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登!阿尼瑪卿(海拔6282)東南坡經5J351D0022號冰川轉南山脊新線登山筆記
↑阿尼瑪卿雪山 ID:機器人
攀登經歷:半脊峰、雀兒山、 哈巴雪山 。
來自西南交通大學的老師,不要看他一把年紀了,體力超強,機器人的綽號當之無愧。 ↑阿尼瑪卿雪山 ID: 康樂
攀登經歷: 四姑娘山 大峰、二峰、 哈巴雪山 、半脊峰、雪寶頂、團結峰、 玉珠峰 、雀兒山、啟孜峰。
來自北大的博士後,前山鷹社社員,思維縝密,體力不錯,經常給大家講段子。 ↑阿尼瑪卿雪山 ID:梁哥
攀登經歷: 四姑娘山 大峰、二峰、三峰、半脊峰、雀兒山。
隨時在觀察大家,不愛說話,一旦開口就抓住重點,體能平均沒有大起大落的老大哥。 ↑阿尼瑪卿雪山 ID:無名
攀登經歷: 四姑娘山 二峰、雀兒山。
熱情的 重慶 老大哥,隨時都在說“來 重慶 請你吃火鍋兒嘛”。剛接觸登山不久的山友,對體能分配掌握得很好。 ↑阿尼瑪卿雪山 ID:三ANG
攀登經歷: 四姑娘山 大峰、二峰、三峰、 獅子 王峰、半脊峰、雪寶頂、雀兒山。
來自 成都 機場的工作人員,和瓜瓜、機器人是老朋友,一路擠兌瓜瓜,給團隊帶來很多歡樂。
↑阿尼瑪卿雪山 ID:瓜瓜
攀登經歷: 四姑娘山 二峰、半脊峰、 獅子 王峰、雀兒山、雪寶頂、奧太娜。
來自 成都 的白領,因為工作和娛樂沾邊,自然是個自來熟、逗比,一路上都是全隊的話題製造者。 ↑阿尼瑪卿雪山 ID:天弓
攀登經歷: 四姑娘山 二峰、三峰、半脊峰、雀兒山、那瑪峰
自己雖然認為此次身體狀態處於比較好的時期,但爬完全程發現和機器人、協作還有很大差距。 ↑阿尼瑪卿雪山 其實從大家的登山經歷可以看出,隊員之間有很多相同點,也能看出大家基本處於一個水平。大家因阿尼瑪卿的美麗、神秘、難度適合自己、都在為明年的7000+做準備,這些共同的原因聚在一起。再加上隊員們都多次跟著俱樂部登山,和協作之間相當熟悉,所以這支隊伍的配合度確實是我跟過隊伍中最高的。
但就這樣一支外行人看上去牛逼哄哄的隊伍,在協作面前都是渣渣。
澤郎格西早就穿戴好了裝備蹲在一旁看你們慢慢磨嘰…… ↑阿尼瑪卿雪山 美麗的雪山看上去純潔平靜,卻危機四伏。
阿尼瑪卿的一大難點(危險)就是來自於冰川的裂縫,據說之前協作在探路時沒有一個人沒掉進裂縫。所以今天的訓練重點就放在了應對冰裂縫上。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羅日格 西和 澤郎格西指導隊員不停地模擬單人滑墜後和隊友掉進冰裂縫後必須採取的制動動作。 ↑阿尼瑪卿雪山 冰川制動根據坡度的不同,對應的姿勢也有區別。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領隊在確定大家的制動技術動作都沒問題後,進行了全隊結組冰川行進的訓練。並且時不時用力在隊伍中隨機拉倒並拖拽一名隊員模擬有人掉進冰裂縫的突發情況,以檢查其他隊員們是否能在第一時間內反應並制動。
這一次緊急制動訓練比以往任何一次登山都來得真實,大家也感受到阿尼瑪卿這條新線的潛在危險並不是協作口中的一句話,而是真實存在的,訓練起來也格外認真。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在雪山冰川的末端,由於冰川的流動性,冰川相互擠壓會形成不少可見和不可見的冰裂縫。登山過程中我們儘量繞開這些可怕的冰裂縫,但實在繞不過去的話則會選擇稍微窄一點的裂縫直接跨過去。攀登阿尼瑪卿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跨過無數的冰裂縫,所以今天結組跨裂縫的訓練項目也是重中之重。
跨越這樣寬度的裂縫在平原上也許算不上什麼難事,但在高海拔地區並負重30斤的時候,這簡單的一躍卻變得十分吃力。如果在體力透支的情況下,跳躍動作不標準則很可能掉進深不見底的裂縫。
今天跨越冰裂縫的訓練著重檢查了隊員們的動作是否標準、心理準備是否充分和高海拔的適應情況。
當然,還為了拍下大家帥氣的身影。畢竟在正式攀登的時候去拍這種照片以我目前的體能來說是做不到的。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面對鏡頭,大家在海拔4800米的表現都無可挑剔,順利完成了訓練任務。
雖然在正式攀登的時候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兒…… ↑阿尼瑪卿雪山 遠處的羅日格西駐足於一個冰坡面前,看來他想讓大家更累一點…… ↑阿尼瑪卿雪山 果然,他先讓澤郎格西攀登到冰坡頂端做好保護站,讓隊員們練起了攀冰。 ↑阿尼瑪卿雪山 對於玩攀冰的人來說這個冰壁毫無難度,屬於入門中的入門。但是對於登山者來說,在經過一天的負重攀登後如果突然來一個這樣的冰壁絕對會讓所有人頭疼。
機器人在這裡第一次展示了自己的實力,爬了一次又一次,最終還是覺得不過癮…… ↑阿尼瑪卿雪山 “無名”在攀登中。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結束攀冰訓練大家回到大本營,都覺得今天的訓練強度超過了預期。整個下午都慵懶地坐在大帳中休息,也不管窗外的景色是何等美麗。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協作們則喜歡與自然相伴,4700米的烈日也阻擋不住他們親近草地的習慣,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望著在他們心中永遠看不膩的美景。 ↑阿尼瑪卿雪山 安根和斯達爾甲則在炊事帳忙活了一下午,準備未來幾天協作團隊的乾糧——油條。他們因為工作早已受不了方便面的味道,甚至一聞到就會嘔吐。 ↑阿尼瑪卿雪山 今天沒有再多的活動,為了迎接明天開始的正式挑戰,晚餐後大家早早進入了夢鄉。
在大本營最後一夜,星空璀璨,但天邊已經聚集了烏雲,看來明天要變天了。希望老天不要找我們麻煩。 ↑阿尼瑪卿雪山 D3:正式出發BC-C12018年8月14日
BC-C1(從今天開始我們開始記錄了攀登軌跡) 阿尼瑪卿雪山*登山表記錄的攀登軌跡,海拔和實際存在誤差。海拔:4700-5200
天氣:晴轉雪
出乎意料的是今天上午是個絕佳的天氣,萬里無雲。
天空的藍、雪山的白、草場的綠和岩石的褐耀眼地交織在一起。
緊張地拆卸高山帳,打包好行囊,一行13人(8名隊員,5名協作)順著山溝向遠處的C1營地走去。 ↑阿尼瑪卿雪山
攀登經歷:半脊峰、雀兒山、 哈巴雪山 。
來自西南交通大學的老師,不要看他一把年紀了,體力超強,機器人的綽號當之無愧。 ↑阿尼瑪卿雪山 ID: 康樂
攀登經歷: 四姑娘山 大峰、二峰、 哈巴雪山 、半脊峰、雪寶頂、團結峰、 玉珠峰 、雀兒山、啟孜峰。
來自北大的博士後,前山鷹社社員,思維縝密,體力不錯,經常給大家講段子。 ↑阿尼瑪卿雪山 ID:梁哥
攀登經歷: 四姑娘山 大峰、二峰、三峰、半脊峰、雀兒山。
隨時在觀察大家,不愛說話,一旦開口就抓住重點,體能平均沒有大起大落的老大哥。 ↑阿尼瑪卿雪山 ID:無名
攀登經歷: 四姑娘山 二峰、雀兒山。
熱情的 重慶 老大哥,隨時都在說“來 重慶 請你吃火鍋兒嘛”。剛接觸登山不久的山友,對體能分配掌握得很好。 ↑阿尼瑪卿雪山 ID:三ANG
攀登經歷: 四姑娘山 大峰、二峰、三峰、 獅子 王峰、半脊峰、雪寶頂、雀兒山。
來自 成都 機場的工作人員,和瓜瓜、機器人是老朋友,一路擠兌瓜瓜,給團隊帶來很多歡樂。
↑阿尼瑪卿雪山 ID:瓜瓜
攀登經歷: 四姑娘山 二峰、半脊峰、 獅子 王峰、雀兒山、雪寶頂、奧太娜。
來自 成都 的白領,因為工作和娛樂沾邊,自然是個自來熟、逗比,一路上都是全隊的話題製造者。 ↑阿尼瑪卿雪山 ID:天弓
攀登經歷: 四姑娘山 二峰、三峰、半脊峰、雀兒山、那瑪峰
自己雖然認為此次身體狀態處於比較好的時期,但爬完全程發現和機器人、協作還有很大差距。 ↑阿尼瑪卿雪山 其實從大家的登山經歷可以看出,隊員之間有很多相同點,也能看出大家基本處於一個水平。大家因阿尼瑪卿的美麗、神秘、難度適合自己、都在為明年的7000+做準備,這些共同的原因聚在一起。再加上隊員們都多次跟著俱樂部登山,和協作之間相當熟悉,所以這支隊伍的配合度確實是我跟過隊伍中最高的。
但就這樣一支外行人看上去牛逼哄哄的隊伍,在協作面前都是渣渣。
澤郎格西早就穿戴好了裝備蹲在一旁看你們慢慢磨嘰…… ↑阿尼瑪卿雪山 美麗的雪山看上去純潔平靜,卻危機四伏。
阿尼瑪卿的一大難點(危險)就是來自於冰川的裂縫,據說之前協作在探路時沒有一個人沒掉進裂縫。所以今天的訓練重點就放在了應對冰裂縫上。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羅日格 西和 澤郎格西指導隊員不停地模擬單人滑墜後和隊友掉進冰裂縫後必須採取的制動動作。 ↑阿尼瑪卿雪山 冰川制動根據坡度的不同,對應的姿勢也有區別。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領隊在確定大家的制動技術動作都沒問題後,進行了全隊結組冰川行進的訓練。並且時不時用力在隊伍中隨機拉倒並拖拽一名隊員模擬有人掉進冰裂縫的突發情況,以檢查其他隊員們是否能在第一時間內反應並制動。
這一次緊急制動訓練比以往任何一次登山都來得真實,大家也感受到阿尼瑪卿這條新線的潛在危險並不是協作口中的一句話,而是真實存在的,訓練起來也格外認真。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在雪山冰川的末端,由於冰川的流動性,冰川相互擠壓會形成不少可見和不可見的冰裂縫。登山過程中我們儘量繞開這些可怕的冰裂縫,但實在繞不過去的話則會選擇稍微窄一點的裂縫直接跨過去。攀登阿尼瑪卿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跨過無數的冰裂縫,所以今天結組跨裂縫的訓練項目也是重中之重。
跨越這樣寬度的裂縫在平原上也許算不上什麼難事,但在高海拔地區並負重30斤的時候,這簡單的一躍卻變得十分吃力。如果在體力透支的情況下,跳躍動作不標準則很可能掉進深不見底的裂縫。
今天跨越冰裂縫的訓練著重檢查了隊員們的動作是否標準、心理準備是否充分和高海拔的適應情況。
當然,還為了拍下大家帥氣的身影。畢竟在正式攀登的時候去拍這種照片以我目前的體能來說是做不到的。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面對鏡頭,大家在海拔4800米的表現都無可挑剔,順利完成了訓練任務。
雖然在正式攀登的時候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兒…… ↑阿尼瑪卿雪山 遠處的羅日格西駐足於一個冰坡面前,看來他想讓大家更累一點…… ↑阿尼瑪卿雪山 果然,他先讓澤郎格西攀登到冰坡頂端做好保護站,讓隊員們練起了攀冰。 ↑阿尼瑪卿雪山 對於玩攀冰的人來說這個冰壁毫無難度,屬於入門中的入門。但是對於登山者來說,在經過一天的負重攀登後如果突然來一個這樣的冰壁絕對會讓所有人頭疼。
機器人在這裡第一次展示了自己的實力,爬了一次又一次,最終還是覺得不過癮…… ↑阿尼瑪卿雪山 “無名”在攀登中。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結束攀冰訓練大家回到大本營,都覺得今天的訓練強度超過了預期。整個下午都慵懶地坐在大帳中休息,也不管窗外的景色是何等美麗。 ↑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 協作們則喜歡與自然相伴,4700米的烈日也阻擋不住他們親近草地的習慣,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望著在他們心中永遠看不膩的美景。 ↑阿尼瑪卿雪山 安根和斯達爾甲則在炊事帳忙活了一下午,準備未來幾天協作團隊的乾糧——油條。他們因為工作早已受不了方便面的味道,甚至一聞到就會嘔吐。 ↑阿尼瑪卿雪山 今天沒有再多的活動,為了迎接明天開始的正式挑戰,晚餐後大家早早進入了夢鄉。
在大本營最後一夜,星空璀璨,但天邊已經聚集了烏雲,看來明天要變天了。希望老天不要找我們麻煩。 ↑阿尼瑪卿雪山 D3:正式出發BC-C12018年8月14日
BC-C1(從今天開始我們開始記錄了攀登軌跡) 阿尼瑪卿雪山*登山表記錄的攀登軌跡,海拔和實際存在誤差。海拔:4700-5200
天氣:晴轉雪
出乎意料的是今天上午是個絕佳的天氣,萬里無雲。
天空的藍、雪山的白、草場的綠和岩石的褐耀眼地交織在一起。
緊張地拆卸高山帳,打包好行囊,一行13人(8名隊員,5名協作)順著山溝向遠處的C1營地走去。 ↑阿尼瑪卿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