是很大,穿過大廳,裡面是個中空的二層小樓建築,以為可以參觀,上去以後才發現是洗手間o(╯□╰)o
↑民政總署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
↑議事亭前地“早起的鳥兒有食吃”,雖然好多商店都還沒有開門,但是對比前一晚廣場上的人潮洶涌,早上的空蕩卻讓我有更多的時間慢慢地走,慢慢地看,端著相機邊走邊照,難得的清靜。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
,我才曉得“四四方方”究竟是什麼感覺。
而 澳門 ,多年以後的初遇,更加加深了這個印象。 澳門 由 澳門 半島、氹仔島、路環島三部分組成,作為 澳門 歷史的一個縮影,我選擇了 澳門
半島作為這段旅程的第一個落腳點,同時它也是 澳門
生活氣息最濃厚的地方。窗明几淨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但是縫隙間,偶爾略過幾棟居民樓,一眼望去,褪色的牆面,掛滿衣服的小陽臺,犄角旮旯里積攢油垢的窗戶,無一不是光陰的沉澱;還有在各種金店、買手店的夾擊中,獨立的一個個小吃店、水果店、藥店等等。違和感是有的,但是這就好像是時間划過的軌跡,新與舊,誰也沒有從歲月的更迭中消失。
因為地方小,道路普遍都很窄,所以顯得格外擁擠,午後時光,穿梭而過的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上班族,有家庭主婦或者煮夫,有游客,也有各種金主,卻很少有人會駐足,大多都輕快地穿行於各個路口,我需要做的大概就是跟著人流行進,連在岔路口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都已經不需要思索。好不容易走到了景點,更是人聲鼎沸,想要安安靜靜地觀摩一段歷史竟然成了最奢侈的一件事,當然,對於曾經游歷在故宮和南鑼鼓巷的我來說,是沒有資格有這個奢望的。
四天三晚的旅行,時間很短,卻也已經足夠來感受一個城市的風貌,我去的地方不多,只在 澳門
半島和氹仔島活動,也許細節上會有缺失,但是看到的、聽到的、嘗到的,那種作用於感官上的直接感受會帶著記憶存留下來,歷久彌新。 歷史的舊容顏——澳門半島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大三巴這個地方,我在傍晚和早晨去了兩次,傍晚的人潮洶涌,即便在灰藍色的天空和暈黃的燈光映襯下,顯得格外滄桑,但是取鏡處全是人群,真真攪了游逛的興緻。 澳門
本身很小,三四天的行程很充裕,所以第二天一早我又特意來了一次,記錄下了它本來的樣子。
↑大三巴牌坊400多年前, 葡萄牙 人侵占了 澳門 ,也把天主教帶到了 澳門 。1562年, 葡萄牙 人歷經數年,在 澳門 建起了這座教堂,取名“聖 保祿
”教堂。葡語“聖 保祿 ”發音接近粵語中的“三巴”,所以也稱“大三巴教堂”。後來,教堂兩次毀於火災。1602年,聖 保祿
教堂再次重建,歷經35年於1637年完工。1835年的一場大火又把教堂燒毀,只剩下耗資3萬兩 白銀 的前壁,這就成了今天的大三巴牌坊。
教堂成為遺址之後,因前壁與 中國 傳統牌坊相似,加上“聖 保祿 ”從葡文(São Paulo)音譯成中文,說成“三巴”,才有大三巴牌坊的稱謂。牌坊的建築是巴
洛克 式,並有明顯東方色彩的雕刻,包括代表 中國 和 日本 的牡丹及菊花圖案,令她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色。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早上剛到大三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淅淅瀝瀝地下小雨了,匆匆拍了幾張照片就躲進了旁邊的咖啡館里避雨,點一杯紅茶,然後把自己扔進軟軟的椅子里,修幾張剛拍好的照片,偶爾看兩眼窗外來往的人群,長舒一口定義為自由的空氣。
這種愜意是以前的旅行甚至是生活中,基本沒有體會過的,第一次自己出門,徹底的隨意,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一切的一切都由自己做主。每一天其實都很忙碌,混跡在集體生活和各種人際關係里,花費精力去維持這種狀態,並不能隨心所欲,所有很少有機會能找到一次自我。
獨自旅行就是跳脫出這種困境絕好的機會,當然和在乎的人共有一段美好的回憶是件很幸福的事,但偶爾有這種一個人的小自由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我享受一個人閑逛的清晨,看小雨沖減了世界的塵燥;我享受一個人漫步的午後,感受陽光照耀在肌膚上的雀躍;我享受一個人駐足的夜晚,能夠冷靜地看待這個繁華且浮躁的城市。
↑大三巴牌坊澳門 半島很小,大三巴、民政總署、議事亭前地、大炮台、 澳門 博物館等有名的景點都集中在一起,慢慢逛一上午也就足夠了。
↑民政總署大樓民政總署大樓裡面可以免費參觀,內在空間不是很大,穿過大廳,裡面是個中空的二層小樓建築,以為可以參觀,上去以後才發現是洗手間o(╯□╰)o
↑民政總署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
↑議事亭前地“早起的鳥兒有食吃”,雖然好多商店都還沒有開門,但是對比前一晚廣場上的人潮洶涌,早上的空蕩卻讓我有更多的時間慢慢地走,慢慢地看,端著相機邊走邊照,難得的清靜。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