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斯本 印象 (Lisboa, Portugal)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2.4 高地區 Bairro Alto坐落在“七山”之一的頂上,小小一個片區可謂是 裡斯本 的酒吧區。
小街小巷裡散佈著獨具風格的餐廳酒吧,周六的夜晚甚是喧囂。從劉易斯廣場(Praça Luís de Camões)轉入北街(R. do Norte),仿佛瞬間進入另一個世界。高地區內沒有 裡斯本 作為首都的政治氣息,也沒有華麗商店的商業氛圍,蕩漾著一種接地氣的朴實。不少餐廳夜晚還有法朵現場表演(Fado)。 ↑拜薩商業區 ↑拜薩商業區 ↑拜薩商業區 3 阿爾法碼 Alfama如果說高地區是 裡斯本 的夜,阿爾法碼則是 裡斯本 的日;
如果說高地區是規矩的井格,阿爾法碼則是雜亂的迷宮;
坐落在“七山”之一的山腳,小小一個片區街巷九曲十八彎,不迷路簡直就是神話。在 日光 照耀下,阿爾法碼區洋溢著彩色歡樂的氛圍,走街串巷,偶見街角家庭式的小店,晾在二層窗外剛洗過的床單衣服,充滿著生活的氣息。
去Alfama之前先上了Santa Justa電梯頂的觀景台,確實是俯瞰 裡斯本 市中心的好地方。Santa Justa電梯只是為了把人從中心運道高地區的山上,有個連橋,可以直接從後山的教堂直接過去上到觀景台,不用在下麵排隊等坐電梯。本來是想晚上上去看夜景的,不巧前晚去太晚,下麵不讓排隊,又不知後山其實可以直通平臺。個人覺得 裡斯本 是白天比晚上好看。
從Alfama之後回到商業廣場,百無聊賴的去了 裡斯本 故事中心(Lisboa Story Center),沒想到又被驚訝了一次。小小一個展廳涵蓋了 裡斯本 的發展歷史,還有一個短視頻講述 裡斯本 大地震後城市的重建。這裡的Audio Guide是免費的,而且是全自動的,只要走到相應的區域就會自動開始,不用一個一個用手去按,簡直人性化設計。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聖胡斯塔升降機 ↑聖若熱城堡 ↑羅西歐廣場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綠葡萄酒,鱈魚 與 葡式蛋撻裡斯本 三件寶:
綠葡萄酒(Vino Verde)
名字就叫Vino Verde,很多餐廳都有,歸類在白葡萄酒系列(Vino Blanco),味道挺不錯,值得嘗試。
鱈魚(Bacalhau)
裡斯本 的海鮮里最出名的就是鱈魚,被譽為 伊比利亞半島 兩大最好鱈魚之一(另一處是 西班牙 巴斯 克地區)。這裡的烤鱈魚分量十足,價格便宜,必嘗之一。
蛋撻(Pastel de nata)
在 裡斯本 三天,也吃了三天,不同的店,味道和口感差異還是很大的。其中不得不說Belém的百年老店(Pasteis de Belém),是唯一的一家做的真正好吃的。能夠讓我一口氣吃4個才覺得有點膩的葡撻一共就遇見過兩次,十六年前在 澳門 第一次吃和這次在這家百年老店。這還是兩個小時前午餐剛塞了一個 漢堡 帶羊奶酪(goat cheese)的,吃過的人都知道那種 漢堡 有多麼的果腹。不然估計能吃6個。
其它店對於我來說做得一是偏甜,二是太過成流質,三是脆皮不夠脆(最明顯的是冷卻以後一咬下去)。不過如果不是蛋撻發燒友的話,估計吃不出什麼區別。 ↑裡斯本 ↑裡斯本 城市印跡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一點歷史 -- Wikipedia《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 西班牙 語:Tratado de Tordesillas, 葡萄牙 語:Tratado de Tordesilhas )是地理大發現時代早期,兩大航海強國 西班牙 帝國和 葡萄牙 帝國在教皇 亞歷山大 六世的調解下,於1494年6月7日在 西班牙 卡斯 蒂利亞的小鎮托爾德西利亞斯簽訂的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協議。
條約規定兩國將共同壟斷 歐洲 之外的世界,並將穿越當時已屬 葡萄牙 的 西非 佛得角 群島與 哥倫布 最早為 西班牙 發現的美洲土地 古巴 島和伊 斯帕 尼奧拉島連線中點的經線作為兩國的勢力分界線。這條經線位於 佛得角 以西370里格,即西經46°37'附近。分界線以西歸 西班牙 ,以東歸 葡萄牙 。西、葡兩國分別於該年的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該條約。這條分界線也被稱為教皇子午線。
儘管當時 歐洲 人對新大陸地理勘測還十分模糊,西、葡兩國都較好地履行了條約。然而,條約漠視了其他 歐洲 強國的權利,在 英格蘭 、 法國 崛起後,遭到抵制。
1500年 葡萄牙 探險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意外越過子午線,併發現了 巴西 。1512年 葡萄牙 在太平洋發現了極有經濟價值的香料群島摩鹿加。這引起了 西班牙 的垂涎。1521年環球航行的由 西班牙 資助的 葡萄牙 探險家麥哲倫,也在摩鹿加登陸。 西班牙 與 葡萄牙 在這裡遭遇。葡西兩國從1523年開始談判,至1529年達成《 薩拉戈薩 條約》(Treaty of Zaragoza),修訂勢力範圍界線,並明確這一分割線在太平洋上的位置。太平洋分界線劃在摩鹿加群島以東, 西班牙 退出摩鹿加群島, 葡萄牙 為此賠償 西班牙 35萬金Ducat。而太平洋分界線以西的 菲律賓 則繼續被 西班牙 統治。 後記雖然同在 伊比利亞半島 ,不曾想西葡兩個差異如此之大,語言,文化,歷史。儘管 西班牙 國內地域的差異和多樣性也很顯著,但到了 裡斯本 確實是感覺到了另一個國度。不禁感慨人類歷史的文明發展之神奇,當眼見百年曆史之縮影時,還是相當的震撼。
周六偶然路過Praça Luís de Camões見到街頭藝人,展示 葡萄牙 藝術文化。
小街小巷裡散佈著獨具風格的餐廳酒吧,周六的夜晚甚是喧囂。從劉易斯廣場(Praça Luís de Camões)轉入北街(R. do Norte),仿佛瞬間進入另一個世界。高地區內沒有 裡斯本 作為首都的政治氣息,也沒有華麗商店的商業氛圍,蕩漾著一種接地氣的朴實。不少餐廳夜晚還有法朵現場表演(Fado)。 ↑拜薩商業區 ↑拜薩商業區 ↑拜薩商業區 3 阿爾法碼 Alfama如果說高地區是 裡斯本 的夜,阿爾法碼則是 裡斯本 的日;
如果說高地區是規矩的井格,阿爾法碼則是雜亂的迷宮;
坐落在“七山”之一的山腳,小小一個片區街巷九曲十八彎,不迷路簡直就是神話。在 日光 照耀下,阿爾法碼區洋溢著彩色歡樂的氛圍,走街串巷,偶見街角家庭式的小店,晾在二層窗外剛洗過的床單衣服,充滿著生活的氣息。
去Alfama之前先上了Santa Justa電梯頂的觀景台,確實是俯瞰 裡斯本 市中心的好地方。Santa Justa電梯只是為了把人從中心運道高地區的山上,有個連橋,可以直接從後山的教堂直接過去上到觀景台,不用在下麵排隊等坐電梯。本來是想晚上上去看夜景的,不巧前晚去太晚,下麵不讓排隊,又不知後山其實可以直通平臺。個人覺得 裡斯本 是白天比晚上好看。
從Alfama之後回到商業廣場,百無聊賴的去了 裡斯本 故事中心(Lisboa Story Center),沒想到又被驚訝了一次。小小一個展廳涵蓋了 裡斯本 的發展歷史,還有一個短視頻講述 裡斯本 大地震後城市的重建。這裡的Audio Guide是免費的,而且是全自動的,只要走到相應的區域就會自動開始,不用一個一個用手去按,簡直人性化設計。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聖胡斯塔升降機 ↑聖若熱城堡 ↑羅西歐廣場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綠葡萄酒,鱈魚 與 葡式蛋撻裡斯本 三件寶:
綠葡萄酒(Vino Verde)
名字就叫Vino Verde,很多餐廳都有,歸類在白葡萄酒系列(Vino Blanco),味道挺不錯,值得嘗試。
鱈魚(Bacalhau)
裡斯本 的海鮮里最出名的就是鱈魚,被譽為 伊比利亞半島 兩大最好鱈魚之一(另一處是 西班牙 巴斯 克地區)。這裡的烤鱈魚分量十足,價格便宜,必嘗之一。
蛋撻(Pastel de nata)
在 裡斯本 三天,也吃了三天,不同的店,味道和口感差異還是很大的。其中不得不說Belém的百年老店(Pasteis de Belém),是唯一的一家做的真正好吃的。能夠讓我一口氣吃4個才覺得有點膩的葡撻一共就遇見過兩次,十六年前在 澳門 第一次吃和這次在這家百年老店。這還是兩個小時前午餐剛塞了一個 漢堡 帶羊奶酪(goat cheese)的,吃過的人都知道那種 漢堡 有多麼的果腹。不然估計能吃6個。
其它店對於我來說做得一是偏甜,二是太過成流質,三是脆皮不夠脆(最明顯的是冷卻以後一咬下去)。不過如果不是蛋撻發燒友的話,估計吃不出什麼區別。 ↑裡斯本 ↑裡斯本 城市印跡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一點歷史 -- Wikipedia《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 西班牙 語:Tratado de Tordesillas, 葡萄牙 語:Tratado de Tordesilhas )是地理大發現時代早期,兩大航海強國 西班牙 帝國和 葡萄牙 帝國在教皇 亞歷山大 六世的調解下,於1494年6月7日在 西班牙 卡斯 蒂利亞的小鎮托爾德西利亞斯簽訂的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協議。
條約規定兩國將共同壟斷 歐洲 之外的世界,並將穿越當時已屬 葡萄牙 的 西非 佛得角 群島與 哥倫布 最早為 西班牙 發現的美洲土地 古巴 島和伊 斯帕 尼奧拉島連線中點的經線作為兩國的勢力分界線。這條經線位於 佛得角 以西370里格,即西經46°37'附近。分界線以西歸 西班牙 ,以東歸 葡萄牙 。西、葡兩國分別於該年的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該條約。這條分界線也被稱為教皇子午線。
儘管當時 歐洲 人對新大陸地理勘測還十分模糊,西、葡兩國都較好地履行了條約。然而,條約漠視了其他 歐洲 強國的權利,在 英格蘭 、 法國 崛起後,遭到抵制。
1500年 葡萄牙 探險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意外越過子午線,併發現了 巴西 。1512年 葡萄牙 在太平洋發現了極有經濟價值的香料群島摩鹿加。這引起了 西班牙 的垂涎。1521年環球航行的由 西班牙 資助的 葡萄牙 探險家麥哲倫,也在摩鹿加登陸。 西班牙 與 葡萄牙 在這裡遭遇。葡西兩國從1523年開始談判,至1529年達成《 薩拉戈薩 條約》(Treaty of Zaragoza),修訂勢力範圍界線,並明確這一分割線在太平洋上的位置。太平洋分界線劃在摩鹿加群島以東, 西班牙 退出摩鹿加群島, 葡萄牙 為此賠償 西班牙 35萬金Ducat。而太平洋分界線以西的 菲律賓 則繼續被 西班牙 統治。 後記雖然同在 伊比利亞半島 ,不曾想西葡兩個差異如此之大,語言,文化,歷史。儘管 西班牙 國內地域的差異和多樣性也很顯著,但到了 裡斯本 確實是感覺到了另一個國度。不禁感慨人類歷史的文明發展之神奇,當眼見百年曆史之縮影時,還是相當的震撼。
周六偶然路過Praça Luís de Camões見到街頭藝人,展示 葡萄牙 藝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