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國的19天,我們的N多第一次 3(庫薩達斯、伊斯坦布爾2)
出了博物館,看到街邊的民居,很多房子的一層都位於地面之下,算半地下層吧。這時才覺得公寓給我們的房間有一半低於地面也很正常了。
好帥的小男孩。 這兒的居民很友好,隔著防盜窗都想和我們聊聊天,可惜誰也聽不懂對方說些什麼。 在路上,碰見一對來自國內的年輕人,他們問我們卡裡耶博物館怎麼去,我們自然很熱情啰,看來也不是只有老太太才問路,感覺自己還算能幹。 狄奧多西城牆卡裡耶博物館不遠處就是狄奧多西城牆。這道城牆從馬爾馬拉海一直延伸到到金角灣的狹窄陸地,它保護著君士坦丁堡城,以免城市受到任何陸上攻擊。 城牆雖然被冠以狄奧多西二世的名字,但主持修建城牆的是公元五世紀初的重要政治家安特烏斯。
這座城牆歷經1600多年的戰爭:447年,城牆震懾了 匈牙利 的阿提拉,讓他放棄了攻打城市; 公元626年阿瓦爾的騎兵建起攻城塔攻城,用投石機拋射石頭,攻城機的引擎轟鳴著不斷推進,但最終卻敗下陣來; 860年拜占庭人又打跑了 俄羅斯 人……。直到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軍隊用最新型的火炮終於摧毀了這座城牆的一部分,從此整個君士坦丁堡倒下了。
1453年攻城的這種火炮亦是後世巨型火炮的原型。 在上千年的歷史中,圍繞爭奪君士坦丁堡的戰爭,在對城牆發動的每一次進攻後,政府和市民都會積極搶修城牆或進行擴建、加固。在城牆的重建和大規模的維修歷史中,人們會在城牆上留下 大理 石碑文,如最早的447年,最晚的1438年……。
曾經的城牆分三部分:內牆、外牆和護城河。我們所看到的城牆已經沒了護城河,幾乎就剩下外牆了。 在 伊斯坦布爾 ,除了聖索菲亞大教堂之外,沒有任何一座建築能比城牆更強烈的體現君士坦丁堡人民的精神生活。如果說教堂是他們對天堂的憧憬,城牆則是他們抵禦敵對力量攻擊的盾牌,以保護他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伊斯塔布爾現存的城牆非常之壯觀,沒有導游,我們不知在哪兒能看到在電視中展現的,包圍著 伊斯坦布爾 城市的長長的城牆。
走到這段城牆下,又有臺階,上去看看,也許會有收穫。 誰知從臺階上來,就沒路了。站在城牆的平臺上,我們束手無策。 膽大的,攀附著窄窄的石階,一步步往上爬。 佩服這個婦女的勇敢。 我們沒這膽量,安全第一,往回撤吧。 離開狄奧多西城牆,坐車回加拉塔附近,這裡有很多路公交開往那邊,很方便。
途中經過瓦林斯高架渠,我們沒下車。
瓦林斯高架渠建於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直到瓦林斯國王時期的378年才完工。 回到加拉塔橋 肚子餓了,就在橋下的餐廳吃飯。服務員態度好極了,不停的給我們倒紅茶。當我們吃完飯,他們又來同我們不停的聊天,估計想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就餐吧。 我和小真各點了一份飯,是什麼也不知道了,還好,難得拍了張照片。 吃飽飯,同服務員聊了一會兒天,去呂斯泰姆帕夏清真寺。
清真寺距離大巴扎不遠,彎彎拐拐穿過周邊的集市。我們邊走邊問路,其實這條路我們曾經走過,就在從 蘇萊曼 清真寺下來的路上。 呂斯泰姆帕夏清真寺清真寺是為當時的大維齊呂斯泰姆帕夏修建的。呂斯泰姆帕夏是 蘇萊曼 和 俄羅斯 女子羅克 塞拉 那(後改名為許蕾姆 蘇丹 )的女婿。 清真寺的內部採用了美麗的 伊茲尼克 瓷磚,貼滿瓷磚的清真寺非常之美麗。 半圓形拱上的紅色瓷磚,是在16世紀後半期使用的珍貴的 伊茲尼克 瓷磚。據說現在的技術再也生產不出這種顏色的瓷磚了。 仔細觀看,會發現很多用 伊茲尼克 藍色瓷磚拼寫成的古蘭經經文。 虔誠的信徒 這位來自 加拿大 的年輕人在學習什麼? 這兒的游客較之藍色清真寺少得多,也安靜了許多,只有些歐美旅行團。 見到 中國 大媽更是稀罕。 坐下來慢慢欣賞。
好帥的小男孩。 這兒的居民很友好,隔著防盜窗都想和我們聊聊天,可惜誰也聽不懂對方說些什麼。 在路上,碰見一對來自國內的年輕人,他們問我們卡裡耶博物館怎麼去,我們自然很熱情啰,看來也不是只有老太太才問路,感覺自己還算能幹。 狄奧多西城牆卡裡耶博物館不遠處就是狄奧多西城牆。這道城牆從馬爾馬拉海一直延伸到到金角灣的狹窄陸地,它保護著君士坦丁堡城,以免城市受到任何陸上攻擊。 城牆雖然被冠以狄奧多西二世的名字,但主持修建城牆的是公元五世紀初的重要政治家安特烏斯。
這座城牆歷經1600多年的戰爭:447年,城牆震懾了 匈牙利 的阿提拉,讓他放棄了攻打城市; 公元626年阿瓦爾的騎兵建起攻城塔攻城,用投石機拋射石頭,攻城機的引擎轟鳴著不斷推進,但最終卻敗下陣來; 860年拜占庭人又打跑了 俄羅斯 人……。直到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軍隊用最新型的火炮終於摧毀了這座城牆的一部分,從此整個君士坦丁堡倒下了。
1453年攻城的這種火炮亦是後世巨型火炮的原型。 在上千年的歷史中,圍繞爭奪君士坦丁堡的戰爭,在對城牆發動的每一次進攻後,政府和市民都會積極搶修城牆或進行擴建、加固。在城牆的重建和大規模的維修歷史中,人們會在城牆上留下 大理 石碑文,如最早的447年,最晚的1438年……。
曾經的城牆分三部分:內牆、外牆和護城河。我們所看到的城牆已經沒了護城河,幾乎就剩下外牆了。 在 伊斯坦布爾 ,除了聖索菲亞大教堂之外,沒有任何一座建築能比城牆更強烈的體現君士坦丁堡人民的精神生活。如果說教堂是他們對天堂的憧憬,城牆則是他們抵禦敵對力量攻擊的盾牌,以保護他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伊斯塔布爾現存的城牆非常之壯觀,沒有導游,我們不知在哪兒能看到在電視中展現的,包圍著 伊斯坦布爾 城市的長長的城牆。
走到這段城牆下,又有臺階,上去看看,也許會有收穫。 誰知從臺階上來,就沒路了。站在城牆的平臺上,我們束手無策。 膽大的,攀附著窄窄的石階,一步步往上爬。 佩服這個婦女的勇敢。 我們沒這膽量,安全第一,往回撤吧。 離開狄奧多西城牆,坐車回加拉塔附近,這裡有很多路公交開往那邊,很方便。
途中經過瓦林斯高架渠,我們沒下車。
瓦林斯高架渠建於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直到瓦林斯國王時期的378年才完工。 回到加拉塔橋 肚子餓了,就在橋下的餐廳吃飯。服務員態度好極了,不停的給我們倒紅茶。當我們吃完飯,他們又來同我們不停的聊天,估計想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就餐吧。 我和小真各點了一份飯,是什麼也不知道了,還好,難得拍了張照片。 吃飽飯,同服務員聊了一會兒天,去呂斯泰姆帕夏清真寺。
清真寺距離大巴扎不遠,彎彎拐拐穿過周邊的集市。我們邊走邊問路,其實這條路我們曾經走過,就在從 蘇萊曼 清真寺下來的路上。 呂斯泰姆帕夏清真寺清真寺是為當時的大維齊呂斯泰姆帕夏修建的。呂斯泰姆帕夏是 蘇萊曼 和 俄羅斯 女子羅克 塞拉 那(後改名為許蕾姆 蘇丹 )的女婿。 清真寺的內部採用了美麗的 伊茲尼克 瓷磚,貼滿瓷磚的清真寺非常之美麗。 半圓形拱上的紅色瓷磚,是在16世紀後半期使用的珍貴的 伊茲尼克 瓷磚。據說現在的技術再也生產不出這種顏色的瓷磚了。 仔細觀看,會發現很多用 伊茲尼克 藍色瓷磚拼寫成的古蘭經經文。 虔誠的信徒 這位來自 加拿大 的年輕人在學習什麼? 這兒的游客較之藍色清真寺少得多,也安靜了許多,只有些歐美旅行團。 見到 中國 大媽更是稀罕。 坐下來慢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