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神的國度—柬埔寨吳哥
這裡曾經是富庶熱鬧的權利重鎮,卻為何在五百年前成為廢墟?這是一群穿越時空的石堆,但是它們的創造者卻憑空消失。曾經輝煌的古城遺跡被叢林覆蓋,掩埋在枯葉中長達幾個世紀。當它們再次出現,我們能否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摘錄自紀錄片《吳哥,神的國度》篇首語
2018年的旅游,我們把 柬埔寨 暹粒 作為首站。在攜程網上報名參加了由 上海 出發的 柬埔寨 暹粒 \+ 吳哥窟 6日4晚跟團游(5鑽)“千年微笑寺廟低語”吳哥深度游。整個行程下來,對於不懂外語又懶得為旅程食宿及交通勞神的我們,選擇這款旅游產品是明智和愉快的享受。
位於 柬埔寨 金邊 西北 約310公里處的吳哥古跡群,千百年前是怎樣的一座都城遺址,更多的專業人士還在探討。而我們只是懷著一種敬仰、好奇的心情走進它,領略被稱為世界第七大奇跡和人生必到的景點之一,追尋她昔日的壯觀和輝煌。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辦好登機牌後,老伴兒用手機給我抓拍了一張——吳哥,我們來了! 作為 柬埔寨 第二 大城 市的 暹粒 其酒店標準與 中國 尚存一定的差距。我們入住的“ 暹粒 吳哥世紀度假村酒店為五星級,硬件設施的餐廳及公共部位尚可,客房標準亦同國內快捷連鎖酒店。但周到、溫馨的服務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清晨早起遛彎看到整個酒店到處是員工們忙碌的身影。這款產品令人稱道的之一是,逗留期間均住在同 一家酒店,且中午隨車回酒店休息。根據行程安排,我的介紹也就按照行程的順序進行了。
1.塔普倫寺塔普倫寺也稱“塔布蘢寺”,位於 吳哥窟 東面,是高棉國王闍耶跋摩七世於1186年為紀念母親而建造的,因此也叫“母廟”。曾是一所擁有高僧、祭司和舞女的神殿,具有廟宇和修院的雙重功用。隨著時間的流逝,如蟒蛇般的樹根爬滿了寺廟並深入到建築中,使原本規整的建築因碎石與植物交錯而變成了一座“迷宮”。這一獨特的自然人文奇觀還成為了電影《古墓麗影》的外景拍攝地之一。這是進入塔普倫寺的大門,門樓上的四面佛雕像仍清晰可見。門洞用鋼管進行著簡單的支護。 塔普倫寺建築十分精美,尤其各種雕塑很值得觀賞。它有4座門廊,主殿面向東方。神殿被 大樹 所盤踞而未做整修,裡面供奉的是“智慧女神”(據傳以國王母親的形象塑造),穹頂是精緻的蓮花圖案。進入大門走過300米左右的林蔭土路即來到大殿的前面。 大殿右側的迴廊。 舞者長廊頂端是飄逸浪漫的仙女浮雕,牆壁上是美輪美奐栩栩如生的舞者浮雕。 牆壁上被樹木纏繞的雕塑 侵入石塊里生長的樹木,在將建築撕裂的同時也支撐著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寺廟和樹根緊密相融,也給文物保護工作設下難題。圖為電影《古墓麗影》場景之一。在這裡留影需要排隊的喲。 2.通王城(十二生肖塔、戰象臺階、空中宮殿、癩王台、王宮遺址、巴方寺)
通王城又稱大吳哥,是吳哥王朝的首都,12世紀末、13世紀初由柬王攝耶拔摩七世所建。多次毀於戰火後幾經重修。包括巴戎寺、巴芳寺、吳哥古皇宮、大象台、癲王台、聖琶利寺、提琶南寺和十二生肖塔。
圖為通王城的南門:城門高達23米,上方為巨大的四面佛像,是吳哥古跡的標誌之一。橋兩側的石雕為修羅與阿修羅合力攪拌乳海獲取長生不老藥的故事。兩側各有27座雕像,高2.2米,跪坐姿,合力報持巨蟒用力拉扯。左側眼睛細長、表情含蓄的是修羅(天神);右側怒眼圓睜、表情凶惡的是阿修羅(魔鬼)。 在吳哥經常可見五頭或七頭蛇的圖騰。這是源自 印度 神話的蛇神NAGA,多立於橋頭兩端或神殿門口,代表守護意義。
十二生肖塔。 從通王城的勝利門進入,位於戰象臺階前正對面的樹叢里一字排開十二座紅土古塔,因各塔上雕刻著類似 中國 十二生肖的動物,被稱為十二生肖塔。塔造型抽象,歷經風雨侵蝕,已無法辨認塔上雕刻。據稱塔的用途有囚審犯人、守衛王城廣場、搭設道具表演等之說。 戰象臺階—象鼻式的建造思維。 戰象臺階及癩王臺階佈滿浮雕,整個臺階看上去像是一個巨大的檢閱台。可以設想在吳哥王朝的鼎盛時期,國王站在檢閱臺上檢閱士兵和戰象的盛況,以及戰象之間搏鬥的慘烈與血腥。 戰象臺階下的牆壁都是密密麻麻大巧不工的佛雕,現顏色斑駁或面目全非。 空中宮殿原名金角山,最初是真臘國王羅因陀羅跋摩二世( 941年—968年)在位時在興建王宮的同時建造的濕婆廟,後為蘇利耶跋摩一世改建成為須彌山式 印度 教寺廟。空中宮殿是吳哥寺的前身,雖然不如吳哥寺保存完整和出名,但可稱其高棉建築藝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空中宮殿並不很高,只是臺階陡峭異常,必須手足並用方可攀頂。我們到此正趕上閉門修葺。 癩王臺階,當時的皇家火葬場,位於戰象臺階旁,因平臺頂端的一尊沒有性別的“癩王”雕像而得名。但為什麼叫“癩王”則眾說不一,有人說因為發現時佈滿青苔,也有雕像是一位染上麻風病的國王之說 。原雕像已藏 金邊 國家博物館,現為複製品。(此照片來自網絡) 空中宮殿雖然名為宮殿,實際上並非王宮。王宮在空中宮殿 東北 約二百米處本圖中臺階上人們駐足的位置,因為是木建築,現已不存。根據我國宋代、元代典籍記載,王宮極為壯麗,牆壁鑲金,地鋪銀磚,大柱子雕刻佛像,國王的五香寶座鑲嵌七色寶石。 巴方寺是11世紀中葉真臘國王“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公元1050-1066年在位)於1060年修建獻給濕婆神的國寺。最早巴方寺最高的塔是銅皮包裹的木塔,我國元代地理學家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亦有記載。15世紀後期,巴方寺改成佛教寺院,銅塔可能因此被拆除。據稱 法國 從1960年開始幫助修複巴方寺,當時把所有坍塌的上千塊石頭編上號,希望能一點點拼湊上去。1975年紅色高棉上臺後,工程被迫停止並銷毀了所有檔案,給1995年重新開始的修複工作帶來極大困難。現在看漂亮引橋兩側的水塘可以想象當時橋下應該是有水的。
3.巴戎寺巴戎寺坐落於吳哥通王城的中心,12世紀末闍耶跋摩七世為自己建造的寺廟。這裡可以看到著名的“高棉的微笑”,豐富而生動的浮雕。巴戎寺是一座三層的金字塔形建築,下兩層為正方形,外側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頂層是一座塗金的圓形寶塔。周圍48座大小不一的寶塔簇擁著中心寶塔。每座寶塔上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闍耶跋摩七世本人。 資料稱巴戎寺近三百米的迴廊其頂部是木製結構,現已蕩然無存。圖為進入該寺的入口大門。 巴戎寺其核心部分是一組由16座相連寶塔構成的建築群,每座塔佈滿雕刻。除中央塔外,在兩層台基的四周還排列著幾十座形體相同的石塔,每座塔各有一組四面佛。 以闍耶跋摩七世為原型的“高棉的微笑”佛像雕塑,已經成為著名的 柬埔寨 旅游符號。 在被網友們喻為著名油畫“維納斯的微笑”的類似畫框的窗口前,也幫老伴兒留影一張。 圍繞著台基上的建築有兩個同心的方形迴廊,迴廊上雕刻著大量的浮雕,主要以神話故事、當時重大的現實鬥爭和日常生活為題材。
4.巴肯山巴肯山位於 吳哥窟 西北 1.5公里處附近唯一的制高點上,高67米,正對羅洛士建築群,原為都城中心。以前上山的道路比較陡峭,我們到達的時候已經用碎石鋪成比較平緩的道路(常常看到踩在石子路上滑倒的游客)。圖為主體建築下破敗的建築。 巴肯寺台基為金字塔式的五層,各層有塔,層層而上,極為壯觀。山頂上的巴肯寺雖然早已破敗,但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吳哥建造的第一個都城的中心,被稱為“第一次吳哥”。 山丘上有一座吳哥廟宇遺跡,是耶輸跋摩一世開始以大吳哥城附近為首都後的第一座國廟,亦為後來吳哥建築奠定基礎格局。
摘錄自紀錄片《吳哥,神的國度》篇首語
2018年的旅游,我們把 柬埔寨 暹粒 作為首站。在攜程網上報名參加了由 上海 出發的 柬埔寨 暹粒 \+ 吳哥窟 6日4晚跟團游(5鑽)“千年微笑寺廟低語”吳哥深度游。整個行程下來,對於不懂外語又懶得為旅程食宿及交通勞神的我們,選擇這款旅游產品是明智和愉快的享受。
位於 柬埔寨 金邊 西北 約310公里處的吳哥古跡群,千百年前是怎樣的一座都城遺址,更多的專業人士還在探討。而我們只是懷著一種敬仰、好奇的心情走進它,領略被稱為世界第七大奇跡和人生必到的景點之一,追尋她昔日的壯觀和輝煌。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辦好登機牌後,老伴兒用手機給我抓拍了一張——吳哥,我們來了! 作為 柬埔寨 第二 大城 市的 暹粒 其酒店標準與 中國 尚存一定的差距。我們入住的“ 暹粒 吳哥世紀度假村酒店為五星級,硬件設施的餐廳及公共部位尚可,客房標準亦同國內快捷連鎖酒店。但周到、溫馨的服務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清晨早起遛彎看到整個酒店到處是員工們忙碌的身影。這款產品令人稱道的之一是,逗留期間均住在同 一家酒店,且中午隨車回酒店休息。根據行程安排,我的介紹也就按照行程的順序進行了。
1.塔普倫寺塔普倫寺也稱“塔布蘢寺”,位於 吳哥窟 東面,是高棉國王闍耶跋摩七世於1186年為紀念母親而建造的,因此也叫“母廟”。曾是一所擁有高僧、祭司和舞女的神殿,具有廟宇和修院的雙重功用。隨著時間的流逝,如蟒蛇般的樹根爬滿了寺廟並深入到建築中,使原本規整的建築因碎石與植物交錯而變成了一座“迷宮”。這一獨特的自然人文奇觀還成為了電影《古墓麗影》的外景拍攝地之一。這是進入塔普倫寺的大門,門樓上的四面佛雕像仍清晰可見。門洞用鋼管進行著簡單的支護。 塔普倫寺建築十分精美,尤其各種雕塑很值得觀賞。它有4座門廊,主殿面向東方。神殿被 大樹 所盤踞而未做整修,裡面供奉的是“智慧女神”(據傳以國王母親的形象塑造),穹頂是精緻的蓮花圖案。進入大門走過300米左右的林蔭土路即來到大殿的前面。 大殿右側的迴廊。 舞者長廊頂端是飄逸浪漫的仙女浮雕,牆壁上是美輪美奐栩栩如生的舞者浮雕。 牆壁上被樹木纏繞的雕塑 侵入石塊里生長的樹木,在將建築撕裂的同時也支撐著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寺廟和樹根緊密相融,也給文物保護工作設下難題。圖為電影《古墓麗影》場景之一。在這裡留影需要排隊的喲。 2.通王城(十二生肖塔、戰象臺階、空中宮殿、癩王台、王宮遺址、巴方寺)
通王城又稱大吳哥,是吳哥王朝的首都,12世紀末、13世紀初由柬王攝耶拔摩七世所建。多次毀於戰火後幾經重修。包括巴戎寺、巴芳寺、吳哥古皇宮、大象台、癲王台、聖琶利寺、提琶南寺和十二生肖塔。
圖為通王城的南門:城門高達23米,上方為巨大的四面佛像,是吳哥古跡的標誌之一。橋兩側的石雕為修羅與阿修羅合力攪拌乳海獲取長生不老藥的故事。兩側各有27座雕像,高2.2米,跪坐姿,合力報持巨蟒用力拉扯。左側眼睛細長、表情含蓄的是修羅(天神);右側怒眼圓睜、表情凶惡的是阿修羅(魔鬼)。 在吳哥經常可見五頭或七頭蛇的圖騰。這是源自 印度 神話的蛇神NAGA,多立於橋頭兩端或神殿門口,代表守護意義。
十二生肖塔。 從通王城的勝利門進入,位於戰象臺階前正對面的樹叢里一字排開十二座紅土古塔,因各塔上雕刻著類似 中國 十二生肖的動物,被稱為十二生肖塔。塔造型抽象,歷經風雨侵蝕,已無法辨認塔上雕刻。據稱塔的用途有囚審犯人、守衛王城廣場、搭設道具表演等之說。 戰象臺階—象鼻式的建造思維。 戰象臺階及癩王臺階佈滿浮雕,整個臺階看上去像是一個巨大的檢閱台。可以設想在吳哥王朝的鼎盛時期,國王站在檢閱臺上檢閱士兵和戰象的盛況,以及戰象之間搏鬥的慘烈與血腥。 戰象臺階下的牆壁都是密密麻麻大巧不工的佛雕,現顏色斑駁或面目全非。 空中宮殿原名金角山,最初是真臘國王羅因陀羅跋摩二世( 941年—968年)在位時在興建王宮的同時建造的濕婆廟,後為蘇利耶跋摩一世改建成為須彌山式 印度 教寺廟。空中宮殿是吳哥寺的前身,雖然不如吳哥寺保存完整和出名,但可稱其高棉建築藝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空中宮殿並不很高,只是臺階陡峭異常,必須手足並用方可攀頂。我們到此正趕上閉門修葺。 癩王臺階,當時的皇家火葬場,位於戰象臺階旁,因平臺頂端的一尊沒有性別的“癩王”雕像而得名。但為什麼叫“癩王”則眾說不一,有人說因為發現時佈滿青苔,也有雕像是一位染上麻風病的國王之說 。原雕像已藏 金邊 國家博物館,現為複製品。(此照片來自網絡) 空中宮殿雖然名為宮殿,實際上並非王宮。王宮在空中宮殿 東北 約二百米處本圖中臺階上人們駐足的位置,因為是木建築,現已不存。根據我國宋代、元代典籍記載,王宮極為壯麗,牆壁鑲金,地鋪銀磚,大柱子雕刻佛像,國王的五香寶座鑲嵌七色寶石。 巴方寺是11世紀中葉真臘國王“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公元1050-1066年在位)於1060年修建獻給濕婆神的國寺。最早巴方寺最高的塔是銅皮包裹的木塔,我國元代地理學家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亦有記載。15世紀後期,巴方寺改成佛教寺院,銅塔可能因此被拆除。據稱 法國 從1960年開始幫助修複巴方寺,當時把所有坍塌的上千塊石頭編上號,希望能一點點拼湊上去。1975年紅色高棉上臺後,工程被迫停止並銷毀了所有檔案,給1995年重新開始的修複工作帶來極大困難。現在看漂亮引橋兩側的水塘可以想象當時橋下應該是有水的。
3.巴戎寺巴戎寺坐落於吳哥通王城的中心,12世紀末闍耶跋摩七世為自己建造的寺廟。這裡可以看到著名的“高棉的微笑”,豐富而生動的浮雕。巴戎寺是一座三層的金字塔形建築,下兩層為正方形,外側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頂層是一座塗金的圓形寶塔。周圍48座大小不一的寶塔簇擁著中心寶塔。每座寶塔上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闍耶跋摩七世本人。 資料稱巴戎寺近三百米的迴廊其頂部是木製結構,現已蕩然無存。圖為進入該寺的入口大門。 巴戎寺其核心部分是一組由16座相連寶塔構成的建築群,每座塔佈滿雕刻。除中央塔外,在兩層台基的四周還排列著幾十座形體相同的石塔,每座塔各有一組四面佛。 以闍耶跋摩七世為原型的“高棉的微笑”佛像雕塑,已經成為著名的 柬埔寨 旅游符號。 在被網友們喻為著名油畫“維納斯的微笑”的類似畫框的窗口前,也幫老伴兒留影一張。 圍繞著台基上的建築有兩個同心的方形迴廊,迴廊上雕刻著大量的浮雕,主要以神話故事、當時重大的現實鬥爭和日常生活為題材。
4.巴肯山巴肯山位於 吳哥窟 西北 1.5公里處附近唯一的制高點上,高67米,正對羅洛士建築群,原為都城中心。以前上山的道路比較陡峭,我們到達的時候已經用碎石鋪成比較平緩的道路(常常看到踩在石子路上滑倒的游客)。圖為主體建築下破敗的建築。 巴肯寺台基為金字塔式的五層,各層有塔,層層而上,極為壯觀。山頂上的巴肯寺雖然早已破敗,但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吳哥建造的第一個都城的中心,被稱為“第一次吳哥”。 山丘上有一座吳哥廟宇遺跡,是耶輸跋摩一世開始以大吳哥城附近為首都後的第一座國廟,亦為後來吳哥建築奠定基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