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君在英國之 倫敦 LONDON (行程+經典景點+LONDON PASS攻略)

順著大路往前走,等你來到了 謝爾 登尼安大劇院(Sheldonian Theatre)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已經進入了 牛津 了。看到外牆柱子上的一排古 羅馬 哲學家們的石雕人頭像,就能斷定你已經在這個曾被評為 牛津 的建築珍寶之一的大劇院前了。該劇院是1668年建成的,聽說每年的入學典禮,畢業典禮,重要人物演講等都會在這裡舉行。

而圓形圖書館的正對面就是 博德 利圖書館——哈利波特迷一定會覺得這裡非常的熟悉的,因為第一部的魔法石就是在這裡拍的。同時,這也是 英國 最古老的圖書館了。進入參觀是需要收費的,而且圖書館藏書管理非常嚴格,只能閱覽,不能外借的哦,而且是國王也不能破例。

繼續深入 牛津 的腹地,卻也會把自己繞暈在橫街窄巷之間。可能於我,更喜歡色彩明麗的 劍橋 更甚於似乎有點沉重的 牛津 。

夜幕下的 泰晤士 河岸
從 牛津 回到 倫敦 ,是晚上大概8點多了。看著也不是很累,就跟Connie去了 泰晤士 河岸看看華燈初上的 倫敦 。
本來想去坐摩天輪的,卻在看到無數人排隊的時候就放棄了,於是只能到處轉轉,看看夜色籠罩下的大笨鐘, 倫敦 眼,塔橋等。寒風凜冽,幸而運氣不太差,天氣尚好,是個清朗的夜晚。



從 ****** 的家裡,坐地鐵就能來到這些景點的集散地,我和Connie是預計好了要從最東邊的Tower Bridge開始,沿著River Thames一直往西走,就能把河岸兩旁的所有建築物看得一清二楚,不錯過。
繞不開的 泰晤士 河River Thames
泰晤士 河是 英國 的母親河,貫穿了 倫敦 的整座城市,而 泰晤士 河的兩岸儘是各式建築的傑作,在 倫敦 ,若你真的沒到過 泰晤士 河的兩岸,定不能說你曾到過 倫敦 與 英國 。而要認識 倫敦 最好的方法就是從 泰晤士 河開始。所以今天,我和Connie就是沿著Thames 溯源。
Tower Bridge 倫敦 塔橋
藍天白雲下的 倫敦 塔橋是優雅的存在,每次看到它,都有那種,我就在那裡,不管世事如何變遷,我就屹立在這裡,我自優雅地看著日出日落,守護著 泰晤士 河上來往的船隻。
這是一座擁有130+年曆史的開懸索橋,橫跨 泰晤士 河,連接 倫敦 的南北兩區,橋分上下兩層,上層支撐著兩側的塔,下層橋面可以開合,合起來時通車;打開時河面行船。說到底我是更喜歡塔橋這種設計風格,濃重的英倫風格,古樸而時尚,厚重而簡潔。坐著電梯登上塔橋,塔橋的歷史變遷一一講述,透過玻璃窗看 泰晤士 河,走在“玻璃棧道”上看橋下迷你人兒和車兒,也是一件刺激美好的事情。繞著迴旋樓梯下來,更多的 英國 著名地標經典悉數呈現在LED的屏幕里。




貝爾法斯特 號——皇家海軍巡洋艦
HMS Belfast 承載了許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憶。它現停靠在 泰晤士 河的南岸供游客上船體驗它的魅力。從1938年開始正式服役,1944年,配合盟軍參與了 諾曼底 登陸,直至1963年才正式退役,是當時 英國 皇家海軍建造的最大的輕巡洋艦。船上的船長室、引擎室、砲塔、船員休息室、餐廳、甲板都開放給游客參觀。還有蠟像重塑船上的生活。



船游 泰晤士 ,實在是給我們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將 泰晤士 兩岸的著名景點一網打盡,加上能用London Pass,那就更能算是不錯的選擇。料想到穿上的冷風勁吹,我和Connie便買了Starbucks,還備了點乾糧上船。船游大概40分鐘這樣子,有幾個PIER可以選擇,如London eye Pier,Westminister Pier,Tower Pier 還有Greenwich Pier。我對London eye Pier 是情有獨鐘的(因為那是最容易找的碼頭,因為London eye下麵總是排滿了人)。但是第一次坐船我是從Tower Pier上船,London eye Pier下的船。認準City Cruises游輪就好了。24小時不限次數的上下船!




London eye 和Big Ben
從London eye Pier下船,一抬頭,你便發現,你正在London Eye的正下方了。那裡無論是什麼時候會有好多好多的人在排隊,我生性也不是特別喜歡湊熱鬧,所以也就只是遠遠近近地看一下London Eye。每一格的空間都挺大的,感覺可以開一個小型Party.


走過威斯敏特橋,就能近距離看到Big Ben和議會大廈了。Big Ben 也是 英國 文化的一種象徵,一百五十多年的滄海桑田,大笨鐘依然準時準點地為 倫敦 人報時,兢兢業業。每一聲鐘聲都是渾厚有力的,仿佛也是訴說著 大英 帝國的厚重的英倫歷史。尚記起那天的一條新聞,大笨鐘一周跑快了6秒。如此想來,大笨鐘於 英國 人是何其重要,大笨鐘的準時準點是多麼深入人心。僅僅是跑快了6秒,都足以讓 英國 人驚訝和不安。金閃閃的鐘塔,時間和歲月,鐫刻的是讓這座鐘塔在陽光下不斷閃耀著光芒的底蘊!


始建於公元960年,從1066年開始,便是 英國 君主安葬或者加冕登基,或王室婚禮等重大儀式舉行的地方,處理國王和王室成員外,西敏寺的墓葬群里還安葬了許多各個領域中有著傑出貢獻的名人,如 達爾文 、狄更斯、 牛頓 等。說到這,最為熟悉的應該就是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世紀婚禮也是在這裡舉行的。最喜歡聽的是伊麗莎白和她表姐 蘇格蘭 女王瑪麗之間的恩怨情仇,可能是因為之前看了關於這段時期的《 英國 史》紀錄片吧。
無可否認的是,西敏寺是一座精雕細刻的哥特式建築,我對它是毫無抵抗力的喜歡。正門是採用的 維多利亞 時代的裝飾風格。灰白與深赭色斑駁的牆面,掩飾不了它的奢華和精緻。那是一個不把時間和金錢放在眼裡的年代。每一塊磚,每一片瓦,每一處雕刻,每一個裝飾,無不精雕細琢。當我們今天看到這座建築物時,不僅為她整體造型的完美和細節的優雅而折服。進入教堂的拱形大門後,恢弘感,莊嚴肅穆的氣氛縈繞周圍,心中充盈著是敬畏和純凈。
看盡世間浮沉,世事變遷,人間悲喜,聽遍嬉笑怒罵,嬌嗔魅語,西敏寺都用它冷靜淡然的態度屹立於此。




備註:有中文語音導覽,值得認真聆聽,前往直前也務必查好每天的開放時間,參觀時間大概在一個半小時左右。西敏寺內不允許拍照。
白金漢 宮——女王辦公的地方
從西敏寺出來,天色已晚,沿著儀仗林蔭大道步行到了 白金漢 宮。


這裡是伊麗莎白女王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它與故宮,白宮, 凡爾賽 宮,克裡姆林宮並稱為世界五 大名 宮。其實,從外觀看,這裡並沒有想象中的恢宏壯觀,甚至還比不上 溫莎 城堡或者西敏寺給我帶來的視覺衝擊。但是宮殿前面的 維多利亞 女王紀念碑上面是鎏金的振翅欲飛的勝利女神,陽光下的它閃著金光,耀眼璀璨!
這裡4-7月間每天11:30都會進行換崗儀式,交班的時間像大笨鐘一樣準時,我在3月份的時候去擠了擠遠遠地瞧了瞧換崗儀式。嗯,一圈圈的人,我只看到了體格健壯的黑馬和帶著高聳毛軍帽和一身紅色衛兵服的皇家軍。


滿滿的白天行程後,我們來到了心心念念了這段旅程的龍蝦 漢堡 Burger and Lobster,好大的龍蝦,感覺實在不錯,所以後來跟家裡人來的時候,我也帶他們來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