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波斯古國——伊朗深度10日行(一)
↑奧比揚奈村 “水”對於缺水的 伊朗 ,是寶貴的資源,奧比揚奈村卻隨處可見這潺潺流水,好似到了祖國的 麗江 ,這應該是古村落得以長久不衰保留下來的重要原因之一。 ↑奧比揚奈村 ↑奧比揚奈村 ↑奧比揚奈村 古老紅泥磚屋是奧比揚奈村的一大特色,雖然看上去破破舊舊的,也不知道內里居住條件怎樣,但在晴好天氣時這些老屋還是十分上鏡的。 ↑奧比揚奈村 ↑奧比揚奈村 ↑奧比揚奈村 除了村民的著裝以外,這裡另外一個特色就是門把手,男性客人敲門要用右邊的,而女性客人則用左邊的。敲門聲不同,主人才能判斷,是男主人出來開門還是女主人來迎客。 ↑奧比揚奈村 ↑奧比揚奈村 村中一處鋪有藍瓦、圓錐形屋頂的,伊瑪目.阿薩德-耶.亞細亞清真寺,建造於14世紀,建築比較現代一些。 ↑奧比揚奈村 ↑奧比揚奈村 透過清真寺的陽臺看到遠處巍峨的群山。 ↑奧比揚奈村 ↑奧比揚奈村 即將走出村口,看到這一家身著當地民族服裝的村民,團友們紛紛排隊與一家人合影,和善的村民不厭其煩的配合拍照。 ↑奧比揚奈村 奧比揚奈村古老、寧靜、舒適,它藏在山谷中與世隔絕,但亦正因這種阻隔才能讓我們接觸到古波斯語、老房子以及朴素的花頭巾。
離開奧比揚奈村,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車程,到達我們今晚的住宿地【 伊斯法罕 】,我們要在這裡連住兩個晚上。 順便提一句, 伊朗 的行程安排非常人性化,在 伊朗 住宿的7晚,有3個城市都是連住兩晚。減少舟車勞頓,便於換洗衣裳。 旅行第二站: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 】 伊朗 中部城市、 伊斯法罕 省省會。人口92.7萬(1982年),居民中波斯人占總人口87.3%,突厥人占6.2%,盧裡人占3%, 庫爾 德人占0.8,此外還居住著少數巴赫蒂亞裡人和 亞美尼亞 人。 伊朗 第三 大城 ,位於扎格 羅斯 山和庫赫 魯山 的谷地中、扎因代河畔,海拔1,590米。
伊斯法罕 是 伊朗 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於公元前4、5世紀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多次成為王朝首都。為南北來往所必經之路,著名的手工業與貿易中心。
在 伊朗 歷史上有過三個最輝煌的時代,分別是古波斯帝國、薩珊王朝和薩非王朝(薩法維帝國時期)時代,距離現在最近的是薩非王朝,其全盛之君阿拔斯一世(被尊為“阿拔斯大帝”)是一個建樹很多,且眼界開闊的帝王,在伊斯蘭發展史上與 蘇萊曼 大帝、阿克巴大帝齊名。他不但影響了 伊朗 歷史,而且對大航海時代的東西方交流起了很大作用。
公元11、12世紀塞爾柱帝國時,該城曾為首都。薩法維帝國時期(1501-1736年),該城處於全盛時期,商賈雲集,八方賓客匯聚,市內多數建築物和清真寺都是那時建造的。 伊朗 有諺語說: 伊斯法罕 \--半天下,反映了該市當時的繁榮景象和深遠影響。
歷史上, 伊斯法罕 就與 中國 有著密切往來,1989年5月, 伊斯法罕 與我國 西安 市結為友好城市。
其實我對 伊斯法罕 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個城市有一條河【扎因代河】,這是我們這一路見到的唯一有河的城市。而且在這條河上還有幾座古橋,我們參觀了其中的兩座古橋,“33孔橋”與“哈鳩橋”(馬蜂窩譯為哈柱橋),這是我們行程中的景點,準確的說更是亮點。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 城市夜景 ↑三十三孔橋 伊斯法罕 河畔公園 ↑伊斯法罕 靜靜流淌的【扎因代河】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 街景 2.1 伊斯法罕 “河與橋” ↑三十三孔橋 到達 伊斯法罕 第一晚導游就帶著大家去看【三十三孔橋】,據說晚上看三十三孔橋最漂亮。看到橋的時候確實很震撼的感覺,橘紅色的燈光照亮了古橋,33個橋孔的倒影清晰的映射到河面上,優美、儒雅,橋拱與倒影渾然一體,形成完整的圓孔。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透過橋孔眺望【扎因代河】(又譯為扎因達魯德河),城市的燈光照亮了河的兩岸。 ↑三十三孔橋 橋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除卻我們這些異國游客,大量的還是當地人。顯然這座橋不僅僅作為渡河的工具,很多人都是到這裡散步、觀夜景,這好像也是 伊朗 人夜生活的一部分。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第二天一早,我與朋友又來到33孔橋,看一看白天的景色與夜晚有何不同。與晚上不同的是橋上的人來人往不見了,和煦的陽光照亮了古橋,顯得寂靜古樸又富於藝術性的變化,得以端詳它本來的模樣。這座古橋看起來還是蠻長的。
資料記載:33孔橋(33 Pol Bridge)始建於1602年,由阿拔斯一世的大臣、 格魯吉亞 族阿拉威爾迪汗主持建造。橋梁全長297.76米,寬13.75米,最大跨度5.60米。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橋上的結構也頗負藝術性——中間橋面的側面為兩排3米高的牆面所掩夾,牆面上每隔2-3米就有一扇弧形門,外側還有約1米的空間,既可作為行人步行之用,也可作為觀賞駐足之台;橋的兩側還各有一條悠長的走廊,通抵兩岸。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該橋以其古樸悠然享譽世界,除了傑出的藝術性之外,也並非只是一座橋梁,同時還起到水壩的作用,所以是一座多功能水上建築,這樣的建築在數百年前的世界是不多見的。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離開奧比揚奈村,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車程,到達我們今晚的住宿地【 伊斯法罕 】,我們要在這裡連住兩個晚上。 順便提一句, 伊朗 的行程安排非常人性化,在 伊朗 住宿的7晚,有3個城市都是連住兩晚。減少舟車勞頓,便於換洗衣裳。 旅行第二站: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 】 伊朗 中部城市、 伊斯法罕 省省會。人口92.7萬(1982年),居民中波斯人占總人口87.3%,突厥人占6.2%,盧裡人占3%, 庫爾 德人占0.8,此外還居住著少數巴赫蒂亞裡人和 亞美尼亞 人。 伊朗 第三 大城 ,位於扎格 羅斯 山和庫赫 魯山 的谷地中、扎因代河畔,海拔1,590米。
伊斯法罕 是 伊朗 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於公元前4、5世紀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多次成為王朝首都。為南北來往所必經之路,著名的手工業與貿易中心。
在 伊朗 歷史上有過三個最輝煌的時代,分別是古波斯帝國、薩珊王朝和薩非王朝(薩法維帝國時期)時代,距離現在最近的是薩非王朝,其全盛之君阿拔斯一世(被尊為“阿拔斯大帝”)是一個建樹很多,且眼界開闊的帝王,在伊斯蘭發展史上與 蘇萊曼 大帝、阿克巴大帝齊名。他不但影響了 伊朗 歷史,而且對大航海時代的東西方交流起了很大作用。
公元11、12世紀塞爾柱帝國時,該城曾為首都。薩法維帝國時期(1501-1736年),該城處於全盛時期,商賈雲集,八方賓客匯聚,市內多數建築物和清真寺都是那時建造的。 伊朗 有諺語說: 伊斯法罕 \--半天下,反映了該市當時的繁榮景象和深遠影響。
歷史上, 伊斯法罕 就與 中國 有著密切往來,1989年5月, 伊斯法罕 與我國 西安 市結為友好城市。
其實我對 伊斯法罕 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個城市有一條河【扎因代河】,這是我們這一路見到的唯一有河的城市。而且在這條河上還有幾座古橋,我們參觀了其中的兩座古橋,“33孔橋”與“哈鳩橋”(馬蜂窩譯為哈柱橋),這是我們行程中的景點,準確的說更是亮點。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 城市夜景 ↑三十三孔橋 伊斯法罕 河畔公園 ↑伊斯法罕 靜靜流淌的【扎因代河】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 街景 2.1 伊斯法罕 “河與橋” ↑三十三孔橋 到達 伊斯法罕 第一晚導游就帶著大家去看【三十三孔橋】,據說晚上看三十三孔橋最漂亮。看到橋的時候確實很震撼的感覺,橘紅色的燈光照亮了古橋,33個橋孔的倒影清晰的映射到河面上,優美、儒雅,橋拱與倒影渾然一體,形成完整的圓孔。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透過橋孔眺望【扎因代河】(又譯為扎因達魯德河),城市的燈光照亮了河的兩岸。 ↑三十三孔橋 橋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除卻我們這些異國游客,大量的還是當地人。顯然這座橋不僅僅作為渡河的工具,很多人都是到這裡散步、觀夜景,這好像也是 伊朗 人夜生活的一部分。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第二天一早,我與朋友又來到33孔橋,看一看白天的景色與夜晚有何不同。與晚上不同的是橋上的人來人往不見了,和煦的陽光照亮了古橋,顯得寂靜古樸又富於藝術性的變化,得以端詳它本來的模樣。這座古橋看起來還是蠻長的。
資料記載:33孔橋(33 Pol Bridge)始建於1602年,由阿拔斯一世的大臣、 格魯吉亞 族阿拉威爾迪汗主持建造。橋梁全長297.76米,寬13.75米,最大跨度5.60米。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橋上的結構也頗負藝術性——中間橋面的側面為兩排3米高的牆面所掩夾,牆面上每隔2-3米就有一扇弧形門,外側還有約1米的空間,既可作為行人步行之用,也可作為觀賞駐足之台;橋的兩側還各有一條悠長的走廊,通抵兩岸。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該橋以其古樸悠然享譽世界,除了傑出的藝術性之外,也並非只是一座橋梁,同時還起到水壩的作用,所以是一座多功能水上建築,這樣的建築在數百年前的世界是不多見的。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