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波斯古國——伊朗深度10日行(一)
↑哈柱橋 離開 伊斯法罕 的前一晚,我們去看了扎因代河上的另外一座古橋【哈柱橋】。
哈柱橋(English:khajou),音譯有哈朱橋、赫久古橋和哈鳩橋。哈柱橋跨越 伊斯法罕 的扎因代河 ,位於三十三孔橋的東面。 ↑哈柱橋 該橋梁由阿 巴斯 二世於 1660年在一座古橋的基礎上建造的。長約105米,橋面寬14米左右,共有23孔。它既是一座橋,也具有水壩的功能。當橋洞封閉時,橋兩側的水位便會產生變化,產生蓄水的功能。橋有兩層拱隆,採用不同顏色的地磚區分開。
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分別走到上層橋面與下層橋面,欣賞古橋不同的建築風格,也邂逅在這裡游玩的當地人,看他們如何度過夜生活。 ↑哈柱橋 在橋中央,還有兩個很大的亭子,叫做國王會客廳。薩法維時代(1501-1722)國王經常在此舉行盛典。據說國王在橋中央,而每個大臣占據各個空洞,觀看盛典。 哈柱橋 ↑哈柱橋 三十三孔橋與哈柱橋真的是兩座歷史悠久又美觀的古橋,踏上兩座古橋猶如在穿越 伊朗 的一段歷史。 ↑哈柱橋 2.2 伊斯法罕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伊斯法罕 【星期五清真寺】,又稱為:聚禮清真寺(Jameh Mosque of Isfahan),是 伊斯法罕 最主要的清真寺,它始建於公元8世紀倭馬亞王朝統治時期(據說有一根 石柱 是當時的哈里發親自奠基),其前身是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廟宇。它緊鄰著 伊斯法罕 大巴扎,是當地著名景點,2012年被評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星期五清真寺 進入寺廟,導游在認真的做介紹。只記得這座清真寺由四部分組成,建造於不同的歷史時期,從其外觀可以看出其古老的程度,這是我們參觀的第一座清真寺,也是最古老的,最喜愛的一座清真寺。透過這座清真寺,看到 伊朗 厚重歷史的一個側面。 ↑星期五清真寺 三位導游齊上陣,為大家解說。我們團友中還有兩位瞭解 伊朗 文化的團友,一位團友懂英文,對 伊朗 歷史也比較瞭解,可以與我們的英文導游溝通,替大家兼職提問題做翻譯;還有一位團友,疫情期間曾經購買過一本書《 伊朗 4000年》,可以說做足了功課而來,有他們二位助力,使我們的 伊朗 之行收穫更加豐富。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無法看懂文字,只能透過製作精良的古物欣賞它厚重的歷史與藝術美感。 ↑星期五清真寺 這座清真寺建築群占地20000多平方米,也是第一座在薩珊王宮的四庭院佈局格式上,按照伊斯蘭宗教建築需要,調整建設的伊斯蘭建築。其雙層帶肋圓頂是建築上的一個創新,為整個地區的建築設計帶來靈感。在這一遺址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其極具風格的裝飾細節,它們是一千多年伊斯蘭建築藝術風格發展的代表。 ↑星期五清真寺 從東面入口進入庭院,西面建築的伊萬門有著薩法維風格的裝飾,上面可以看到完美符合幾何造型的 馬賽 克圖案;南面建築的伊萬門則有 蒙古 特色的 馬賽 克花紋以及棱角分明的裝飾線條;北面的伊萬門則是典型的塞爾柱克風格,後面祈禱大廳內的 石柱 、穹頂和蜂窩狀藻井均由泥磚建成,非常朴素。 ↑星期五清真寺 進入北側大殿會感到一份很不同的氣氛,這裡吸引人註意的不再是色彩耀目的 馬賽 克裝飾,還有朴實的土磚裝飾,牆上雕滿各式各樣的伊斯蘭花紋圖案。不同的祈禱殿歷史不同,風格亦迥異,不同風格的裝飾,鋪陳著歲月的痕跡。 星期五清真寺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超喜歡這古磚結構的大殿。縱橫交錯繁複的結構,各種伊斯蘭風格的花飾造型,加上厚重的年代感,完全陶醉其中。不得不發自內心的贊美波斯工匠超人的智慧與建造水平。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這豐富變幻的穹頂造型、絢麗的瓷磚鑲貼與各種伊斯蘭經文和諧交錯搭配,產生一種另類的美感。 ↑星期五清真寺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面伊萬門旁的 蒙古 統治者的房間,能看到精美的古蘭經書法浮雕,巧奪天工的雕刻就像神來之筆。 ↑星期五清真寺 【古老的伊瑪目座椅】伊瑪目,伊斯蘭教教職稱謂。阿拉伯語音譯,意為“領拜人”、“表率”、“率領者”。指清真寺內率領穆斯林群眾舉行拜功的領拜師,與 中國 清真寺的阿訇相似。
什葉派強調伊瑪目的宗教性,以擁護 阿裡 及其後裔擔任穆斯林的領袖──伊瑪目為其主要特征。是伊斯蘭宗教團體組織內部地位最高的領導人,宗教領袖。在遜尼派中,伊瑪目一詞沒有宗教領袖的含義。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這裡氣氛古樸,令人恍如穿梭時空,返回古代。
聚禮清真寺集中體現了800多年來伊斯蘭宗教建築的演變,同時具備塞爾柱克(塞爾柱王國1037-1194年)、 蒙古 (1209-1415)和薩法維(1502-1722)時代的特點,這種特性在世界其他地方都看不到。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伊斯法罕大巴扎 從地下停車庫來到大巴扎廣場,必須經過這個走廊。繼續前行到達【星期五清真寺】。 ↑伊斯法罕大巴扎 星期五清真寺門外就是 伊斯法罕 大巴扎。 ↑伊斯法罕大巴扎 伊斯法罕 最大巴扎就位於伊瑪目廣場四周,那內部廊房即是集市,也就是巴扎。巴扎的長度足有2-3公里之長,別看這裡大,裡面的各類用品都是嚴格按照類別區分的。從最引人註目的游客紀念品到最深處的醫療服飾。可以說,一走進這裡,就能分出來哪些是土著,那些是游客。
哈柱橋(English:khajou),音譯有哈朱橋、赫久古橋和哈鳩橋。哈柱橋跨越 伊斯法罕 的扎因代河 ,位於三十三孔橋的東面。 ↑哈柱橋 該橋梁由阿 巴斯 二世於 1660年在一座古橋的基礎上建造的。長約105米,橋面寬14米左右,共有23孔。它既是一座橋,也具有水壩的功能。當橋洞封閉時,橋兩側的水位便會產生變化,產生蓄水的功能。橋有兩層拱隆,採用不同顏色的地磚區分開。
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分別走到上層橋面與下層橋面,欣賞古橋不同的建築風格,也邂逅在這裡游玩的當地人,看他們如何度過夜生活。 ↑哈柱橋 在橋中央,還有兩個很大的亭子,叫做國王會客廳。薩法維時代(1501-1722)國王經常在此舉行盛典。據說國王在橋中央,而每個大臣占據各個空洞,觀看盛典。 哈柱橋 ↑哈柱橋 三十三孔橋與哈柱橋真的是兩座歷史悠久又美觀的古橋,踏上兩座古橋猶如在穿越 伊朗 的一段歷史。 ↑哈柱橋 2.2 伊斯法罕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伊斯法罕 【星期五清真寺】,又稱為:聚禮清真寺(Jameh Mosque of Isfahan),是 伊斯法罕 最主要的清真寺,它始建於公元8世紀倭馬亞王朝統治時期(據說有一根 石柱 是當時的哈里發親自奠基),其前身是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廟宇。它緊鄰著 伊斯法罕 大巴扎,是當地著名景點,2012年被評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星期五清真寺 進入寺廟,導游在認真的做介紹。只記得這座清真寺由四部分組成,建造於不同的歷史時期,從其外觀可以看出其古老的程度,這是我們參觀的第一座清真寺,也是最古老的,最喜愛的一座清真寺。透過這座清真寺,看到 伊朗 厚重歷史的一個側面。 ↑星期五清真寺 三位導游齊上陣,為大家解說。我們團友中還有兩位瞭解 伊朗 文化的團友,一位團友懂英文,對 伊朗 歷史也比較瞭解,可以與我們的英文導游溝通,替大家兼職提問題做翻譯;還有一位團友,疫情期間曾經購買過一本書《 伊朗 4000年》,可以說做足了功課而來,有他們二位助力,使我們的 伊朗 之行收穫更加豐富。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無法看懂文字,只能透過製作精良的古物欣賞它厚重的歷史與藝術美感。 ↑星期五清真寺 這座清真寺建築群占地20000多平方米,也是第一座在薩珊王宮的四庭院佈局格式上,按照伊斯蘭宗教建築需要,調整建設的伊斯蘭建築。其雙層帶肋圓頂是建築上的一個創新,為整個地區的建築設計帶來靈感。在這一遺址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其極具風格的裝飾細節,它們是一千多年伊斯蘭建築藝術風格發展的代表。 ↑星期五清真寺 從東面入口進入庭院,西面建築的伊萬門有著薩法維風格的裝飾,上面可以看到完美符合幾何造型的 馬賽 克圖案;南面建築的伊萬門則有 蒙古 特色的 馬賽 克花紋以及棱角分明的裝飾線條;北面的伊萬門則是典型的塞爾柱克風格,後面祈禱大廳內的 石柱 、穹頂和蜂窩狀藻井均由泥磚建成,非常朴素。 ↑星期五清真寺 進入北側大殿會感到一份很不同的氣氛,這裡吸引人註意的不再是色彩耀目的 馬賽 克裝飾,還有朴實的土磚裝飾,牆上雕滿各式各樣的伊斯蘭花紋圖案。不同的祈禱殿歷史不同,風格亦迥異,不同風格的裝飾,鋪陳著歲月的痕跡。 星期五清真寺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超喜歡這古磚結構的大殿。縱橫交錯繁複的結構,各種伊斯蘭風格的花飾造型,加上厚重的年代感,完全陶醉其中。不得不發自內心的贊美波斯工匠超人的智慧與建造水平。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這豐富變幻的穹頂造型、絢麗的瓷磚鑲貼與各種伊斯蘭經文和諧交錯搭配,產生一種另類的美感。 ↑星期五清真寺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面伊萬門旁的 蒙古 統治者的房間,能看到精美的古蘭經書法浮雕,巧奪天工的雕刻就像神來之筆。 ↑星期五清真寺 【古老的伊瑪目座椅】伊瑪目,伊斯蘭教教職稱謂。阿拉伯語音譯,意為“領拜人”、“表率”、“率領者”。指清真寺內率領穆斯林群眾舉行拜功的領拜師,與 中國 清真寺的阿訇相似。
什葉派強調伊瑪目的宗教性,以擁護 阿裡 及其後裔擔任穆斯林的領袖──伊瑪目為其主要特征。是伊斯蘭宗教團體組織內部地位最高的領導人,宗教領袖。在遜尼派中,伊瑪目一詞沒有宗教領袖的含義。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這裡氣氛古樸,令人恍如穿梭時空,返回古代。
聚禮清真寺集中體現了800多年來伊斯蘭宗教建築的演變,同時具備塞爾柱克(塞爾柱王國1037-1194年)、 蒙古 (1209-1415)和薩法維(1502-1722)時代的特點,這種特性在世界其他地方都看不到。 ↑星期五清真寺 ↑星期五清真寺 ↑伊斯法罕大巴扎 從地下停車庫來到大巴扎廣場,必須經過這個走廊。繼續前行到達【星期五清真寺】。 ↑伊斯法罕大巴扎 星期五清真寺門外就是 伊斯法罕 大巴扎。 ↑伊斯法罕大巴扎 伊斯法罕 最大巴扎就位於伊瑪目廣場四周,那內部廊房即是集市,也就是巴扎。巴扎的長度足有2-3公里之長,別看這裡大,裡面的各類用品都是嚴格按照類別區分的。從最引人註目的游客紀念品到最深處的醫療服飾。可以說,一走進這裡,就能分出來哪些是土著,那些是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