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旅行】與走路帶風的佈施僧人一起,在琅勃拉邦尋找內心的簡單
序「跨地球共享計劃」???
在這個共享經濟的社會,單車可以共享,充電寶可以共享…
什麼好像都能共享。
但是跨地球共享你知道是什麼計劃嗎?
這一程,我想告訴你們這個大計劃!
與佈施的聖人學習捨得,感受 湄公河 寧靜的力量。
暗藏福利的開帖
參與“試試X27”活動就可以獲得vivo手機,然後帶著手機免費去旅行哦(具體詳情🔎請看文末,所以一定要看到最後喲!
作為 老撾 的一個小城, 中國 只有 昆明 和 成都 可以直飛的地方。
琅勃拉邦 在 中國 絕大多數人印象里,是模糊的,或者根本不知道在哪裡。
可我在 琅勃拉邦 過的神仙日子,必須告訴你們。
我習慣在旅行中去尋找和當地人共享生活的方式。
還記得我第一次出國去美西旅行,就堅定不移的找了一對 美國 “夫妻”的家生活。
當然,通過他們我瞭解了“更 美國 ”的一切。
這次也一樣,如果不去“混入”當地人的圈,你大概很快就會忘記在這裡的痕跡以及真正的這裡。
在 琅勃拉邦 ,我和當地人一樣一早起床參加佈施然後去逛早市吃一碗米粉。
在烈日的午後和所有當地人一樣騎著摩托車去 關西 瀑布。
也在落日的時候在 湄公河 畔看著夕陽發獃。
也會在大排檔把火鍋吃到隔壁桌,認識了兩三 老撾 姐妹兒。
琅勃拉邦 是一個你第一天來,覺得有點小一點土的“ 泰國 鄉下”。
總覺得好像今天逛一圈就沒地方去了。
而之後的每一天,都覺得越來越舒適,越來越合拍,轉眼間發現自己就要走的地方。
在這裡不需要day1 day2這樣安排,只需要按時間段隨心情安排。
這些時間有什麼有趣的事兒可以做,然後隨便在哪個晨昏夜想幹嘛就幹嘛。
這,就是 琅勃拉邦 。
縱我“閱人”何其多,始終無人恰似 琅勃拉邦 。 我—MagicRabbit—
坐標 杭州 ,媒體人一枚。
攝
攝影器材:
索尼a7r2(鏡頭:FE1.8/55,FE4/24-70)
vivo X27(夜景模式以及超廣角作為相機強大的補充)
作為一個妹子,我可懶得負重10公斤,相機這個配置重量剛好。
加上一個有夜景模式和超廣角模式的手機,基本少帶了一個鏡頭以及若干配件。
旅行嘛,輕裝上陣。 晨【最不值得一提的佈施】
琅勃拉邦 的晨在外界看來,是最值得被期待的。
因為每當夜色尚未退場,日頭尚未緩升,僧人帶著籃子光腳從寺廟排著隊走上街。
信徒們早早在街邊準備好糯米飯,等待著僧人的到來,把糯米飯分給它們。
這個過程被叫做“佈施”。
可是這個在 琅勃拉邦 一直延續的傳統,卻因為越來越多的“不速之客”,變了味。
因為不少文章提及佈施,都是說現在的佈施已經變成了一個商業活動一樣。
導游一大早拉著游客們來到主街,大家被安排在街邊的小板凳上,手握糯米飯,等待著僧人的到來。
也許他們大多數還並不瞭解佈施,只是當成活動參加了。
甚至還有當地人用糯米飯宰客的消息不斷出來,總之,佈施不再神聖一般。
這一切從一碗糯米飯開始,帶著當地人的信仰,贈予給僧人們。
參加佈施的游客們心態各異,他們忙著施捨,也忙著記錄他們施捨的樣子。
有些游客甚至會貼到僧人很近的地方,比著一個“v”字手勢合影。
而僧人,卻是早已習慣這樣的場景,快步在街上走著。
而我,只是一個記錄者。

從黑夜到天明,從等待到驚訝。
主街從熱鬧到散場,時間在混亂中日復一日。
佈施準備中,上圖是vivo X27手機拍攝,超大廣角沒開以及開的效果。
場景一秒高大上,畫面也豐富了不少,省去了我背著超級重的廣角鏡頭。
可是在這些的混亂中,依舊有虔誠的當地人,日復一日堅持他們的信仰。
他們在人群中好像隨時會被隱秘,只是這樣心誠的身影總是會在亂像中格外的耀眼。
這是生活的真相,也是時光中的堅持。



主街的拐角跪著一幫生活困難吃不飽的孩子,他們在這裡等待著僧人們分給他們食物。
因為現在游客頻頻參與佈施,所以僧人們總是收穫滿滿到塞不下。
於是,小孩們就在拐角處等著施捨。
小姑娘在這群調皮的男孩子堆里,顯得特別虔誠。
於是,她得到了最多的食物。

他們的眼裡尚有光,只是生活從來布容易。
佈施結束,他們高興的集合在一起。
這滿滿一袋子糯米飯,足夠讓他們一家人吃飽了。
如果不是前一天火鍋吃到隔壁桌,也許我也會對佈施這件事兒有偏見。
甚至本身,我是根本不想早起看大家口中的“表演”的。
可是當我們沒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的時候,千萬別太早下定論。
其實, 琅勃拉邦 到處都是寺廟,裡面的僧人們都會出來接受佈施。
所以,不要去主街去看佈施,而是在某條有零散當地人等待的街道靜靜看著。
你會發現,這裡的當地人拿著糯米飯在額頭虔誠的點過,然後放進僧人的籃子里。
這裡的僧人走的也沒那麼快,而是感謝過當地人才離開。
某個城市裡,總是存在黑與白不同的一部分。
佈施,是 琅勃拉邦 最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因為這是當地人每天和吃飯喝水一樣的事兒。
希望大家瞭解當地人的信仰,明白 老撾 的佛教的含義,再身臨其境。
不然,不如做個安靜有涵養的旁觀者。
這才是僧人慣常的生活,簡單且安穩。
街上會有這樣的籃子,僧人和當地人多餘的糯米飯都會在這裡回收,分給有需要人。
別人習以為常的事情,卻被我們當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讓我們尊重佈施,尊重這裡的人和事兒吧。
【 琅勃拉邦 最愛的old bridge】
很多人來 琅勃拉邦 或許一次都不會走這座橋,因為它本身並不是一個景點。
只是當地人生活工作每天必經的一座老橋而已。
如果不是住在橋的這一頭,每天要走好幾回去主街,我大概也不會發現它。
而這裡,成為了 琅勃拉邦 我最愛的地方。
我也和一個當地人一樣,在橋上熟悉到走路帶風,在橋上騎自行車,在橋上騎摩托車。
上圖是我某天結束佈施,去早市買了糯米飯之後走回酒店補覺的時候拍到的老橋和小僧人。
於是這就定格了我在 琅勃拉邦 最喜愛的一幕。
那些走路帶風的僧人呀,心中簡單,所以走路帶風。
而我們多少人,可以遠離心中那些塵世間的欲望,簡單生活呢。
之所以在 琅勃拉邦 獃的越久越喜歡,便是這裡的生活慢悠悠且簡單。
在這個共享經濟的社會,單車可以共享,充電寶可以共享…
什麼好像都能共享。
但是跨地球共享你知道是什麼計劃嗎?
這一程,我想告訴你們這個大計劃!
與佈施的聖人學習捨得,感受 湄公河 寧靜的力量。

參與“試試X27”活動就可以獲得vivo手機,然後帶著手機免費去旅行哦(具體詳情🔎請看文末,所以一定要看到最後喲!

琅勃拉邦 在 中國 絕大多數人印象里,是模糊的,或者根本不知道在哪裡。
可我在 琅勃拉邦 過的神仙日子,必須告訴你們。

還記得我第一次出國去美西旅行,就堅定不移的找了一對 美國 “夫妻”的家生活。
當然,通過他們我瞭解了“更 美國 ”的一切。
這次也一樣,如果不去“混入”當地人的圈,你大概很快就會忘記在這裡的痕跡以及真正的這裡。
在 琅勃拉邦 ,我和當地人一樣一早起床參加佈施然後去逛早市吃一碗米粉。
在烈日的午後和所有當地人一樣騎著摩托車去 關西 瀑布。
也在落日的時候在 湄公河 畔看著夕陽發獃。
也會在大排檔把火鍋吃到隔壁桌,認識了兩三 老撾 姐妹兒。

琅勃拉邦 是一個你第一天來,覺得有點小一點土的“ 泰國 鄉下”。
總覺得好像今天逛一圈就沒地方去了。
而之後的每一天,都覺得越來越舒適,越來越合拍,轉眼間發現自己就要走的地方。
在這裡不需要day1 day2這樣安排,只需要按時間段隨心情安排。
這些時間有什麼有趣的事兒可以做,然後隨便在哪個晨昏夜想幹嘛就幹嘛。
這,就是 琅勃拉邦 。
縱我“閱人”何其多,始終無人恰似 琅勃拉邦 。 我—MagicRabbit—
坐標 杭州 ,媒體人一枚。


索尼a7r2(鏡頭:FE1.8/55,FE4/24-70)
vivo X27(夜景模式以及超廣角作為相機強大的補充)
作為一個妹子,我可懶得負重10公斤,相機這個配置重量剛好。
加上一個有夜景模式和超廣角模式的手機,基本少帶了一個鏡頭以及若干配件。
旅行嘛,輕裝上陣。 晨【最不值得一提的佈施】
琅勃拉邦 的晨在外界看來,是最值得被期待的。
因為每當夜色尚未退場,日頭尚未緩升,僧人帶著籃子光腳從寺廟排著隊走上街。
信徒們早早在街邊準備好糯米飯,等待著僧人的到來,把糯米飯分給它們。
這個過程被叫做“佈施”。


因為不少文章提及佈施,都是說現在的佈施已經變成了一個商業活動一樣。
導游一大早拉著游客們來到主街,大家被安排在街邊的小板凳上,手握糯米飯,等待著僧人的到來。
也許他們大多數還並不瞭解佈施,只是當成活動參加了。
甚至還有當地人用糯米飯宰客的消息不斷出來,總之,佈施不再神聖一般。

參加佈施的游客們心態各異,他們忙著施捨,也忙著記錄他們施捨的樣子。
有些游客甚至會貼到僧人很近的地方,比著一個“v”字手勢合影。
而僧人,卻是早已習慣這樣的場景,快步在街上走著。
而我,只是一個記錄者。



主街從熱鬧到散場,時間在混亂中日復一日。

場景一秒高大上,畫面也豐富了不少,省去了我背著超級重的廣角鏡頭。

他們在人群中好像隨時會被隱秘,只是這樣心誠的身影總是會在亂像中格外的耀眼。
這是生活的真相,也是時光中的堅持。





因為現在游客頻頻參與佈施,所以僧人們總是收穫滿滿到塞不下。
於是,小孩們就在拐角處等著施捨。
小姑娘在這群調皮的男孩子堆里,顯得特別虔誠。
於是,她得到了最多的食物。



佈施結束,他們高興的集合在一起。
這滿滿一袋子糯米飯,足夠讓他們一家人吃飽了。

甚至本身,我是根本不想早起看大家口中的“表演”的。
可是當我們沒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的時候,千萬別太早下定論。

所以,不要去主街去看佈施,而是在某條有零散當地人等待的街道靜靜看著。
你會發現,這裡的當地人拿著糯米飯在額頭虔誠的點過,然後放進僧人的籃子里。
這裡的僧人走的也沒那麼快,而是感謝過當地人才離開。
某個城市裡,總是存在黑與白不同的一部分。
佈施,是 琅勃拉邦 最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因為這是當地人每天和吃飯喝水一樣的事兒。
希望大家瞭解當地人的信仰,明白 老撾 的佛教的含義,再身臨其境。
不然,不如做個安靜有涵養的旁觀者。

街上會有這樣的籃子,僧人和當地人多餘的糯米飯都會在這裡回收,分給有需要人。
別人習以為常的事情,卻被我們當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讓我們尊重佈施,尊重這裡的人和事兒吧。

很多人來 琅勃拉邦 或許一次都不會走這座橋,因為它本身並不是一個景點。
只是當地人生活工作每天必經的一座老橋而已。
如果不是住在橋的這一頭,每天要走好幾回去主街,我大概也不會發現它。
而這裡,成為了 琅勃拉邦 我最愛的地方。
我也和一個當地人一樣,在橋上熟悉到走路帶風,在橋上騎自行車,在橋上騎摩托車。

於是這就定格了我在 琅勃拉邦 最喜愛的一幕。
那些走路帶風的僧人呀,心中簡單,所以走路帶風。
而我們多少人,可以遠離心中那些塵世間的欲望,簡單生活呢。
之所以在 琅勃拉邦 獃的越久越喜歡,便是這裡的生活慢悠悠且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