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角的風,初秋的雨,一起走過的德意志

德國自助遊攻略
↑老博物館
博德 博物館雖然也在島上,但並不能從島上直達,得先出島,過了河,兜個圈子,再從另一側過河進島。裡面主要展出的是拜占庭藝術、中世紀早期到18世紀晚期雕塑和繪畫,沒有多少我們耳熟能詳的大作,可以在雕塑中嘗試著尋找多納泰羅的作品。
德國自助遊攻略
↑博得博物館 東西德分裂後, 柏林 也被美、蘇、英、法分而治之,各種滲透勢力聚集, 柏林 也就成了有名的間諜之都。出於對間諜的好奇,也是出於更充分的使用博物館通票,我們去了原本行程外的間諜博物館。
德國自助遊攻略
↑德意志間諜博物館 換好門票存好包,在入口處蛇形排了半個多小時,從入口開始就搞得有些神秘,兩扇雙層門,但都每次只能一人通過,像安檢一樣一層門開,進去後關上,雙手舉高,全身掃描,顯示安全再開另一層門。
德國自助遊攻略
↑德意志間諜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有兩層,講述著古今中外間諜的歷史、代表人物,展示著常用工具和技術,甚至還有很多可以互動的游戲區。達 芬奇 的鏡面字算是之前就有所耳聞的技術了,沒想到的是真的會有那麼多藏於各種日用品中的武器和工具,煙斗、口紅、雨傘、拐杖、鞋子,稍加拆裝就能放得下槍或匕首,公文包、眼鏡甚至內衣都藏得下相機,還有各種毒藥展區,原來我以為不過是電影里創造出來的工具,現實中真的有,且早就有人用了。
德國自助遊攻略
↑德意志間諜博物館 博物館里也有很多互動游戲區域,嘗試著用摩斯密碼打了會兒名字,把幾個常用密碼交給電腦來計算破解時間,趴在桌上抵著放大鏡找線索,都設計得蠻有意思,但最讓我們有興緻、排了兩次長隊參與的是鐳射室,像電影里一樣,黑漆漆的房間里數十道紅外線光束,可以選擇高、中、低不同難度進行挑戰,2分鐘的倒計時無論是時間用盡還是碰觸到光束,都會顯示引發爆炸挑戰失敗。我自認為還比較靈活,但連著挑戰兩次都失敗了,倒是嘟嘟,動作大開大合,甚至豁得出去在地板上摩擦,第一次挑戰中級就 成功 了。
每一次挑戰都有錄像,無論成敗都可以回看,也可以把錄像發送到郵箱留念慢慢欣賞。這個游戲倒是這輩子頭一次玩,新奇又有趣。 —— 展館里的遺珍探訪 | 畫廊系列老國家畫廊也在博物館島上,主要展出的是19世紀以來的藝術作品,從新古典主義早期到印象派的畫作。
德國自助遊攻略
↑舊國家畫廊 馬奈、莫奈、 雷諾 阿、塞尚的畫集中在二樓的一個展室,其中馬奈的《在溫室里》是整間展室、甚至整個畫廊最著名的一幅,女子穿著優雅而保守,顏色偏灰暗,但鵝黃色的帽子、手套、陽傘又打破單調,充滿生氣,兩人都沒有看向觀賞者的角度,似乎是一個在緩慢的說,一個在靜靜的聽,姿態似親密又疏離,尤其是C位的兩人的手感覺下一秒就會碰在一起。
德國自助遊攻略
↑舊國家畫廊 \-- In the Conservatory, by Manet

對於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壽命長作品多的莫奈來說,這幅《夏日》遠沒有他的睡蓮系列、乾草堆系列、大教堂火車站系列出名,一眼望去,青綠的草地、和煦的陽光,色彩清晰而溫暖,走得近了,可以觀察得到層層疊疊的用色、邊線模糊的勾勒。
德國自助遊攻略
↑舊國家畫廊 \-- Summer, by Monet

同樣是印象派畫家, 雷諾 阿擅長畫人物,尤其是小女孩,與莫奈的沉靜、梵高的冷鬱不同, 雷諾 阿的作品通過光影的變化,往往給人一種幸福感。展室里有一幅同名《夏日》的畫作,確切的說主題似乎更應該是夏日乘涼的女孩,從膚色就能看出 雷諾 阿有個性的筆法。
德國自助遊攻略
↑舊國家畫廊 \-- Summer, by Renoir

這幅《瓦格蒙特家孩子們的下午》,光感效果極強,氣氛生動,冷暖色調過度自然,並不像他的經典之作那樣大量運用光斑來凸顯女人嬌嫩的皮膚,與上圖的《夏日》處理方式完全不同,可能是回歸古典主義後的嘗試。
德國自助遊攻略
↑舊國家畫廊 \-- Children's Afternoon at Wargemont, by Renoir

柏林 畫廊在 波茨坦 廣場附近,也可以使用博物館通票,展出的是13至18世紀 歐洲 繪畫作品,拉斐爾、提香、波提切利、魯本斯、倫勃朗、丟勒、 卡拉 瓦喬的作品都可以找到,個別畫作還是其代表作。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畫廊 拉斐爾早期的幾幅聖母子,分別畫於他19、20歲、搬去 佛羅倫薩 學習之前,與他畫風成熟期、經典的聖母子相比很難看出是同一個人的作品。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畫廊
\-- Madonna, 1502-1503, by Raffael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畫廊 \---- Madonna, 1505, by Raffael

與藏於烏菲茨的代表作《維納斯的誕生》相比,波提切利的這幅維納斯是個solo,而且體態的重心、髮型、頭髮的方向都有不同,不知道他畫了多少個維納斯,也不知道哪幅更早。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畫廊 \-- Venus, by Sandro Botticelli

卡拉 瓦喬的作品在這隻有一幅,名字很有深度:《愛能戰勝一切》,有著 卡拉 瓦喬標誌性的明暗對比以及神話與真實世界的完美融合,在此之前,丘比特多是理想化的小天使模樣,而 卡拉 瓦喬處理得如此真實,以至於你很難區分這是一個男孩模樣的丘比特還是打扮成丘比特的小男孩。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畫廊 \-- Amor als Sieger, by Caravaggio

維米爾,這個小孔成像先鋒人物,這裡收藏的《酒盃》和《戴珍珠項鏈的女孩》都不是代表作,畫里的很多佈景、道具都在他其他畫里出現過,猜測是他工作室的常備。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畫廊 \-- Das Glas Wein, by Vermeer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畫廊 \-- Junge Dame mit Perlenhalsband, by Vermeer
—— 刻進城市裡的銘記 | 施加與承受如果說 勃蘭登堡 門是為了鐫刻戰爭的勝利,那不遠處的浩劫紀念碑就是為了銘記人性的悲劇。2711塊灰色的水泥石碑,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看似隨意、實則有序的排列在近2萬平方米的區域里,遠看像一大片墓園,然而每一塊石碑都沒有任何標記和文字,穿梭其中,冰冷而沉重,你不知道它具體悼念的是哪一個人,但你知道它們悼念的是所有人,所有曾在大屠殺中被害的猶太人。它們立在這裡,不僅僅為了悼念與寬恕,它們赤裸裸的揭露著 德國 那段並不光彩 和美 好的過去,懺悔著當年納粹的殘暴罪行,提醒著人們對獨裁的警惕,同時也在拷問著每一個人:當惡來臨,善何以為?
德國自助遊攻略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你說它因果也好,冥冥中自有定數也好, 德國 近代的施與受似乎有著某種平衡。在 柏林 繁華的鬧市區、距離 德國 知名的奢侈品百貨KaDaWe不足千米,佇立著看起來殘缺、甚至有些煞風景的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德國自助遊攻略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它本來是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為紀念祖父威廉一世而下令建造的一座新 羅馬 式教堂,但在經歷了二戰的轟炸後為了警示眾人而放棄重建、以殘骸示人,遠遠望去,尖頂被削掉,鋸齒樣的大張著缺口,離近了看,磚石脫落,凹凸不平的牆體就像是戰爭過後皮肉盡毀而白骨猙獰。
德國自助遊攻略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建築內殘留的鑲嵌畫還在講述著基督教義下君權神授的故事,但這裡早已不再承擔教堂的職責,而是作為一處活生生展示著創傷的紀念館,讓人看到 和平 年代的美好、獨裁與戰爭的殘酷,也讓人感受到對歷史的反思與和解的希望。

如今,真正承擔著宗教活動場所職責的是旁邊的新教堂,與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完全不同,新教堂極具現代風格,數以萬計的藍色玻璃構成的網格狀玻璃牆,祭壇上懸立著合金材質的耶穌受難像, 日光 透過玻璃散進來,一片藍色的寧靜與安詳,就像 和平 本身的模樣。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 —— 刻進城市裡的銘記 | 分割與對立出Nordbahnhof站向北、Bernauer Strasse的東側是一片綠地,遠望過去,茵茵芳草,少許游人,就像是街邊的普通公園。走得近了,才看到綠地的邊緣是一道高牆,灰色混凝土,牆面斑駁,滿是歲月的痕跡,頗為別緻的入口是一根根與牆等高的鋼筋,鐵鏽色,參差的佇立。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 綠地上零星幾處十字架,紀念著修建 柏林 牆時未經遷走的二戰轟炸受害者墳墓;最為引人註目的是“紀念之窗”,每一個格子里是一幅幅黑白照片,紀念著因 柏林 牆而遇難的人,多數是中青年,但也看到了稚嫩的兒童面孔;多數是逃去西德未遂的人,但也有因執行 柏林 牆邊防看守公務而犧牲的士兵。夕陽餘暉灑落,他們的照片投影在一道道隔板上,錯落著悠遠的註視著你。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 公園旁邊是 柏林 牆遺址,還原著當年的邊防工事。我們今天談論的 柏林 牆,很多時候僅指代邊防工事的外牆,其實當年為控制人口流動,東德建起的一道牆里還有相隔數十米的內牆、鐵絲網、信號網、邊防燈、眺望塔和巡邏區域,在如此重重障礙、戒備森嚴的環境下逃往西德可想而知會有多難。我們繞去內牆外側,透過一指寬的縫隙向里張望,受限於角度,邊防工事里看不大真切,倒是原屬於西德地界、對街的 柏林 牆紀念館幾個大字擠進了縫隙。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 柏林 牆紀念館是一個二層小樓,展廳里以文字、圖片、影像記錄著 柏林 牆從修建到倒塌的歷史,記錄著東西德的前世今生,記錄著冷戰時期的 德國 人為了民主與自由而做的抗爭。在這裡,能真切的感受到一街之隔,分裂著西德與東德;能感受到一道牆拆散了一代人,親人被迫分離、鄰裡無法來往;能感受到 柏林 牆倒、兩德統一人們的激動與快樂;也能感受到 德國 對歷史的尊重與正視。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牆紀念館 旁邊的觀景台有大概五層樓高,站在那裡可以鳥瞰街對面遺址裡邊防工事的全貌,游客來來往往,凝立註視著這座城市的自我剖析。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柏林 由於意識形態而人為的分裂, 柏林 牆彎曲著划下 柏林 獨有的近30年的裂痕。這道裂痕不僅鋼筋混凝土物理性的橫亘在兩德之間,也橫亘在每一個 德國 人的心裡,於是塗鴉成了人們擺脫身體束縛和心理壓抑的一種手段。東區畫廊曾是 柏林 牆的一段,長約1.3公里,在1990年兩德統一、 柏林 牆被推倒後這一段牆壁被保留了下來,由來自21個國家的118位藝術家進行創作,他們的畫作或直白或隱晦或沉痛或戲謔,佈滿了牆的內外兩側,記錄著那一段獨特的歷史,紀念著分裂的痛楚與統一的歡樂。
德國自助遊攻略
↑東區畫廊 見證著 柏林 那段分裂歷史的不僅有 柏林 牆,還有一處查理檢查站。去之前一直好奇查理是誰,想象著他或者是當時那個分裂時期為了統一、為了人民而抗爭過的勇士,或者是敢於翻越 柏林 牆逃向西德的標誌性人物,反正總要有個以他命名的理由。到了才發現,不過就是一條普通的街巷,中間一個崗亭,一排壘起的沙袋,還原著分裂時期東西德間的邊境檢查站。繞了一圈,也沒看到所謂的“查理”,google了一下,原來這裡的查理並不是指人名,而是代指C,所以可以理解成三號檢查站,前面還有兩個分別叫Checkpoint Alpha和Checkpoint Bravo,在分裂時期這三個檢查站是外交官員、外國人、盟軍通過的關口,兩德統一後, 柏林 牆與檢查站都被拆除,重新搭建了查理檢查站,車水馬龍中、熙來攘往間展示著特定的歷史產物,游客們今天聚在沙袋前打卡式的拍照留念,30年前的這裡卻還是一國之內、一城之內森嚴的警衛、冰冷的詢問和機械的盤查。
德國自助遊攻略
↑查理檢查站 —— 走在陽光下的民主 | 國會大廈在 德國 待了半個月,似乎已經習慣了景點上午10點開門、下午6點關門的狀態,即使是商場、超市,也大多晚上8點結束營業,但國會大廈不同,從早8點到午夜,除重大節日 和政 治活動,幾乎全年無休。早上9點,我們拿著打印好的預約單,準時出現在了門口,這是我們此行少有的必須提前預約的景點,也是除機場外唯一一個需要安檢的地方。
德國自助遊攻略
↑德國國會大廈 從外觀上看,國會大廈兼具古典主義與文藝復興風格,但高聳的玻璃穹頂又讓它不失現代感,百年來幾經戰火,數度修建,見證著 德國 從邦國走向統一、從帝國專制走向民主 共和 的歷史,記錄著普魯士崛起的野心、 共和 國成立的吶喊、納粹黨縱火的陰謀、聯邦議會的遷址。這裡既是 德國 的公共機構之一,也是整個 德國 憲制的核心,是三權分立的體現,國家元首 和政 府首腦在這裡選舉產生,聯邦法律在這裡表決生效,重大政策在這裡審查通過,似乎一切都在民主中,一切都在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