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意大利 | 維羅納&威尼斯&五漁村


天色愈亮,東方一片魚肚白。
我沖左前方的攝影師笑了笑,他的鞋看上去濕漉漉的。


若你去過一些 意大利 城市,怕是不難與他打個照面。
作為 意大利 統一後的第一個國王,為自己四處建碑立傳倒也無可厚非。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英雄。

在學院橋上看清晨的大運河靜靜流淌。
另一邊廣場上的鴿子忽地離開地面,向同一個方向飛去。
拖著行李箱的游人正往碼頭走去,他們即將暫時或永遠地離開這座水上的城市。
人漸漸多起來,遛狗的、跑步的、拍照的……
我聽到一些俄語的交談聲,原來一位攝影師正在為一對新人照相。
而一旁的清潔工人也已經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






浪漫的 威尼斯 人就為嘆息橋編了個故事。
歲月流轉,故事成了傳說。
“日落時,若戀人在嘆息橋下的貢多拉上親吻對方,就能得到 天長 地久的永恆愛情。”
於是多少善男信女為了 天長 地久來到這裡。

在旅途中多麼奢侈的一種東西。
我在回去的路上不停地想著。沒想到想多了卻又沒那麼困了。
也罷,再胡亂走走,打發些時間。









其中最受歡迎的恐怕要數彩色島。
而去彩色島中途又必須經過以製造色彩斑斕的玻璃器皿而聞名於世的玻璃島,換乘方能繼續前行。
而剛下玻璃島碼頭不久,便聽到一個中年男子的招呼聲:參觀玻璃製造工廠請往右手邊走……
呵,精明的 威尼斯 人。
話說這玻璃島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小島,而是由七個島嶼依次由橋梁連接起來的“群島”。
原來這裡曾是一個捕魚港和食鹽產地,後來 威尼斯 共和 國擔心玻璃廠的爐火會引起佈滿木屋的 威尼斯 城發生火災,便下令將 威尼斯 的所有玻璃廠遷往 穆拉 諾, 穆拉 諾成為七彩玻璃製造業中心的地位就此奠定。
三年前親眼見到吹制玻璃的全過程,確實可稱得上是神技。只見那玻璃成型以後,師傅將一紙片輕輕一觸,紙片當場化為灰燼,全場啪啪啪掌聲雷動……

據說,在政府的規定下,當地居民每年要刷一次房子的外牆,於是才有了游客相片里五彩斑斕的彩色房子;而又有說法稱,如果居民想要刷牆,他們必須向政府遞交申請,只有在政府同意某種合適的顏色方案之後才能進行。
當然除了鮮艷的外衣,彩色島也有溫柔且細膩的靈魂——蕾絲。
當地的手工蕾絲和抽紗製品與玻璃島的彩繪玻璃一樣,是 威尼斯 的特色手工藝品。如今銷售蕾絲和麵具早已成為島上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唉,明明可以靠臉吃飯,非要靠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