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緯68度,風雪捲去我的腳步【俄羅斯-莫斯科|摩爾曼斯克|聖彼得堡】
這裡又是一個類似轉盤的環形車道,沿著半圓逆時針走到第二個路口就是通往我要去的公墓的小路。
根據地鐵站的名字,可以溯源到 亞歷山大 ·涅夫斯基修道院。
這個修道院是彼得大帝下令建造的,當時他決定在1240年 諾夫哥羅德 大公( 亞歷山大 ·雅 羅斯 拉維奇)在涅瓦河畔與 瑞典 交戰的地方建造 聖彼得堡 。
在建造 新城 的同時,他建造了這個修道院,以求得神的保護。
修道院的周圍有4個18~19世紀的墓地。
拉扎列夫墓地又稱18世紀公墓,是隨著修道院的建立而修建的墓地, 在1713年就存在。
在 聖彼得堡 成為俄國首都之後,這裡開始只安葬地位顯赫的貴族,後來逐漸有大商人和文化名人也安葬於此,如十八世紀名人,俄國大科學家 羅蒙諾索夫 、歐拉等人就長眠於此,在園內樹立有至少1000個形狀各異的墓碑;而修道院路西邊圍牆內則是 季赫溫 公墓,是1870年再拉扎列夫公墓的基礎上擴建的,在該墓園裡安葬著許多十九世紀文學、藝術名人, 像是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格林卡、“五人樂派”的鮑 羅定 等人,都在此安息。 ↑季赫溫公墓 公墓大門在小路的一半處,右手邊是 季赫溫 墓地,左手邊是拉扎列夫墓地。
有一隻花貓站在門口。 ↑季赫溫公墓 公墓里有位置分佈圖,以及對應的人物名字(俄語)。
整體墓園比新聖女公墓小很多,但是墓碑的種類各有不同。
這個厚實的 石台 是瓦西里·茹科夫斯基的墓。
瓦西里·茹科夫斯基(1783-1852)俄國十九世紀初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家,傑出的翻譯家。沙皇 亞歷山大 二世的老師。
他的詩作文筆純正、輕快明朗,簡潔有力,韻律嚴格,豐富多樣,充滿了芬芳、音響和動力,創作態度十分嚴肅,認真,但其浪漫主義傾向帶有感傷、神秘性質。
名作有《傍晚》《 俄羅斯 軍營的歌手》《海》以及《十二個睡美人》《斯薇特蘭娜》等。 ↑季赫溫公墓 走進裡面沒多遠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墓,記得高中的時候看過他的《罪與罰》。
墓碑上刻的是《 卡拉馬 佐夫兄弟》開篇那段引自約翰福音的著名引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會結出許多子粒來。” ↑季赫溫公墓 黑色可能是主要的墓碑色調。 ↑季赫溫公墓 因為雪下得太大,很多墓碑的名字都被覆蓋上了。
下麵的墓碑屬於 穆捷 斯特·彼得洛維奇·穆索爾斯基МусоргскийМ. П.(18З9-1881),俄國作曲家,總共寫了5部歌劇,但都沒有完成,由後人續完。
代表作品:《薩朗寶》、《婚事》、《荒山之夜》、《展覽會上的圖畫》等。 ↑季赫溫公墓 還是音樂家的墓。
屬於鮑羅廷Борoдин А.П.(1833-1997),他是十九世紀俄國著名的作曲家,“強力集團”的主要成員之一。
代表作品:歌劇《伊戈爾王》、第二交響曲《勇士》、富於 俄羅斯 風格和東方色彩的交響音畫《在 中亞 細亞草原上》等。
在化學研究上,最早製成苯甲酰氯,曾探索醛類縮合反應。
墓碑上刻著他的作品主題和他研究的化學公式。一位評論家說:“沒有一個音樂家只寫了那麼一點作品而能永垂不朽”。 ↑季赫溫公墓 在 季赫溫 公墓的 西北 角,終於來到我此行的目的地——柴可夫斯基的墓前。
本來想的是如果附近有賣花的,可以獻上一束鮮花。
但這一天雪下得實在太大了,周圍什麼都沒有。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是我最喜歡的音樂之一。 ↑季赫溫公墓 阿 圖爾 ·魯賓斯坦,出生於 波蘭 羅茲 波蘭 ,猶太裔 美國 鋼琴演奏家。
代表作品:《F大調旋律》、《德蒙》等20部歌劇、《海洋》等6部交響曲、5部鋼琴協奏曲。 ↑季赫溫公墓 附近還有這種,看起來有人祭奠過的樣子。 ↑季赫溫公墓 公墓的小路。 ↑季赫溫公墓 比較宏大的墓碑。
屬於波諾馬列夫Пономаревы Д.Д.Ф.Д,沒有查到這是誰。 ↑季赫溫公墓 公墓的路,已經被雪掩埋了。 ↑季赫溫公墓 這是 季赫溫 公墓的一處室內,現在用作普通展覽。
雪下得太大了,進裡面躲了一會。恐怕這個時候的墓園裡,除了我就只有在這裡的工作人員。 ↑季赫溫公墓 鮑裡斯·庫斯托季耶夫(Boris Mikhaylovich Kustodiev)的墓,1878-1927。
他是 俄羅斯 和蘇聯的畫家和舞臺設計師。
後面半身像的是 蘇聯藝術家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阿維洛夫(Aвипoв)的墓,1882-1954。
他是偉大的 俄羅斯 藝術家, 俄羅斯 革命藝術家協會成員, 俄羅斯 皇家藝術學院人民藝術家,斯 大林 一等獎獲得者。 ↑季赫溫公墓 萬萬沒想到,這個居然是阿爾希普·伊凡諾維奇·庫因芝 (1842-1910)的墓,他是19世紀俄國最富浪漫主義情調的風景畫家。
之前在 莫斯科 剛好看到了他的專題畫展。《第聶伯河上的月夜》簡直絕美。 ↑季赫溫公墓 生理學家伊萬·塔爾哈諾夫(Ivan Tarkhanov),1846-1908。
百度上沒有找到他的相關介紹,只在一篇講睡眠的帖子里,提到瑪麗·曼納欣(Maria Manaseina)鐘情於已婚的他。
塔爾哈諾夫對睡眠十分感興趣,寫了很多相關的文章。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瑪麗決定,以狗為對象,設計一個實驗,研究睡眠的意義。 ↑季赫溫公墓 墓園的路。遠處的黃色房子就是剛剛的展廳。 ↑季赫溫公墓 弗拉基米爾 ·瓦西里耶維奇·斯塔索夫(Владими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ирпичников),俄國藝術與音樂評論家、藝術史家。
撰有《我們的藝術事業》、《 俄羅斯 藝術二十五年》、《俄國新藝術的障礙》、《十九世紀的藝術》等關於音樂、繪畫、雕塑、文學、民俗方面的論著和文章。 ↑季赫溫公墓 尼古拉·切爾卡索夫。
演員,參演電影《Zolushka》《Gore ot uma》《伊凡雷帝3》。 ↑季赫溫公墓 俄羅斯 男低音歌唱家斯特拉文斯基。
據說是美籍俄國作曲家、指揮家和鋼琴家伊戈爾·菲德洛維奇·斯特拉文斯基的父親。 ↑季赫溫公墓 伊萬·安德烈耶維奇·克雷洛夫(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рылов),1769—1844,著名的寓言作家,詩人,與伊索和拉·封丹齊名,代表作品《用咖啡渣占卜的女人》等。
他的某些警句,如《鷹與雞》一篇中的“鷹有時飛得比雞還低,可是雞卻永遠不能飛得像鷹這樣高”至今仍膾炙人口。 ↑季赫溫公墓 前面這個黑色的是 尤里 ·利相斯基(Yury Lisyansky)的墓,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航海家。
1803年,利相斯基和克魯森施騰成為最早跨越赤道的俄國航海家。
後面高大白色的墓只查到是科西科夫斯基,但沒有找到相關信息。 ↑季赫溫公墓 這個天參觀墓園恐怕著實少見,何況這一天還是農曆的大年三十。
旅行的行程趕到這裡了,總要有一些好玩的情況。
從 季赫溫 墓地出來以後,對面就是拉扎列夫墓地。
門是差不多的,但裡面的面基比 季赫溫 要小一半,所以墓碑也顯得有些擁擠。 進入墓地後的路,真的是一個人都沒有。 遠處這個黑色的墓碑查了許久都沒有查到歸屬於誰,似乎是一位寡婦。 波利安斯基,1774-1818,參議員。
Полянский А. А.1774-1818. Сенатор 這邊也有一座小型建築,建築的外牆壁上也有墓碑,這一點倒是和新聖女公墓很像。
黑色的是別沃羅爾斯卡亞-別洛澤爾斯卡亞公主(Бепосельская- Белозерская А.Г. княгиня),1772-1846,灰色的是別洛塞爾斯基-別洛澤斯基王子(Белосельский-Белозерский А М. князь),1752-1809。
應該是沙皇家的王子和公主吧。 隨即進入到這座建築里,原來裡面也都是墓碑和棺材。
有點類似 莫斯科 紅場的大教堂。
房間里的電腦會有具體位置和對應的名字,大都是沙皇的家人。 這種棺材也是以前沙皇家人或者貴族一類的。
根據地鐵站的名字,可以溯源到 亞歷山大 ·涅夫斯基修道院。
這個修道院是彼得大帝下令建造的,當時他決定在1240年 諾夫哥羅德 大公( 亞歷山大 ·雅 羅斯 拉維奇)在涅瓦河畔與 瑞典 交戰的地方建造 聖彼得堡 。
在建造 新城 的同時,他建造了這個修道院,以求得神的保護。
修道院的周圍有4個18~19世紀的墓地。
拉扎列夫墓地又稱18世紀公墓,是隨著修道院的建立而修建的墓地, 在1713年就存在。
在 聖彼得堡 成為俄國首都之後,這裡開始只安葬地位顯赫的貴族,後來逐漸有大商人和文化名人也安葬於此,如十八世紀名人,俄國大科學家 羅蒙諾索夫 、歐拉等人就長眠於此,在園內樹立有至少1000個形狀各異的墓碑;而修道院路西邊圍牆內則是 季赫溫 公墓,是1870年再拉扎列夫公墓的基礎上擴建的,在該墓園裡安葬著許多十九世紀文學、藝術名人, 像是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格林卡、“五人樂派”的鮑 羅定 等人,都在此安息。 ↑季赫溫公墓 公墓大門在小路的一半處,右手邊是 季赫溫 墓地,左手邊是拉扎列夫墓地。
有一隻花貓站在門口。 ↑季赫溫公墓 公墓里有位置分佈圖,以及對應的人物名字(俄語)。
整體墓園比新聖女公墓小很多,但是墓碑的種類各有不同。
這個厚實的 石台 是瓦西里·茹科夫斯基的墓。
瓦西里·茹科夫斯基(1783-1852)俄國十九世紀初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家,傑出的翻譯家。沙皇 亞歷山大 二世的老師。
他的詩作文筆純正、輕快明朗,簡潔有力,韻律嚴格,豐富多樣,充滿了芬芳、音響和動力,創作態度十分嚴肅,認真,但其浪漫主義傾向帶有感傷、神秘性質。
名作有《傍晚》《 俄羅斯 軍營的歌手》《海》以及《十二個睡美人》《斯薇特蘭娜》等。 ↑季赫溫公墓 走進裡面沒多遠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墓,記得高中的時候看過他的《罪與罰》。
墓碑上刻的是《 卡拉馬 佐夫兄弟》開篇那段引自約翰福音的著名引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會結出許多子粒來。” ↑季赫溫公墓 黑色可能是主要的墓碑色調。 ↑季赫溫公墓 因為雪下得太大,很多墓碑的名字都被覆蓋上了。
下麵的墓碑屬於 穆捷 斯特·彼得洛維奇·穆索爾斯基МусоргскийМ. П.(18З9-1881),俄國作曲家,總共寫了5部歌劇,但都沒有完成,由後人續完。
代表作品:《薩朗寶》、《婚事》、《荒山之夜》、《展覽會上的圖畫》等。 ↑季赫溫公墓 還是音樂家的墓。
屬於鮑羅廷Борoдин А.П.(1833-1997),他是十九世紀俄國著名的作曲家,“強力集團”的主要成員之一。
代表作品:歌劇《伊戈爾王》、第二交響曲《勇士》、富於 俄羅斯 風格和東方色彩的交響音畫《在 中亞 細亞草原上》等。
在化學研究上,最早製成苯甲酰氯,曾探索醛類縮合反應。
墓碑上刻著他的作品主題和他研究的化學公式。一位評論家說:“沒有一個音樂家只寫了那麼一點作品而能永垂不朽”。 ↑季赫溫公墓 在 季赫溫 公墓的 西北 角,終於來到我此行的目的地——柴可夫斯基的墓前。
本來想的是如果附近有賣花的,可以獻上一束鮮花。
但這一天雪下得實在太大了,周圍什麼都沒有。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是我最喜歡的音樂之一。 ↑季赫溫公墓 阿 圖爾 ·魯賓斯坦,出生於 波蘭 羅茲 波蘭 ,猶太裔 美國 鋼琴演奏家。
代表作品:《F大調旋律》、《德蒙》等20部歌劇、《海洋》等6部交響曲、5部鋼琴協奏曲。 ↑季赫溫公墓 附近還有這種,看起來有人祭奠過的樣子。 ↑季赫溫公墓 公墓的小路。 ↑季赫溫公墓 比較宏大的墓碑。
屬於波諾馬列夫Пономаревы Д.Д.Ф.Д,沒有查到這是誰。 ↑季赫溫公墓 公墓的路,已經被雪掩埋了。 ↑季赫溫公墓 這是 季赫溫 公墓的一處室內,現在用作普通展覽。
雪下得太大了,進裡面躲了一會。恐怕這個時候的墓園裡,除了我就只有在這裡的工作人員。 ↑季赫溫公墓 鮑裡斯·庫斯托季耶夫(Boris Mikhaylovich Kustodiev)的墓,1878-1927。
他是 俄羅斯 和蘇聯的畫家和舞臺設計師。
後面半身像的是 蘇聯藝術家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阿維洛夫(Aвипoв)的墓,1882-1954。
他是偉大的 俄羅斯 藝術家, 俄羅斯 革命藝術家協會成員, 俄羅斯 皇家藝術學院人民藝術家,斯 大林 一等獎獲得者。 ↑季赫溫公墓 萬萬沒想到,這個居然是阿爾希普·伊凡諾維奇·庫因芝 (1842-1910)的墓,他是19世紀俄國最富浪漫主義情調的風景畫家。
之前在 莫斯科 剛好看到了他的專題畫展。《第聶伯河上的月夜》簡直絕美。 ↑季赫溫公墓 生理學家伊萬·塔爾哈諾夫(Ivan Tarkhanov),1846-1908。
百度上沒有找到他的相關介紹,只在一篇講睡眠的帖子里,提到瑪麗·曼納欣(Maria Manaseina)鐘情於已婚的他。
塔爾哈諾夫對睡眠十分感興趣,寫了很多相關的文章。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瑪麗決定,以狗為對象,設計一個實驗,研究睡眠的意義。 ↑季赫溫公墓 墓園的路。遠處的黃色房子就是剛剛的展廳。 ↑季赫溫公墓 弗拉基米爾 ·瓦西里耶維奇·斯塔索夫(Владими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ирпичников),俄國藝術與音樂評論家、藝術史家。
撰有《我們的藝術事業》、《 俄羅斯 藝術二十五年》、《俄國新藝術的障礙》、《十九世紀的藝術》等關於音樂、繪畫、雕塑、文學、民俗方面的論著和文章。 ↑季赫溫公墓 尼古拉·切爾卡索夫。
演員,參演電影《Zolushka》《Gore ot uma》《伊凡雷帝3》。 ↑季赫溫公墓 俄羅斯 男低音歌唱家斯特拉文斯基。
據說是美籍俄國作曲家、指揮家和鋼琴家伊戈爾·菲德洛維奇·斯特拉文斯基的父親。 ↑季赫溫公墓 伊萬·安德烈耶維奇·克雷洛夫(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рылов),1769—1844,著名的寓言作家,詩人,與伊索和拉·封丹齊名,代表作品《用咖啡渣占卜的女人》等。
他的某些警句,如《鷹與雞》一篇中的“鷹有時飛得比雞還低,可是雞卻永遠不能飛得像鷹這樣高”至今仍膾炙人口。 ↑季赫溫公墓 前面這個黑色的是 尤里 ·利相斯基(Yury Lisyansky)的墓,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航海家。
1803年,利相斯基和克魯森施騰成為最早跨越赤道的俄國航海家。
後面高大白色的墓只查到是科西科夫斯基,但沒有找到相關信息。 ↑季赫溫公墓 這個天參觀墓園恐怕著實少見,何況這一天還是農曆的大年三十。
旅行的行程趕到這裡了,總要有一些好玩的情況。
從 季赫溫 墓地出來以後,對面就是拉扎列夫墓地。
門是差不多的,但裡面的面基比 季赫溫 要小一半,所以墓碑也顯得有些擁擠。 進入墓地後的路,真的是一個人都沒有。 遠處這個黑色的墓碑查了許久都沒有查到歸屬於誰,似乎是一位寡婦。 波利安斯基,1774-1818,參議員。
Полянский А. А.1774-1818. Сенатор 這邊也有一座小型建築,建築的外牆壁上也有墓碑,這一點倒是和新聖女公墓很像。
黑色的是別沃羅爾斯卡亞-別洛澤爾斯卡亞公主(Бепосельская- Белозерская А.Г. княгиня),1772-1846,灰色的是別洛塞爾斯基-別洛澤斯基王子(Белосельский-Белозерский А М. князь),1752-1809。
應該是沙皇家的王子和公主吧。 隨即進入到這座建築里,原來裡面也都是墓碑和棺材。
有點類似 莫斯科 紅場的大教堂。
房間里的電腦會有具體位置和對應的名字,大都是沙皇的家人。 這種棺材也是以前沙皇家人或者貴族一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