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行~首爾篇

昌慶宮是繼景福宮,昌德宮之後所修建的第三座皇宮。主要是隨著王室成員的增多,昌德宮已經不夠住了。由於修建的基礎是為了擴大居住的空間,而不是處理政務,所以在最初它並不是一座王宮。因此於景福宮和昌德宮相比,它的規模小很多。
昌慶宮的明政殿是當年的原建築,所以儘管它是單層的、規模小,但是所有王宮正殿中歷史最悠久。
旁邊的文正殿則是王處理文書的地方。而崇文堂則是王和大臣們討論經文和國事的地方。
昌慶宮通明殿是中宮殿也就是王妃的寢殿。禧嬪張氏曾在通明殿附近埋藏凶物詛咒仁顯皇后,後來這事被髮現,她被賜毒藥,了卻一生。
養和殿是大妃的寢殿。十六大王仁祖避難時曾經在這裡居住過。
迎春軒和集福軒是王族處所的集體集聚地,其中集福宣是後宮嬪妃生活的空間。
春塘池本來是一塊水稻田,內有一片稻田和一個桑園,國王在稻田裡耕種,王妃則在桑園裡面養蠶。當年昌德宮和昌慶宮是合在一起共用一個後院。
其實去參觀昌德宮就知道當你要去看後面的secret garden。另外一邊就是昌慶宮的入口。
文政朋,大政門,明政門再加上個明政殿這些 韓國 的皇帝大王生活壓力也蠻大。















地鐵坐到city hall。 首爾 舊市政大樓現在已改為圖書館。新大樓則位於舊大樓的後面。
逛了一圈也沒有找到的導覽在哪裡?只好去德壽宮了,不過現在時間還早,所以在外面等開門。




進入中和門,你可以看到踏道上有龍。 朝鮮 王朝時期,作為 中國 的諸侯國,地位比 中國 低一級,所以很少看到王宮有龍。然而高宗建立大韓帝國後就是皇帝了,所以宮中也光明正大的出現了龍。在 韓國 所有的宮殿中,地道上有龍的只有中和門和中和殿。
到了中和店,可以看到四周有四個缸,這是之前用來存水防止火災的。 韓國 人相信火魔從天而降,造成火災。但是火魔長得很醜,當火魔從天而降時,在水中看到了自己醜陋的倒影,會把他嚇跑。
浚明堂,即阼堂,昔御堂都是高宗皇帝處理公事的地點。浚明堂除了是高宗的寢殿,還有別的作用。高宗被迫退位後,在60歲時喜獲愛女 德惠 翁主。所以這裡除了是 德惠 翁主讀書的地方玩,還找了其他大臣的兒女陪著他一起讀書,可以說是最早的幼稚園。不過1919年, 德惠 翁主八歲的時候高宗就過世了。
即阼堂要仔細觀察一下這個匾額,因為這是高宗的親筆字跡。高宗當初就是在這裡登上皇位,建立了大韓帝國。所以大火時即阼堂被燒毀以後他非常難過。因此重建時親筆寫下了這塊匾額。
1904年4月14日火災就是從 咸寧 殿發生的。這場火災燒掉了當時絕大部分的宮殿,其後兩年間修複了部分的宮殿。 日本 強迫高宗退位後,他又搬回此處居住。後來他突然去世,有人懷疑他是被下毒致死的。這位 韓國 唯一的皇帝,一生充滿了坎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