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人間與天堂--尼泊爾日記












晚上被奇達旺的蚊子騷擾,半睡半醒,當地時間6點,天已微亮,起床在河岸的觀景平臺看日出,太陽出來的方向略偏,如果在河對岸的原始森林上方,應該會很美。昨天隔壁的
荷蘭 大叔說這裡的早晨很美,silent,現在我正坐在觀景平臺的涼亭里,享受這裡的寂靜,除了鳥鳴,沒有城市的喧囂;


現在的溫度大約30多度,花園裡綠樹鮮花,些許的微風吹過,相當愜意,今天上午的活動是騎象,早餐後驅車來到大象營地,大象已經在這裡等候我們,這裡供游客乘坐的都是母象,公象脾氣比較暴躁,有一定的危險,



3月25日 晚, 博卡拉 pakhala grande酒店
昨天午睡後,在塔魯人的村落里散步,這裡很落後,村民也很淳樸,看到我們都會友好的打招呼,隨著旅游的開發和 中國 游客越來越多,不知將來他們會不會也慢慢變質。




這裡村民的主要收入還是來源於農業,種植水稻和蔬菜,也有部分人以馴象為生,大象都是 加德滿都 , 博卡拉
等城市的有錢人投資,放在村落里寄養的,能給他們帶來豐厚的收入,





進發,路上差不多5個小時的車程,大約1個半小時後,我們逐漸接近喜馬拉雅山脈,今天雲比較重,無法看到遠處的喜馬拉雅山脈,只能看到較近的山峰,路上還遇到一起車禍,一輛轎車翻下懸崖,車子倒扣在懸崖下,估計車上的人無法生還了,其實山路中車輛的事故率比飛機還高,決定後天還是乘飛機返回
加德滿都 ,飛機回去只要半小時,乘車順利的話也得7小時。
中午抵達pakhala grande酒店,午餐後先去參觀了大衛瀑布,大衛瀑布也叫魔鬼瀑布和戴 維斯 瀑布。河流到費娃湖附近,形成了這座本地最有名的瀑布。它是
博卡拉
附近最大的瀑布。平時瀑布的水流量不大。但是很湍急,只有在雨季的時候才會有真正瀑布的感覺。處在於它的下方是一個地下溶洞,過溶洞後形成一條地上河流。溶洞內常年冒著團團熱氣,用手可以感覺到明顯的熱度,水汽會在空中變換出七彩顏色,經常可以看到彩虹。其名字由來是由於1961年,有一對來自
瑞士 的年輕情侶,男的叫大衛,他帶著自己心愛的女友,到 尼泊爾
徒步探險,發現了這個魔鬼瀑布,馬上被吸引。當時,是沒有路徑,也沒有任何安全保障的,兩個人在地面流連一陣後,又下到洞穴,由於地面濕滑,一不小心,大衛的女友落入湍急的河流中。大衛見狀,立即跳下去撲救,結果是,兩個人都被瀑布吞噬……為了紀念在此失去生命的大衛及女友,於是瀑布被叫作大衛瀑布,當然,裡面也含有警示的意思,告誡大家小心,註意安全。

面的小山上,在這裡要體驗一下山路小徒步,山高大約1800米,登上山頂大約需要1小時,我選擇走一條較遠的路,繞過山梁到達山頂,山的那一面是費瓦湖,湖面大約有4平方公里,湖的東側是
博卡拉 城區,能見度好的話,這裡應該能看見安納布爾納山脈,但一般下午能見度都不太好,沒有看到雪山。希望明早看日出的時候能夠順利。



今天受到濕婆神的眷顧,趕走了厄運,清晨的天氣很好,我們登上沙加闊特觀景台,東邊天空已經出現一抹紅霞,雪山也已露出崢嶸,最前面的是魚尾峰(Machhapuchhre),海拔6000多米,緊隨其後從左到右依次是安納布爾納一號峰,二號峰和三號峰,最高的是左邊的安納布爾納一號峰,海拔8000多米,在他的左邊很遠處還依稀可以看到馬卡魯納峰,Annapurna在當地語中有糧食供給者或收成之意,安納布爾納一號峰在1950年作為第一個被登到頂峰的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而聞名於世。這個榮譽屬於埃爾佐(Maurice
Herzog)率領的 法國 登山隊,他和拉什納爾(Louis Lachenal)於6月3日到達頂峰。安納布爾納第四峰於1955年5月30日被比勒(H.
Biller)、施泰因梅茨(H. Steinmetz)和韋倫坎普(J.
Wellenkamp)攀抵頂峰;安納布爾納第二峰於1960年5月17日被羅伯次(James O.M. Roberts)率領的遠征隊的格蘭特(R.H.
Grant)與伯寧頓(C.J. Bonington)攀登頂峰。1970年,一支由婦女組成的 日本
登山隊登上了安納布爾納第三峰。自從1950年首次有人攀登以來,截至2010年初,已有130多人嘗試攀登過這座高峰,其中53人中途喪命。如此高的死亡率使得該山峰成為了海拔8千米的山峰裡面最危險的一座。
隨著太陽升出地平線,金色的陽光逐漸照上雪山,雪山披上金色的霞光,這是喜馬拉雅山最壯觀的景象, 日照 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