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伴飛完熱氣球去了“帝王谷”,我在船上閑坐了3個小時,看到游伴們微信發來“帝王谷”一幅幅彩繪圖片時懊悔不堪,我怎麼竟稀里糊塗的錯失瞭如此經典的“帝王谷”。
不知還會不會再來 埃及 ,畢竟還有太多地方要耗費時間游歷,看機緣吧,若再來“帝王谷”就是首選。
卡納克神廟,游移中用雙眼觸摸歲月風塵
午飯後去了城北5公里處的 卡納克 神廟,此行的最後一座神廟。
卡納克 神廟始建於3900多年前的古 埃及 第12王朝,至18王朝才基本完工,歷時700餘年,此後1300多年間不斷增修擴建,直到古 埃及 滅亡還未完工。它有大小神殿20餘座,十座塔門,三座雄偉大殿,是 埃及 規模最大,最壯觀的神廟,在規模上幾乎是 盧克索 神廟的17倍。
該廟也因常年埋在黃沙和崩塌的廢墟中不為人知,16世紀末開始發掘修複,直至20世紀主要建築物才被清理出來,逐步重塑出神廟的原貌。
由沙盤模型就可見神廟整體佈局的嚴謹規整,進入實地後更感嘆於它的浩大,雖破敗,但框架仍在,很多細節精緻如初。
高牆,塔門,由此便進入時光隧道。
分列兩側的獅身公羊石像,它們是太陽神阿蒙的化身。古 埃及 中王國和新王國都是從底比斯起家,阿蒙神被當做底比斯的地方神, 卡納克 神廟供奉的正是太陽神阿蒙。
大門側邊這座塞提二世方尖碑看起來非常小,但卻是很久遠的文物。
電影《尼羅河的慘案》的場景。
公羊獅身像身前雕刻著站立的拉美西斯二世,象徵接受太陽神的庇護和祝福,很多都已殘缺。
這是網上看到的兩張圖片, 盧克索 神廟和這裡通過獅身人面大道連通。
黃點處是我們的游輪停靠地,綠點處是 盧克索 神廟,藍點處是昨晚看見的 盧克索 神廟獅身人面大道,紫色點就是今天我所在的 卡納克 神廟。
下圖的藍點是 盧克索 神廟的來處和麵獅身人面大道的起點,紅點是今天進入 卡納克 神廟前的公羊大道,橘紅色點是花岡岩聖甲蟲的擺放處。
進入大門的一處小廣場,擺放著殘石和雕像。
神廟的佈局圖。
第二塔門。
電影《尼羅河的慘案》中游客和大偵探波洛正在步入第二塔門。
門前有尊8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雕像足部雕刻著他妻子奈菲爾塔莉的立像,寓意拉美西斯二世希望自己重生時能有她的陪伴。比例的極為懸殊大概也反映出法老的尊嚴,即使是王室夫妻也是王臣關係。但古 埃及 能將自己與愛妻雕刻在一起的也唯有拉美西斯二世一人。
第二塔門內的多柱廳是古 埃及 最富有的法老十八王朝的阿蒙霍特普三世所興建。由16排134根巨型 石柱 組成,中間兩排最大的12根 石柱 高23米,直徑3.57米,隊友們手拉手在圍繞丈量著圓柱。
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中的一個場面就在這裡取景,那時對 埃及 瞭解少之又少,也完全不知道 卡納克 神廟,只被電影的懸念所吸引,記住了高大的 石柱 和巨石呼嘯而下的驚險瞬間。 卡納克 神廟的聲名遠揚除了其自身的歷史文化價值,應該說這部電影的宣傳也功不可沒,今天我就在 石柱 的腳下。
據說這就是影片中從 石柱 頂端落下的那塊石頭。
上面雕刻的圖案不知何意。
粗壯、高聳、密佈的巨形 石柱 ,造就了一個 石林 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