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登瀛書院 文峰塔 (古塔巡禮系列之221)
2016.02.13(第1270篇) === 古塔巡禮系列鏈接 http://www.mafengwo.cn/i/8427474.html ===
%%寫在前面:一直以來有些新朋友給了些建議,因此從第1050篇開始都會加上這段簡單說明;
1:初衷就是備份照片,早期因為移動硬盤壞了遺失太多照片,因此現在除了2個移動硬盤再加上這裡做為照片備份地方。就因為是備份照片,都是前幾年照片,基本是忘光了細節,所以只是加點景點說明,最多補上幾句個人感想,做為將來自己再看照片時的回憶。
2:目前照片已經近40萬張,2個4T的硬盤都快放滿,為了方便我自己管理與搜尋,很多照片做為切割拆分成不同檔案,例如一個鎮上有好幾個景點,大部分是每個小景點就一個檔案,並不是做段落標題區分,畢竟主要在硬盤我要在近40萬張照片找到最好就是有獨立檔名,因此有些朋友的建議我實在是做不了。
3.拍照技術不好,也會有看似重覆的照片,那是因為不同角度或是不同光圈快門設置,看起來就有一些像是重覆照片,畢竟我是備份為主,當然是全部保存,如果剛好有看到我照片的有想法只能說抱歉請繞道。
4.不是常看其他內容,有上線主要還是備份照片或發個筆記就離開,若沒有註意朋友的發文還請見諒,至於如果朋友們對我照片內容的地方有興趣我只要有看到留言必定知無不言(當然前提是我沒忘記),大部分我是自駕,公共交通部分很少能回答上。
5.所有照片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並註明出處,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繫。
%% 登瀛書院,位於 臺灣 彰化 北投 堡(今 南投 縣 草屯 鄉史館路 文昌 巷)。 清道 光二十七年(1847),莊文蔚、洪濟純倡建,俗稱 文昌
祠,又因出了不少秀才,故被當地人戲稱為“秀才窟”。書院祀 文昌
帝君、朱熹及制字先師倉頡,並供土地神。書院至今已有160餘年曆史,雖經多次重修,仍大體維持原貌,為島內古老書院保存最完整者,目前已被列為三級古跡。登瀛書院位 於田
野間,清幽靜雅,為一單進三合院建築,中央為三開間正殿,一旁有過水廊連接兩側廂房,設有齋房、肄業房、山長房和藏書房,院落前方有一座三脊燕尾式照壁,頗為特殊。為了符合書院的教化特質
,所有裝飾手法一律淡雅肅穆。登瀛書院主祀 文昌
帝君,陪祀朱子、文魁等,皆為民間信仰中保佑讀書人的神明,因此每逢考季,常可見到供桌上亦擺滿了准考證,分別依照大專部、高中部及一般考試排列,饒富趣味。臺灣 南投 縣 草屯 鎮登瀛書院
位於 南投 縣 草屯 鎮新莊裡史館路 文昌 巷三十號
建於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西元一八四七年)
登瀛書院又稱 文昌 祠,原由登瀛社社學改為義學,受 白沙 書院節制。 藍田 書院設置後,遂由民間籌捐,成為紳民倡建的書院。
按清代學制,在黨庠州序之外,鄉堡坊里常設官塾,以利偏遠生童就學,稱為社學。 草屯 地區之有教育設施,首見於清雍正十二年甲寅(西元一七三四年)設立於 北投
社的「土番社學」。內置社師一人,以教導番童。
乾隆年間,漢人入墾日漸增多,於是在 北投 街設 北投 義學,用為漢人子弟啟蒙的場所。到了道光十一年辛卯(西元一八三一年), 南投 縣朱承懋延請南 北投
保、水沙連保等士紳籌建書院,是年十月興工,道光十三年癸巳(西元一八三三年)十月竣工,做為南、 北投 保兩地漢人讀書的場所,這便是一般熟知的康壽莊(今 南投
市崇文里)「 藍田 書院」。
但因 藍田 書院遠在 南投 ,對於 北投 保(今 草屯 )之興學頗感不便,於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西元一八四七年)十月,由 北投
保職員洪濟純、生員洪鐘英、總理莊文蔚發起,就 北投 保士紳捐款,興建「登瀛書院」,同年十一月興工,翌年戊申十二月完成。
光緒九年癸未(西元一八八三年),因年久失修,院舍屋頂傾圮,乃由 北投
保士紳李定邦、林錫爵、簡化成等人倡議修建,並有萃英社、玉峰社、碧峰社等響應資助,七月興工,次年甲申一月修×完成,成為 草屯 地區丁年子弟讀書考課之所。
民國十五年丙寅(西元一九二六年),由洪元卿、李昌期、洪文期等再倡議重修,當時李春盛、洪元煌、洪清江等人曾主張將書院遷移 草屯
公園內重建,幸經多數人反對而作罷。翌年一月修建完成。
民國五十六年丁未(西元一九六七年)再加修建。至民國七十五年丙寅(西元一九八六年), 南投
縣政府鑒於書院建築殘破傾圮,急待整修,乃於是年十二月以古跡維修方式進行修護,民國七十七年戊辰(西元一九八八年)五月竣工,成為今日的面貌。
登瀛書院坐北朝南,為單進兩護龍的三合院建築,位於新莊裡遼闊的稻 田中 ,四周有圍牆環繞,正前方有燕尾翹脊照牆一座,山門位於左斜前方。
中央三開間獨立的建築為正殿,昔時為講堂,中央供奉 文昌 帝君、左奉 紫陽
夫子朱氏、右奉魁鬥星君。外形為左右山牆加兩坡水屋面的硬山屋頂構成的「假歇山」形形。由於兩側屋面出挑較短,椅柱與山牆間的迴廊狹窄,沒有椅廊建築的雄偉。正殿室內的大木結構,在大梁下的寬厚的隨梁,隨梁兩端與柱交接處置「丁頭×」,×下再安×魚雀替,作法甚為特殊罕見。
%%寫在前面:一直以來有些新朋友給了些建議,因此從第1050篇開始都會加上這段簡單說明;
1:初衷就是備份照片,早期因為移動硬盤壞了遺失太多照片,因此現在除了2個移動硬盤再加上這裡做為照片備份地方。就因為是備份照片,都是前幾年照片,基本是忘光了細節,所以只是加點景點說明,最多補上幾句個人感想,做為將來自己再看照片時的回憶。
2:目前照片已經近40萬張,2個4T的硬盤都快放滿,為了方便我自己管理與搜尋,很多照片做為切割拆分成不同檔案,例如一個鎮上有好幾個景點,大部分是每個小景點就一個檔案,並不是做段落標題區分,畢竟主要在硬盤我要在近40萬張照片找到最好就是有獨立檔名,因此有些朋友的建議我實在是做不了。
3.拍照技術不好,也會有看似重覆的照片,那是因為不同角度或是不同光圈快門設置,看起來就有一些像是重覆照片,畢竟我是備份為主,當然是全部保存,如果剛好有看到我照片的有想法只能說抱歉請繞道。
4.不是常看其他內容,有上線主要還是備份照片或發個筆記就離開,若沒有註意朋友的發文還請見諒,至於如果朋友們對我照片內容的地方有興趣我只要有看到留言必定知無不言(當然前提是我沒忘記),大部分我是自駕,公共交通部分很少能回答上。
5.所有照片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並註明出處,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繫。
%% 登瀛書院,位於 臺灣 彰化 北投 堡(今 南投 縣 草屯 鄉史館路 文昌 巷)。 清道 光二十七年(1847),莊文蔚、洪濟純倡建,俗稱 文昌
祠,又因出了不少秀才,故被當地人戲稱為“秀才窟”。書院祀 文昌
帝君、朱熹及制字先師倉頡,並供土地神。書院至今已有160餘年曆史,雖經多次重修,仍大體維持原貌,為島內古老書院保存最完整者,目前已被列為三級古跡。登瀛書院位 於田
野間,清幽靜雅,為一單進三合院建築,中央為三開間正殿,一旁有過水廊連接兩側廂房,設有齋房、肄業房、山長房和藏書房,院落前方有一座三脊燕尾式照壁,頗為特殊。為了符合書院的教化特質
,所有裝飾手法一律淡雅肅穆。登瀛書院主祀 文昌
帝君,陪祀朱子、文魁等,皆為民間信仰中保佑讀書人的神明,因此每逢考季,常可見到供桌上亦擺滿了准考證,分別依照大專部、高中部及一般考試排列,饒富趣味。臺灣 南投 縣 草屯 鎮登瀛書院
位於 南投 縣 草屯 鎮新莊裡史館路 文昌 巷三十號
建於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西元一八四七年)
登瀛書院又稱 文昌 祠,原由登瀛社社學改為義學,受 白沙 書院節制。 藍田 書院設置後,遂由民間籌捐,成為紳民倡建的書院。
按清代學制,在黨庠州序之外,鄉堡坊里常設官塾,以利偏遠生童就學,稱為社學。 草屯 地區之有教育設施,首見於清雍正十二年甲寅(西元一七三四年)設立於 北投
社的「土番社學」。內置社師一人,以教導番童。
乾隆年間,漢人入墾日漸增多,於是在 北投 街設 北投 義學,用為漢人子弟啟蒙的場所。到了道光十一年辛卯(西元一八三一年), 南投 縣朱承懋延請南 北投
保、水沙連保等士紳籌建書院,是年十月興工,道光十三年癸巳(西元一八三三年)十月竣工,做為南、 北投 保兩地漢人讀書的場所,這便是一般熟知的康壽莊(今 南投
市崇文里)「 藍田 書院」。
但因 藍田 書院遠在 南投 ,對於 北投 保(今 草屯 )之興學頗感不便,於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西元一八四七年)十月,由 北投
保職員洪濟純、生員洪鐘英、總理莊文蔚發起,就 北投 保士紳捐款,興建「登瀛書院」,同年十一月興工,翌年戊申十二月完成。
光緒九年癸未(西元一八八三年),因年久失修,院舍屋頂傾圮,乃由 北投
保士紳李定邦、林錫爵、簡化成等人倡議修建,並有萃英社、玉峰社、碧峰社等響應資助,七月興工,次年甲申一月修×完成,成為 草屯 地區丁年子弟讀書考課之所。
民國十五年丙寅(西元一九二六年),由洪元卿、李昌期、洪文期等再倡議重修,當時李春盛、洪元煌、洪清江等人曾主張將書院遷移 草屯
公園內重建,幸經多數人反對而作罷。翌年一月修建完成。
民國五十六年丁未(西元一九六七年)再加修建。至民國七十五年丙寅(西元一九八六年), 南投
縣政府鑒於書院建築殘破傾圮,急待整修,乃於是年十二月以古跡維修方式進行修護,民國七十七年戊辰(西元一九八八年)五月竣工,成為今日的面貌。
登瀛書院坐北朝南,為單進兩護龍的三合院建築,位於新莊裡遼闊的稻 田中 ,四周有圍牆環繞,正前方有燕尾翹脊照牆一座,山門位於左斜前方。
中央三開間獨立的建築為正殿,昔時為講堂,中央供奉 文昌 帝君、左奉 紫陽
夫子朱氏、右奉魁鬥星君。外形為左右山牆加兩坡水屋面的硬山屋頂構成的「假歇山」形形。由於兩側屋面出挑較短,椅柱與山牆間的迴廊狹窄,沒有椅廊建築的雄偉。正殿室內的大木結構,在大梁下的寬厚的隨梁,隨梁兩端與柱交接處置「丁頭×」,×下再安×魚雀替,作法甚為特殊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