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游紀行 2

















埃及 卡納克 神廟中最主要的就是大柱廳。該廳長366米,寬110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有六道大廳,134根 石柱 ,分成16排。中央兩排的柱子最為高大,其直徑達3.57米,高21米,上面承托著長9.21米,重達65噸的大梁。其他柱子的直徑為2.74米,高12.8米。在柱頂的柱帽處,可以安穩地坐下近百人,其建築尺度之大,實屬罕見。站在大廳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 石柱 ,處處遮擋著人們的視線,給人造成一種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覺。雖然由於年代的久遠,致使神廟已破敗不堪,然而,透過那僅存的部分,人們依然能夠感受和想象到 卡納克 神廟當年的宏偉壯麗。
眾多柱廳中,最大的一座大柱廳(公元前14世紀—前13世紀)由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一世、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三代法老鼎力修造,面積達103米×51.8米。
古 埃及 新王國第十九王朝法老。他力圖恢復圖特摩斯三世時期的帝國版圖,發動了對西亞的大規模征服戰爭。前1299年與赫梯人在卡迭什決戰,並簽訂了 和平 條約。拉美西斯二世 大興 土木,在 埃及 和努比亞到處建築或擴建廟宇宮殿,頌揚自己的戰功。拉美西斯二世統治 埃及 67年,標志著 埃及 帝國的權力達到頂峰。




這座方尖碑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所立,碑身全高29米,重323噸,是當時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現在 埃及 境內最高的方尖碑。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發動政變廢黜自己的庶子圖特摩斯三世,自己當了法老加冕登極。為了應天順人,女王花了7個月的時間從 阿斯旺 採下石料製成當時全 埃及 最大最高的兩座方尖碑,沿尼羅河長途運輸150公里,立在這座全 埃及 最大最神聖的神廟裡,獻給太陽神阿蒙,併在碑上刻下銘文稱自己為阿蒙神的女兒和兒子,以此證明自己承繼大統的合法性。
方尖碑上的銘文仍然清晰可辨:“她為她的父親阿蒙——兩片土地王座之主,建造她的紀念物,為他用南方的堅硬花崗石建造了兩個 大方 尖碑,它們的錶面鍍上了全世界最好的金子。當太陽在它們之間升起時,從尼羅河的兩岸看去,它們的光芒照耀著大地。”
“阿蒙,兩片土地王座之主:他讓我統治黑土地和紅土地,作為一種獎賞,在整個土地上沒有人反對我。所有異國他族都是我的臣民,他將天的邊際作為我的疆界,太陽環繞的一切都為我勞作。他將這一切給予他親生的人,他知道我將為他統治這一切。我確實是他的女兒,我服侍他,知道他所有的意旨。我從我父親那裡得到的賞賜就是生命、永恆和統治,在萬物的荷魯斯王座上,象拉神一樣長久。”
22年後,發動政變重新奪回了王位的圖特摩斯三世沒有摧毀女王在尼羅河西岸為自己建造的神殿,也沒有推倒女王在這裡建造的兩座方尖碑,而是砌起高牆把它們遮擋了起來,只在最頂端留下了4米高的一段,上面刻的是歌頌阿蒙神的文字。結果是,高牆的遮擋反而更好地保護了女王的方尖碑,當後來高牆倒了以後,人們發現,女王的方尖碑沒有風化,沒有破壞,幾乎完好無損。


首先來到內克塔內布一世造的前院,從這裡有一條兩旁蹲坐著上百獅身人面像的大道通向 東北 方向,這條大道連接 盧克索 神廟與2.5千米外的 卡納克 神廟。



大門兩邊有兩條很厚、很高的牆。牆的外部有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作戰的凹浮雕。右牆上的浮雕是拉美西斯二世正在大本營中開戰前會議,與此同時赫梯正在進攻 埃及 的營地;左牆上的浮雕是拉美西斯二世向加低斯追擊逃跑的赫梯人。過去這裡還有四根旗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