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s in MM || 為了逃離,為了相遇,為了在寒冷冬日遇見你的夏季
誘人的無邊際泳池。今天的行程算得上是出行無憂的愜意之旅,因為我們包車了哈哈哈!8座Benz商務,內部車距十分寬敞,全天24000加。配了兩個親切友好的小哥,一個司機負責開車,另一個負責陪司機嘮嗑、以防司機孤單或者困倦
【Atumashi Kyaungdawgyi】完完全全看不懂猜不透的一個建築,毗鄰柚木僧院,裡面光線較暗,空曠無人,房梁處多有鳥兒在此築巢。在 緬甸
,人們對鳥兒很是友善,許多廟宇的內部都可以看到鳥巢或燕窩。所以我們只在門口簡單拍了兩張。【Shwenandaw Monastery】(金色宮殿僧院)(柚木僧院)建於19世紀中葉,由Mindon王建造的金色宮殿僧院(Shwenandaw
Kyaung),是難得的幸存的木造皇家宮殿。這棟傳統的緬式木造建築,本來屬於Amarapura王宮的一部分,後來搬遷到 曼德勒 ,成為皇宮的一部分。
Mindon王過世,其子Thibaw在1878年即位後,將它折除,現址則是依寺廟形式重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盟軍轟炸已占領此地的日軍, 曼德勒
皇宮毀於戰火,金色宮殿僧院有幸逃過一劫。
入廟脫鞋,是進入 緬甸
寺廟的基本禮節。參觀這座古老的柚木寺廟。脫鞋,踩在陰涼處的土地上,暑熱退了大半,人類赤足與土地的接觸是如此美好,可惜幾十年來我們已不具備這種能力。
廟內的老燈、木雕、木製佛龕***充滿了歲月的痕跡,實為觸手可及的歷史。
這裡雖叫金色宮殿僧院,但是經過歲月的洗禮,當年的絢麗鍍金早已褪去。洗盡鉛華,卻風采依舊,因為在整座僧院的任何一處角落,你的目光都會被那些精美絕倫的木雕吸引。我不知道那些木雕神像的故事,但是我知道它們身上一定承載著故事。同時,我也會不禁感嘆,這座柚木僧院能夠逃過戰火一劫,是何其幸運的一件事,我們能夠赤腳走入這裡,又是何等的幸運。
抒情完畢,開始逗比。超級模仿秀之一超級模仿秀之二。【Mandalay Hill】
在抵達 曼德勒 山之前,單純地以為這裡就是一處可以俯瞰整座城市的登高遠眺出,在乘電梯登上 曼德勒
山之後(沒錯,就是電梯,要赤腳乘坐的那種),發現,原來是我天真了。
曼德勒
山工有231座大佛塔和寺院,1000多座的小寺院。驅車可以開到半山腰,剩下的路選擇方便快捷的電梯或者1700多級石階拾級而上,游客自然多是選擇電梯前往山頂遠眺的。
#小插曲#
我們三人抵達山頂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一座華美的宮殿。正當我們感嘆著宮殿的瑰麗,走來兩位當地人,指著一塊牌子,上面用英文寫著門票每人5000加。我們表示不參觀宮殿只想看看遠處景色,似乎不被允許,他們仍然跟著。我們只好掏出錢包准備交錢,這時,另一個人走過來攔下,表示不需要我們交錢,又猶疑地望向我們。同時,在我們的身後,陸續有一個
中國 游客的團隊也乘電梯上來。誠實如我們,一邊擺手說著不是一起的,一邊乖乖地交了錢。然後我們得到了這個。後來我們看到,當地人直接給團隊游客每人貼了一個sticker,以表示他們不是散客,不必再交錢。支離玻碎的自己。
午餐在同行司機小哥的推薦下,去了當地另一家 緬甸
餐館,裡面就餐的食客幾乎不見當地人。味道總體上也是平平淡淡,勉強及格。天的環境,外加午間天氣炎熱,餐館內很多蚊蟲。點了一份咖喱豬肉,一份空心菜炒蘑菇,一份海鮮炒飯,兩杯鮮榨果汁,一聽啤酒,摺合RMB140。跟第一頓晚餐相比,嗯,小貴。
【Inn Wa】
現在回想起來,關於因瓦古城的記憶,總是有些模糊。也許是因為驅車奔向那裡的路上已經產生了倦意,也許是因為那天下午天氣有些炎熱,也許是因為這裡是一個團隊游也會來到的常規目的地,又或許,是因為它帶給我的震撼遠不及柚木僧院(在沒有講解也沒有做功課的情況下,確是這樣)。那麼就簡單的羅列幾張那天下午拍出的照片吧。
離開古城,我們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浦甘。在漫長的過程中,我們卻邂逅了一場不期而遇的夕陽。這裡的高速公路收費站,簡樸得不忍直視。從因瓦古城驅車到浦甘路上,大約需要三四個小時。兩位小哥也是舟車勞頓,當我們即將抵達目的地的時候,我們三人討論著晚上是否要請兩位小哥吃個飯,可是不覺間小哥已經把我們送到了酒店的門口,酒店的侍者迎出來接我們,兩位小哥便禮貌地同我們道別,就這樣,我們開始了在
蒲甘 的第一晚。
DAY3 “萬塔之城”Bagan前一天晚上到達酒店後,Jenny指著房間的裝飾壁畫,跟我們講,明 天全
天大概就是這樣子吧,塵(hui)土(tou)飛(tu)揚(lian)。我和Rebecca眉頭一皺,難道要變成“吃土少女”了嗎?答案是肯定的。(突突車+塵土中的陽光)
吃早餐的時候,偶然想起一位大學好友不久前曾經來過 緬甸 ,便在微信問她關於 蒲甘 的攻略。感謝她的及時相助,我得到了下麵這張地圖。
蒲甘 又稱“ 萬塔 之城”,包括了老 蒲甘 、 良烏 、新 蒲甘 等幾個主要地區。老 蒲甘 位於 伊洛
瓦底江中游的轉角處,這塊三角形的區域匯聚了大量密集的佛塔和廟宇。早餐在酒店頂樓的 天台 享用,早晨八點鐘的 蒲甘
,陽光已經開始耀眼,氣溫卻很舒適。我們的酒店在新 蒲甘 ,與老 蒲甘 相聚半小時的車程(Tutu
Car),所以今天,是包車(突突車)的一天,只不過車輛配置不比昨日,哈哈。
蒲甘 古城是 緬甸 甚至 亞洲 之旅的終極目的地,這裡是 亞洲 三大佛教遺跡之一,曾經的448萬多座佛塔和寺院賜予了這裡“ 萬塔
之城”的美譽。現存完好的佛塔,仍有5000餘座,當地人叫得出名字的100多座。所以,今日的重點,就是兩個字——看塔。
突突車司機是一位熱情好客的大叔,(找名片),英文諧音“Gloden”,中文諧音“狗蛋”,於是乎,我們三人在背地裡親切地稱他“狗哥”,當面則禮貌地叫他“狗蛋”(然後他便會笑容滿面地應答我們)。狗哥的英語還算流利,就是口音略重,有點偏“
印度 英語”,不過還是要比 印度 英語好懂一些。然而,大約因為狗哥酷愛檳榔,(很多 緬甸
人都愛吃),他的門牙有著大片大片的紅棕色,導致我們在同他交流時,都會不自覺地被他的牙齒所吸引(這是神馬奇怪的點,反正我和Jenny都有同感),然後就溜號兒了,一溜號兒,就聽不懂他剛剛說的是什麼了,於是再厚著臉皮問一句“Pardon?”狗哥就放慢語速再說一遍“緬式英語”給我們聽。
每到一座佛塔或廟宇之前,狗哥都會停下來簡單講兩句關於這個佛塔或廟宇的故事,一開始我還試圖努力記住每個故事,後來發現,佛塔看的多了,故事就記混了,(捂臉),只能靠後期百度。佛塔看的越多,心底越發只有簡單幾個字的感慨,哇,好看,真好看,太好看了吧(沒錯,在偉大的建築以及建築的精雕細琢面前,語言就是如此的匱乏)。
【Atumashi Kyaungdawgyi】完完全全看不懂猜不透的一個建築,毗鄰柚木僧院,裡面光線較暗,空曠無人,房梁處多有鳥兒在此築巢。在 緬甸
,人們對鳥兒很是友善,許多廟宇的內部都可以看到鳥巢或燕窩。所以我們只在門口簡單拍了兩張。【Shwenandaw Monastery】(金色宮殿僧院)(柚木僧院)建於19世紀中葉,由Mindon王建造的金色宮殿僧院(Shwenandaw
Kyaung),是難得的幸存的木造皇家宮殿。這棟傳統的緬式木造建築,本來屬於Amarapura王宮的一部分,後來搬遷到 曼德勒 ,成為皇宮的一部分。
Mindon王過世,其子Thibaw在1878年即位後,將它折除,現址則是依寺廟形式重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盟軍轟炸已占領此地的日軍, 曼德勒
皇宮毀於戰火,金色宮殿僧院有幸逃過一劫。
入廟脫鞋,是進入 緬甸
寺廟的基本禮節。參觀這座古老的柚木寺廟。脫鞋,踩在陰涼處的土地上,暑熱退了大半,人類赤足與土地的接觸是如此美好,可惜幾十年來我們已不具備這種能力。
廟內的老燈、木雕、木製佛龕***充滿了歲月的痕跡,實為觸手可及的歷史。
這裡雖叫金色宮殿僧院,但是經過歲月的洗禮,當年的絢麗鍍金早已褪去。洗盡鉛華,卻風采依舊,因為在整座僧院的任何一處角落,你的目光都會被那些精美絕倫的木雕吸引。我不知道那些木雕神像的故事,但是我知道它們身上一定承載著故事。同時,我也會不禁感嘆,這座柚木僧院能夠逃過戰火一劫,是何其幸運的一件事,我們能夠赤腳走入這裡,又是何等的幸運。
抒情完畢,開始逗比。超級模仿秀之一超級模仿秀之二。【Mandalay Hill】
在抵達 曼德勒 山之前,單純地以為這裡就是一處可以俯瞰整座城市的登高遠眺出,在乘電梯登上 曼德勒
山之後(沒錯,就是電梯,要赤腳乘坐的那種),發現,原來是我天真了。
曼德勒
山工有231座大佛塔和寺院,1000多座的小寺院。驅車可以開到半山腰,剩下的路選擇方便快捷的電梯或者1700多級石階拾級而上,游客自然多是選擇電梯前往山頂遠眺的。
#小插曲#
我們三人抵達山頂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一座華美的宮殿。正當我們感嘆著宮殿的瑰麗,走來兩位當地人,指著一塊牌子,上面用英文寫著門票每人5000加。我們表示不參觀宮殿只想看看遠處景色,似乎不被允許,他們仍然跟著。我們只好掏出錢包准備交錢,這時,另一個人走過來攔下,表示不需要我們交錢,又猶疑地望向我們。同時,在我們的身後,陸續有一個
中國 游客的團隊也乘電梯上來。誠實如我們,一邊擺手說著不是一起的,一邊乖乖地交了錢。然後我們得到了這個。後來我們看到,當地人直接給團隊游客每人貼了一個sticker,以表示他們不是散客,不必再交錢。支離玻碎的自己。
午餐在同行司機小哥的推薦下,去了當地另一家 緬甸
餐館,裡面就餐的食客幾乎不見當地人。味道總體上也是平平淡淡,勉強及格。天的環境,外加午間天氣炎熱,餐館內很多蚊蟲。點了一份咖喱豬肉,一份空心菜炒蘑菇,一份海鮮炒飯,兩杯鮮榨果汁,一聽啤酒,摺合RMB140。跟第一頓晚餐相比,嗯,小貴。
【Inn Wa】
現在回想起來,關於因瓦古城的記憶,總是有些模糊。也許是因為驅車奔向那裡的路上已經產生了倦意,也許是因為那天下午天氣有些炎熱,也許是因為這裡是一個團隊游也會來到的常規目的地,又或許,是因為它帶給我的震撼遠不及柚木僧院(在沒有講解也沒有做功課的情況下,確是這樣)。那麼就簡單的羅列幾張那天下午拍出的照片吧。
離開古城,我們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浦甘。在漫長的過程中,我們卻邂逅了一場不期而遇的夕陽。這裡的高速公路收費站,簡樸得不忍直視。從因瓦古城驅車到浦甘路上,大約需要三四個小時。兩位小哥也是舟車勞頓,當我們即將抵達目的地的時候,我們三人討論著晚上是否要請兩位小哥吃個飯,可是不覺間小哥已經把我們送到了酒店的門口,酒店的侍者迎出來接我們,兩位小哥便禮貌地同我們道別,就這樣,我們開始了在
蒲甘 的第一晚。
DAY3 “萬塔之城”Bagan前一天晚上到達酒店後,Jenny指著房間的裝飾壁畫,跟我們講,明 天全
天大概就是這樣子吧,塵(hui)土(tou)飛(tu)揚(lian)。我和Rebecca眉頭一皺,難道要變成“吃土少女”了嗎?答案是肯定的。(突突車+塵土中的陽光)
吃早餐的時候,偶然想起一位大學好友不久前曾經來過 緬甸 ,便在微信問她關於 蒲甘 的攻略。感謝她的及時相助,我得到了下麵這張地圖。
蒲甘 又稱“ 萬塔 之城”,包括了老 蒲甘 、 良烏 、新 蒲甘 等幾個主要地區。老 蒲甘 位於 伊洛
瓦底江中游的轉角處,這塊三角形的區域匯聚了大量密集的佛塔和廟宇。早餐在酒店頂樓的 天台 享用,早晨八點鐘的 蒲甘
,陽光已經開始耀眼,氣溫卻很舒適。我們的酒店在新 蒲甘 ,與老 蒲甘 相聚半小時的車程(Tutu
Car),所以今天,是包車(突突車)的一天,只不過車輛配置不比昨日,哈哈。
蒲甘 古城是 緬甸 甚至 亞洲 之旅的終極目的地,這裡是 亞洲 三大佛教遺跡之一,曾經的448萬多座佛塔和寺院賜予了這裡“ 萬塔
之城”的美譽。現存完好的佛塔,仍有5000餘座,當地人叫得出名字的100多座。所以,今日的重點,就是兩個字——看塔。
突突車司機是一位熱情好客的大叔,(找名片),英文諧音“Gloden”,中文諧音“狗蛋”,於是乎,我們三人在背地裡親切地稱他“狗哥”,當面則禮貌地叫他“狗蛋”(然後他便會笑容滿面地應答我們)。狗哥的英語還算流利,就是口音略重,有點偏“
印度 英語”,不過還是要比 印度 英語好懂一些。然而,大約因為狗哥酷愛檳榔,(很多 緬甸
人都愛吃),他的門牙有著大片大片的紅棕色,導致我們在同他交流時,都會不自覺地被他的牙齒所吸引(這是神馬奇怪的點,反正我和Jenny都有同感),然後就溜號兒了,一溜號兒,就聽不懂他剛剛說的是什麼了,於是再厚著臉皮問一句“Pardon?”狗哥就放慢語速再說一遍“緬式英語”給我們聽。
每到一座佛塔或廟宇之前,狗哥都會停下來簡單講兩句關於這個佛塔或廟宇的故事,一開始我還試圖努力記住每個故事,後來發現,佛塔看的多了,故事就記混了,(捂臉),只能靠後期百度。佛塔看的越多,心底越發只有簡單幾個字的感慨,哇,好看,真好看,太好看了吧(沒錯,在偉大的建築以及建築的精雕細琢面前,語言就是如此的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