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美食家與動漫迷的夏日東瀛漫游(二):神戶、姬路、須磨
八百年前的須磨海灘,實力懸殊的兩個武士。他們的對決沒有什麼懸念,而他們之間的對話卻至今仍令人感慨。 從小豆島到神戶從 小豆島
的阪手港望出去,大海茫茫,空無一物。不遠處插入海水的幾處似斷非斷的小島看來又是一處潛在的天使之路,但看不見一個人影,讓人仿佛有一種被棄在這島上的感覺。
好在不久海天相接處從高松 東港 開過來的渡輪慢慢進入視線。當初制定行程時也為如何從 小豆島 去 神戶 傷腦筋。最後想到了坐船!這條路線算是這次 日本 之行的得意之作了:一來可以避免從 小豆島
到高松的回頭路,二來可以充分領略 瀨戶內海 的風光。三張船票,摺合人民幣也就每張一百出頭一些,要在內海上航行三個小時,看起來很合算。去 神戶 的船算是長途,比大前天從高松到 小豆島 的渡船更大更舒適,有大把的空間,客人想坐想躺都悉聽尊便,甚至有整整一層是給兒童的娛樂室。瀨戶內海 風平浪靜,就象一個 大湖 ,自古就充當了 日本 航運要道,如今卻是少有行船。
船行海中,身後著名的屋島依依不捨地漸漸消失了,而前方的內海第一大島 淡路島 則由小變大,卻總是到不了。這 瀨戶內海
,見證了當年的平源爭霸,也迎送了當年的阪本龍馬,孫 中山 ,鬱達夫...
終於看到著名的明石峽大橋,說明離 神戶 就不太遠了。此橋連接著 淡路島 和 本州 ,建於上世紀末,直到現在都是世界第一的懸索橋。從這樣宏偉的大橋下穿行而過,也算是一個順路景點吧。到達 神戶 港後,我們直接坐擺渡車到市中的三宮,然後入住民宿。一路上感覺 神戶 市容不錯,也比較洋氣。說實話,從 四國
過來,感覺象我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下子進入了新世紀。 傑作:姬路城堡第二天(也就是整個行程的第五天),我們去離 神戶 不遠的 姬路市 ,從一旁的三之宮JR站坐火車,大約一個小時到。姬路城堡在 日本 被視為國寶,是 日本 第一批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比 京都 的寺院都早呢。
一齣姬路火車站,遠遠地就可以看到了城堡在正北面了,大約有1公里多遠吧。我估計這90多米高的城堡自建造之日起就一直是姬路的最高建築物。
城堡由護城河環繞,需要經過一座木橋才能到達。過了護城河是一個大草坪,這裡可以看姬路城的全景。(這一帶可是免費的風景噢,售票處在快要靠近城堡了。)
城堡在歷史上經歷多次大修,最近的一次經歷5年在2015年方纔結束,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它重生後不久的光鮮模樣。城堡建立在一座叫姬山的小山上,因此堡內大多是上坡路,不用說這也增加了進攻一方的難度。略帶弧曲的石垣並不是想象中的筆直豎立,其實這樣的結構更為牢固,而尖銳的邊角則更讓人難以攀爬。進入城堡,更顯複雜的層次豐富之美。若不是那些射擊孔提醒人們這是一個軍事設施,完全是精心雕琢的亭台樓閣。
我認為正是 日本 的武士階層不僅是要舞刀弄槍的戰士,而且也是文化階層,所以才會把藝術的美與戰爭結合得完美。如果說這姬路城象一隻白鷺,那這層層疊檐就是那白鷺美麗的羽毛。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姬路城,各有風姿。和華麗的外觀不同,城堡內部則完全是實用的設計,沒有什麼特別的裝飾,四周是走廊,地板鋪地,相當寬敞敦實。游人需要脫鞋方可入內。天守閣一共有六層,上下兩層之間的樓梯頗為陡峻,還得小心碰頭。游客不少,需要一定的流控措施。登上最高層,可俯看整個 姬路市 。這個屋檐角上的怪魚,據說有防火之功效。現在明白這些姬路街頭的怪魚是什麼了。其實 日本 有許多城堡, 比如 附近 大阪
的城堡也都很漂亮,但那已經是現代鋼筋水泥的複製品。只有姬路為首的數不多的幾個,挺過了歲月,也挺過了地震和戰火,幾百年來一直維持著自己的真身。 記得是從天守閣下來後,我看到了估計是還原的內部結構模型。我想當年設計建造這姬路城的那位未留下姓名的設計師一定也搭起過類似的模型,這才是姬路城堡能夠永葆青春的內在秘密吧。在離開之前,讓我們再一次來欣賞。城堡外層塗上了白色的灰漿,整體感覺象是永恆地罩在一層薄薄的冰雪之中。真是無容質疑的傑作! 好古園好古園是城堡邊上的一個日式花園,據說是以原來武士的宅子改建的。
我們買的是姬路城堡和好古園的聯票,在城堡票價外只加了40日元,基本上等於白送。已是中午,所以我們先直接去裡面的“活水軒”吃午飯。本以為只是個小小的便餐廳,沒想到卻是相當寬敞正式的飯廳,而且望出去的風景真叫人心情愉悅,胃口大開。我點了帶當地特產鰻魚的涼麵套餐,看起來簡直就象是藝術品。飯後就在花園中散步。好古園可以說是日式花園的小集錦,一共由九個風格不同的小園組成,但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一個。池水養錦鯉無數。碰巧還遇上園工拋食,上演一齣出鯉魚追食的好戲。又有長廊如長虹卧波,覺得和祖國的古典園林如出一轍。臨池觀魚,人魚共樂也。
的阪手港望出去,大海茫茫,空無一物。不遠處插入海水的幾處似斷非斷的小島看來又是一處潛在的天使之路,但看不見一個人影,讓人仿佛有一種被棄在這島上的感覺。
好在不久海天相接處從高松 東港 開過來的渡輪慢慢進入視線。當初制定行程時也為如何從 小豆島 去 神戶 傷腦筋。最後想到了坐船!這條路線算是這次 日本 之行的得意之作了:一來可以避免從 小豆島
到高松的回頭路,二來可以充分領略 瀨戶內海 的風光。三張船票,摺合人民幣也就每張一百出頭一些,要在內海上航行三個小時,看起來很合算。去 神戶 的船算是長途,比大前天從高松到 小豆島 的渡船更大更舒適,有大把的空間,客人想坐想躺都悉聽尊便,甚至有整整一層是給兒童的娛樂室。瀨戶內海 風平浪靜,就象一個 大湖 ,自古就充當了 日本 航運要道,如今卻是少有行船。
船行海中,身後著名的屋島依依不捨地漸漸消失了,而前方的內海第一大島 淡路島 則由小變大,卻總是到不了。這 瀨戶內海
,見證了當年的平源爭霸,也迎送了當年的阪本龍馬,孫 中山 ,鬱達夫...
終於看到著名的明石峽大橋,說明離 神戶 就不太遠了。此橋連接著 淡路島 和 本州 ,建於上世紀末,直到現在都是世界第一的懸索橋。從這樣宏偉的大橋下穿行而過,也算是一個順路景點吧。到達 神戶 港後,我們直接坐擺渡車到市中的三宮,然後入住民宿。一路上感覺 神戶 市容不錯,也比較洋氣。說實話,從 四國
過來,感覺象我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下子進入了新世紀。 傑作:姬路城堡第二天(也就是整個行程的第五天),我們去離 神戶 不遠的 姬路市 ,從一旁的三之宮JR站坐火車,大約一個小時到。姬路城堡在 日本 被視為國寶,是 日本 第一批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比 京都 的寺院都早呢。
一齣姬路火車站,遠遠地就可以看到了城堡在正北面了,大約有1公里多遠吧。我估計這90多米高的城堡自建造之日起就一直是姬路的最高建築物。
城堡由護城河環繞,需要經過一座木橋才能到達。過了護城河是一個大草坪,這裡可以看姬路城的全景。(這一帶可是免費的風景噢,售票處在快要靠近城堡了。)
城堡在歷史上經歷多次大修,最近的一次經歷5年在2015年方纔結束,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它重生後不久的光鮮模樣。城堡建立在一座叫姬山的小山上,因此堡內大多是上坡路,不用說這也增加了進攻一方的難度。略帶弧曲的石垣並不是想象中的筆直豎立,其實這樣的結構更為牢固,而尖銳的邊角則更讓人難以攀爬。進入城堡,更顯複雜的層次豐富之美。若不是那些射擊孔提醒人們這是一個軍事設施,完全是精心雕琢的亭台樓閣。
我認為正是 日本 的武士階層不僅是要舞刀弄槍的戰士,而且也是文化階層,所以才會把藝術的美與戰爭結合得完美。如果說這姬路城象一隻白鷺,那這層層疊檐就是那白鷺美麗的羽毛。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姬路城,各有風姿。和華麗的外觀不同,城堡內部則完全是實用的設計,沒有什麼特別的裝飾,四周是走廊,地板鋪地,相當寬敞敦實。游人需要脫鞋方可入內。天守閣一共有六層,上下兩層之間的樓梯頗為陡峻,還得小心碰頭。游客不少,需要一定的流控措施。登上最高層,可俯看整個 姬路市 。這個屋檐角上的怪魚,據說有防火之功效。現在明白這些姬路街頭的怪魚是什麼了。其實 日本 有許多城堡, 比如 附近 大阪
的城堡也都很漂亮,但那已經是現代鋼筋水泥的複製品。只有姬路為首的數不多的幾個,挺過了歲月,也挺過了地震和戰火,幾百年來一直維持著自己的真身。 記得是從天守閣下來後,我看到了估計是還原的內部結構模型。我想當年設計建造這姬路城的那位未留下姓名的設計師一定也搭起過類似的模型,這才是姬路城堡能夠永葆青春的內在秘密吧。在離開之前,讓我們再一次來欣賞。城堡外層塗上了白色的灰漿,整體感覺象是永恆地罩在一層薄薄的冰雪之中。真是無容質疑的傑作! 好古園好古園是城堡邊上的一個日式花園,據說是以原來武士的宅子改建的。
我們買的是姬路城堡和好古園的聯票,在城堡票價外只加了40日元,基本上等於白送。已是中午,所以我們先直接去裡面的“活水軒”吃午飯。本以為只是個小小的便餐廳,沒想到卻是相當寬敞正式的飯廳,而且望出去的風景真叫人心情愉悅,胃口大開。我點了帶當地特產鰻魚的涼麵套餐,看起來簡直就象是藝術品。飯後就在花園中散步。好古園可以說是日式花園的小集錦,一共由九個風格不同的小園組成,但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一個。池水養錦鯉無數。碰巧還遇上園工拋食,上演一齣出鯉魚追食的好戲。又有長廊如長虹卧波,覺得和祖國的古典園林如出一轍。臨池觀魚,人魚共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