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之三---古城古鎮
↑隆里古城 丁字路口向南一座石牌樓的後面就是蜈蚣街了。這條街通往南門又名南門大街,全長93米,寬8.5米鵝卵石鋪就成一條巨大的蜈蚣圖案。蜈蚣頭北尾南,背寬2米,腳長2.5 米,共56只腳。關於其中的故事都不太可信,但如果說與吳三桂有關那也有300年曆史了。聯想到城內所有的道路幾乎都是用鵝卵石鋪設的,這在當時是一項多麼浩大的工程啊。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街西側一座古老的民宅是生態博物館的信息中心。這是一座典型的 江南 庭院,兩層三進,中間是天井,兩側有廻廊。裡面用文字、圖片和模型介紹了古城的歷史與興衰,最後的正廳里是一個古城的沙盤模型,雖不太精確但也能瞭解古城的全貌。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蜈蚣街盡頭就是南門“ 正陽 門”,只有門洞和瓮城,已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了。我們在導游的帶領下走入城牆邊的小巷,古城通俗的說法是有三街六巷,裡邊基本是民宅了。許多院落門頭上都會標有“xx第”,有些可能與功名或官職有關,但更多的是代表了祖上來自何方,在一個不足五萬平米的小城裡匯聚了九省百姓,這也是代表一種歸屬感吧。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我們穿街走巷繞過北門,沿途看不到 大興 土木的情況倒是有不少的斷壁殘垣,與豪華的游客接待中心形成鮮明的對照,古城也許正處在蛻變的陣痛之中。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隆里 地處一片豐腴的盆地中,周圍良田千頃、群山環恃,龍溪河繞城而過,優美的景色襯托著古城的質朴,周圍更有“龍標八景”點綴,令人流連忘返,可惜兩次我們都是路過沒有好好的領略,好在這裡離我們的駐地不遠,一定還會再來的。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 古鎮是 貴州 歷史最悠久的古城,以致到底起於何時都有爭議。最早設縣是秦昭王還是漢武帝眾說不一,不過不管是哪位,古城的歷史也在兩千年以上了。那時的 貴州 還是西南夷中的夜郎國那。 鎮遠 之名始於宋代,當時稱為 鎮遠 州。但明代以前的歷史只存在於史書之中,現存的所有遺址都是明朝之後的。自元代起一直為道、府、州、衛的衙門所在地,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解放後為 鎮遠 專員公署駐地,後成立 黔東南 自治州,曾是州政府所在地,後州政府遷至 凱里 , 鎮遠 成為 黔東南 州下屬的一個縣。
古城位於 貴州 省東緣 舞陽 河畔,地處雲貴高原向 湘西 丘陵過渡斜坡地帶,四周皆山。 舞陽 河以“S”形蜿蜒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牆和城門。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 自古為京城與西南邊陲以及安南、 緬甸 、暹羅、 印度 等國禮物獻贈和信使往還的捷徑和必經之地,為南方 絲綢之路 要津,留下眾多的人文古跡。古城內遺存有樓閣、殿宇、寺廟等古建,還有古橋、古驛道、古碼頭、古巷道,被國務院批准為“ 中國 歷史文化名城”。在2009年獲評“ 中國 最美十大古城”稱號,位列第五。
與眾多古跡相伴的還有 鎮遠 秀美的風景, 舞陽 河上的小 三峽 、 雲台山 的岩溶奇觀、鐵溪的原始風光與古城共同構成了“ 舞陽 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鎮遠 不愧是一幅“朴素中見珍奇,淡雅中顯神韻”的水墨畫。
鎮遠 與內地的城市不同,沒有規整的城池,只是隨水而建。城垣也只建在需要防禦的位置,據說有兩座留存下來的城門都在 石屏 山頂,應該與長城的模式差不多。所謂衛城應是明代所設的軍事單位的駐地,相當於今日的衛戍區,府城則是官府與百姓居住之地,如今也只是留個名稱,已無任何區別了。
去年我和先生曾來過一次,住在新大橋附近的 臨江 客棧,基本上把河兩岸都走到了,包括“ 和平 村遺址”和“周達文故居”以及青龍洞、仿古街、博物館、祝聖橋等。今年因為人比較多,安排在林業局的一處民宿,所以活動範圍基本在新大橋和祝聖橋之間。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 古鎮是 貴州 歷史最悠久的古城,以致到底起於何時都有爭議。最早設縣是秦昭王還是漢武帝眾說不一,不過不管是哪位,古城的歷史也在兩千年以上了。那時的 貴州 還是西南夷中的夜郎國那。 鎮遠 之名始於宋代,當時稱為 鎮遠 州。但明代以前的歷史只存在於史書之中,現存的所有遺址都是明朝之後的。自元代起一直為道、府、州、衛的衙門所在地,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解放後為 鎮遠 專員公署駐地,後成立 黔東南 自治州,曾是州政府所在地,後州政府遷至 凱里 , 鎮遠 成為 黔東南 州下屬的一個縣。
古城位於 貴州 省東緣 舞陽 河畔,地處雲貴高原向 湘西 丘陵過渡斜坡地帶,四周皆山。 舞陽 河以“S”形蜿蜒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牆和城門。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 自古為京城與西南邊陲以及安南、 緬甸 、暹羅、 印度 等國禮物獻贈和信使往還的捷徑和必經之地,為南方 絲綢之路 要津,留下眾多的人文古跡。古城內遺存有樓閣、殿宇、寺廟等古建,還有古橋、古驛道、古碼頭、古巷道,被國務院批准為“ 中國 歷史文化名城”。在2009年獲評“ 中國 最美十大古城”稱號,位列第五。
與眾多古跡相伴的還有 鎮遠 秀美的風景, 舞陽 河上的小 三峽 、 雲台山 的岩溶奇觀、鐵溪的原始風光與古城共同構成了“ 舞陽 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鎮遠 不愧是一幅“朴素中見珍奇,淡雅中顯神韻”的水墨畫。
鎮遠 與內地的城市不同,沒有規整的城池,只是隨水而建。城垣也只建在需要防禦的位置,據說有兩座留存下來的城門都在 石屏 山頂,應該與長城的模式差不多。所謂衛城應是明代所設的軍事單位的駐地,相當於今日的衛戍區,府城則是官府與百姓居住之地,如今也只是留個名稱,已無任何區別了。
去年我和先生曾來過一次,住在新大橋附近的 臨江 客棧,基本上把河兩岸都走到了,包括“ 和平 村遺址”和“周達文故居”以及青龍洞、仿古街、博物館、祝聖橋等。今年因為人比較多,安排在林業局的一處民宿,所以活動範圍基本在新大橋和祝聖橋之間。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