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很高興再次認識你—深度重游新加坡
步行過去時途中看到一家店鋪門口擺放著非常有趣的雕塑,忙拍下來留作紀念。 1\. Sri Krishnan Temp這已經不知是第幾次參觀 印度 寺廟了,但心底依舊涌動著說不出的欣喜。
克裡斯南興都廟,始建於1870年,廟內主要供奉著 印度 教中三大主神之一,宇宙守護神毗師努的第八化身——克裡斯南。這座寺廟幾經修繕,現在依舊以其特有的風采向市民展示著它的繁榮與興旺。 印度 寺廟最獨特之處,就在於它的用色極為大膽,整個寺廟塗抹的鮮艷的色彩,紅如火,黃如金,綠如草,每個顏色都如火焰一樣灼著眼睛,刺激著神經。
神廟之上矗立著一尊尊神像,藍天白雲突然變得暗淡無比,眾神在 印度 工匠的鬼斧神工之下,在他們繪製的色彩烘托下更是栩栩如生。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克裡斯南興都廟與觀音堂毗鄰而居,在接受了 印度 神佛的祝福後,還可以感受一下深沉的 中國 寺廟的建築精髓,沉浸在沉靜而熱烈的 中國 文化的洗禮中。
🕐 6:30 am - 12:00 am
5:00 pm - 9:00 pm 2\. 觀音堂佛祖廟觀音堂佛祖廟建於1885年,是 新加坡 信眾最多的寺廟,也是 新加坡 華人的信仰中心。這裡的香客很多,名聲很大,每天都香火鼎盛,游人也是絡繹不絕。據說這裡觀音 菩薩 和佛祖會幫助人們提升運勢,任何來祈福的人都會有好運的,想到這我毫不猶豫地湊了過去,進去沾染了些香氣,希望也能添點好運。 廟內保留了許多珍貴文物,古樸的石像、莊嚴的琉璃瓦、肅穆的 敦煌 壁畫等都讓這已有百年曆史的觀音堂佛祖廟顯得沈穩而又典雅,而它的外型融合了 中國 古典建築與寺廟的傳統工法,可謂是華人廟宇的典型,因此 新加坡 文物局也將它列為歷史標誌。 寺廟內部是不讓照相的,所以只是在排隊進去寺廟途中遠遠的照了一張外面的牌坊,看看這密密麻麻的人,足見這裡是多麼的興旺。 3\. 拉薩爾設計學院新加坡 拉薩 爾藝術學院(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是一所綜合性藝術院校,以強調創意的獨特教學理念和強調完整學術創意的途徑,為 新加坡 提供著高質量的藝術教育。
雖然或許今生無緣走入藝術殿堂,進入這樣一所學校學習技藝,用心和靈魂感受藝術的熏陶,並將生命註入到藝術中去,去點綴別人的世界,但還是盡所能的走入每一個可能接觸它博大與包容的地方,哪怕只是遠遠的用無知的雙眼看一眼,也是令人滿足的。
拉薩 爾設計學院大樓很有藝術感,連接在一起的貌似相同又各不相同的大樓,切割出一個個空間;錯落有致又不斷延伸的交錯的空間,佈滿優雅的線與面;交織在一起的不規則的線條,玻璃拼接出的面,陽光折射形成的光影,仿佛是大師筆下的傑作,讓人嘆為觀止。 每一個角度,它都有著不同的生命,有著屬於那一瞬的精彩絕倫,而最重要的是,每個人眼裡,每一束光照之下,它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美。 4\. Bugis Street武吉士是一個平民購物的天堂,一個緊挨著一個的小商品店琳琅滿目,裡面各種物品應有盡有,價格似乎也比較便宜,氛圍有點像 大連 的大菜市或 韓國 商品城,看著身邊來來往往的臉龐,很顯然這是年輕人比較喜歡來的購物地之一。 不遠處還有正在維護的露德聖母堂,白牆紅瓦,以及威嚴的雕像,肅穆的氛圍與一路之隔的武吉士截然不同。 (六)維多利亞街新加坡 市區有一條以 維多利亞 英女皇命名的 維多利亞 街 (Victoria Street)。
維多利亞 街初始時並不起眼,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或許由於相對於橋北路(早年的俗稱是大馬車路),只是它旁邊平房後面的那條次要街道,早期華人給這條無名的路取名叫“後馬車街”。
但現在 維多利亞 街已經因為附近五彩斑斕的街道變的不再默默無聞,幾個去過的地方分享給大家,或許你們已經略有耳聞,它們一定會帶給你驚喜。 1\. 蘇丹回教堂令人印象深刻的 蘇丹 回教堂又名 Masjid Sultan,地處歷史悠久的甘榜格南(Kampong Gelam),是 新加坡 回教社群聚集的地點。
蘇丹 回教堂建於1824年,用於紀念 新加坡 的第一任 蘇丹 —胡先沙 蘇丹 (Sultan Hussein Shah)。它是一個具有雙結構屋頂的單層建築,後來因年久失修而破舊不堪,所以在1932年它經歷了重建。
蘇丹 回教堂採用 印度 撒拉遜建築風格,擁有標誌性黃色洋蔥形狀圓頂,還有多座尖塔和拱形門窗。 回教堂內有一間寬敞的禮拜堂,在指定時間非回民也可入內參觀。
和其他的清真寺一樣,如果訪者沒有穿著長衣長褲,進入清真寺前一律要穿著寺廟免費提供的長袍,以示對神的尊重。
首層是寬敞的祈禱室,地板鋪了軟軟的毯子,地上跪著的有虔誠的正在禱告的教徒。避免打攪禱告的人,安靜地邊走邊欣賞,你會發現這座神聖的教堂,能奇妙的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心靈感受。
克裡斯南興都廟,始建於1870年,廟內主要供奉著 印度 教中三大主神之一,宇宙守護神毗師努的第八化身——克裡斯南。這座寺廟幾經修繕,現在依舊以其特有的風采向市民展示著它的繁榮與興旺。 印度 寺廟最獨特之處,就在於它的用色極為大膽,整個寺廟塗抹的鮮艷的色彩,紅如火,黃如金,綠如草,每個顏色都如火焰一樣灼著眼睛,刺激著神經。
神廟之上矗立著一尊尊神像,藍天白雲突然變得暗淡無比,眾神在 印度 工匠的鬼斧神工之下,在他們繪製的色彩烘托下更是栩栩如生。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克裡斯南興都廟與觀音堂毗鄰而居,在接受了 印度 神佛的祝福後,還可以感受一下深沉的 中國 寺廟的建築精髓,沉浸在沉靜而熱烈的 中國 文化的洗禮中。
🕐 6:30 am - 12:00 am
5:00 pm - 9:00 pm 2\. 觀音堂佛祖廟觀音堂佛祖廟建於1885年,是 新加坡 信眾最多的寺廟,也是 新加坡 華人的信仰中心。這裡的香客很多,名聲很大,每天都香火鼎盛,游人也是絡繹不絕。據說這裡觀音 菩薩 和佛祖會幫助人們提升運勢,任何來祈福的人都會有好運的,想到這我毫不猶豫地湊了過去,進去沾染了些香氣,希望也能添點好運。 廟內保留了許多珍貴文物,古樸的石像、莊嚴的琉璃瓦、肅穆的 敦煌 壁畫等都讓這已有百年曆史的觀音堂佛祖廟顯得沈穩而又典雅,而它的外型融合了 中國 古典建築與寺廟的傳統工法,可謂是華人廟宇的典型,因此 新加坡 文物局也將它列為歷史標誌。 寺廟內部是不讓照相的,所以只是在排隊進去寺廟途中遠遠的照了一張外面的牌坊,看看這密密麻麻的人,足見這裡是多麼的興旺。 3\. 拉薩爾設計學院新加坡 拉薩 爾藝術學院(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是一所綜合性藝術院校,以強調創意的獨特教學理念和強調完整學術創意的途徑,為 新加坡 提供著高質量的藝術教育。
雖然或許今生無緣走入藝術殿堂,進入這樣一所學校學習技藝,用心和靈魂感受藝術的熏陶,並將生命註入到藝術中去,去點綴別人的世界,但還是盡所能的走入每一個可能接觸它博大與包容的地方,哪怕只是遠遠的用無知的雙眼看一眼,也是令人滿足的。
拉薩 爾設計學院大樓很有藝術感,連接在一起的貌似相同又各不相同的大樓,切割出一個個空間;錯落有致又不斷延伸的交錯的空間,佈滿優雅的線與面;交織在一起的不規則的線條,玻璃拼接出的面,陽光折射形成的光影,仿佛是大師筆下的傑作,讓人嘆為觀止。 每一個角度,它都有著不同的生命,有著屬於那一瞬的精彩絕倫,而最重要的是,每個人眼裡,每一束光照之下,它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美。 4\. Bugis Street武吉士是一個平民購物的天堂,一個緊挨著一個的小商品店琳琅滿目,裡面各種物品應有盡有,價格似乎也比較便宜,氛圍有點像 大連 的大菜市或 韓國 商品城,看著身邊來來往往的臉龐,很顯然這是年輕人比較喜歡來的購物地之一。 不遠處還有正在維護的露德聖母堂,白牆紅瓦,以及威嚴的雕像,肅穆的氛圍與一路之隔的武吉士截然不同。 (六)維多利亞街新加坡 市區有一條以 維多利亞 英女皇命名的 維多利亞 街 (Victoria Street)。
維多利亞 街初始時並不起眼,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或許由於相對於橋北路(早年的俗稱是大馬車路),只是它旁邊平房後面的那條次要街道,早期華人給這條無名的路取名叫“後馬車街”。
但現在 維多利亞 街已經因為附近五彩斑斕的街道變的不再默默無聞,幾個去過的地方分享給大家,或許你們已經略有耳聞,它們一定會帶給你驚喜。 1\. 蘇丹回教堂令人印象深刻的 蘇丹 回教堂又名 Masjid Sultan,地處歷史悠久的甘榜格南(Kampong Gelam),是 新加坡 回教社群聚集的地點。
蘇丹 回教堂建於1824年,用於紀念 新加坡 的第一任 蘇丹 —胡先沙 蘇丹 (Sultan Hussein Shah)。它是一個具有雙結構屋頂的單層建築,後來因年久失修而破舊不堪,所以在1932年它經歷了重建。
蘇丹 回教堂採用 印度 撒拉遜建築風格,擁有標誌性黃色洋蔥形狀圓頂,還有多座尖塔和拱形門窗。 回教堂內有一間寬敞的禮拜堂,在指定時間非回民也可入內參觀。
和其他的清真寺一樣,如果訪者沒有穿著長衣長褲,進入清真寺前一律要穿著寺廟免費提供的長袍,以示對神的尊重。
首層是寬敞的祈禱室,地板鋪了軟軟的毯子,地上跪著的有虔誠的正在禱告的教徒。避免打攪禱告的人,安靜地邊走邊欣賞,你會發現這座神聖的教堂,能奇妙的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心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