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古跡中回眸,在藝術的海洋里徜徉 — 記錄在偉大的羅馬自由行走的5天(上)
嘿!古 羅馬 金字塔就在前面! 塞斯提伍斯金字塔(Piramide di Caio Cestia)大約建於公元前18年~前12年,是官員Caius Cestius之墓。與 埃及 的金字塔相比,它的個頭要小了很多很多~~,這座金字塔高37米,邊長各30米,白色 大理 石石板貼面。據資料介紹,內部墓室為簡單的矩形,5.95米長,4.10米寬,4.80米高。該墓在古代已遭盜墓,1660年在墓室內只發現壁畫。該墓在修建時已被封死,沒有入口。 塞斯提伍斯金字塔靠近 聖保羅 門和新教公墓。它坐落在兩條古代道路的交叉點:奧斯迪亞大道和Via della Marmorata。由於塞斯提伍斯金字塔與城防工事結合在一起,它也是當今保存最完好的 羅馬 古建築之一。 ↑Porta San Paolo 緊鄰的是 聖保羅 門(Porta San Paolo),門樓內設有Ostiense博物館(Soprintendenza Archeologica Roma)。 ↑Porta San Paolo 聖保羅 門由馬克森·提烏斯在3世紀建造,門樓兩側是兩個圓柱形塔樓,有兩個入口,是 羅馬 奧勒良城牆南側的城門之一。在4世紀,兩個塔由弗拉維烏斯·奧古斯都·霍諾留提高。貝利撒留(公元530年~ 540年)又在其前方修建了第二道城門。549年, 羅馬 被圍困,東哥德人通過此門進城。1943年9月10日, 意大利 與盟國停戰商定兩天后, 意大利 軍方和民間力量在此試圖阻止 德國 人占領 羅馬 ,激戰造成人員傷亡570人。 ↑Porta San Paolo 走進一個開放的綠地 — 新教墓地,一組現代雕塑跳入眼帘,被一串鎖鏈反捆雙手的基督徒們背負著十字架✝️就要為自己的信仰義無反顧地步入刑場。 不知不覺間,聖撒比納堂就在眼前了。這裡對國內游客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眾的教堂,國內的網站上幾乎查不到它的詳細資料。教堂的入口非常簡樸可以說是不顯山不露水,但走進教堂你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古老而值得去瞭解的教堂。 ↑聖撒比納堂 聖薩比納堂(Basilica di Santa Sabina all‘ Aventino 聖莎比娜教堂)是 意大利 羅馬 阿文丁山上的一座歷史悠久的教堂,由 伊利 里亞的彼得,一個達爾馬提亞的牧師在公元422年~432年,在 朱諾 神廟附近建造。聖薩比納堂是 羅馬 現存最古老的長方形教堂,設計簡單,裝飾剋制。因為它簡單的,聖撒比納成為中世紀早期最為典型的集中式平面建築(羅曼式建築 roofed Roman forum),這是基督教教堂建築的一個跨越。公元5世紀的 羅馬 曾以它作為 巴西 利卡教堂的建築標準,被大力推廣。 這座教堂建於早期帝王將相的舊址上(維基百科上說是 羅馬 元老盧修斯·法比尤斯·西洛府邸的原址),據說其中有一座是薩比娜(Sabina)的。薩比娜原是 意大利 羅馬 阿布魯佐 (Abruzzo)地區阿韋扎諾(Avezzano)的女總管,因受她的僕人 塞拉 菲亞的影響皈依了基督教。公元125年,薩比娜被哈德良皇帝斬首(普布利烏斯·埃利烏斯·哈德良 Publius Aelius Traianus Hadrianus,公元76年1月24日~138年7月10日,綽號勇帝, 羅馬 帝國安敦尼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五賢帝之一,117年~138年在位。這位皇帝非常博學多才,還是一位同xing戀者。這麼開明的一位皇帝居然容不下基督徒,本人覺得不可思議),而 塞拉 菲亞則被用石頭砸死。以身殉教的薩比娜後來被奉為基督教聖人,而這座教堂當初就是奉獻給她的。所以,它是一座領銜教堂(titular church)。 ↑聖撒比納堂 9世紀,聖薩比娜教堂被封閉成為一個防禦工事區。1587年和1643年,多梅尼科·豐塔納(Domenico Fontana)和弗朗西斯科· 博羅 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分別對教堂內部進行了大規模的翻修。 意大利 建築師和藝術歷史學家 安東 尼奧·穆尼奧斯(Antonio Munoz)修複了這座教堂的中世紀外觀(自1870年以來,這裡一直是一個檢檢站)。教堂的鐘樓始建於10世紀,在巴 洛克 時期進行了改建。 ↑聖撒比納堂 聖薩比納教堂外一個由柏木鑲嵌製成的大門是這個教堂的看點之一。這個木門通常被認為是公元430~432年間所建(儘管它顯然不是為這個門道建造的),該門最初的佈局是28塊木板,在這些嵌板中,原有的10塊已經丟失被其他面板代替,還有18塊木板幸存了下來。在這些被保存下來的面板中,有一塊描繪的是聖經中最著名的場景 — 耶穌受難;而這一塊門板可能是已知的第一個公開展示的耶穌受難圖像!這扇門的價值可想而知。其他的17個畫板也因為其對基督教肖像學的重要性而成為廣泛分析的對象,它們分別描述了《舊約》和《新約》中的一些場景,雖然這些場景並不是連貫的聖經故事。 下圖為被保留下來的其中16塊門板。門板的雕刻呈兩種不同的風格,一種包括更多的細節和堅持古典藝術的風格,另一種則採用更簡單的風格,這表明這扇門可能出自幾個藝術家之手。嵌板框架上的抽象植物設計與美索不達米亞風格一致,表明至少有一位藝術家來自這個地區。由於嵌板和薄外框的狹窄組成,很可能這扇門原本更大,然後被削減,以適應聖薩比納的框架。這使得人們不清楚這扇門最初是否打算用於這種特殊結構?它可能是為一個不同的、有著更大的門洞尺寸的 羅馬 建築設計的,但後來由於未知的原因被轉移到聖薩比納堂。然而,這扇門很可能是在432年建造聖薩比納教堂的時候建造的,因為一塊門板上描述的克雷默場景中的大人物在風格上與對狄奧多西二世的描繪相似,狄奧多西二世在公元408年~450年為東 羅馬 帝國皇帝(八歲繼位,在位期獨尊基督教),是聖薩比娜堂建造時的皇帝。因為年輪學和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證實,用於門板的木材是從5世紀開始的,因此雕刻可以追溯到公元421~431,或431~440年。 這一塊門板可能是已知的第一個公開展示的耶穌受難圖像。 在中殿正門的上方雕有獻給彼得的藍色銘文,並用金色鑲嵌,異常精美。據說這個是初建時的原始拉丁文獻詞。 教堂入口左側的廊道,寧靜安詳,走道的盡頭是一尊聖母和聖子的雕塑。 ↑聖撒比納堂 ↑聖撒比納堂 高大、寬敞的中殿有24根普洛康尼西亞 大理 石柱 與 科林斯 式柱頂和底座完美匹配,這些底座和柱頂都來自原址的 朱諾 神廟(Temple of Juno)而被重新利用。 ↑聖撒比納堂 中殿的頂部採用木製結構一直延伸到深遠的半圓形後殿,兩側各有一個禮拜堂,結構簡單清晰。 後殿穹頂上的這幅已經不是最初的五世紀 馬賽 克鑲嵌畫(這幅鑲嵌畫的圖像與另一幅5世紀的鑲嵌畫非常相似,那幅畫17世紀在卡 塔巴 拉的桑特 安德里亞 被毀),現在這幅是1559年由Taddeo Zuccari按照原畫重新繪製。這幅畫的構圖可能沒有改變:基督坐在一座小山上向眾人傳講福音,羊羔在山腳下的小溪里飲水,他的兩側是一個好賊和一個壞賊。那兩個賊後來和耶穌一起被釘上了十字架,有一個譏誚地說:“你不是基督嗎?可以救自己和我們!“另一個就應聲責備他說:“你既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神嗎?我們是應該的,因我們所受的與我們所做的相稱,但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好的事。”他對耶穌說道:“耶穌啊,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加福音23章39~43節)。一個是譏諷的人,一個是認罪的人,兩個人最後得到完全不同結果。那個認罪的犯人得到主耶穌的救贖,因為他抓住了最後一個悔罪的機會,當他與耶穌同釘十字架的時候,他承認自己的罪,承認自己這樣是應當的,承認耶穌是完全的義人,不應當和他同樣釘在十字架上。相信他在此之前也一定聽說過主耶穌所傳講的福音,悔過的賊也被稱為好賊,這個臨死蒙恩的賊就是一個好賊。 ↑聖撒比納堂 室內的一個有趣的特點是地板上有一個帶框的洞,暴露出一根 羅馬 時代的廟宇柱,它的年代比聖薩比納還要早。這似乎證實了這裡的確是 羅馬 時代在山頂上建立的 朱諾 神廟的遺跡,當時的神廟很可能被夷為平地,變成帝王將相的官邸,而後建造了現在的大教堂。 ↑聖撒比納堂 1220年,霍諾里烏斯三世邀請道明會(Dominicans Order,多明我會)創始人 多米尼克 在聖薩比那教堂居住。至此,聖薩比納教堂變得有名無實,成為 羅馬 天主教傳教士會的修道院、主教座堂。1287年,這裡舉行了一次秘密會議,會議期間發生的一場瘟疫奪去了其中六人的生命,主教們不得不離開了教堂直到1288年2月才重返教堂,選舉尼古拉斯四世為教皇。
📎 道明會,又譯為多明我會,亦稱“佈道兄弟會”,是天主教托缽修會的主要派別之一,主要是在城市的中上階層傳教。會士均披黑色斗篷,以區別於方濟各會的“灰衣修士”, 加爾 默羅會的“白衣修士”,因此有“黑衣修士”之稱。1215年,多明我會由 西班牙 貴族 多米尼克 創立於 法國 圖盧茲 ,教皇霍諾里烏斯三世在1216年批准了傳教士的命令,這是“教會設立的第一個有學術使命的命令”。1232 年受教皇委派主持異端裁判所,曾殘酷迫害異端,控制 歐洲 一些大學的神學講壇。除傳教外,主要致力於高等教育。 意大利 的波洛尼亞大學、 法國 的 巴黎 大學, 英國 的 牛津 大學等均為該派從事教學和研究活動的場所。 正殿的 大理 石地面上刻有道明會創始人 多米尼克 (Saint Dominic)的畫像。 側殿的小禮拜堂不大,但光線極佳壁畫精美。拱券上方與之對應的高窗,為教堂內部帶來明亮神聖的光芒。拱廊採用 大理 石鋪面,並繪有彩色圖案,與典稚精美的教堂內部達到和諧統一。兩側的 大理 石碑上記載著道明會的發展歷史和人物名字,神壇上供奉著的畫像是“聖母和聖 多米尼克 “。 ↑聖撒比納堂 教堂的外觀是由亞硒酸鹽而不是玻璃製成的大窗戶,看起來和它在5世紀建造時差不多。
📎 道明會,又譯為多明我會,亦稱“佈道兄弟會”,是天主教托缽修會的主要派別之一,主要是在城市的中上階層傳教。會士均披黑色斗篷,以區別於方濟各會的“灰衣修士”, 加爾 默羅會的“白衣修士”,因此有“黑衣修士”之稱。1215年,多明我會由 西班牙 貴族 多米尼克 創立於 法國 圖盧茲 ,教皇霍諾里烏斯三世在1216年批准了傳教士的命令,這是“教會設立的第一個有學術使命的命令”。1232 年受教皇委派主持異端裁判所,曾殘酷迫害異端,控制 歐洲 一些大學的神學講壇。除傳教外,主要致力於高等教育。 意大利 的波洛尼亞大學、 法國 的 巴黎 大學, 英國 的 牛津 大學等均為該派從事教學和研究活動的場所。 正殿的 大理 石地面上刻有道明會創始人 多米尼克 (Saint Dominic)的畫像。 側殿的小禮拜堂不大,但光線極佳壁畫精美。拱券上方與之對應的高窗,為教堂內部帶來明亮神聖的光芒。拱廊採用 大理 石鋪面,並繪有彩色圖案,與典稚精美的教堂內部達到和諧統一。兩側的 大理 石碑上記載著道明會的發展歷史和人物名字,神壇上供奉著的畫像是“聖母和聖 多米尼克 “。 ↑聖撒比納堂 教堂的外觀是由亞硒酸鹽而不是玻璃製成的大窗戶,看起來和它在5世紀建造時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