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不可思議都是理所當然——印度8日之德里





Memorial),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三次英阿戰爭中為英屬 印度 而喪生英屬 印度 軍隊士兵, 相當於 印度 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外觀上形似 法國
的“凱旋門”。
印度 門並不是 印度 人自己出錢修建的。 印度 軍人當初為爭取國家獨立,開赴前線替 英國 殖民者作戰。但是戰後 英國 人食言,為了安撫 印度 人的不滿情緒,
英國 政府於1921出資修建戰爭英雄紀念碑,算是對 印度 人的安慰。 印度 獨立後, 印度 門成為無名戰士紀念碑。

印度 門頂端有一盞直徑3.5米的圓盆狀大油燈,會在節日期間點燃。那個位置原來有 喬治 五世的雕像,現在放在加冕公園的角落裡。












德里的 印度 門被看著是新、老德里的分割線,這道門,更像是分割了兩個世界: 新德里 的繁華與現代,老德里的古老與沒落。 印度
門算得上是德里的一座地標性的建築物,它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歷史,它見證了一個城市的現代化。 賈瑪清真寺賈瑪清真寺是 印度 最大的清真寺,位於老德里古城 東北 角,是莫卧爾王朝的沙賈汗(嗯,就是那個基建狂人沙賈汗)於1650年開始建造,歷時6年時間建成。它是與
沙特阿拉伯 的 麥加 大清真寺、 埃及 開羅 的愛資哈爾大清真寺齊名的世界三大清真寺之一。

清真寺修建在一個 高臺 之上,地面到大門先要跨上三十多級臺階。它有三個大門,最大的是東門,外國人走這個門。

石堆疊而成的“叫拜塔”,塔內有臺階通向塔頂,可在頂部的白色八角涼亭里眺望舊德里。整個建築完全採用紅砂岩和精心打磨的白色 大理 石建成,以鉛水灌縫,堅不可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