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行系列(十六)伊朗 | 一千零一夜波斯,一千零一種美麗
↑伊瑪目廣場 國王清真寺坐落於伊瑪目廣場的末端,這座優雅的建築擁有標誌性的藍色瓷磚,漂亮的壁龕上有複雜精美的鐘乳石造型,鑲嵌工藝精湛。 ↑伊瑪目清真寺 清真寺的大門與博佐格巴扎相對應,作為廣場相應位置的入口,而非清真寺的精神指向,它呈現出與其他清真寺不同的非對稱結構,是其重要特色之一,也是它成為 伊斯法罕 封面的理由。 ↑伊瑪目清真寺 國王清真寺的內院非常寬敞,精緻的門廊以深藍色和黃色作為邊框,每個拱形門廊都通向一座拱形聖殿。從南門廊進入主殿,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坐下來,細細欣賞美麗的穹頂吧。 ↑伊瑪目清真寺 伊朗 清真寺的穹頂裝飾和瓷磚藝術對很多旅人來說稍顯審美疲勞,對我而言卻百看不厭。深藍色的背景下,以金色玫瑰圖案作為圓心,周圍是密集的 馬賽 克形成同心圓。當你在穹頂正下方黑色鋪路石上跺腳時,可以聽到響亮的回聲,一個人說話,整個清真寺都可以聽見。 ↑伊瑪目清真寺 日暮時分的伊瑪目廣場,是我對 伊斯法罕 最美的印象。藍色瓷磚的宣禮塔和穹頂被日落餘暉所映襯,把遠處的山巒染成紅色,人們以家庭聚會的方式在廣場周圍散步、野餐,神俊的馬車“噠噠“地輕快駛過,噴泉也將打開,柔和的光線襯托出所有建築物的輝煌壯麗,美輪美奐。 ↑伊瑪目廣場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廣場之一,名列世界文化遺產,長512米,寬163米,始建於1602年薩法維王朝統治者阿拔斯大帝時期,它的存在凸顯了昔日帝國的強盛。 ↑伊瑪目廣場 我們在 伊斯法罕 停留兩整天,第二天約 上高 叔,開始我最愛的巴扎walking tour。博佐格巴扎是全 伊朗 最古老、最迷人的巴扎之一,市場最古老的部分可以追溯上千年,今日所見大部分建築都建於17世紀初期。 ↑伊斯法罕 伊斯蘭神學院、商隊旅館、穹頂大廳、清真寺分佈在市場縱橫交錯的小巷裡,以伊瑪目廣場北端的入口為起點,終點為著名的聚禮清真寺。按照LP推薦的“步行游覽線路”,花上4個小時去探尋博佐格巴扎的魅力吧,良心推薦,回味無窮。 ↑伊斯法罕 午飯一定要在巴扎內一家名叫Haj Mahmood Beryani的餐廳解決,這家的 比爾 亞尼菜非常出名。排隊、領位、全盲點單、快速翻台及啃咬整個洋蔥的樂趣,在這種市井小店里用餐簡直其樂無窮!說不上準確名字的饢包肉類美食,配上一杯dugh(摻水的酸奶飲品),是最博佐格巴扎式的體驗。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 擁有超過200座清真寺,聚禮清真寺是其中名副其實的伊斯蘭建築博物館,至今仍是忙碌的信徒禮拜場所。 ↑伊斯法罕 聚禮清真寺北拱形門廊後面的Taj al-Molk Dome被認為是波斯時期最精美的磚構圓頂,西拱形門廊後的Room of Sultan Ulijeitu裡面藏有鎮寺之寶:佈滿密密麻麻《古蘭經》銘文和裝飾的灰泥壁龕。 ↑伊斯法罕 從塞爾住時期優雅的幾何風格到薩法維時期更加精美的設計,900年的藝術宗教發展史躍然眼前,它占地超過2萬平方米,是 伊朗 最大的清真寺,也是我最喜愛的清真寺之一。 ↑伊斯法罕 結束博佐格巴扎步行探索之旅,我們決定換換口味,去 伊斯法罕 的 亞美尼亞 區逛一逛,這個時尚的社區體現了 伊朗 宗教自由的一面。 ↑伊斯法罕 該地區可以追溯到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間,他將一個基督教社區從焦勒法遷來此處,承諾並尊重他們的宗教自由,過去一度曾有42000多名 亞美尼亞 基督徒生活在這裡。 ↑旺克大教堂 旺克大教堂是 伊朗 亞美尼亞 教會歷史焦點所在。教堂內部裝飾極其華麗,金碧輝煌的壁畫,描繪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殉道場面和地獄的魔鬼面容。壁畫所示的耶穌聖像,均帶有濃郁的波斯人特點,濃密的毛髮,深邃的眼神,這跟 歐洲 的畫像有顯著的差異。 ↑旺克大教堂 伊斯法罕 伊斯蘭建築的王者之氣似乎與生俱來,這一點跟我們 中國 西安 和 南京 很像。厚重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傳承,使得這裡成為 伊朗 最熱門的旅行目的地。 ↑伊斯法罕 09 神秘的拜火教進入 伊朗 中部,我們在不同城市間的交通全部依靠包車完成。單程總價30-60美金不等,不走回頭路的高性價比體驗讓我們覺得物超所值。 ↑伊朗 除了熱門的旅行城市,最好的風景永遠都在路上,最美的心情不過就是當下。也許再沒有機會與 伊朗 相逢,所以我不願意錯過任何一次更走近她的機會。那些沙漠邊緣荒蕪的村莊,衰敗的清真寺和神秘的聖火,是我們前往 亞茲德 路上最美的邂逅。 ↑伊朗 納因(Na‘in),擁有2000年的歷史,是 伊朗 最古老、持續有人類居住歷史的城鎮之一,聚禮清真寺是其明星景點。 ↑伊朗 它建造於10世紀或11世紀,是 伊朗 最早期的清真寺之一。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並不是常見的四個拱形門廊結構,內部的灰泥裝飾尤為細膩精美。 ↑伊朗 梅德博(Meybod),是一座擁有1800歷史的純磚式城鎮。古老的納林城堡要塞占據著梅德博城中心的高處,可以俯瞰整個小城風光。 ↑伊朗 古老的地基顯示這座城市最早建於公元前4000年,傳說為所羅門王的精靈們所建,今天可見的建築大多修築於薩珊時期。 ↑伊朗 哈拉納格(Kharanaq),是一座徹底被廢棄的古老村莊,位於 亞茲德 以北70公里,相傳有1000多年的歷史。 ↑Kharanoq古村 這裡荒無人煙,僅存的愷加時期清真寺、圓柱形搖晃的光塔和商隊旅館卻是出片的好地方。 ↑Kharanoq古村 村子所在的老區中心可以環視山谷美景,日落時分,古老的泥磚房屋仿佛要融化在溫暖的陽光之中,一片滄桑變幻之感。 ↑Kharanoq古村 恰克恰克(Chak Chak)火神廟,位於 亞茲德 西北 70公里卡維爾鹽漠的一座山丘上,這座孤零零的廟宇值得你走上230級臺階。懸崖峭壁下方有一顆古老的 大樹 , 大樹 旁邊就是 伊朗 最重要的瑣羅 亞茲德 教的朝聖之所。 ↑恰克恰克 在被阿拉伯人征服之前,瑣羅 亞茲德 教一直是 伊朗 高原上的主要宗教,是2500年前波斯帝國至薩珊帝國時期的國教,該宗教來源於其先知瑣羅 亞茲德 (公元前約1500年)。 ↑恰克恰克 瑣羅 亞茲德 教在 中國 被稱為“妖教”,是最早認為存在造物主(看不見的上帝)的宗教之一,教義指示所有信徒必須朝著光的方向禮拜。古人唯一能控制的光源就是火,因此他們修建火神廟讓燈火長明。 ↑恰克恰克 Chak Chak意指山泉從岩石縫隙中滲出的聲音,洞穴中有永不熄滅的火焰。進入廟宇必須脫鞋,即便盛夏時節,岩洞內部卻冰冷刺骨,銅門上雕刻著瑣羅 亞茲德 的聖像。 ↑恰克恰克 瑣羅 亞茲德 教的文化傳承對於今日 伊朗 的傳統和典慶有重要的影響,例如那吾肉孜節( 伊朗 新年)。 亞茲德 是 伊朗 瑣羅 亞茲德 教人口最多的城市,我們有幸入住過一家瑣羅 亞茲德 教徒家庭民宿,是我們沙漠之旅的獨特記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