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記:從德黑蘭到大不里士


值得一提的是,超過一千米的海拔以及從幾十公裡外裡海吹來的海風一起讓這座城市的氣候變得如此涼爽,實在是不枉我和楊老師的期待。在 伊朗
的幾十天里,這裡的夜晚是唯一的一次讓我們感到有些“寒冷”的…在被燥熱折磨了許久之後,這久違的寒意竟然顯得如此難得可貴起來…… 馬蘇萊:德黑蘭的後花園從 阿爾達比勒 到 吉蘭省 的小山村馬蘇萊(Masuleh)從地圖上看只要大約三百公里,但因為大部分的路都要穿行在 厄爾
布爾士山脈,所以需要大約五六個小時的時間。

馬蘇萊是 吉蘭省 的一個小山村。 吉蘭省 是整個 伊朗
夏天雨水最為充沛的地區,來自裡海的海風吹來了濕潤的空氣,讓這裡綠意盎然,植物蔥鬱。一千多米的海拔讓這裡涼爽宜人,這使得小村成了高溫酷暑統治下的 德黑蘭
人民極喜愛的避暑勝地之一。

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在這裡得到最佳的體現,我們習以為常的樹木和雨水對於從其他地方來到這裡的 伊朗 人來說非常寶貴了。我們到達這裡時天上剛好飄著小雨,很多 伊朗
人從車裡鑽出來的時候都興奮異常---- 德黑蘭 自從春季之後已經幾個月沒下過雨了。而到了冬天,這裡總是白雪皚皚,又是另一幅景象了。
小村也有著數百年曆史,從十四世紀開始,作為從吉蘭到 阿塞拜疆
道路上的重要驛站得以發展。人們開始依然建造層層疊疊的房屋,這些房屋都使用了黃色的黏土,形成了一種統一的風格。由於空間緊促,也形成了它最獨特的結構:一層層的房屋就是上下山的臺階,下層屋子的屋頂就是上層人家的庭院或街道。

相較於奧比揚奈與坎多萬,馬蘇萊的商業氣息更加濃厚一些,游人也相對更多。小村主要街道旁的房屋基本已經變成了餐廳、商店與茶館。要不是 伊朗
禁酒,我毫不懷疑這裡還會如同 麗江 陽朔
那樣有很多酒吧。我個人倒是有點遺憾不能在這兒喝上一杯。不過,來一杯茶還是可以的,一杯茶,一管水煙,對著青山滿眼,總也是消磨一個下午,拂去旅途疲憊的好選擇。

那“越夜越美”的口號,想來這裡到晚上掌燈的時候,也會是一副童話世界的模樣。只可惜這裡正是旅游旺季,我們沒有訂到住宿,只能訂到距離比較近的 吉蘭省 省會
拉什特 ,所以沒能看到這兒的夜景,有那麼一點可惜。


從村子出來,天色已晚,我們還要趕到幾十公裡外的 拉什特 。第二天從 拉什特 返回 德黑蘭 ,我們本來打算走海邊公路繞行裡海邊的恰盧斯,那裡是 德黑蘭
人最喜愛的海邊度假地,稍有經濟實力的 德黑蘭 人都會在那裡買一座海邊別墅。一到周末,他們便成群結隊地到自己的別墅度假,這也會造成周五從 德黑蘭
到恰盧斯,周日從恰盧斯到 德黑蘭
之間的大堵車。據說最嚴重的的時候那段150公里的路要開八到十個小時……想了想剛好是周日,我們便不敢造次,老老實實地直接開回了 德黑蘭 。途中從山谷穿過 厄爾
布爾士山脈,幾乎是一瞬之間熟悉的炎熱就重新回來了, 吉蘭省 的涼爽被隔絕在了山的後面。 結語回到 德黑蘭 ,短暫休息一天之後,我們就搭上了飛往 愛爾蘭 的航班。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 伊朗 ,或者更準確地說, 伊朗
人給我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他們既不是 美國
政府渲染的窮凶極惡的恐怖分子,也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極端虔誠的宗教信徒,他們就是那樣普通的人,被隔絕在鐵幕之後,受到各種猜忌與誤解。他們善良而熱情,渴望其他國家的人們理解自己,他們希望自己的國家能被其他人所認可。他們的國家因製裁而舉步維艱,他們的生活因此受到很大影響,但他們依然保持有相當的樂觀和快活。夏天炎熱的夜晚,在
德黑蘭 的公園,在 伊斯法罕 的廣場,那些野餐聚會的人們臉上的笑容是我在 北京 很少見到的。
以往,在離開一個國家的時候我往往會回憶起這個國家最美麗的風景,回想起在這裡的那些高光時刻。然而,在我坐著車奔向霍梅尼機場的時候,我回憶起的幾乎都是在這裡遇上的那些人,那些熱情的笑臉。我想,這也是旅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吧。
坐上 卡塔爾 航空的飛機,僅僅三個小時,飛躍過波斯灣,我們來到 多哈 機場轉機。走進 多哈 機場的一刻,我的心裡突然感覺一種心酸。看著巨大豪華的 多哈
機場,看著滿眼的國際大牌免稅店,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實在不能不與剛剛離開的霍梅尼機場產生對比。我甚至無法想象,一個 伊朗 人第一次走出國門,來到這裡或 迪拜
,看到如此天差地別的對比會對他的國家自尊心有多大的打擊。歷史上的波斯歷代帝國可曾正眼看過這裡一眼?而如今卻落得如此大的差距,這又怎能不令人唏噓。
再見吧, 伊朗 ,也許我會回來,去看看錯過的波斯 波利斯 ,再看看這裡最熱情的人們。
加油吧, 伊朗 ,希望那時,這裡的人們能依然笑得如此燦爛。 伊朗游記共六篇,到此結束,謝謝閱讀與關註本文開頭部分有其它五篇 伊朗 游記的全部鏈接,歡迎有興趣的蜂友打開閱讀 下一篇:初識愛爾蘭,只道是尋常 近日推出,請敬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