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古跡中回眸,在藝術的海洋里徜徉 — 記錄在偉大的羅馬自由行走的5天(上)
羅馬 耶穌會教堂(Church of the Gesu / Chiesa del Gesù)位於納 沃納 廣場附近的耶穌廣場,是天主教修會耶穌會的母堂。教堂外觀是第一個真正的巴 洛克 風格的立面,教堂的中殿、十字型結構和側堂的壁畫都成為 意大利 和 歐洲 的耶穌會教堂,特別是美洲耶穌會教堂的典範。它也是巴 洛克 時期、天主教反改革運動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教堂之一。耶穌教堂由耶穌會的創辦人聖依納爵‧羅耀(Saint lgnatius of Loyola )拉於1551年提出建造,1568年開始建造直到34年後的1602年完工。1773年耶穌會被解散,在那之前,耶穌教堂一直是耶穌會領導的住處。 耶穌教堂中殿天棚的裝飾是重要看點,是巴琪亞奇的壁畫《耶穌之名的勝利》。 聖安德烈 教堂是為紀念耶穌十二門徒之一 聖安德烈 而興建的教堂。 聖安德烈 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聖·彼·得的弟弟,成為 羅馬尼亞 和 蘇格蘭 的主保聖人,相傳 聖安德烈 在 希腊 被釘X型十字架而殉難。 聖安德烈 聖殿(Piazza di Sant‘Andrea della Valle),典型的巴 洛克 建築風格,有著無比華麗的外牆,由 拉伊 爾迪於1665年設計建造。其華麗的圓頂是由馬德諾於1622~1625年設計,穹頂壁畫也相當精彩。穹頂裝飾有拉朗(Lafrako)壁畫,它是一個真正巴 洛克 風格的的珍寶,絕對宏偉壯觀的不要錯過的好地方。雖然它不是一個巨大的教堂,然而進入 聖安德烈 教堂,滿眼看到的絕對是震憾的美麗藝術品,大教堂里裝飾有美麗的油畫、雕塑、壁畫和黃金技藝的完美結合,令人印象深刻。這裡就像一個禮堂應有的安靜與肅穆,在裡面享受寧靜和你自己的腳步聲。 ↑聖安德烈大教堂 除了欣賞精美絕倫的建築外,納 沃納 廣場也是一個放鬆休閑的好去處,在廣場上隨處可以看見正在提筆作畫的街頭畫家,如果喜歡,可以買一幅帶回去,說不定是哪個未來大師的傑作呢。但想要給作品拍照,須徵詢畫家本人的同意哦。 很是欽佩那些從事行為藝術的藝人,把自己塗成這樣還要長時間保持紋絲不動的樣子以便使自己看上去更像一尊雕像,真的是不容易! 觀察了一番,游客往前面那個器皿中投入錢幣的次數並不是很多,這樣工作一天很辛苦收入也很不穩定,真的是掙錢不容易。 我覺得這位老藝人還蠻有腔調的,於是徵得同意拍了兩張,為表示感謝給了他一些小費。 當他知道我從 中國 來,就特意彈了一段《茉莉花》,突然覺得小費是不是給少了? 非常賣力地演唱著~~廣場上這樣的藝人很多。 ↑納沃納廣場 廣場上也設有集市,從蔬菜水果、果乾香料到手工藝品應有盡有,走走逛逛別有樂趣。累了可以去廣場旁的餐館或咖啡館飽餐一頓,所有的餐館都設有露天席位,天氣晴朗的時候在露天坐席上享受意式美餐別有風味,但這裡的價格可能會偏高哦。另外,納 沃納 廣場上也有幾家知名冰淇淋店,不妨買一個品嘗,在廣場周邊的石階上坐下,看廣場上街頭藝人的精彩表演,欣賞美輪美奐的建築,觀察作畫者專註的表情......享受悠然自得的 羅馬 假日。在附近的藥妝店買了兩瓶這種化妝水,真的非常好用。 🌷 威尼斯廣場此次 羅馬 之行可以說是從 威尼斯 廣場邊的 圖拉 真廣場開·始,今天也將從 威尼斯 廣場結·束。雖然多次路過這裡,但每次走過都沒好好地停下腳步。今天,我們要放慢腳步看個仔細。 ↑威尼斯廣場 威尼斯 廣場(Piazza Venezia)是 羅馬 最大的廣場,位於卡匹托利山(Capitoline Hill),它的名字源於由 威尼斯 紅·衣·主·教 Pietro Barbo、後來的教皇保羅二世建造的 威尼斯 宮(Palazzo Venezia)。 威尼斯 宮位於面朝白蛋糕時的右手邊,以前是聖馬可宮(Palace of St. Mark),旁邊是 威尼斯 的守護神 - 聖馬克 教堂(緊挨著 威尼斯 宮的白色立面)。這座宏偉的建築群最初的結構是一座朴素的中世紀建築,被任命為聖馬可教堂樞機主教的居所。1469年它成為教皇的宮殿, 1564年 威尼斯 宮是 威尼斯 共和 國在 羅馬 的大使館。從1797年起, 奧地利 占據宮殿達120年之久,1916年 意大利 政·府收回後整修刷新。獨·裁·者墨索裡尼(Mussolini)上臺後將其變為其官邸,他利用了這種現代和古老的象徵意義,以及有用的開放空間常在正 中陽 臺上向其支持者發表煽·動·性的演說和訓話。現在的 威尼斯 宮是 意大利 國家博物館的所在地,宮殿面向 威尼斯 廣場和帝國大道。 ↑威尼斯廣場 威尼斯 宮殿的對面是 威尼斯 保·險·總·公·司大樓(the building of Assicurazioni Generali ),是馬納塞於1911年仿照對面的 威尼斯 宮殿而建的,大樓右側24號,曾是藝術大師米開朗基居住過的地方,可惜已被拆除。 ↑威尼斯廣場 威尼斯 廣場上最引人註目的便是這高大的白色建築, 維克 多·伊曼紐爾二世紀念堂,其獨特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和白色 大理 石造型被人們戲稱為“結婚蛋糕”、“打字機”。這個紀念堂是為了慶祝1870年的 意大利 統一耗時25年才建成的,其高大在 羅馬 的建築群中也是屈指可數,St Peter 大教堂的觀景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它。16根圓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臺階下兩組噴泉寓意深刻:右邊的象徵第勒尼安海,左邊的象徵亞得里亞海,中央騎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 意大利 統一大業的國王 維克 多·埃曼紐爾二世(Victor Emmanuel II /Vittorio Emanuele II)。 ↑威尼斯廣場 建築物上面有兩座巨大的青銅雕像,右邊代表的是“熱愛祖國的勝利”,左邊代表的是“勞動的勝利”。 ↑威尼斯廣場 勞動的勝利 ↑威尼斯廣場 意大利 王國第一任國王 維克 多·埃曼紐爾二世的紀念碑,騎在高頭大馬上的 維克 多·埃曼紐爾二世很是威風凜凜。 ↑威尼斯廣場 高頭大馬雕像下是 意大利 無名戰士墓,它是 維克 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碑的一部分。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這裡都有持槍的士兵守護著,以表達對這些為統一 意大利 犧牲的將士們的敬意。 象徵亞得里亞海的噴泉 象徵第勒尼安海的噴泉(Fontana del Tirreno),由維托利亞諾(Altare della Patria)設計製作。 怎麼看我都覺得這尊雕像很有些革·命的氣息。 ↑威尼斯廣場 這是介於 威尼斯 廣場與 羅馬 廣場邊的一個 意大利 海軍博物館。小伙伴中有兩位軍迷,跟著他們去吃·瓜。 ↑威尼斯廣場 艦旗 近看“大蛋糕”,真是精美。 ↑威尼斯廣場 緊挨著紀念堂是建於卡匹托爾山最高點的阿拉科埃利聖母堂(Santa Maria in Aracoeli),最初,這座教堂因為坐落在古 羅馬 的卡匹托尓(Capitoline Hill)山上,故被稱為國會山上的聖母堂(Sancta Maria in Capitolio)。到了14世紀,它被重新命名為天壇聖母堂(Basilica of St. Mary of the Altar of Heaven)。該教堂建於公元7世紀,12世紀中期的 羅馬 指南《 羅馬 奇跡》(Mirabilia Urbis Romae)中有一個中世紀的傳說,聲稱在這座教堂主殿所在的地方,提伯丁女祭司(Tiburtine Sibyl)曾向奧古斯都預言基督將要降臨。因此,奧古斯都和提伯丁女祭司的雕像被畫在高高的祭壇上方拱門的兩側。
天壇聖母堂內埋葬著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聖 海倫娜 ,以及 羅馬 教皇洪諾留四世和波斯尼亞的 凱瑟琳 皇后。 ↑天壇聖母堂 卡匹托利歐廣場(Piazza del Campidoglio)由米開朗琪羅設計。
天壇聖母堂內埋葬著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聖 海倫娜 ,以及 羅馬 教皇洪諾留四世和波斯尼亞的 凱瑟琳 皇后。 ↑天壇聖母堂 卡匹托利歐廣場(Piazza del Campidoglio)由米開朗琪羅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