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首紀念】四天又四小時,景德鎮與有田告訴我的陶瓷故事(含景德鎮一日急行攻略)
↑景德鎮 第一次到訪是下午1點,中午時段已結束,下午時段還未到。
門口的大蒸籠熱氣騰騰,老闆躺在長凳上睡得深沉。
第二次到訪是隔天下午3點,竟然大門緊閉,無奈,大概是我們沒有緣分吧。 ↑景德鎮 還好前一個街角的無名小店,可以一直供應,選在這裡一嘗為快。 ↑景德鎮 透明的米皮嚼起來有點Q,裡面是韭菜,包的形狀真是和我們吃的餃子類似。
小小的餃子粑可以一口一個,一口氣十個不費勁。
驚喜感不突出,不知沒嘗到的老店味道會不會更勝一籌。 ↑景德鎮 冷粉,特屬 景德鎮 的傳統地方名吃。
說起 景德鎮 的小吃,冷粉是很多當地人心中排在第一名的。這裡的米粉比較粗,口味咸辣。
漆氏冷粉,我在那段路來回兩遍才瞥到小店的門頭。
或者說這不是一家店,而只是一個大門洞。 ↑景德鎮 冷粉7塊一碗,簡單幾秒就可以燙好。 ↑景德鎮 拌上泡椒、蔥花等佐料。
在我們“少辣少辣”的祈求下,老闆只好象徵性地抖一抖,但也是紅紅火火了。 ↑景德鎮 快速翻拌,冷粉即成。 ↑景德鎮 看似平淡無奇,細嚼卻可以感到米粉的香味。 ↑景德鎮 ↑景德鎮 看,這就是我們吃飯的大門洞。
去老攤子吃特色小吃,在這種前提下,衛生啦、服務啦,變成了不重要的部分。
臨走跟老闆道一聲好吃,聽到一句聽不懂的方言,我就把它當作吃好就好、下次再來吧。 ↑景德鎮 馮氏煎餅,和漆氏冷粉、鑫益粑店,在相隔不遠的三條街,人氣最紅火。
下午5點到店,得到的答覆是賣!完!了! ↑景德鎮 煎餅,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煎包。
後來在附近的市場找到一個攤子,店主正翻得火熱。
和我之前認知的煎包不同之處在於餡料。
韭菜餡,分不辣和辣的。
辣的最值得嘗試,裡面有紅紅的辣椒,味道比不辣的更好。 ↑景德鎮 辣椒粑,街頭很多阿姨在賣。
辣椒+糯米、辣椒+柚子皮、辣椒+南瓜……可以做成各種不同的辣椒粑。
但共同特征就是紅彤彤,味道咸甜咸甜有帶辣,很獨特,可能會吃不慣,可以各樣散成一點嘗鮮。 ↑景德鎮 傍晚到達我們住宿的客棧,位於昌南閣的10層。
昌南閣是在 昌江 邊上的仿古閣建築,還未完全啟用。 ↑昌南閣 ↑昌南閣 房間推開門就可以看見流經城區的 昌江 河。 ↑昌南閣 ↑昌南閣 換個角度望回白天的龍珠閣。 ↑昌南閣 房間的裝修也是有點浪漫,當然作為木製結構的門,冬天住還是稍稍透風。
這裡要贊客棧的阿姨,特地過來詢問而且幫我們鋪上電熱毯~ ↑昌南閣 ↑昌南閣 晚上窩在客棧點外賣,叫了當地也是比較有名的一家冷粉——麻辣婆。
除了冷粉還有水煮和油炸清湯。
水煮不清淡,是辣辣的,有點類似麻辣燙。 ↑麻辣婆 油炸清湯是看名字想不出做法和食材的一道菜。 景德鎮 的清湯也就是小餛飩,油炸的吃法還是頭一回見,看起來油膩,但是餛飩皮酥酥脆脆,蘸著辣椒油吃很棒~ ↑麻辣婆 又一次點了冷粉,可能是因為外賣的緣故,沒有感覺像下午漆氏的那麼好吃。
冷粉不冷,推薦堂食。 ↑麻辣婆 凌晨開市、瓷片古玩、打著手電筒逛地攤,這些關鍵詞已經讓人可以興奮地搓搓手。
畢竟,誰還沒有精神跟隨小三爺和小哥下過鬥呢?
曙光路的古玩市場,最早只在周一凌晨開市,因而被稱為“鬼市”。
瓷片古玩,躺在攤位上,在黑暗中綿延,而看清他們的唯一方式是自帶手電筒。
來鬼市擺攤的人,有的本是農民工人,無意挖出了寶貝,發家致富。
來逛鬼市的人,不乏走南闖北的淘寶人,慧眼識真,轉手間獲益翻倍。
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血本無歸,種種起落都在此上演。
好吧,說了那麼多都是傳聞中的鬼市了。
現在的曙光路古玩市場聽說多為仿造做舊,並且常年開著,只不過周一的早晨還是擺攤最多的,直到上午再稀稀拉拉散去。
說去“鬼市”,不能說去,也不能說上,更不能說逛,得說“趟鬼市”。“趟”,就好像摸著石頭過河,水深水淺自己知道,畢竟這兒賣什麼的都有,真假難辨,全憑經驗判斷。
碰巧行程到這裡適逢周一,那麼就去趟鬼市吧。
曙光路的古玩市場大門即是一座仿古建築。
記住這裡的計價單位,1塊=100塊,就可以去淘寶了。
當然在逛的過程中也有很多商家按正常單位計價,總之一定要問清再買。
↑曙光路古玩市場 ↑曙光路古玩市場 入口處的青花瓷片,這些瓷片不是特意燒制,而通常是自己將青花碗底切割成圓片狀,這是我覺得像我們這樣看熱鬧的游客最合適購買的東西。既不占地方,價格又合適,花色精美形狀好的15-30不等,如果不是完美主義者,可以繼續向里逛逛,我在路盡頭的一家小攤10元(正常單位計價)3個成交。
鬼市的東西,就算是做舊也多了加土的過程,買來盛裝食物是不合適了,而這樣的圓瓷片,洗刷乾凈了,當個茶墊碗墊還是很ok啊。 ↑曙光路古玩市場 ↑曙光路古玩市場 ↑曙光路古玩市場 這是我買下的瓷片。
門口的大蒸籠熱氣騰騰,老闆躺在長凳上睡得深沉。
第二次到訪是隔天下午3點,竟然大門緊閉,無奈,大概是我們沒有緣分吧。 ↑景德鎮 還好前一個街角的無名小店,可以一直供應,選在這裡一嘗為快。 ↑景德鎮 透明的米皮嚼起來有點Q,裡面是韭菜,包的形狀真是和我們吃的餃子類似。
小小的餃子粑可以一口一個,一口氣十個不費勁。
驚喜感不突出,不知沒嘗到的老店味道會不會更勝一籌。 ↑景德鎮 冷粉,特屬 景德鎮 的傳統地方名吃。
說起 景德鎮 的小吃,冷粉是很多當地人心中排在第一名的。這裡的米粉比較粗,口味咸辣。
漆氏冷粉,我在那段路來回兩遍才瞥到小店的門頭。
或者說這不是一家店,而只是一個大門洞。 ↑景德鎮 冷粉7塊一碗,簡單幾秒就可以燙好。 ↑景德鎮 拌上泡椒、蔥花等佐料。
在我們“少辣少辣”的祈求下,老闆只好象徵性地抖一抖,但也是紅紅火火了。 ↑景德鎮 快速翻拌,冷粉即成。 ↑景德鎮 看似平淡無奇,細嚼卻可以感到米粉的香味。 ↑景德鎮 ↑景德鎮 看,這就是我們吃飯的大門洞。
去老攤子吃特色小吃,在這種前提下,衛生啦、服務啦,變成了不重要的部分。
臨走跟老闆道一聲好吃,聽到一句聽不懂的方言,我就把它當作吃好就好、下次再來吧。 ↑景德鎮 馮氏煎餅,和漆氏冷粉、鑫益粑店,在相隔不遠的三條街,人氣最紅火。
下午5點到店,得到的答覆是賣!完!了! ↑景德鎮 煎餅,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煎包。
後來在附近的市場找到一個攤子,店主正翻得火熱。
和我之前認知的煎包不同之處在於餡料。
韭菜餡,分不辣和辣的。
辣的最值得嘗試,裡面有紅紅的辣椒,味道比不辣的更好。 ↑景德鎮 辣椒粑,街頭很多阿姨在賣。
辣椒+糯米、辣椒+柚子皮、辣椒+南瓜……可以做成各種不同的辣椒粑。
但共同特征就是紅彤彤,味道咸甜咸甜有帶辣,很獨特,可能會吃不慣,可以各樣散成一點嘗鮮。 ↑景德鎮 傍晚到達我們住宿的客棧,位於昌南閣的10層。
昌南閣是在 昌江 邊上的仿古閣建築,還未完全啟用。 ↑昌南閣 ↑昌南閣 房間推開門就可以看見流經城區的 昌江 河。 ↑昌南閣 ↑昌南閣 換個角度望回白天的龍珠閣。 ↑昌南閣 房間的裝修也是有點浪漫,當然作為木製結構的門,冬天住還是稍稍透風。
這裡要贊客棧的阿姨,特地過來詢問而且幫我們鋪上電熱毯~ ↑昌南閣 ↑昌南閣 晚上窩在客棧點外賣,叫了當地也是比較有名的一家冷粉——麻辣婆。
除了冷粉還有水煮和油炸清湯。
水煮不清淡,是辣辣的,有點類似麻辣燙。 ↑麻辣婆 油炸清湯是看名字想不出做法和食材的一道菜。 景德鎮 的清湯也就是小餛飩,油炸的吃法還是頭一回見,看起來油膩,但是餛飩皮酥酥脆脆,蘸著辣椒油吃很棒~ ↑麻辣婆 又一次點了冷粉,可能是因為外賣的緣故,沒有感覺像下午漆氏的那麼好吃。
冷粉不冷,推薦堂食。 ↑麻辣婆 凌晨開市、瓷片古玩、打著手電筒逛地攤,這些關鍵詞已經讓人可以興奮地搓搓手。
畢竟,誰還沒有精神跟隨小三爺和小哥下過鬥呢?
曙光路的古玩市場,最早只在周一凌晨開市,因而被稱為“鬼市”。
瓷片古玩,躺在攤位上,在黑暗中綿延,而看清他們的唯一方式是自帶手電筒。
來鬼市擺攤的人,有的本是農民工人,無意挖出了寶貝,發家致富。
來逛鬼市的人,不乏走南闖北的淘寶人,慧眼識真,轉手間獲益翻倍。
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血本無歸,種種起落都在此上演。
好吧,說了那麼多都是傳聞中的鬼市了。
現在的曙光路古玩市場聽說多為仿造做舊,並且常年開著,只不過周一的早晨還是擺攤最多的,直到上午再稀稀拉拉散去。
說去“鬼市”,不能說去,也不能說上,更不能說逛,得說“趟鬼市”。“趟”,就好像摸著石頭過河,水深水淺自己知道,畢竟這兒賣什麼的都有,真假難辨,全憑經驗判斷。
碰巧行程到這裡適逢周一,那麼就去趟鬼市吧。
曙光路的古玩市場大門即是一座仿古建築。
記住這裡的計價單位,1塊=100塊,就可以去淘寶了。
當然在逛的過程中也有很多商家按正常單位計價,總之一定要問清再買。
↑曙光路古玩市場 ↑曙光路古玩市場 入口處的青花瓷片,這些瓷片不是特意燒制,而通常是自己將青花碗底切割成圓片狀,這是我覺得像我們這樣看熱鬧的游客最合適購買的東西。既不占地方,價格又合適,花色精美形狀好的15-30不等,如果不是完美主義者,可以繼續向里逛逛,我在路盡頭的一家小攤10元(正常單位計價)3個成交。
鬼市的東西,就算是做舊也多了加土的過程,買來盛裝食物是不合適了,而這樣的圓瓷片,洗刷乾凈了,當個茶墊碗墊還是很ok啊。 ↑曙光路古玩市場 ↑曙光路古玩市場 ↑曙光路古玩市場 這是我買下的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