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行記(2019.01.03-14,一個人,臺灣)
不知是在歷史長河中“游”得太久體力不支,還是寶物太多太美看得眼花繚亂,抑或飯點早過未及進食,從博物院出來一陣暈眩,趕緊吃碗麵條壓壓驚。
同在士林區的士林官邸早期為 日本 占領時代總督府園藝所用地,1949年 臺灣 省政府在此興建外賓招待所。蔣介石遷移 臺灣
前夕,因此地三面環山,山清水秀,環境清幽且交通便利,由當時的省政府主席陳誠親自選作所謂“總統府邸”地點。從1950年起,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在此官邸度過了26年光陰。1996年,官邸首度開放給市民觀賞園藝與休憩使用。士林官邸由外而內共分為外花園、內花園、正館等幾個區域,目前除了正館,其他區域均免費開放,正館則需要購票進入。官邸正館為一幢二層樓房,外牆深綠色,樓下是大會客室,二樓卧室、書房、畫室等則為蔣介石夫婦起居空間,外部建築風格雖屬西式,但內部陳設也不乏中式傳統元素。官邸里存有宋夫人不少畫作。於繪畫藝術我是外行,但夫人的國畫作品清逸靈秀,古趣盎然,觀之養眼。其中不少繪畫作品上都有蔣介石的題詩,夫人的書法練習上也有蔣介石的圈點和評語,可想而知他們相處之琴瑟和諧。拋開政治因素不談,蔣、宋二人也算是頗具才情、珠聯璧合的一對。 下午四點出發,經松山車站公交車到 新北 市 瑞芳 區的 九份
山城。這裡原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小村落,清領初期村子里住著九戶人家,每當外出到市集購物時都是每樣要“ 九份 ”,“ 九份 ”慢慢就成了這村落的名字。清光緒年間,
九份 地區發現金礦,這個小山村從此繁榮了起來,大批淘金客蜂擁而至,迅速發展成三四萬人的小鎮,結束了它的平靜和荒蕪。在 九份 金礦鼎盛時期, 九份 大大小
小金 礦坑有80多個,坑道像蜘蛛網一樣四通八達,入夜後的山城燈火輝煌。但自金礦於1971年結束開采後, 九份
的繁榮就褪色了。80年代後期,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悲情城市》在 九份 附近取景拍攝。隨著這部電影斬獲 威尼斯 國際電影節大獎, 九份
山城重回世人視野,八方游客慕名而至給 九份 再次帶來新的繁榮。我是傍晚時分到的 九份
老街公交站,彼時正在下雨。一個人撐著傘拖著行李箱,一邊拿著手機看導航,一邊打電話到客棧問路,鞋襪盡濕的境況著實有些狼狽。我穿過整條熙攘的 九份
老街,在老街盡頭處找到了“ 九份
聽山”客棧。客棧並沒有網上評論的那麼新靜舒適,房間甚至出乎意料的狹小和簡陋,但因為不在老街中,倒還清凈,而且不遠處就有一個觀賞 九份
夜景的絕佳位置。我來到觀景台,朦朧夜雨中的山城燈火若幻若真,別有一番意境。 (四)十分幸福清晨被雨聲吵醒,看看烘了一整晚好不容易才烘乾的運動鞋,心想今天估計出不去了,一齣門鞋子鐵定又濕透。送早餐過來的客棧小哥說,山城裡這種天氣很常見,你只要穿上雨衣換上拖鞋就出得去了。隨後,這位小哥問我從哪裡來,我說
中國 大陸, 廣東 。他問 廣東 是在 北京 那邊嗎?我當時感到很不可思議,就給他畫了張 中國 地圖的草圖,分別指給他看 北京 、 廣東 、 臺灣
的所在,告訴他 北京 和 廣東 兩地相距兩千多公里,坐飛機也要三個小時,告訴他 中國 地大物博,山川雄壯秀美,告訴他 中國
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他問我看不看得懂他們的字,我說 中國 大陸和 臺灣
使用的文字都是漢字,現在雖存在簡繁差別,但都是三千多年前甲骨文演變過來的,同源同脈,然後寫了好些字的簡繁對比給他看。
我套上雨衣,趿著幾年前在 斯裡蘭卡 買的人字拖,穿過 九份
老街去公交車站。好在氣溫也有十八九度,穿拖鞋打濕腳也不覺得冷。老街上難得碰見三兩個行人,偶有店鋪老闆在不慌不忙地做著開張前的準備,昨晚的熙攘熱鬧恍如隔世。 在 瑞芳 火車站售票廳,我和另外幾位旅客正在抬頭看時刻表,一位志工(相當於我們的義工、志願者)大叔熱情地建議我們買 平溪 線通票(憑票可以於一天內在 平溪
線任何車站不限次數上下車),並且一再提醒我們務必註意火車在每個車站停靠的時刻,以防錯過要久等。
上午9:25,火車開始從 瑞芳 車站往菁桐方向開動。這是我第一次乘坐 臺灣 的火車。 臺灣 火車主要分為高鐵和臺鐵兩種。西部從 臺北 一路南下至 高雄
都有高鐵連接,東部由於山勢陡峭,僅有速度較慢的臺鐵運營。臺鐵是 臺灣 的普快列車,速度比高鐵慢,線路也比高鐵深入,遍佈 臺灣
各地,主要有西線、東線和南迴線三大幹線。列車按照速度快慢分為自強號、莒光號、復興號和區間車幾個不同的等級,速度越慢,停的站點越多,價格越便宜。其中區間車是運營在城際鐵路間的短途列車,速度最慢也最便宜。總之,臺鐵就同公交車一樣,是
臺灣 民眾最普遍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可以拿著悠游卡直接“嘀”上車。平溪 線屬於 臺灣
傳統鐵路支線,最初為了運煤而興建,後來兼辦客運,是目前僅存的臺鐵三大支線鐵路之一,也是仍繼續營運的臺鐵支線當中歷史最悠久風景最漂亮的客運線路,因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而一炮走紅。
我根據志工大叔的建議,在首站猴硐站下了車。猴硐原名猴洞,據說附近有猿猴,所以得名。這裡原是 臺灣
最大的煤礦所在,而今的猴硐卻因聚集了上百隻貓而聲名遠播,被稱為“貓村”。不少愛貓人士慕名而來只為跟“貓星人”們來一次親密接觸,小鎮上隨處可見與貓有關的紀念品以及貓形小吃。因為我到猴硐的時候雨勢頗大,貓兒估計都躲起來避雨了,只有幾隻肥貓慵懶地躺在車站的凳子上,憨態可掬。我冒雨沿鐵路大略走了個來回,街上店鋪冷冷清清,附近有煤礦工場舊址及一些相關舊設備被圍蔽著保存起來,還有一段舊時深入礦坑的運煤鐵路供游人體驗。大雨使我有些索然無趣,回到車站等車時發現手機攝像頭竟進了一層水霧,無法拍照,心裡更是鬱悶。所幸背包里還有個備用的佛系小米5,運行速度雖然慢得出奇,拍照功能畢竟還比較正常。我直接坐到 平溪
線的終點站菁桐火車站下車。菁桐火車站外觀和內部陳設都還保持著原有風貌,尤其是售票櫃臺,特別有年代感。菁桐老街很短,街上多是以售賣紀念品為主的店鋪,其中有一段掛滿了許願竹筒,頗有特色。 從菁桐一路返回 瑞芳 ,下一站就是 平溪 。從 平溪
車站出來右拐,沿鐵路邊幾乎都是賣天燈的店鋪,店主站在門口招攬客人。店主說不同顏色的天燈有不同的寓意,有些代表健康,有些代表發財,有些代表職場順利,有些代表學業進步等等。我選了個淺綠色的天燈,只因據說綠色代表著健康平安。我用店家提供的禿頭毛筆在燈上寫好祈願語,準備在鐵道上放天燈。這時雨基本已停,鐵軌及其下的石塊被雨水沖刷得一塵不染,明凈清新。店主大叔秒變總導演,他一邊熟練地指引我持燈、放燈,一邊用手機給我拍照、錄像。之後每次回放當時視頻,聽到鏡頭外大叔“一、二、三——放手——看燈——很好”的聲音都不禁莞爾。沿一個小斜坡下行,便到了
平溪 老街。老街上到處飄散著烤香腸、烤花枝的香味,我買了一些拿在手上,邊走邊吃。 平溪 有 臺灣
最古老的郵筒,也有日據時代的防空洞,這些都告訴我這裡是一個有歷史有故事的地方。我在老街上慢悠悠地走著,偶一抬頭,竟恰好看到一列火車凌空而過,越過民宅屋頂一路呼嘯而去…… 說起 平溪 線,對 臺灣 旅游有所瞭解的人都會想到“十分幸福”這個詞,因為 平溪 線上有個地方就叫十分,這是一個被譽為“十分幸福”的地方。十分站是 平溪
線最大也最熱鬧的一個火車站。我在十分站下車時雨下得很大,但似乎絲毫沒有影響游人逛十分老街的熱情。其實平日里大多時間都在為生活奔忙,好不容易出來走走,就該好好放飛心情,盡情投入到旅途當中,去感受路上的人和事,享受途中的風雨和陽光。要是隨隨便便被一場雨趕走了興緻,那麼你就輸了。十分車站裡充滿了懷舊鐵道文化和“十分幸福”的元素,而與車站緊緊相連的老街上開滿了各種店鋪,其中以天燈工藝品店為最多,一盞盞天燈以及與天燈相關的工藝品琳琅滿目,天燈元素紀念品造型精美,讓人愛不惜手。還有很多手創店,售賣一些很小清新的手工藝品、手繪明信片等,為復古的十分老街註入了新的活力。這裡的游人的確比
平溪
多很多,除了逛店的,還有很多人會跑到鐵軌上去拍照,當然少不了一堆一堆放天燈祈願的人,隨著一陣陣歡呼,遠遠近近數十盞天燈帶著人們的美好祝願冉冉向天上飛去……聽到好幾撥游人說要去看十分瀑布,我也是想去的,但低頭看了看腳上的人字拖,便默默地拐進了旁邊的店里,買了一沓明信片,找了個角落坐下,靜靜地填寫著姓名和地址,然後把它們和我的思念一起投進郵筒。 晚上就在 九份 老街上看人看傘看燈籠。 (五)臺中印象雖說行前並無確定路線,但我心底裡其實是想去 臺灣 東部的 宜蘭 和 花蓮
的,想面朝大海等春暖花開,想感受斷崖的壯美。然而我實在不想看那黑壓壓雲層下灰濛蒙的太平洋,也不想雨傘無情遮擋我抬頭觀崖的目光,更不想一腳泥濘地欣賞被雨水拍打得無精打采的花草,於是果斷放棄了以“看風景”為主的東部,而選擇了基本不受天氣影響的以“看人文”為主的西線。
一早從 瑞芳 站乘坐區間車往 臺北 車站換乘自強號火車去 臺中
。因為是刷悠游卡進站的緣故,在自強號上沒有固定座位,便直接在車廂連接處以行李箱為座了,如此,從車門玻璃往外看的視野也更為開闊。火車一路南行,天空逐漸放晴,
日光 照耀下的田野尤其養眼。我不由得為自己的臨時改道而沾沾自喜。 我入住了一間由幾個年輕人經營的客棧,距離火車站只有十分鐘的步行距離,多路公交車經過,交通相當便利。非常值得推崇的是,乘坐 臺中 公交車前10公里免費!所以在
臺中 選擇公交出行,可以省下不少費用。當然此舉也極有效地降低了 臺中 的汽車使用量。
臺中 的旅程從下午兩點多客棧對面第二市場的一碗滷肉飯開始。飯後我便開始用雙腳丈量 臺中 市區的大街小巷。 臺中 作為 臺灣 的第二 大城 市,是 臺灣
中部的經濟、交通、文化中心,在清光緒年間曾一度成為 臺灣
首府。這裡擁有四季舒爽的天氣,冬夏溫差大概只有10度,清風宜人,花香四溢,身在島嶼卻不受颱風打擾,聳立在東面的中央山脈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凜冽的 東北
季風。這樣的氣候條件讓 臺中 非常宜居。好天氣帶來了好心情,我那因已暴走幾天而略顯拖沓的腳步也不由得輕盈了起來。“宮原眼科”在日據時期是宮原武熊醫生開設的眼科醫院,後因自然災害,原磚木結構的老洋房遭受到嚴重的結構性損傷,後被 臺中
知名甜點品牌“日出集團”看中買下,得以留存並修複。專業的建築師和古跡修複博士花了一年多時間,在紅色磚牆、木質樓梯、樓板和書架的基礎上,增加了足夠的鋼板和鋼柱,上層採用了玻璃幕牆設計,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老洋房的復古風情,又增添了一份現代感,新舊建築之間毫不違和。我尤其喜歡環繞著整幢建築的拱頂紅磚走廊,置身廊內,午後溫暖的陽光斜照進來,寧靜而安逸。現在的宮原眼科已成為了甜品愛好者的天堂,甫一進門,香甜的氣息便從四面八方籠罩過來,各式糕點、冰淇淋、巧克力、奶茶、冰品、咖啡、
臺灣
傳統料理等等,琳琅滿目,色彩繽紛,這種味覺和視覺上突如其來的強烈衝擊,會讓人迅速升起濃濃的幸福感。貨架和櫃臺大多採用古老中藥櫃式樣,仿佛一拉開那一排排小櫃筒,裡面裝的就是黨參、白術、金銀花、五味子……然而,這想象中的草藥味與實實在在聞到的甜品香味又風馬牛不相及,真是有趣!我的目光最終被鎖定在一個
個舊 書架上。書架上擺滿了一部部用木頭做成的極逼真的“舊書”,古樸文藝。 突然好想自己也有一幢老房子,我一定也整幾個這樣的書架來做裝飾。
同在士林區的士林官邸早期為 日本 占領時代總督府園藝所用地,1949年 臺灣 省政府在此興建外賓招待所。蔣介石遷移 臺灣
前夕,因此地三面環山,山清水秀,環境清幽且交通便利,由當時的省政府主席陳誠親自選作所謂“總統府邸”地點。從1950年起,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在此官邸度過了26年光陰。1996年,官邸首度開放給市民觀賞園藝與休憩使用。士林官邸由外而內共分為外花園、內花園、正館等幾個區域,目前除了正館,其他區域均免費開放,正館則需要購票進入。官邸正館為一幢二層樓房,外牆深綠色,樓下是大會客室,二樓卧室、書房、畫室等則為蔣介石夫婦起居空間,外部建築風格雖屬西式,但內部陳設也不乏中式傳統元素。官邸里存有宋夫人不少畫作。於繪畫藝術我是外行,但夫人的國畫作品清逸靈秀,古趣盎然,觀之養眼。其中不少繪畫作品上都有蔣介石的題詩,夫人的書法練習上也有蔣介石的圈點和評語,可想而知他們相處之琴瑟和諧。拋開政治因素不談,蔣、宋二人也算是頗具才情、珠聯璧合的一對。 下午四點出發,經松山車站公交車到 新北 市 瑞芳 區的 九份
山城。這裡原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小村落,清領初期村子里住著九戶人家,每當外出到市集購物時都是每樣要“ 九份 ”,“ 九份 ”慢慢就成了這村落的名字。清光緒年間,
九份 地區發現金礦,這個小山村從此繁榮了起來,大批淘金客蜂擁而至,迅速發展成三四萬人的小鎮,結束了它的平靜和荒蕪。在 九份 金礦鼎盛時期, 九份 大大小
小金 礦坑有80多個,坑道像蜘蛛網一樣四通八達,入夜後的山城燈火輝煌。但自金礦於1971年結束開采後, 九份
的繁榮就褪色了。80年代後期,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悲情城市》在 九份 附近取景拍攝。隨著這部電影斬獲 威尼斯 國際電影節大獎, 九份
山城重回世人視野,八方游客慕名而至給 九份 再次帶來新的繁榮。我是傍晚時分到的 九份
老街公交站,彼時正在下雨。一個人撐著傘拖著行李箱,一邊拿著手機看導航,一邊打電話到客棧問路,鞋襪盡濕的境況著實有些狼狽。我穿過整條熙攘的 九份
老街,在老街盡頭處找到了“ 九份
聽山”客棧。客棧並沒有網上評論的那麼新靜舒適,房間甚至出乎意料的狹小和簡陋,但因為不在老街中,倒還清凈,而且不遠處就有一個觀賞 九份
夜景的絕佳位置。我來到觀景台,朦朧夜雨中的山城燈火若幻若真,別有一番意境。 (四)十分幸福清晨被雨聲吵醒,看看烘了一整晚好不容易才烘乾的運動鞋,心想今天估計出不去了,一齣門鞋子鐵定又濕透。送早餐過來的客棧小哥說,山城裡這種天氣很常見,你只要穿上雨衣換上拖鞋就出得去了。隨後,這位小哥問我從哪裡來,我說
中國 大陸, 廣東 。他問 廣東 是在 北京 那邊嗎?我當時感到很不可思議,就給他畫了張 中國 地圖的草圖,分別指給他看 北京 、 廣東 、 臺灣
的所在,告訴他 北京 和 廣東 兩地相距兩千多公里,坐飛機也要三個小時,告訴他 中國 地大物博,山川雄壯秀美,告訴他 中國
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他問我看不看得懂他們的字,我說 中國 大陸和 臺灣
使用的文字都是漢字,現在雖存在簡繁差別,但都是三千多年前甲骨文演變過來的,同源同脈,然後寫了好些字的簡繁對比給他看。
我套上雨衣,趿著幾年前在 斯裡蘭卡 買的人字拖,穿過 九份
老街去公交車站。好在氣溫也有十八九度,穿拖鞋打濕腳也不覺得冷。老街上難得碰見三兩個行人,偶有店鋪老闆在不慌不忙地做著開張前的準備,昨晚的熙攘熱鬧恍如隔世。 在 瑞芳 火車站售票廳,我和另外幾位旅客正在抬頭看時刻表,一位志工(相當於我們的義工、志願者)大叔熱情地建議我們買 平溪 線通票(憑票可以於一天內在 平溪
線任何車站不限次數上下車),並且一再提醒我們務必註意火車在每個車站停靠的時刻,以防錯過要久等。
上午9:25,火車開始從 瑞芳 車站往菁桐方向開動。這是我第一次乘坐 臺灣 的火車。 臺灣 火車主要分為高鐵和臺鐵兩種。西部從 臺北 一路南下至 高雄
都有高鐵連接,東部由於山勢陡峭,僅有速度較慢的臺鐵運營。臺鐵是 臺灣 的普快列車,速度比高鐵慢,線路也比高鐵深入,遍佈 臺灣
各地,主要有西線、東線和南迴線三大幹線。列車按照速度快慢分為自強號、莒光號、復興號和區間車幾個不同的等級,速度越慢,停的站點越多,價格越便宜。其中區間車是運營在城際鐵路間的短途列車,速度最慢也最便宜。總之,臺鐵就同公交車一樣,是
臺灣 民眾最普遍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可以拿著悠游卡直接“嘀”上車。平溪 線屬於 臺灣
傳統鐵路支線,最初為了運煤而興建,後來兼辦客運,是目前僅存的臺鐵三大支線鐵路之一,也是仍繼續營運的臺鐵支線當中歷史最悠久風景最漂亮的客運線路,因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而一炮走紅。
我根據志工大叔的建議,在首站猴硐站下了車。猴硐原名猴洞,據說附近有猿猴,所以得名。這裡原是 臺灣
最大的煤礦所在,而今的猴硐卻因聚集了上百隻貓而聲名遠播,被稱為“貓村”。不少愛貓人士慕名而來只為跟“貓星人”們來一次親密接觸,小鎮上隨處可見與貓有關的紀念品以及貓形小吃。因為我到猴硐的時候雨勢頗大,貓兒估計都躲起來避雨了,只有幾隻肥貓慵懶地躺在車站的凳子上,憨態可掬。我冒雨沿鐵路大略走了個來回,街上店鋪冷冷清清,附近有煤礦工場舊址及一些相關舊設備被圍蔽著保存起來,還有一段舊時深入礦坑的運煤鐵路供游人體驗。大雨使我有些索然無趣,回到車站等車時發現手機攝像頭竟進了一層水霧,無法拍照,心裡更是鬱悶。所幸背包里還有個備用的佛系小米5,運行速度雖然慢得出奇,拍照功能畢竟還比較正常。我直接坐到 平溪
線的終點站菁桐火車站下車。菁桐火車站外觀和內部陳設都還保持著原有風貌,尤其是售票櫃臺,特別有年代感。菁桐老街很短,街上多是以售賣紀念品為主的店鋪,其中有一段掛滿了許願竹筒,頗有特色。 從菁桐一路返回 瑞芳 ,下一站就是 平溪 。從 平溪
車站出來右拐,沿鐵路邊幾乎都是賣天燈的店鋪,店主站在門口招攬客人。店主說不同顏色的天燈有不同的寓意,有些代表健康,有些代表發財,有些代表職場順利,有些代表學業進步等等。我選了個淺綠色的天燈,只因據說綠色代表著健康平安。我用店家提供的禿頭毛筆在燈上寫好祈願語,準備在鐵道上放天燈。這時雨基本已停,鐵軌及其下的石塊被雨水沖刷得一塵不染,明凈清新。店主大叔秒變總導演,他一邊熟練地指引我持燈、放燈,一邊用手機給我拍照、錄像。之後每次回放當時視頻,聽到鏡頭外大叔“一、二、三——放手——看燈——很好”的聲音都不禁莞爾。沿一個小斜坡下行,便到了
平溪 老街。老街上到處飄散著烤香腸、烤花枝的香味,我買了一些拿在手上,邊走邊吃。 平溪 有 臺灣
最古老的郵筒,也有日據時代的防空洞,這些都告訴我這裡是一個有歷史有故事的地方。我在老街上慢悠悠地走著,偶一抬頭,竟恰好看到一列火車凌空而過,越過民宅屋頂一路呼嘯而去…… 說起 平溪 線,對 臺灣 旅游有所瞭解的人都會想到“十分幸福”這個詞,因為 平溪 線上有個地方就叫十分,這是一個被譽為“十分幸福”的地方。十分站是 平溪
線最大也最熱鬧的一個火車站。我在十分站下車時雨下得很大,但似乎絲毫沒有影響游人逛十分老街的熱情。其實平日里大多時間都在為生活奔忙,好不容易出來走走,就該好好放飛心情,盡情投入到旅途當中,去感受路上的人和事,享受途中的風雨和陽光。要是隨隨便便被一場雨趕走了興緻,那麼你就輸了。十分車站裡充滿了懷舊鐵道文化和“十分幸福”的元素,而與車站緊緊相連的老街上開滿了各種店鋪,其中以天燈工藝品店為最多,一盞盞天燈以及與天燈相關的工藝品琳琅滿目,天燈元素紀念品造型精美,讓人愛不惜手。還有很多手創店,售賣一些很小清新的手工藝品、手繪明信片等,為復古的十分老街註入了新的活力。這裡的游人的確比
平溪
多很多,除了逛店的,還有很多人會跑到鐵軌上去拍照,當然少不了一堆一堆放天燈祈願的人,隨著一陣陣歡呼,遠遠近近數十盞天燈帶著人們的美好祝願冉冉向天上飛去……聽到好幾撥游人說要去看十分瀑布,我也是想去的,但低頭看了看腳上的人字拖,便默默地拐進了旁邊的店里,買了一沓明信片,找了個角落坐下,靜靜地填寫著姓名和地址,然後把它們和我的思念一起投進郵筒。 晚上就在 九份 老街上看人看傘看燈籠。 (五)臺中印象雖說行前並無確定路線,但我心底裡其實是想去 臺灣 東部的 宜蘭 和 花蓮
的,想面朝大海等春暖花開,想感受斷崖的壯美。然而我實在不想看那黑壓壓雲層下灰濛蒙的太平洋,也不想雨傘無情遮擋我抬頭觀崖的目光,更不想一腳泥濘地欣賞被雨水拍打得無精打采的花草,於是果斷放棄了以“看風景”為主的東部,而選擇了基本不受天氣影響的以“看人文”為主的西線。
一早從 瑞芳 站乘坐區間車往 臺北 車站換乘自強號火車去 臺中
。因為是刷悠游卡進站的緣故,在自強號上沒有固定座位,便直接在車廂連接處以行李箱為座了,如此,從車門玻璃往外看的視野也更為開闊。火車一路南行,天空逐漸放晴,
日光 照耀下的田野尤其養眼。我不由得為自己的臨時改道而沾沾自喜。 我入住了一間由幾個年輕人經營的客棧,距離火車站只有十分鐘的步行距離,多路公交車經過,交通相當便利。非常值得推崇的是,乘坐 臺中 公交車前10公里免費!所以在
臺中 選擇公交出行,可以省下不少費用。當然此舉也極有效地降低了 臺中 的汽車使用量。
臺中 的旅程從下午兩點多客棧對面第二市場的一碗滷肉飯開始。飯後我便開始用雙腳丈量 臺中 市區的大街小巷。 臺中 作為 臺灣 的第二 大城 市,是 臺灣
中部的經濟、交通、文化中心,在清光緒年間曾一度成為 臺灣
首府。這裡擁有四季舒爽的天氣,冬夏溫差大概只有10度,清風宜人,花香四溢,身在島嶼卻不受颱風打擾,聳立在東面的中央山脈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凜冽的 東北
季風。這樣的氣候條件讓 臺中 非常宜居。好天氣帶來了好心情,我那因已暴走幾天而略顯拖沓的腳步也不由得輕盈了起來。“宮原眼科”在日據時期是宮原武熊醫生開設的眼科醫院,後因自然災害,原磚木結構的老洋房遭受到嚴重的結構性損傷,後被 臺中
知名甜點品牌“日出集團”看中買下,得以留存並修複。專業的建築師和古跡修複博士花了一年多時間,在紅色磚牆、木質樓梯、樓板和書架的基礎上,增加了足夠的鋼板和鋼柱,上層採用了玻璃幕牆設計,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老洋房的復古風情,又增添了一份現代感,新舊建築之間毫不違和。我尤其喜歡環繞著整幢建築的拱頂紅磚走廊,置身廊內,午後溫暖的陽光斜照進來,寧靜而安逸。現在的宮原眼科已成為了甜品愛好者的天堂,甫一進門,香甜的氣息便從四面八方籠罩過來,各式糕點、冰淇淋、巧克力、奶茶、冰品、咖啡、
臺灣
傳統料理等等,琳琅滿目,色彩繽紛,這種味覺和視覺上突如其來的強烈衝擊,會讓人迅速升起濃濃的幸福感。貨架和櫃臺大多採用古老中藥櫃式樣,仿佛一拉開那一排排小櫃筒,裡面裝的就是黨參、白術、金銀花、五味子……然而,這想象中的草藥味與實實在在聞到的甜品香味又風馬牛不相及,真是有趣!我的目光最終被鎖定在一個
個舊 書架上。書架上擺滿了一部部用木頭做成的極逼真的“舊書”,古樸文藝。 突然好想自己也有一幢老房子,我一定也整幾個這樣的書架來做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