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行跡】土耳其回憶錄

















這些古老的遺跡似乎在述說著奧斯曼帝國的輝煌,每每向城市的高處望去,我總忍不住驚嘆, 伊斯坦布爾 整座城市就是一個建築博物館!
加拉太塔就是其中一個十分顯眼的存在。這座建於中世紀的9層石塔,相信每一個來伊城的游客都不會忽略它。這裡是俯瞰 伊斯坦布爾 天際線絕佳位置。




也許無人機可以看得更高更遠,但城市在腳底躁動低吟的美妙感覺,並非單一的視覺可以取代的。




聖索菲亞大教堂,已經不能算一個宗教場所(截止2020年7月),她因宗教而生,也因宗教而死。
但每一個到訪伊城的人,應該都想來親眼一睹其芳容。
震撼,華麗,破敗,莊嚴,聖潔……
她的生平簡短而悲涼,始建於公元537年,是拜占庭風格建築的巔峰。1453年,奧斯曼 土耳其 帝國攻占君士坦丁堡,將這裡變成了清真寺。直到1935年, 土耳其 之父凱末爾才讓其以“博物館”的名義重新展現在世人眼前。





本以為這座古跡可以一直以這種方式活著,雖然不倫不類,卻至少是一個放眼全世界都如此特別的存在。
可沒想到,歷史還是開了倒車。2020年7月, 土耳其 總統埃爾多安簽署命令,批准將 伊斯坦布爾 聖索菲亞教堂改為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真正意義上的消亡了。
帕慕克說,“我最恐懼的不是神,而是過度信仰她的那些人。”
少數服從多數,看來這哪裡都是不變的真理。宗教和民族主義是一個迷思。
唉,可惜,我沒能多欣賞一下她的美麗。
這裡有兩篇關於聖索菲亞教堂的文章,可以讓大家更好的瞭解來龍去脈
******
******
我去的第一個清真寺不是著名的藍色清真寺,而是相對小眾的耶尼清真寺。
或許1663年落成的耶尼清真寺在這座千年古都之中太過嶄新,所以它的另一個名字是“新清真寺”。
然而,萬萬沒想到,那天這裡不對游客開放。
還好,我瞥見了旁邊廣場上賣鴿子飼料的老人,這是自帶電影感的場景,於是有了下麵這一張我最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