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好嗎?(全文完)
伊瑪目廣場上的 阿裡卡 普宮,有六層樓那麼高,是阿 巴斯
大帝寢宮,也用作閱兵、招待外國使節等,觀景台有絕佳的視野。對於游客,這個觀景台也是欣賞伊瑪目廣場的好地方呢,這也是參觀 阿裡卡 普宮的最大目的。不知道是那一趟旅行腦子不在線(才疏學淺),還是精神食糧抵不過大餅的誘惑,很多景點逛起來都索然無味,提不起興趣。那也得去,所謂打卡式旅行,就是如此吧。 離開伊瑪目廣場不過一條街,穿過一處大規模城市公園,就是四十柱宮,薩法維王朝阿拔斯二世主要用於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叫四十柱宮,其實只有二十根柱子,另外二十根是水池裡的倒影。 國王非要修四十根柱子,但是建築師發現四十根太多了,醜爆,於是自作主張柱子數量減半,完工之後國王一看,暴怒。建築師說,您往下看看,於是水池裡的二十根倒影哄得國王一樂。當然,咱們也就當一樂聽聽好了。因為也許冬天吧,沒什麼生氣,和那個昏睡的午後很搭調,裡面的壁畫還挺好看的。三十三孔橋,看了三次,也走了三趟。 因為要去扎因代河對岸的 亞美尼亞
區,需要跨過三十三孔橋,第一次便是在晴朗的上午。當地人告訴我們,按理說冬天河水幾乎沒有,往年都是乾的,不知道今年怎麼了,雨水格外多。可不是麽, 亞茲德
都有那麼大的雪呢,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往事不要再提才好啊~ 跟多介紹 伊朗 旅游的資料中,都有三十三孔橋的照片,甚至用作封面,儼然 伊朗 旅游名片之一。LP的一版《 伊朗
》中贈送的明信片便是三十三孔橋,一直是哪兒的景就在哪兒的郵局寄回家,結果在 伊斯法罕 沒找到開門的郵局,後來回 德黑蘭 才寄出去。第二次來三十三孔橋,是傍晚,坐等夕陽時分。餘暉灑在橋上的畫面還是挺美的,不過三十三孔橋最美的時間是夜晚。第三次看見她時,華燈初上,如夢如幻,好像橋上正有一位王后在給她的國王講著一千零一夜。哈柱橋與三十三孔橋遙遙相望,就白天而言,哈柱橋比三十三孔橋美麗,有些彩色玻璃的點綴,據說原來都是茶館,可以shisha,但政府覺得這種生活太墮落,取締!跨過扎因代河,幾乎就進入了 伊斯法罕 的 亞美尼亞 區,與河對岸的熙攘人群相比,這裡有截然不同的氣氛。非常安靜的街,多數店鋪都關著門,和周末的 歐洲
街頭沒什麼分別,後來下了一陣雨,街上更顯冷清,如果不是那些波斯文字,真的會以為這裡不是 伊朗 。薩菲 王朝時期的 伊朗 ,阿 巴斯 大帝和奧斯曼 土耳其 瓜分了 亞美尼亞 。 伊朗 境內的 亞美尼亞 人本來生活在北部的焦勒法,阿 巴斯 大帝認為
亞美尼亞 人有波斯人不具備的一些靈性,便在當時作為國都的 伊斯法罕 特批一塊區域供 亞美尼亞 人生活工作。必須去看的是凡客主教堂,即使是 亞美尼亞
區最重要的宗教建築,也實在太低調了。教堂有一個很大的庭院,很神奇的安靜感又回來了,可以聽到內心聲音的那種安靜。比較意外的是,游客真不少,足可以見得凡客主教堂的聲名遠揚。那場終究不怎麼被承認的
亞美尼亞 人大屠殺,在這裡得以紀念。也許剛整修不久,教堂內部的畫作極美。雖然萬變不離其宗,都是聖經的故事,但那個精緻和輝煌,令人過目不忘。最有特點的是那些六翼天使,栩栩如生,仿佛會說話。教堂旁邊還有個博物館,館藏豐富,很多展品都很有意思,看起來容易跳戲。有一些保存下來的小瓷磚,特別美,真的有種據為己有拿回家獨自欣賞的衝動……伊斯法罕 絕對有足夠的理由成為 伊朗 頭號旅游目的地。西方學者將她與 羅馬 、 雅典 的歷史地位等同起來,讓即將到來的人充滿期待。 然而,還是那句話,或許是對波斯歷史知之甚少,總還是覺得 伊朗 的人文遺跡達不到視覺與感覺上的高潮,那些花園,不及阿爾罕布拉宮精緻;那些清真寺,不如
卡薩布蘭卡 的華麗、那些教堂,就更無法和基督教國家媲美。 可是我好像忘了,阿爾罕布拉宮是阿拉伯人的花園, 卡薩布蘭卡 清真寺也是遜尼派的,教堂,更不是這個什葉派穆斯林國家的重點。
不過有一點很開心,就是知道了為什麼 伊朗 的清真寺都是兩個“煙囪”。因為什葉派清真寺就兩個煙囪,遜尼派清真寺就是一個煙囪啦! · 伊斯法罕 · 人在我的 伊朗 之行中,與其說 伊斯法罕 撐起半個天下,不如說 伊朗 人為我們的旅途故事撐起多半篇幅。伊斯法罕 的周末,所到之處都是人。起碼拿出30%的精力來應付各種問候。 “你從哪裡來?”“ 中國 哪裡的?”“你好嗎?”“你多大了?”“你覺得 伊朗 怎麼樣?”“你都去了哪些地方?”“你喜歡 伊斯法罕 還是 設拉子 ?”“你覺得 伊朗 人民怎麼樣?”“你是乾什麼工作的?”“咱們拍張照片吧?”還好沒人再追著屁股後面提:“ 伊朗 -3; 中國 -0” 在 阿裡卡
普宮門口,猩克去買票,我站在檢票口等他的功夫,被一群女生“盯上”,小女生們一邊看我一邊竊竊私語,蠢蠢欲動卻欲言又止。那我就反客為主招呼她們好啦,小女生們一下就活潑起來,拽著我問這問那,總也離不開那些問題。剛從 阿裡卡 普宮下來回到伊瑪目廣場,就被更大的一群學生包圍。不出所料地,男生們和猩克討論了足球的一些技術問題…… 這群男孩子沒怎麼擠兌猩克,猩克也長舒一口氣,很愉快的一次會面,男孩們還要挨個和猩克握手,那場面,怎麼那麼像領導接見外賓呢~我強行闖入男孩群里合影,幾乎是把他們薅到我身邊的,也就是這種半大小子,要是再大一些的男生,就要註意形象了。旁邊還有一群小女生一直安靜地等著合影,大言不慚地,真像我的小fans~哈哈哈哈。下午在三十三孔橋等夕陽,好不誇張,河沿人挨人人擠人,很難找到空位,忽然覺得 伊朗
人挺不容易的,沒什麼娛樂活動,連shisha都被列為有傷風化的活動之列,還能奢望有什麼娛樂場所呢?(我指的地上的,合法的)在河沿找地方坐下來,又享受了外國人的優待。一對情侶和一家父子,為我們挪出一塊空地。坐下來便開始了左右逢源,那位父親帶著一雙兒女,不會英文,我從包里翻了一張紙出來,我們就在上面寫寫畫畫,互相看天書一樣看對方的文字。無所謂是不是可以讀懂對方的文字,只是陌生人之間因為短暫緣分的契合,就很開心了。另一邊坐的那對情侶,女生會說一些英文,我們聊得也就多一點。除了常規問答,印象最深的,便是她對頭巾的極度厭惡。在 伊朗 大城
市裡的女性,極為開朗,十個有九個都有拉著你聊天的欲望,基本還都能聊到一塊兒去。入夜的三十三孔橋,比白天更熱鬧,來河邊的市民里三層外三層,坐著的站著的幾乎把走路的 通道
都擠滿了。而對面的購物中心則人流稀少,我們也進去轉了一圈,嘛也沒有,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商品,很難勾起逛商場欲望那種。旁邊的電影院客流滿滿,看電影,大概是 伊朗
人最重要的公共娛樂活動,當然,能在 伊朗 公映的電影,一定要戴頭巾哦!論愛拍照, 伊朗 人若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我很樂意為他們按下快門,遺憾地是他們與自己的影像只有一面之緣,也曾試圖給留下郵箱的 伊朗 人發照片,都失敗了。同樣的,論對野餐的愛好程度, 伊朗 人若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他們真的太愛、太愛在戶外聚在一起,找塊地方就開吃了!照片里的,也不都是 伊朗 人, 比如 這位大叔,握著猩克的手自豪地說:“我,伊拉克來的!”大叔,你敢和 伊朗 人民這麼趾高氣昂地說嗎? · 包車從伊斯法罕到卡尚從納坦茲到阿比揚奈沒有了自己的車以後,每天都要多惦記一件事:下一站怎麼去。酒店門口都有司機趴活兒,他們會精準地鎖定目標客戶,向他們推薦包車路線。之前我們只需輕輕揮手拒絕,告訴他,自己有車。現在,也要開始與他們打交道,討價還價了。 之前說了,始終不喜歡包車的形式。要麼自己租車自己開,徹底地自在、自由、自樂。要麼坐公共交通,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包車,二者皆不可得,錢花著,還要整天應付一個並不見得真情實意的陌生人,除了方便,再想不出第二個優點。大概先入為主地抗拒包車,所以包車的行程,總有瑕疵。 在 伊斯法罕
我們住的酒店門口,一位不同於其他包車司機的老者進入我的視線。其他司機都是年輕力壯的男青年,只有他,鬚髮花白,慢慢踱著步子,語調也慢了半拍。雖然可以感受到他潛意識里急切做成這筆生意,但講起話來不緊不慢,神態少了狡詐,目光多了些皎潔。讓我這個初識陌生人總會局促不安的人,也能瞬間放輕鬆。 沒有過多講價,因為這位老司機開價就很公道。200萬里亞爾,從 伊斯法罕 到 卡尚 ,中途去 納坦茲 和阿比揚奈。 他退休之前他是教書的,教英語,怪不得用英語和游客交流起來完全沒障礙,本以為他是為了包車生意才學的。下麵就稱呼他為“英語老師”吧,誰讓“老司機”已經不再單指老司機呢。 伊斯法罕 到 卡尚 單程220km,中途可以去 納坦茲 和阿比揚奈游覽,之後再抵 達卡 尚,是 伊斯法罕 和 卡尚 之間的標準一日游路線。 納坦茲 本來就是一個 伊朗 中部的小城,後來卷入 伊朗 核計劃,成為重要的核基地,一躍成為風雲城市。忠告旅行者在去 納坦茲
的路上謹慎拍照,說不定就把人家的基地拍進去,拍者無心,可也有可能說不清,沒必要找這個麻煩。當然了,基地是基地, 納坦茲 城裡還是普普通通小村莊的樣子。英語老師帶我們直奔唯一景點: 納坦茲 聚禮清真寺。一座 蒙古 時期的建築,保存非常完美。英語老師的講解很細緻,然而我不感什麼興趣,這也是包車弊端。往往包車司機都會充當導游,人家可能一番好意,盛情難卻,卻委屈了自己。看完清真寺,例行公事地帶我們轉了小村子,那天陰天,土黃色的小村子就更顯荒涼。去了一家陶器工坊,想必每個包車來此的游客都會被司機帶去。匠人正在製作,是挺好看的,不過同樣不感興趣。納坦茲
到阿比揚奈只有80km,一個小覺的功夫,再抬頭就看到阿比揚奈的路牌。英語老師笑著問我,累了?我趕緊否認,告訴他我只是具備上車睡的神功,和累不累沒關係。英語老師繼續笑著說,那就好,阿比揚奈比
納坦茲 好玩,也是游覽重點。總結起來,阿比揚奈有紅色的房子、穿花衣服的大媽和穿寬褲腿的大爺,前者更有特點,現在已經變味兒,這裡大概是 伊朗
唯一一個和當地人合影還得給錢的地方。既然這樣,那就不拍了唄,只要看見花衣服大媽坐門墩兒上好像在期待什麼,我就趕緊把相機放下,省的大媽訛上我。 到了阿比揚奈,天氣變晴天配大風。大風畫面表現不出來,所以照片是晴空配紅房子的景色,還挺美的。英語老師告訴我們,夏天的阿比揚奈滿是果樹,冬天來景色就差很多了。英語老師給我們普及了阿比揚奈的敲門小技巧,男左女右,女性敲門用右邊的圓圈,男性則用左邊的鐵柱。這樣門裡的人就知道來客是男是女,早做準備,畢竟在 伊朗
,性別大過天啊。 又遇上一家愛拍照的 伊朗 人,還有兩位黑袍美女,就是嘛,拍他們也好看啊,發自內心的美。照例又被帶到賣東西的地方。一個黑黢黢的小屋子裡,老奶奶穿著花衣服再做花衣服,英語老師說,奶奶不容易,買點兒吧。我婉拒,他又說,奶奶還有蘋果乾,都是自己做的,買點兒吧。如果是自己逛過來的,我可能會買,可是這樣的形式,令我很煩躁。後來又去了個清真寺,剛進去,就被裡面的人喝住:“嘿,你一女的怎麼進來了!”下我這一大跳。英語老師沒說不讓我進來啊。 · 卡尚,花園、庭院和玫瑰開進 卡尚 城裡之前,英語老師帶我們去了費恩花園。因為地處一個叫Fin的村子旁邊,所以得名費恩花園, 伊朗 現存最古老的傳統波斯園林。 費恩花園有比較著名的水利系統,可以把山上的泉水引下來灌溉,環境也很清幽,可比四十柱宮的游覽體驗好多了。英語老師也難耐心地講這講那,我說,趕緊走吧,去 卡尚
還不知道我們找好的住宿有沒有房吶!在 卡尚 老城某幾條衚衕交錯的角落,終於找到我們心儀的酒店 卡尚 大概是 伊朗 擁有最多傳統庭院的地方,來 卡尚 不住進這些庭院怎麼甘心。 很幸運地,有房。我們付錢給英語老師,告訴他已經找到房子,您可以回去了,辛苦了。這時英語老師拿了錢卻不走,當然不是捨不得我們,只是想多要一些。應付包車司機的事兒,始終都是煩人的事兒啊。 從窄小的門口進入前臺所在的小庭院,就已經很美了,再穿過走廊往裡走,柳暗花明又一村,白天坐在院子里看雲卷雲舒,夜晚又可以仰頭數星星,若有涼意,泡一壺茶即可暖身。餐廳裝飾同樣講究,在這裡吃了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混著玫瑰水的香氣。早餐千篇一律,而那頓晚餐水準很高,高到沉浸在美味里一張照片都沒有拍?!要不是留了言,並且拍了下來,我就要忘了這頓好吃的午餐。利用在 卡尚 的唯一一個傍晚,去了大巴扎。巴扎里還套了個景點:米爾扎· 阿裡 汗驛站。有美麗的穹頂。四周都是小店鋪,有幾家古董小店,看不夠。卡尚 的玫瑰世界聞名,是 伊朗
的玫瑰之鄉。大巴扎里一簇簇玫紅色,點綴了昏暗的巴扎。引用的玫瑰水包裝過於簡陋,以至於我確定了好幾次才敢買一瓶嘗嘗。如果真的只是玫瑰水,沒有任何額外添加的話,那麼,真的很好喝!最後還是被大餅店吸引了去,拍到了此行長相最標誌的一張大餅。行程走到尾聲,是時候寫一個 伊朗
大餅總結了。餅店老闆見了游客,總是買不買,先拍照,對當地人應該不會如此吧。 · 重返德黑蘭因為車在 亞茲德 出的事故耽誤了後面的行程,原本計劃的 卡尚 經 庫姆 回 德黑蘭 的行程,只能改成 卡尚 直接返回 德黑蘭 ,放棄 庫姆 。
現在想來,完全不會覺得遺憾和後悔,這個僅次於 馬什哈德 的 伊朗 第二大聖城,想不出有什麼理由必須去看,也完全沒有興趣去看。
從我們宅院酒店的逼仄巷尾走到大街上,很順利坐上合乘出租車抵 達卡 尚長途車站,又很順利地坐上前往 德黑蘭 的大巴車,一系列的順利,導致關於 卡尚
車站、長途車票等等記憶完全空白了。
唯一印象深刻的事,是跟車售票員沿路吆喝的腔調。“ 德黑蘭 ! 德黑蘭 ! 德黑蘭 ……”很魔性的韻律,每當想起那段旅程,這聲音總是最先跳出來縈繞耳畔。一路上不快也不慢,就那樣走走停停晃蕩到 德黑蘭 。這是我們在 伊朗 的最後一程長途交通,20天,繞了小半個 伊朗 ,開著小車出去,坐著大巴回來,感嘆啊。坐出租車去看好的酒店,返回 德黑蘭
,住宿標準降低了,找了個三星酒店,前臺剛開始說沒房了,又捨不得讓我倆走,磨嘰半天一狠心一跺腳,把五人間當雙人間賣給我們了。酒店叫Roudaki,因為念起來很搞笑,所以記得很清楚。 · 冬夜裡的銷魂羊雜湯現在已經不太記得選擇Roudaki酒店的理由了,但是酒店附近的一家羊雜店可真是永生難忘。不是可以尋找的店,只是從酒店往珍寶館走的路上偶遇。結果那天珍寶館不開,把逛館的力氣和門票錢,全用在了羊雜店里。
店里兩口大鍋不停熬煮著各種羊雜,色澤極其誘人,第一口下去,就想打滿分。連著兩天都光顧了這家店,所以幾乎吃遍店里招牌,羊肚兒、羊肝兒、羊腩、羊湯……全是好貨啊!!而且竟然還有羊腦……店里唯一無法接受的食物。
伊朗 的冬天遠不及 北京
的冬天那般凌冽,尤其在裹著頭巾鑽進起碼有30℃室溫的餐館,感受到的其實不是冬日的溫暖,而是燥熱!我們把外衣都脫了,也還是熱,我覺得自己的腦袋要爆炸了。
冬天的 伊朗
,室內場所幾乎都有超乎想象的暖氣,那溫度,對於時刻裹著頭巾的女性很不友好。看看那些男性店員,不是短袖就是單衣,而女性要圍裹那麼嚴實喝熱湯?!當地女性可能早已習慣,但是很遺憾,這二十幾天來,我一刻沒有習慣,哪怕一丟丟。
所以總是在吃著吃著飯,燥熱到忍無可忍的一剎那扯掉頭巾。經過40年的“歷練”, 伊朗
人或許是麻木、或許因為我只是個外國人,也或許因為內心的壓抑憤懣,我忽然撤掉頭巾的行為倒也沒影響誰。
真的,雖然扯掉頭巾也熱,可是,羊雜湯怎麼就變得更好喝了呢!好死不死地,酒店對面還有家點心店,拿來溜縫兒再好不過啦!可以想象大晚上兩個滿身羊湯味兒的外國人,端著幾塊點心,站店門口享用的畫面嗎。 德黑蘭
的夜晚啊,是脂肪與碳水碰撞出的無比美妙。 · 坐地鐵游德黑蘭不打算再去景點,更願意體驗一把坐地鐵游 德黑蘭 。 德黑蘭 地鐵線路不複雜,和其它 大城
市軌道交通也沒什麼兩樣,市內是地下鐵,到了郊區就升到地上,討生活的人們形色從此,不會對周遭事物多留意一分。
最大的區別依然在男女性別上。單獨女性要去女性車廂,男女同行的女性可以隨男伴進入男性車廂,也可以單獨去女性車廂。我當然選擇前者,無奈繼續當男性附屬品。
放眼望去,男性車廂幾乎沒有女性,乘客一看我這個女的進來,自覺在稍顯擁擠的車廂里給我讓出一塊空地,或者一個角落空間。說不上是出於對女性的尊重還是嫌棄,隨他們吧,這種“優待”還真不可多得,抓緊享受。之前看過一個冰淇淋店的介紹, 德黑蘭
老字號,由一對父子經營。鬼使神差就坐地鐵找了過去,那是一個非常混亂的區域,人車混雜,一整條街都是小商品市場。就在那些小店的夾縫中,找到了更小的冰淇淋店。
和很多老字號一樣,店里的牆上貼滿了歲月累積下來的榮光,售賣各種形式的冰淇淋,華夫、杯裝、盒裝、還有冰淇淋 三明 治。味道只有藏紅花開心果味。
可能自己始終get不了藏紅花的味道吧,而且奶味不夠醇厚,可惜了那麼足料的開心果。之後就剩下完全漫無目的的閑逛,不過因為明信片一直沒找到郵局寄,心裡還是裝了事兒。幸運的,在傍晚找到還沒關門的郵局,終於把 伊斯法罕 的三十三孔橋寄回了家。路邊賣頭巾的小販,招呼我買看看他的貨。我真想告訴他,明兒姐就要走了,頭巾這玩意兒,你還是留著賣給需要它的人吧!路上遇見一位 香港 大叔,大家一起吐槽了一會兒這個國家對游客的苛責,心裡舒坦多了,然後愉快地合影告別。 · 魔鬼主場阿扎迪著名的魔鬼主場,阿扎迪球場, 中國 球迷傷心地……之一。國足在這兒從沒贏過球。
從地鐵站出來要沿著公路走一公里多,猩克說這是為了耗耗球迷的亢奮精力,省得進了球場就鬧事兒。
可惜沒有比賽的時候不開門,只能在外面轉一圈。他們太不會賺錢了,學學諾坎普、馬拉卡納、聖西羅這些頂級球場,賣參觀票啊!
更可惜的是,其實晚上有比賽,我們卻在中午到達。只看見門口早早出攤的球迷小販,圍著猩克不撒手。本想晚上來看看有沒有票,猩克怕被圍觀羞辱,我這個女的也不容易進去,最終放棄。
是的, 伊朗
不允許女性進入球場看球賽,一些大膽的女球迷會喬裝打扮混進球場。據說最近的一場世界杯預選賽政府允許女性去看了,希望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而不是曇花一現。 · 大餅全記錄大概再沒有人像我這麼無聊,這麼用心寫一個“ 伊朗 大餅總結”。這就是所謂的吃飽了撐的吧,畢竟我被這些大餅撐出了十斤肉,怎麼也要表揚表揚它們!
總結起來,在 伊朗
吃過的大餅分五種,每種大餅都有專有名詞,什麼“Lavash”、“Barbari”、“Sangak”、“Taftoon”……記得不清楚誰是誰,就叫12345號大餅吧。
1號大餅。只不過有的店做的大,有的店做的小。1號大餅是最厚的一種大餅,沾有芝麻所以很香,剛出爐時外焦里嫩,有嚼勁。早餐時每餐必有,被切成巴掌大的小塊,是涼的,口感一般。據說是
伊朗 早餐必備, 伊朗 人家的早餐吃這種大餅都是頭天晚上剩的。
2號大餅。最有氣勢的大餅,最豪放的餅店可以把2號大餅做到半人高。2號大餅放在小石子上烤制而成,有時候大餅的小坑裡還存著小石子,所以吃起來要先檢查一遍,把牙咯下來就悲劇了。這種大餅通常配烤肉吃,廚師把烤好的一大串放在餅中間,再把餅疊過來,一手按著大餅,一手把串肉的鉗子撤出來,這樣肉留在了餅上,肉汁沁入餅里,趁熱吃可香。
2號大餅不配烤肉,趁熱吃也很香,雖然沒有芝麻,但是麥香和嚼勁都更勝1號大餅,更原生態,只是吃多了腮幫子疼。2號大餅也會出現在早餐里,同樣也被切成巴掌大小塊,是涼的。每天早餐觀察
伊朗 人,他們吃大餅的量驚人,論“摞”吃,每個人都要用盤子或者籃子裝一摞(6塊起)拿到自己跟前。可是他們怎麼不會胖十斤呢。3號大餅。不是主流大餅,與1號大餅類似,但形狀是圓的,更像 中國
的發麵餅與烤饢的結合體,錶面也有芝麻,嚼勁不強勁,比較軟,但是勝在越嚼越香,唾液更能把這種大餅的面香味激發出來。在 亞茲德
睡車裡的那天早上,快餓暈的我消滅了一整張3號大餅,滿足感爆棚。
4號大餅。最薄的一種大餅,薄到只要一涼就只能當餅干吃,所以這種大餅一定要吃熱的,剛烙出來的時候可真是香啊,薄卻不失嚼勁,味蕾的雙重享受。精緻的做法是在餅上面撒滿芝麻、藏紅花、肉桂等各種香料,簡易做法則是什麼都不撒,就一張餅烤出來趕緊吃。
4號大餅在早餐和吃烤肉時都能吃到,但因為要吃現做的,所以通常在比較高檔的酒店的早餐里和比較好的餐館里才有這種大餅提供。5號大餅。最易儲存的大餅,所以連小賣部都有賣。外形像極了防滑墊,但是沒吃過時乍一看以為上來一盤抹布。吃起來不太香,既沒有芝麻香,麥香也不足,但是勁道,這種勁道不是有嚼勁,而是難以扯斷。
5號大餅因為也很薄,所以要在涼了之前裝進塑料袋保濕,不然等到涼透就要碎成渣渣,在 克爾曼
沙阿見到大餅店里一堆人圍著5號大餅快速地摺疊,真的像疊衣服似的,疊好一摞裝進塑料袋。
也在 亞茲德 和 克爾曼
沙阿大餅店門口都被贈送過一張剛出爐的5號大餅,這是我僅有的2次吃到熱的5號大餅,味道也是一般。所以5號大餅是我最不喜歡的大餅,除非餓急了或沒得選擇,否則都不會吃5號大餅。
別問我最喜歡的是哪種大餅,因為除了5號大餅,真的難以取捨! · 有地鐵去伊瑪目霍梅尼機場!好了,終於要來說說我們狼狽“逃離 德黑蘭 ”的故事了。
無論旅行指南還是 德黑蘭 酒店前臺,幾乎所有信息都告訴我們: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沒有地鐵。可是,我們前一天地鐵游 德黑蘭
時,明明看見地鐵圖上有伊瑪目霍梅尼機場這一站。
“只有梅赫拉巴德機場有地鐵,伊瑪目霍梅尼機場真的沒有地鐵,還沒開通呢。”酒店前臺幫我們打電話詢問一番後依然如是說。
“要不要幫你們叫出租車?80萬里亞爾。”前臺的阿姨見我愣在那裡,關心地問著。80萬里亞爾摺合人民幣只有40塊出頭,但是我依然婉拒了她。
不是錢的問題,是求知欲的問題。我到底要看看地鐵是不是沒通。於是我和猩克在去換錢和抄底藏紅花的路上,去了地鐵站一探究竟。
在 伊朗 ,尤其在人多的 大城 市,只要你往路上一站,眼神露出一絲迷茫,一分鐘之內準保有人上來問:“需要幫助嗎?你在找什麼?”
這次當我們站在地鐵圖面前,一下來了兩個人幾乎同時問我們要不要幫助,而且其中一位的英語還相當好。
英語好的這位說沒有地鐵去伊瑪目霍梅尼機場,英語不好的那位則說可以到。倆人大有辯論一番的架勢。得了,您還是幫我問問賣票的吧,地鐵站工作人員總該知道吧。
英語好的 伊朗 人問完告訴我們,到!“剛開通的,我不瞭解,以為還沒開通。”我想大部分人也如他一樣,才說沒有地鐵去機場吧。
為了享受勝利果實,為了不錯過乘坐世界最便宜機場線的體驗,我們決定坐地鐵去機場。
順便說一句,我們離開 伊朗 之前換錢時,1美元已經可以換到13萬里亞爾,而初來,則只有11萬6。最差時掉到11萬。心臟啊!
即使在午後,1號線也是擁擠的,是不是每個城市的1號線都註定擁擠?不過擠進混合車廂的女性我,不用擔心擁擠,那些大兄dei小伙砸都會給我騰個空地。
直到行駛出鬧市區,車廂里才開始變空,地下鐵在某一站改成了地上鐵。我看著窗外緩慢倒退的街景,心情竟然有了一絲美麗,戴頭巾的日子,要過完了。
機場距離市區50km,期間換乘3次車,其中從1號線換到機場線,足足等了半個多小時,導致處理後續問題的時間大大壓縮。
之前以為1萬里亞爾的地鐵票可以一直坐到機場,1萬里亞爾啊,人民幣5毛錢?!坐50km到機場?!還好這不是真的,實際上,到達機場站出閘口時,每人還要再交7.5萬里亞爾。8.5萬坐到機場,人民幣5塊不到也是很夠意思了。
地鐵兩個人17萬,出租車80萬。如果你不是窮得揭不開鍋,還是別坐地鐵去機場了。不過我是真的很享受這種自虐式的旅行,可比坐在小汽車裡一路順順噹噹過去好玩多啦! · 和Europcar的“纏鬥”耗時兩個多小時抵達機場,該處理第二個問題了:去Europcar處理車的問題。
一 邊和 櫃臺里的女士交涉,還要和給我們處理事故的Ali同時電話聯繫,最終還是要等郵件得到保險理賠相關單據。
“那把駕照還給我總可以吧?”當時Ali要走駕照說處理事故時,信誓旦旦承諾在機場還給我們。
“駕照?不知道啊?我這兒沒你駕照啊!”我把當時Ali的短信杵給她看,櫃臺里的女士一臉懵著又打了一通電話。
“你們先去拿登機牌,一個小時以後回來拿,駕照在公司別處。”一個小時以後距離登機只有20分鐘了,我們還沒出境,我們的簽證還逾著期……
煎熬著1小時,拿到登機牌返回櫃臺,果然,駕照沒有,人也不見了。打電話告訴我們,再等20分鐘。再等?我還回不回家了?我還摘不摘頭巾了?
不能再等了,我們給櫃臺留了便條,希望能在拿回來後想辦法給我們送進海關。 · 一場狼狽的“逃離”第二個問題沒解決利落,第三個問題已經撲面而來。
作為一個逾期滯留三天的違法者,站在海關窗口心跳一定會加速。
為什麼會把自己置於如此窘境?因為我們貪戀 伊朗 的生活嗎?因為我想多戴三天頭巾嗎?當然不是!
只是因為負責辦簽證的那個人工作失誤。那個人就是我。
出行前的工作:出機票、辦簽證由我來負責;規划行程、查住宿和小交通是由猩克負責。所以……檢討吧。
自去年9月底, 伊朗 簽證不再貼簽,而是採用另紙簽,簡單填個表,等上幾天簽證電子版就可以到手,而且落地簽一直也是可行的。所以 伊朗
簽證幾乎等同於免簽,無難度。(現在倒是真的免簽了)
越是如此越容易犯低級錯誤。鑒於落地簽和另紙簽費用相當,但是落地簽浪費時間又稍有繁瑣,所以我們決定提前辦好另紙簽。之前看的所有信息,包括使館網站、別人的簽證攻略、自己在淘寶搜的簽證中介,全部顯示,旅游簽證會給30天,於是一個潛意識深深埋在心裡:統一標準30天的簽證。
等到從淘寶找中介真正下單辦理時,我沒仔細看,賣家的表格裡也沒有停留時間這一欄,只讓填寫出發時間,就這樣,我拿到簽證的PDF時,上面赫然寫著停留時間21天。
我們的行程有24天,剩下3天怎麼辦?經過凌亂與冷靜,權衡之後,我們打算就拿著21天的簽證走,中途再去延期。
後來我又看了所有辦理簽證的店,全部辦理30天的旅游簽證,我這21天的簽證是不是要好好收藏起來……
行程至 設拉子 ,是我們續簽的最好時機,一大早找到移民局辦理。
“你們打算延多久?”移民局的人問。
“三天。”
“三天?走吧你們,三天不用延,直接到機場交逾期罰款就行了,一天3美元或者4美元,我記不清了,反正不用延期。”移民局的人聽我說只延三天,好像有種“你逗我玩兒吶,去去去,別跟這兒搗亂了,沒看我忙著呢”的表情。
“你確定嗎?你確定嗎?你確定嗎?”
“確定、確定、確定。”
彼時,我們也沒別的辦法,只能選擇相信。
此時,我站在海關大哥面前,也別無選擇,只能看他說什麼。
“你……會波斯語嗎?”他拿著我的護照和電腦對了片刻,坐卧不安地問,他的動作和表情,真的也比我好不到哪兒去,好像逾期的是他一樣。
“不會,只會英語,不好意思。”我滿臉堆笑著,還要儘力裝得可愛一些啊,討人喜歡一些啊,萌一些啊,雖然我不知道效果是不是真如表演般理想,起碼我真的很努力了。
…………
又是一段曠日持久的沉默,他端著護照想從椅子上起身,我想完了,這是要進小黑屋了吧。
可是他沒站直就又一屁股坐下了。
“走吧!”他砰地把護照合上遞給我,帶有一咬牙一跺腳的氣勢。
“走?”劇情反轉太厲害了,我想好的臺詞這是要咽進去啊!
“走走走!走!”他不會英語,見我沒動,著急地連說好幾個go。
“好好,走,謝謝啊!”我把那些本著坦白從寬原則組織好的語言,全部化作千恩萬謝。
在我身後的猩克托了我的福,走了簡化程序,什麼都不用說就被放行。
我們剛被放行,Europcar的人也把駕照遞了進來,我是該說雙喜臨門呢,還是該說否極 泰來 呢。
扔掉頭巾! · 扔掉頭巾!總之,我們如期登上了回家的飛機。登機前,我迫不及待扯下頭巾,對準垃圾桶,手一撒,永不再見。
飛機穿過 德黑蘭 市區,窗外的 德黑蘭 燈火通明,雖然很遠,卻仿佛照亮了我內心關於 伊朗 的所有嶄新記憶。
也許我會懷念在這裡的一個個故人、一個個故事、一個個故地,卻不會不捨得離開。
伊朗 ,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我不想重游的國家,唯一一個。
除非哈梅內伊說,游客們都不用戴頭巾了。 · 七個月,車禍理賠終於結束了時隔七個月, 伊朗 車禍理賠,以及你欠我、我欠你的亂七八糟事宜終算告一段落。
前情回顧一下:
通過租租車在 伊朗 的Europe Car租車, 德黑蘭 機場取還,一輛破舊的 雷諾 ,半路還給它修了兩回。
由於經濟製裁, 伊朗 沒有國際金融體系,不知道是不是這麼形容,反正不能用國際信用卡,不能用一切 伊朗 以外的銀行卡。
所以,租車的押金必須以現金形式交納,為此,我們取車時,在櫃臺交納€1000的車輛押金和$345的違章押金。還車時,檢查車輛無誤,€1000現場退還,但$345違章押金只能通過Paypal賬戶退還,並且要扣除15%手續費。
也沒什麼可爭辯的,人家怎麼說就怎麼來吧,畢竟能在 伊朗 租車已是這個國家對外開放的極大進步,畢竟是我們犯賤非要租人家的車。
如果沒有那場事故,“ 伊朗
租車記”不會等到七個月以後才等來結局,也許在機場還了車,€1000拿到手,充其量再等三個月,扣掉15%手續費的違章押金也能出現在Paypal里(現在看來,即使不出事故,入了
伊朗 人民口袋的刀嘞也不是那麼容易被吐出來的)。
可是就在2月11日,霍梅尼老爺子把巴列維國王趕跑的四十周年紀念日這天,在 伊朗
人民喊著打倒美帝國主義!崩了你個特郎普!全民歡騰的時刻,我們把他們的車撞了……
略過之前記錄過的車禍過程和後續處理,直接跳到還車環節。
Europe Car的大姐說,車還沒修好呢,現在不知道多少錢,你們還得負擔車輛在修理廠的停駛費……
反正嘰里呱啦說了一大堆這費那費,我說,大姐,您就直接說那€1000歐還打算給我們多少吧?
“那肯定是一分都不給你們了,看看還用不用補錢吧!修好了會給你郵件賬單的。”大姐那眼光告訴我,我想多了。
幸好上了超級全險,所以聽大姐這麼說也沒肝兒顫,要不我可能得被抬上回 北京
的飛機,猩克也保不齊得彈了弦子。至於那$345,大姐的意思也是先看看修車情況再郵件聯繫。
旅行結束快兩個月,修車單才傳了過來,大姐沒說錯,歸了包堆我們又欠了他們€135……郵件里給了一銀行賬戶,讓把這€135給匯過去,他們就把修車單等理賠單據給我們走保險。
可是經濟不是被製裁嗎, 伊朗 不能和境外有經濟往來,反正給了個 科威特 的賬戶,還千叮萬囑,千萬別說是往 伊朗 匯錢,不能表明任何跡象你這錢是到 伊朗 的。
伊朗 兄dei們也真是不容易啊!
照做之後,匯錢這事依然失敗了,失敗原因顯示對方拒收, 伊朗
兄dei自然深諳個中緣由,沒再掰叱下去。我們也順利走完理賠,拿到全額賠款,甚至因為匯率等原因,還占了保險公司塊八毛的便宜,這是此事件中唯一欣慰之處。
然後,我們還得要那$345的違章押金啊!仨月過去了,Paypal里連一毛錢都沒收到,意料之中,所以很淡定地交流。
對方的回覆中說:“你們違章罰款有€180,加上還欠了我們修車錢€135,總共315,換成美元差不多就是345。”
那就是兩不相欠不該該了唄!哈哈哈哈哈, 伊朗 大兄dei的數學真好!
那猩克就納悶兒了,路上沒警察,也沒攝像頭,這180歐的違章都從哪兒來的?找他們要違章罰單!死我也得死個明白吧!
對方的回覆:“罰單涉及個人隱私,不能給你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此時是不是已經哭笑不得了。我開車產生的罰單是誰的個人隱私?!不能給我看給誰看?!
那就只好通過租租車解決了,大概客服也已經見識過 伊朗 租車的套路,加上那個個人隱私的理由擱哪兒也站不住腳,所以租租車始終替我們說話。
拉鋸戰交給租租車以後,我們也已經做好了345美元回不來的準備了,就當支援 伊朗 國家建設給他們添點兒外匯儲備吧。
可是,這就是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反而容易獲得驚喜的最佳範例,在我坐在 伊斯坦布爾
馬路牙子上看小哥哥的那個傍晚,Paypal賬戶忽然多了$119,款項來源就是Europe Car退的押金。當時覺得路上小哥哥的質量都提升了一個檔次!
雖然這個數也不太對,就算扣了135歐修車費,退回來的錢也應該在200美元左右,少了80不知又是何故,懶得再扯,反正機智的 伊朗 人民總有說辭咯。
伊朗 租車記,劫後餘生,這算是個完美結局。
END
大帝寢宮,也用作閱兵、招待外國使節等,觀景台有絕佳的視野。對於游客,這個觀景台也是欣賞伊瑪目廣場的好地方呢,這也是參觀 阿裡卡 普宮的最大目的。不知道是那一趟旅行腦子不在線(才疏學淺),還是精神食糧抵不過大餅的誘惑,很多景點逛起來都索然無味,提不起興趣。那也得去,所謂打卡式旅行,就是如此吧。 離開伊瑪目廣場不過一條街,穿過一處大規模城市公園,就是四十柱宮,薩法維王朝阿拔斯二世主要用於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叫四十柱宮,其實只有二十根柱子,另外二十根是水池裡的倒影。 國王非要修四十根柱子,但是建築師發現四十根太多了,醜爆,於是自作主張柱子數量減半,完工之後國王一看,暴怒。建築師說,您往下看看,於是水池裡的二十根倒影哄得國王一樂。當然,咱們也就當一樂聽聽好了。因為也許冬天吧,沒什麼生氣,和那個昏睡的午後很搭調,裡面的壁畫還挺好看的。三十三孔橋,看了三次,也走了三趟。 因為要去扎因代河對岸的 亞美尼亞
區,需要跨過三十三孔橋,第一次便是在晴朗的上午。當地人告訴我們,按理說冬天河水幾乎沒有,往年都是乾的,不知道今年怎麼了,雨水格外多。可不是麽, 亞茲德
都有那麼大的雪呢,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往事不要再提才好啊~ 跟多介紹 伊朗 旅游的資料中,都有三十三孔橋的照片,甚至用作封面,儼然 伊朗 旅游名片之一。LP的一版《 伊朗
》中贈送的明信片便是三十三孔橋,一直是哪兒的景就在哪兒的郵局寄回家,結果在 伊斯法罕 沒找到開門的郵局,後來回 德黑蘭 才寄出去。第二次來三十三孔橋,是傍晚,坐等夕陽時分。餘暉灑在橋上的畫面還是挺美的,不過三十三孔橋最美的時間是夜晚。第三次看見她時,華燈初上,如夢如幻,好像橋上正有一位王后在給她的國王講著一千零一夜。哈柱橋與三十三孔橋遙遙相望,就白天而言,哈柱橋比三十三孔橋美麗,有些彩色玻璃的點綴,據說原來都是茶館,可以shisha,但政府覺得這種生活太墮落,取締!跨過扎因代河,幾乎就進入了 伊斯法罕 的 亞美尼亞 區,與河對岸的熙攘人群相比,這裡有截然不同的氣氛。非常安靜的街,多數店鋪都關著門,和周末的 歐洲
街頭沒什麼分別,後來下了一陣雨,街上更顯冷清,如果不是那些波斯文字,真的會以為這裡不是 伊朗 。薩菲 王朝時期的 伊朗 ,阿 巴斯 大帝和奧斯曼 土耳其 瓜分了 亞美尼亞 。 伊朗 境內的 亞美尼亞 人本來生活在北部的焦勒法,阿 巴斯 大帝認為
亞美尼亞 人有波斯人不具備的一些靈性,便在當時作為國都的 伊斯法罕 特批一塊區域供 亞美尼亞 人生活工作。必須去看的是凡客主教堂,即使是 亞美尼亞
區最重要的宗教建築,也實在太低調了。教堂有一個很大的庭院,很神奇的安靜感又回來了,可以聽到內心聲音的那種安靜。比較意外的是,游客真不少,足可以見得凡客主教堂的聲名遠揚。那場終究不怎麼被承認的
亞美尼亞 人大屠殺,在這裡得以紀念。也許剛整修不久,教堂內部的畫作極美。雖然萬變不離其宗,都是聖經的故事,但那個精緻和輝煌,令人過目不忘。最有特點的是那些六翼天使,栩栩如生,仿佛會說話。教堂旁邊還有個博物館,館藏豐富,很多展品都很有意思,看起來容易跳戲。有一些保存下來的小瓷磚,特別美,真的有種據為己有拿回家獨自欣賞的衝動……伊斯法罕 絕對有足夠的理由成為 伊朗 頭號旅游目的地。西方學者將她與 羅馬 、 雅典 的歷史地位等同起來,讓即將到來的人充滿期待。 然而,還是那句話,或許是對波斯歷史知之甚少,總還是覺得 伊朗 的人文遺跡達不到視覺與感覺上的高潮,那些花園,不及阿爾罕布拉宮精緻;那些清真寺,不如
卡薩布蘭卡 的華麗、那些教堂,就更無法和基督教國家媲美。 可是我好像忘了,阿爾罕布拉宮是阿拉伯人的花園, 卡薩布蘭卡 清真寺也是遜尼派的,教堂,更不是這個什葉派穆斯林國家的重點。
不過有一點很開心,就是知道了為什麼 伊朗 的清真寺都是兩個“煙囪”。因為什葉派清真寺就兩個煙囪,遜尼派清真寺就是一個煙囪啦! · 伊斯法罕 · 人在我的 伊朗 之行中,與其說 伊斯法罕 撐起半個天下,不如說 伊朗 人為我們的旅途故事撐起多半篇幅。伊斯法罕 的周末,所到之處都是人。起碼拿出30%的精力來應付各種問候。 “你從哪裡來?”“ 中國 哪裡的?”“你好嗎?”“你多大了?”“你覺得 伊朗 怎麼樣?”“你都去了哪些地方?”“你喜歡 伊斯法罕 還是 設拉子 ?”“你覺得 伊朗 人民怎麼樣?”“你是乾什麼工作的?”“咱們拍張照片吧?”還好沒人再追著屁股後面提:“ 伊朗 -3; 中國 -0” 在 阿裡卡
普宮門口,猩克去買票,我站在檢票口等他的功夫,被一群女生“盯上”,小女生們一邊看我一邊竊竊私語,蠢蠢欲動卻欲言又止。那我就反客為主招呼她們好啦,小女生們一下就活潑起來,拽著我問這問那,總也離不開那些問題。剛從 阿裡卡 普宮下來回到伊瑪目廣場,就被更大的一群學生包圍。不出所料地,男生們和猩克討論了足球的一些技術問題…… 這群男孩子沒怎麼擠兌猩克,猩克也長舒一口氣,很愉快的一次會面,男孩們還要挨個和猩克握手,那場面,怎麼那麼像領導接見外賓呢~我強行闖入男孩群里合影,幾乎是把他們薅到我身邊的,也就是這種半大小子,要是再大一些的男生,就要註意形象了。旁邊還有一群小女生一直安靜地等著合影,大言不慚地,真像我的小fans~哈哈哈哈。下午在三十三孔橋等夕陽,好不誇張,河沿人挨人人擠人,很難找到空位,忽然覺得 伊朗
人挺不容易的,沒什麼娛樂活動,連shisha都被列為有傷風化的活動之列,還能奢望有什麼娛樂場所呢?(我指的地上的,合法的)在河沿找地方坐下來,又享受了外國人的優待。一對情侶和一家父子,為我們挪出一塊空地。坐下來便開始了左右逢源,那位父親帶著一雙兒女,不會英文,我從包里翻了一張紙出來,我們就在上面寫寫畫畫,互相看天書一樣看對方的文字。無所謂是不是可以讀懂對方的文字,只是陌生人之間因為短暫緣分的契合,就很開心了。另一邊坐的那對情侶,女生會說一些英文,我們聊得也就多一點。除了常規問答,印象最深的,便是她對頭巾的極度厭惡。在 伊朗 大城
市裡的女性,極為開朗,十個有九個都有拉著你聊天的欲望,基本還都能聊到一塊兒去。入夜的三十三孔橋,比白天更熱鬧,來河邊的市民里三層外三層,坐著的站著的幾乎把走路的 通道
都擠滿了。而對面的購物中心則人流稀少,我們也進去轉了一圈,嘛也沒有,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商品,很難勾起逛商場欲望那種。旁邊的電影院客流滿滿,看電影,大概是 伊朗
人最重要的公共娛樂活動,當然,能在 伊朗 公映的電影,一定要戴頭巾哦!論愛拍照, 伊朗 人若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我很樂意為他們按下快門,遺憾地是他們與自己的影像只有一面之緣,也曾試圖給留下郵箱的 伊朗 人發照片,都失敗了。同樣的,論對野餐的愛好程度, 伊朗 人若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他們真的太愛、太愛在戶外聚在一起,找塊地方就開吃了!照片里的,也不都是 伊朗 人, 比如 這位大叔,握著猩克的手自豪地說:“我,伊拉克來的!”大叔,你敢和 伊朗 人民這麼趾高氣昂地說嗎? · 包車從伊斯法罕到卡尚從納坦茲到阿比揚奈沒有了自己的車以後,每天都要多惦記一件事:下一站怎麼去。酒店門口都有司機趴活兒,他們會精準地鎖定目標客戶,向他們推薦包車路線。之前我們只需輕輕揮手拒絕,告訴他,自己有車。現在,也要開始與他們打交道,討價還價了。 之前說了,始終不喜歡包車的形式。要麼自己租車自己開,徹底地自在、自由、自樂。要麼坐公共交通,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包車,二者皆不可得,錢花著,還要整天應付一個並不見得真情實意的陌生人,除了方便,再想不出第二個優點。大概先入為主地抗拒包車,所以包車的行程,總有瑕疵。 在 伊斯法罕
我們住的酒店門口,一位不同於其他包車司機的老者進入我的視線。其他司機都是年輕力壯的男青年,只有他,鬚髮花白,慢慢踱著步子,語調也慢了半拍。雖然可以感受到他潛意識里急切做成這筆生意,但講起話來不緊不慢,神態少了狡詐,目光多了些皎潔。讓我這個初識陌生人總會局促不安的人,也能瞬間放輕鬆。 沒有過多講價,因為這位老司機開價就很公道。200萬里亞爾,從 伊斯法罕 到 卡尚 ,中途去 納坦茲 和阿比揚奈。 他退休之前他是教書的,教英語,怪不得用英語和游客交流起來完全沒障礙,本以為他是為了包車生意才學的。下麵就稱呼他為“英語老師”吧,誰讓“老司機”已經不再單指老司機呢。 伊斯法罕 到 卡尚 單程220km,中途可以去 納坦茲 和阿比揚奈游覽,之後再抵 達卡 尚,是 伊斯法罕 和 卡尚 之間的標準一日游路線。 納坦茲 本來就是一個 伊朗 中部的小城,後來卷入 伊朗 核計劃,成為重要的核基地,一躍成為風雲城市。忠告旅行者在去 納坦茲
的路上謹慎拍照,說不定就把人家的基地拍進去,拍者無心,可也有可能說不清,沒必要找這個麻煩。當然了,基地是基地, 納坦茲 城裡還是普普通通小村莊的樣子。英語老師帶我們直奔唯一景點: 納坦茲 聚禮清真寺。一座 蒙古 時期的建築,保存非常完美。英語老師的講解很細緻,然而我不感什麼興趣,這也是包車弊端。往往包車司機都會充當導游,人家可能一番好意,盛情難卻,卻委屈了自己。看完清真寺,例行公事地帶我們轉了小村子,那天陰天,土黃色的小村子就更顯荒涼。去了一家陶器工坊,想必每個包車來此的游客都會被司機帶去。匠人正在製作,是挺好看的,不過同樣不感興趣。納坦茲
到阿比揚奈只有80km,一個小覺的功夫,再抬頭就看到阿比揚奈的路牌。英語老師笑著問我,累了?我趕緊否認,告訴他我只是具備上車睡的神功,和累不累沒關係。英語老師繼續笑著說,那就好,阿比揚奈比
納坦茲 好玩,也是游覽重點。總結起來,阿比揚奈有紅色的房子、穿花衣服的大媽和穿寬褲腿的大爺,前者更有特點,現在已經變味兒,這裡大概是 伊朗
唯一一個和當地人合影還得給錢的地方。既然這樣,那就不拍了唄,只要看見花衣服大媽坐門墩兒上好像在期待什麼,我就趕緊把相機放下,省的大媽訛上我。 到了阿比揚奈,天氣變晴天配大風。大風畫面表現不出來,所以照片是晴空配紅房子的景色,還挺美的。英語老師告訴我們,夏天的阿比揚奈滿是果樹,冬天來景色就差很多了。英語老師給我們普及了阿比揚奈的敲門小技巧,男左女右,女性敲門用右邊的圓圈,男性則用左邊的鐵柱。這樣門裡的人就知道來客是男是女,早做準備,畢竟在 伊朗
,性別大過天啊。 又遇上一家愛拍照的 伊朗 人,還有兩位黑袍美女,就是嘛,拍他們也好看啊,發自內心的美。照例又被帶到賣東西的地方。一個黑黢黢的小屋子裡,老奶奶穿著花衣服再做花衣服,英語老師說,奶奶不容易,買點兒吧。我婉拒,他又說,奶奶還有蘋果乾,都是自己做的,買點兒吧。如果是自己逛過來的,我可能會買,可是這樣的形式,令我很煩躁。後來又去了個清真寺,剛進去,就被裡面的人喝住:“嘿,你一女的怎麼進來了!”下我這一大跳。英語老師沒說不讓我進來啊。 · 卡尚,花園、庭院和玫瑰開進 卡尚 城裡之前,英語老師帶我們去了費恩花園。因為地處一個叫Fin的村子旁邊,所以得名費恩花園, 伊朗 現存最古老的傳統波斯園林。 費恩花園有比較著名的水利系統,可以把山上的泉水引下來灌溉,環境也很清幽,可比四十柱宮的游覽體驗好多了。英語老師也難耐心地講這講那,我說,趕緊走吧,去 卡尚
還不知道我們找好的住宿有沒有房吶!在 卡尚 老城某幾條衚衕交錯的角落,終於找到我們心儀的酒店 卡尚 大概是 伊朗 擁有最多傳統庭院的地方,來 卡尚 不住進這些庭院怎麼甘心。 很幸運地,有房。我們付錢給英語老師,告訴他已經找到房子,您可以回去了,辛苦了。這時英語老師拿了錢卻不走,當然不是捨不得我們,只是想多要一些。應付包車司機的事兒,始終都是煩人的事兒啊。 從窄小的門口進入前臺所在的小庭院,就已經很美了,再穿過走廊往裡走,柳暗花明又一村,白天坐在院子里看雲卷雲舒,夜晚又可以仰頭數星星,若有涼意,泡一壺茶即可暖身。餐廳裝飾同樣講究,在這裡吃了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混著玫瑰水的香氣。早餐千篇一律,而那頓晚餐水準很高,高到沉浸在美味里一張照片都沒有拍?!要不是留了言,並且拍了下來,我就要忘了這頓好吃的午餐。利用在 卡尚 的唯一一個傍晚,去了大巴扎。巴扎里還套了個景點:米爾扎· 阿裡 汗驛站。有美麗的穹頂。四周都是小店鋪,有幾家古董小店,看不夠。卡尚 的玫瑰世界聞名,是 伊朗
的玫瑰之鄉。大巴扎里一簇簇玫紅色,點綴了昏暗的巴扎。引用的玫瑰水包裝過於簡陋,以至於我確定了好幾次才敢買一瓶嘗嘗。如果真的只是玫瑰水,沒有任何額外添加的話,那麼,真的很好喝!最後還是被大餅店吸引了去,拍到了此行長相最標誌的一張大餅。行程走到尾聲,是時候寫一個 伊朗
大餅總結了。餅店老闆見了游客,總是買不買,先拍照,對當地人應該不會如此吧。 · 重返德黑蘭因為車在 亞茲德 出的事故耽誤了後面的行程,原本計劃的 卡尚 經 庫姆 回 德黑蘭 的行程,只能改成 卡尚 直接返回 德黑蘭 ,放棄 庫姆 。
現在想來,完全不會覺得遺憾和後悔,這個僅次於 馬什哈德 的 伊朗 第二大聖城,想不出有什麼理由必須去看,也完全沒有興趣去看。
從我們宅院酒店的逼仄巷尾走到大街上,很順利坐上合乘出租車抵 達卡 尚長途車站,又很順利地坐上前往 德黑蘭 的大巴車,一系列的順利,導致關於 卡尚
車站、長途車票等等記憶完全空白了。
唯一印象深刻的事,是跟車售票員沿路吆喝的腔調。“ 德黑蘭 ! 德黑蘭 ! 德黑蘭 ……”很魔性的韻律,每當想起那段旅程,這聲音總是最先跳出來縈繞耳畔。一路上不快也不慢,就那樣走走停停晃蕩到 德黑蘭 。這是我們在 伊朗 的最後一程長途交通,20天,繞了小半個 伊朗 ,開著小車出去,坐著大巴回來,感嘆啊。坐出租車去看好的酒店,返回 德黑蘭
,住宿標準降低了,找了個三星酒店,前臺剛開始說沒房了,又捨不得讓我倆走,磨嘰半天一狠心一跺腳,把五人間當雙人間賣給我們了。酒店叫Roudaki,因為念起來很搞笑,所以記得很清楚。 · 冬夜裡的銷魂羊雜湯現在已經不太記得選擇Roudaki酒店的理由了,但是酒店附近的一家羊雜店可真是永生難忘。不是可以尋找的店,只是從酒店往珍寶館走的路上偶遇。結果那天珍寶館不開,把逛館的力氣和門票錢,全用在了羊雜店里。
店里兩口大鍋不停熬煮著各種羊雜,色澤極其誘人,第一口下去,就想打滿分。連著兩天都光顧了這家店,所以幾乎吃遍店里招牌,羊肚兒、羊肝兒、羊腩、羊湯……全是好貨啊!!而且竟然還有羊腦……店里唯一無法接受的食物。
伊朗 的冬天遠不及 北京
的冬天那般凌冽,尤其在裹著頭巾鑽進起碼有30℃室溫的餐館,感受到的其實不是冬日的溫暖,而是燥熱!我們把外衣都脫了,也還是熱,我覺得自己的腦袋要爆炸了。
冬天的 伊朗
,室內場所幾乎都有超乎想象的暖氣,那溫度,對於時刻裹著頭巾的女性很不友好。看看那些男性店員,不是短袖就是單衣,而女性要圍裹那麼嚴實喝熱湯?!當地女性可能早已習慣,但是很遺憾,這二十幾天來,我一刻沒有習慣,哪怕一丟丟。
所以總是在吃著吃著飯,燥熱到忍無可忍的一剎那扯掉頭巾。經過40年的“歷練”, 伊朗
人或許是麻木、或許因為我只是個外國人,也或許因為內心的壓抑憤懣,我忽然撤掉頭巾的行為倒也沒影響誰。
真的,雖然扯掉頭巾也熱,可是,羊雜湯怎麼就變得更好喝了呢!好死不死地,酒店對面還有家點心店,拿來溜縫兒再好不過啦!可以想象大晚上兩個滿身羊湯味兒的外國人,端著幾塊點心,站店門口享用的畫面嗎。 德黑蘭
的夜晚啊,是脂肪與碳水碰撞出的無比美妙。 · 坐地鐵游德黑蘭不打算再去景點,更願意體驗一把坐地鐵游 德黑蘭 。 德黑蘭 地鐵線路不複雜,和其它 大城
市軌道交通也沒什麼兩樣,市內是地下鐵,到了郊區就升到地上,討生活的人們形色從此,不會對周遭事物多留意一分。
最大的區別依然在男女性別上。單獨女性要去女性車廂,男女同行的女性可以隨男伴進入男性車廂,也可以單獨去女性車廂。我當然選擇前者,無奈繼續當男性附屬品。
放眼望去,男性車廂幾乎沒有女性,乘客一看我這個女的進來,自覺在稍顯擁擠的車廂里給我讓出一塊空地,或者一個角落空間。說不上是出於對女性的尊重還是嫌棄,隨他們吧,這種“優待”還真不可多得,抓緊享受。之前看過一個冰淇淋店的介紹, 德黑蘭
老字號,由一對父子經營。鬼使神差就坐地鐵找了過去,那是一個非常混亂的區域,人車混雜,一整條街都是小商品市場。就在那些小店的夾縫中,找到了更小的冰淇淋店。
和很多老字號一樣,店里的牆上貼滿了歲月累積下來的榮光,售賣各種形式的冰淇淋,華夫、杯裝、盒裝、還有冰淇淋 三明 治。味道只有藏紅花開心果味。
可能自己始終get不了藏紅花的味道吧,而且奶味不夠醇厚,可惜了那麼足料的開心果。之後就剩下完全漫無目的的閑逛,不過因為明信片一直沒找到郵局寄,心裡還是裝了事兒。幸運的,在傍晚找到還沒關門的郵局,終於把 伊斯法罕 的三十三孔橋寄回了家。路邊賣頭巾的小販,招呼我買看看他的貨。我真想告訴他,明兒姐就要走了,頭巾這玩意兒,你還是留著賣給需要它的人吧!路上遇見一位 香港 大叔,大家一起吐槽了一會兒這個國家對游客的苛責,心裡舒坦多了,然後愉快地合影告別。 · 魔鬼主場阿扎迪著名的魔鬼主場,阿扎迪球場, 中國 球迷傷心地……之一。國足在這兒從沒贏過球。
從地鐵站出來要沿著公路走一公里多,猩克說這是為了耗耗球迷的亢奮精力,省得進了球場就鬧事兒。
可惜沒有比賽的時候不開門,只能在外面轉一圈。他們太不會賺錢了,學學諾坎普、馬拉卡納、聖西羅這些頂級球場,賣參觀票啊!
更可惜的是,其實晚上有比賽,我們卻在中午到達。只看見門口早早出攤的球迷小販,圍著猩克不撒手。本想晚上來看看有沒有票,猩克怕被圍觀羞辱,我這個女的也不容易進去,最終放棄。
是的, 伊朗
不允許女性進入球場看球賽,一些大膽的女球迷會喬裝打扮混進球場。據說最近的一場世界杯預選賽政府允許女性去看了,希望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而不是曇花一現。 · 大餅全記錄大概再沒有人像我這麼無聊,這麼用心寫一個“ 伊朗 大餅總結”。這就是所謂的吃飽了撐的吧,畢竟我被這些大餅撐出了十斤肉,怎麼也要表揚表揚它們!
總結起來,在 伊朗
吃過的大餅分五種,每種大餅都有專有名詞,什麼“Lavash”、“Barbari”、“Sangak”、“Taftoon”……記得不清楚誰是誰,就叫12345號大餅吧。
1號大餅。只不過有的店做的大,有的店做的小。1號大餅是最厚的一種大餅,沾有芝麻所以很香,剛出爐時外焦里嫩,有嚼勁。早餐時每餐必有,被切成巴掌大的小塊,是涼的,口感一般。據說是
伊朗 早餐必備, 伊朗 人家的早餐吃這種大餅都是頭天晚上剩的。
2號大餅。最有氣勢的大餅,最豪放的餅店可以把2號大餅做到半人高。2號大餅放在小石子上烤制而成,有時候大餅的小坑裡還存著小石子,所以吃起來要先檢查一遍,把牙咯下來就悲劇了。這種大餅通常配烤肉吃,廚師把烤好的一大串放在餅中間,再把餅疊過來,一手按著大餅,一手把串肉的鉗子撤出來,這樣肉留在了餅上,肉汁沁入餅里,趁熱吃可香。
2號大餅不配烤肉,趁熱吃也很香,雖然沒有芝麻,但是麥香和嚼勁都更勝1號大餅,更原生態,只是吃多了腮幫子疼。2號大餅也會出現在早餐里,同樣也被切成巴掌大小塊,是涼的。每天早餐觀察
伊朗 人,他們吃大餅的量驚人,論“摞”吃,每個人都要用盤子或者籃子裝一摞(6塊起)拿到自己跟前。可是他們怎麼不會胖十斤呢。3號大餅。不是主流大餅,與1號大餅類似,但形狀是圓的,更像 中國
的發麵餅與烤饢的結合體,錶面也有芝麻,嚼勁不強勁,比較軟,但是勝在越嚼越香,唾液更能把這種大餅的面香味激發出來。在 亞茲德
睡車裡的那天早上,快餓暈的我消滅了一整張3號大餅,滿足感爆棚。
4號大餅。最薄的一種大餅,薄到只要一涼就只能當餅干吃,所以這種大餅一定要吃熱的,剛烙出來的時候可真是香啊,薄卻不失嚼勁,味蕾的雙重享受。精緻的做法是在餅上面撒滿芝麻、藏紅花、肉桂等各種香料,簡易做法則是什麼都不撒,就一張餅烤出來趕緊吃。
4號大餅在早餐和吃烤肉時都能吃到,但因為要吃現做的,所以通常在比較高檔的酒店的早餐里和比較好的餐館里才有這種大餅提供。5號大餅。最易儲存的大餅,所以連小賣部都有賣。外形像極了防滑墊,但是沒吃過時乍一看以為上來一盤抹布。吃起來不太香,既沒有芝麻香,麥香也不足,但是勁道,這種勁道不是有嚼勁,而是難以扯斷。
5號大餅因為也很薄,所以要在涼了之前裝進塑料袋保濕,不然等到涼透就要碎成渣渣,在 克爾曼
沙阿見到大餅店里一堆人圍著5號大餅快速地摺疊,真的像疊衣服似的,疊好一摞裝進塑料袋。
也在 亞茲德 和 克爾曼
沙阿大餅店門口都被贈送過一張剛出爐的5號大餅,這是我僅有的2次吃到熱的5號大餅,味道也是一般。所以5號大餅是我最不喜歡的大餅,除非餓急了或沒得選擇,否則都不會吃5號大餅。
別問我最喜歡的是哪種大餅,因為除了5號大餅,真的難以取捨! · 有地鐵去伊瑪目霍梅尼機場!好了,終於要來說說我們狼狽“逃離 德黑蘭 ”的故事了。
無論旅行指南還是 德黑蘭 酒店前臺,幾乎所有信息都告訴我們: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沒有地鐵。可是,我們前一天地鐵游 德黑蘭
時,明明看見地鐵圖上有伊瑪目霍梅尼機場這一站。
“只有梅赫拉巴德機場有地鐵,伊瑪目霍梅尼機場真的沒有地鐵,還沒開通呢。”酒店前臺幫我們打電話詢問一番後依然如是說。
“要不要幫你們叫出租車?80萬里亞爾。”前臺的阿姨見我愣在那裡,關心地問著。80萬里亞爾摺合人民幣只有40塊出頭,但是我依然婉拒了她。
不是錢的問題,是求知欲的問題。我到底要看看地鐵是不是沒通。於是我和猩克在去換錢和抄底藏紅花的路上,去了地鐵站一探究竟。
在 伊朗 ,尤其在人多的 大城 市,只要你往路上一站,眼神露出一絲迷茫,一分鐘之內準保有人上來問:“需要幫助嗎?你在找什麼?”
這次當我們站在地鐵圖面前,一下來了兩個人幾乎同時問我們要不要幫助,而且其中一位的英語還相當好。
英語好的這位說沒有地鐵去伊瑪目霍梅尼機場,英語不好的那位則說可以到。倆人大有辯論一番的架勢。得了,您還是幫我問問賣票的吧,地鐵站工作人員總該知道吧。
英語好的 伊朗 人問完告訴我們,到!“剛開通的,我不瞭解,以為還沒開通。”我想大部分人也如他一樣,才說沒有地鐵去機場吧。
為了享受勝利果實,為了不錯過乘坐世界最便宜機場線的體驗,我們決定坐地鐵去機場。
順便說一句,我們離開 伊朗 之前換錢時,1美元已經可以換到13萬里亞爾,而初來,則只有11萬6。最差時掉到11萬。心臟啊!
即使在午後,1號線也是擁擠的,是不是每個城市的1號線都註定擁擠?不過擠進混合車廂的女性我,不用擔心擁擠,那些大兄dei小伙砸都會給我騰個空地。
直到行駛出鬧市區,車廂里才開始變空,地下鐵在某一站改成了地上鐵。我看著窗外緩慢倒退的街景,心情竟然有了一絲美麗,戴頭巾的日子,要過完了。
機場距離市區50km,期間換乘3次車,其中從1號線換到機場線,足足等了半個多小時,導致處理後續問題的時間大大壓縮。
之前以為1萬里亞爾的地鐵票可以一直坐到機場,1萬里亞爾啊,人民幣5毛錢?!坐50km到機場?!還好這不是真的,實際上,到達機場站出閘口時,每人還要再交7.5萬里亞爾。8.5萬坐到機場,人民幣5塊不到也是很夠意思了。
地鐵兩個人17萬,出租車80萬。如果你不是窮得揭不開鍋,還是別坐地鐵去機場了。不過我是真的很享受這種自虐式的旅行,可比坐在小汽車裡一路順順噹噹過去好玩多啦! · 和Europcar的“纏鬥”耗時兩個多小時抵達機場,該處理第二個問題了:去Europcar處理車的問題。
一 邊和 櫃臺里的女士交涉,還要和給我們處理事故的Ali同時電話聯繫,最終還是要等郵件得到保險理賠相關單據。
“那把駕照還給我總可以吧?”當時Ali要走駕照說處理事故時,信誓旦旦承諾在機場還給我們。
“駕照?不知道啊?我這兒沒你駕照啊!”我把當時Ali的短信杵給她看,櫃臺里的女士一臉懵著又打了一通電話。
“你們先去拿登機牌,一個小時以後回來拿,駕照在公司別處。”一個小時以後距離登機只有20分鐘了,我們還沒出境,我們的簽證還逾著期……
煎熬著1小時,拿到登機牌返回櫃臺,果然,駕照沒有,人也不見了。打電話告訴我們,再等20分鐘。再等?我還回不回家了?我還摘不摘頭巾了?
不能再等了,我們給櫃臺留了便條,希望能在拿回來後想辦法給我們送進海關。 · 一場狼狽的“逃離”第二個問題沒解決利落,第三個問題已經撲面而來。
作為一個逾期滯留三天的違法者,站在海關窗口心跳一定會加速。
為什麼會把自己置於如此窘境?因為我們貪戀 伊朗 的生活嗎?因為我想多戴三天頭巾嗎?當然不是!
只是因為負責辦簽證的那個人工作失誤。那個人就是我。
出行前的工作:出機票、辦簽證由我來負責;規划行程、查住宿和小交通是由猩克負責。所以……檢討吧。
自去年9月底, 伊朗 簽證不再貼簽,而是採用另紙簽,簡單填個表,等上幾天簽證電子版就可以到手,而且落地簽一直也是可行的。所以 伊朗
簽證幾乎等同於免簽,無難度。(現在倒是真的免簽了)
越是如此越容易犯低級錯誤。鑒於落地簽和另紙簽費用相當,但是落地簽浪費時間又稍有繁瑣,所以我們決定提前辦好另紙簽。之前看的所有信息,包括使館網站、別人的簽證攻略、自己在淘寶搜的簽證中介,全部顯示,旅游簽證會給30天,於是一個潛意識深深埋在心裡:統一標準30天的簽證。
等到從淘寶找中介真正下單辦理時,我沒仔細看,賣家的表格裡也沒有停留時間這一欄,只讓填寫出發時間,就這樣,我拿到簽證的PDF時,上面赫然寫著停留時間21天。
我們的行程有24天,剩下3天怎麼辦?經過凌亂與冷靜,權衡之後,我們打算就拿著21天的簽證走,中途再去延期。
後來我又看了所有辦理簽證的店,全部辦理30天的旅游簽證,我這21天的簽證是不是要好好收藏起來……
行程至 設拉子 ,是我們續簽的最好時機,一大早找到移民局辦理。
“你們打算延多久?”移民局的人問。
“三天。”
“三天?走吧你們,三天不用延,直接到機場交逾期罰款就行了,一天3美元或者4美元,我記不清了,反正不用延期。”移民局的人聽我說只延三天,好像有種“你逗我玩兒吶,去去去,別跟這兒搗亂了,沒看我忙著呢”的表情。
“你確定嗎?你確定嗎?你確定嗎?”
“確定、確定、確定。”
彼時,我們也沒別的辦法,只能選擇相信。
此時,我站在海關大哥面前,也別無選擇,只能看他說什麼。
“你……會波斯語嗎?”他拿著我的護照和電腦對了片刻,坐卧不安地問,他的動作和表情,真的也比我好不到哪兒去,好像逾期的是他一樣。
“不會,只會英語,不好意思。”我滿臉堆笑著,還要儘力裝得可愛一些啊,討人喜歡一些啊,萌一些啊,雖然我不知道效果是不是真如表演般理想,起碼我真的很努力了。
…………
又是一段曠日持久的沉默,他端著護照想從椅子上起身,我想完了,這是要進小黑屋了吧。
可是他沒站直就又一屁股坐下了。
“走吧!”他砰地把護照合上遞給我,帶有一咬牙一跺腳的氣勢。
“走?”劇情反轉太厲害了,我想好的臺詞這是要咽進去啊!
“走走走!走!”他不會英語,見我沒動,著急地連說好幾個go。
“好好,走,謝謝啊!”我把那些本著坦白從寬原則組織好的語言,全部化作千恩萬謝。
在我身後的猩克托了我的福,走了簡化程序,什麼都不用說就被放行。
我們剛被放行,Europcar的人也把駕照遞了進來,我是該說雙喜臨門呢,還是該說否極 泰來 呢。
扔掉頭巾! · 扔掉頭巾!總之,我們如期登上了回家的飛機。登機前,我迫不及待扯下頭巾,對準垃圾桶,手一撒,永不再見。
飛機穿過 德黑蘭 市區,窗外的 德黑蘭 燈火通明,雖然很遠,卻仿佛照亮了我內心關於 伊朗 的所有嶄新記憶。
也許我會懷念在這裡的一個個故人、一個個故事、一個個故地,卻不會不捨得離開。
伊朗 ,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我不想重游的國家,唯一一個。
除非哈梅內伊說,游客們都不用戴頭巾了。 · 七個月,車禍理賠終於結束了時隔七個月, 伊朗 車禍理賠,以及你欠我、我欠你的亂七八糟事宜終算告一段落。
前情回顧一下:
通過租租車在 伊朗 的Europe Car租車, 德黑蘭 機場取還,一輛破舊的 雷諾 ,半路還給它修了兩回。
由於經濟製裁, 伊朗 沒有國際金融體系,不知道是不是這麼形容,反正不能用國際信用卡,不能用一切 伊朗 以外的銀行卡。
所以,租車的押金必須以現金形式交納,為此,我們取車時,在櫃臺交納€1000的車輛押金和$345的違章押金。還車時,檢查車輛無誤,€1000現場退還,但$345違章押金只能通過Paypal賬戶退還,並且要扣除15%手續費。
也沒什麼可爭辯的,人家怎麼說就怎麼來吧,畢竟能在 伊朗 租車已是這個國家對外開放的極大進步,畢竟是我們犯賤非要租人家的車。
如果沒有那場事故,“ 伊朗
租車記”不會等到七個月以後才等來結局,也許在機場還了車,€1000拿到手,充其量再等三個月,扣掉15%手續費的違章押金也能出現在Paypal里(現在看來,即使不出事故,入了
伊朗 人民口袋的刀嘞也不是那麼容易被吐出來的)。
可是就在2月11日,霍梅尼老爺子把巴列維國王趕跑的四十周年紀念日這天,在 伊朗
人民喊著打倒美帝國主義!崩了你個特郎普!全民歡騰的時刻,我們把他們的車撞了……
略過之前記錄過的車禍過程和後續處理,直接跳到還車環節。
Europe Car的大姐說,車還沒修好呢,現在不知道多少錢,你們還得負擔車輛在修理廠的停駛費……
反正嘰里呱啦說了一大堆這費那費,我說,大姐,您就直接說那€1000歐還打算給我們多少吧?
“那肯定是一分都不給你們了,看看還用不用補錢吧!修好了會給你郵件賬單的。”大姐那眼光告訴我,我想多了。
幸好上了超級全險,所以聽大姐這麼說也沒肝兒顫,要不我可能得被抬上回 北京
的飛機,猩克也保不齊得彈了弦子。至於那$345,大姐的意思也是先看看修車情況再郵件聯繫。
旅行結束快兩個月,修車單才傳了過來,大姐沒說錯,歸了包堆我們又欠了他們€135……郵件里給了一銀行賬戶,讓把這€135給匯過去,他們就把修車單等理賠單據給我們走保險。
可是經濟不是被製裁嗎, 伊朗 不能和境外有經濟往來,反正給了個 科威特 的賬戶,還千叮萬囑,千萬別說是往 伊朗 匯錢,不能表明任何跡象你這錢是到 伊朗 的。
伊朗 兄dei們也真是不容易啊!
照做之後,匯錢這事依然失敗了,失敗原因顯示對方拒收, 伊朗
兄dei自然深諳個中緣由,沒再掰叱下去。我們也順利走完理賠,拿到全額賠款,甚至因為匯率等原因,還占了保險公司塊八毛的便宜,這是此事件中唯一欣慰之處。
然後,我們還得要那$345的違章押金啊!仨月過去了,Paypal里連一毛錢都沒收到,意料之中,所以很淡定地交流。
對方的回覆中說:“你們違章罰款有€180,加上還欠了我們修車錢€135,總共315,換成美元差不多就是345。”
那就是兩不相欠不該該了唄!哈哈哈哈哈, 伊朗 大兄dei的數學真好!
那猩克就納悶兒了,路上沒警察,也沒攝像頭,這180歐的違章都從哪兒來的?找他們要違章罰單!死我也得死個明白吧!
對方的回覆:“罰單涉及個人隱私,不能給你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此時是不是已經哭笑不得了。我開車產生的罰單是誰的個人隱私?!不能給我看給誰看?!
那就只好通過租租車解決了,大概客服也已經見識過 伊朗 租車的套路,加上那個個人隱私的理由擱哪兒也站不住腳,所以租租車始終替我們說話。
拉鋸戰交給租租車以後,我們也已經做好了345美元回不來的準備了,就當支援 伊朗 國家建設給他們添點兒外匯儲備吧。
可是,這就是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反而容易獲得驚喜的最佳範例,在我坐在 伊斯坦布爾
馬路牙子上看小哥哥的那個傍晚,Paypal賬戶忽然多了$119,款項來源就是Europe Car退的押金。當時覺得路上小哥哥的質量都提升了一個檔次!
雖然這個數也不太對,就算扣了135歐修車費,退回來的錢也應該在200美元左右,少了80不知又是何故,懶得再扯,反正機智的 伊朗 人民總有說辭咯。
伊朗 租車記,劫後餘生,這算是個完美結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