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城那寨那人,醉美黔東南紀行
走出 凱里 高鐵站的時候,我們已一路風馳了七個小時。
從浙中起程,穿越贛、湘兩省,此刻站在細雨迷濛的 凱里 街頭,宛如踏上平行世界的另一個空間。
眼前出現的畫面有一種錯覺,街頭理髮鋪、流動的手推二輪車、背竹簍的農夫、髮髻插著大紅花的婦人,甚至空氣的味道,這些21世紀的城市街頭鮮見的東西突然來到面前,一時里,濃烈的異鄉元素和符號錯亂了我的神經,恍惚了許久,行至紅綠燈,路過咖啡屋,看到鋼筋混凝土高樓,才把我從另一時空拉回原處。也許,正是這種在少數民族人文歷史基石上疊建起來的現代文明,讓 凱里 作為 黔東南 首府在兩種文化的相互碰撞和和諧共融中展現出獨特的城市魅力所帶給人的一種衝擊吧! 凱里,空氣中飄蕩著酸湯魚的味道酒店是預先網訂的,靠近市中心,出了門就有廣場和酒樓,行人林總。
巳是入夜,廣場的舞曲響了起來。酒店老闆娘告訴我們,晚餐可以前往 北京 路的一家在當地享有美譽的酸湯魚館就餐,離住處不遠,只隔了一條街。經過廣場時特意停下來看了看,分明覺得那些歌舞與我們當地沒甚麼明顯分別。
酸湯魚是 黔東南 的一道名菜,幾乎每家餐館都把酸湯魚作為招攬顧客的招牌菜,但不是所有的餐館都能做出地道正宗的酸湯魚,之後我們在 鎮遠 、 西江 景區內吃過的酸湯魚既不酸也不鮮,相比較,這家許記 劍河 酸湯魚要好吃得多。
簡單的裝修,不大的店面,可能已過晚餐時間,店內食客廖廖,很是清靜。店員帶我們到水產區,大大小小的魚缸里養了鰱魚、青魚、中華鱘(其實是養殖的 莫斯科 鱘或雜交鱘)等十多種魚,條條鮮活,挑好了當既過秤、宰殺、下廚。約莫一刻鐘,一大鍋酸湯魚就上來了,光看那油亮亮、黃澄澄的顏色,已是口舌生津。淺嘗,湯鮮味辣,還帶著一種酸勁。原來, 貴州 人喜歡在魚湯里放上自家密制的酸菜,辣裡帶著酸,酸里透著鮮,形成了獨特的酸湯味道。我們邊煮邊吃(類似火鍋),直到滿頭大汗,痛快淋漓。 次日醒來,天色未明,清晨的風裡帶著一絲涼意。酒店臨街的盡頭,天邊的雲被 朝陽 染成了紅色。
小吃攤開始叮叮噹當敲響出動聽地晨曲,糍粑、腸旺面、米豆腐、砂鍋粉已冒著熱騰騰的香氣。大街小巷不時見到為生計奔忙的苗人,用扁擔挑著新鮮的桃、西瓜和葡萄,男人們一色的素色布衣,女人則輓起高高的髮髻,插上一朵鮮艷的花朵,幾乎每條街巷都能見到流動的花。這些苗人會尋一個人多的去處,街角、廣場、市集、小區等,每天做著相同的小本買賣。此時,街道上的行車不多,暖色的車燈給寂靜的小城增添了些許生氣。
街邊的槐樹下,星夜進城的苗族老漢早已擺開了西瓜攤,坐靠在樹桿上抽起了旱煙。問他,煙絲是自製的,西瓜也是自種的,咬上一口,香甜極了。 早餐是一碗熱騰騰的牛肉粉,也是米粉,象牙一樣的白。粉在 黔東南 如面在 蘭州 ,是 貴州 人飲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餐食,幾乎大街小巷都開著大大小小的米粉店,白的粉、紅的椒、綠的蔥,再搭配酸菜、牛肉、雞絲或肉沫,色香味俱全,過口不忘。 旅行的下一站是 鎮遠 。 凱里 到 鎮遠 有火車,綠皮火車。
記得那些年去杭城求學,每年寒暑假要坐四趟綠皮火車,當時最深的印象是人多,象潮水一樣,車門擠不進,就從車窗往裡爬。我哪見過這般陣仗,加上人小體弱,只能眼巴巴站在外圍看著漸漸縮小的人群,到最後火車鳴笛了,才終於鼓起勇氣來拼命往人縫裡鑽,在廂道邊勉強擠了個站位。
跟如今的高鐵、動車相比,那時的條件的確艱苦,事實上,我特別喜歡聽見那一聲“嘟”的長鳴,然後像老人喘著氣開始慢慢行進,然後一路開始冥想,想的最多的自然是學校里誰和誰誰的故事……綠皮火車已然承載了我們曾經走過的那一段芳華歲月,有青春的影子,每每想起,懷念依然。
所以,當聽到 凱里 有綠皮火皮時,我豪不猶豫地選擇了它作為去 鎮遠 的交通工具。即便很慢, 凱里 到 鎮遠 也就一個小時的車程。
唉,有情懷,也要有經受打擊的耐受力!在異常悶熱的候車室里,我們承受了 凱里 到 鎮遠 、 鎮遠 到 凱里 來回6個小時的晚點的“苦難”。也許旅行註定會遇到波折,沒有曲折經歷的過程會乏味無比,所以上天及時賜予了旅行的調味品。 鎮遠,有江湖味的千年古城鎮遠 ,一個座落在山谷中的擁有兩千年曆史的古城。
1路公交車的終點站就是我們的落腳地---塵廬客棧,這裡是欣賞領略 鎮遠 古城的精華區域,也是客棧雲集的所在。
鎮遠 這名,自然想起金庸老爺子在《笑傲江湖》中提及的 鎮遠 鏢局,兩者間到底有沒有關係,也沒驗證出個所以然來。但在 鎮遠 古鎮還真有個 鎮遠 鏢局客棧,又發現 鎮遠 鏢局小吃城,聽說開了分店。後來一路看過去,以李尋歡、西門吹雪、花滿樓等同志命名的客棧接踵出現,讓我還沒從金庸宗師的俠義柔腸的武俠世界中緩過神來,又掉入了古龍大俠的快意恩仇的江湖中,以至於我不得不猜測塵廬客棧或許也隱居著一號絕世高人。就這樣 鎮遠 古鎮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現在每天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當然這跟江湖無關。 觀賞古城全貌,就要登上祝聖橋北面的 石屏 山。 石屏 山海拔不高,緩行半小時可到山頂。隆起的山巒把 鎮遠 古城包裹在橢圓形的山谷里,寬闊碧藍的 舞陽 河呈S形穿城而過,一間間極具特色的民居在河兩岸建了起來,山、水、城形成了一個碩大的太極圖。
古人重風水,小到一個宅子,也講究地理位置、動土時辰、門戶朝向、庭院結構等;大到一個村、一座城,首要依山傍水,古人認為山水是有靈氣的,老百姓沾了靈氣,能祛病免災,福祿壽禧;修道者有了靈氣,則助參禪悟道,破繭成蝶,所以縱觀神州,大凡好山好水間必然建有道觀、寺廟,各種宗教信仰得以不斷繁榮發展。像 鎮遠 古城這樣城中有道、道融於城,放眼全世界並不多見。 登上 石屏 山遠眺, 鎮遠 縣城就是一個碩大的太極圖。 鎮遠 城被 舞陽 河貫穿而過,中外游客譽為“東方 威尼斯 ”。 在祝聖橋南面有一座山,依山勢而建有青龍洞,道、儒、佛三種宗教的寺廟群生就山腰,終年香火不息,實為罕見,也成為歷代文人騷客詠嘆之地。清代有詩人贊日:憑欄未敢多立時,生恐凌風便上天。
從浙中起程,穿越贛、湘兩省,此刻站在細雨迷濛的 凱里 街頭,宛如踏上平行世界的另一個空間。
眼前出現的畫面有一種錯覺,街頭理髮鋪、流動的手推二輪車、背竹簍的農夫、髮髻插著大紅花的婦人,甚至空氣的味道,這些21世紀的城市街頭鮮見的東西突然來到面前,一時里,濃烈的異鄉元素和符號錯亂了我的神經,恍惚了許久,行至紅綠燈,路過咖啡屋,看到鋼筋混凝土高樓,才把我從另一時空拉回原處。也許,正是這種在少數民族人文歷史基石上疊建起來的現代文明,讓 凱里 作為 黔東南 首府在兩種文化的相互碰撞和和諧共融中展現出獨特的城市魅力所帶給人的一種衝擊吧! 凱里,空氣中飄蕩著酸湯魚的味道酒店是預先網訂的,靠近市中心,出了門就有廣場和酒樓,行人林總。
巳是入夜,廣場的舞曲響了起來。酒店老闆娘告訴我們,晚餐可以前往 北京 路的一家在當地享有美譽的酸湯魚館就餐,離住處不遠,只隔了一條街。經過廣場時特意停下來看了看,分明覺得那些歌舞與我們當地沒甚麼明顯分別。
酸湯魚是 黔東南 的一道名菜,幾乎每家餐館都把酸湯魚作為招攬顧客的招牌菜,但不是所有的餐館都能做出地道正宗的酸湯魚,之後我們在 鎮遠 、 西江 景區內吃過的酸湯魚既不酸也不鮮,相比較,這家許記 劍河 酸湯魚要好吃得多。
簡單的裝修,不大的店面,可能已過晚餐時間,店內食客廖廖,很是清靜。店員帶我們到水產區,大大小小的魚缸里養了鰱魚、青魚、中華鱘(其實是養殖的 莫斯科 鱘或雜交鱘)等十多種魚,條條鮮活,挑好了當既過秤、宰殺、下廚。約莫一刻鐘,一大鍋酸湯魚就上來了,光看那油亮亮、黃澄澄的顏色,已是口舌生津。淺嘗,湯鮮味辣,還帶著一種酸勁。原來, 貴州 人喜歡在魚湯里放上自家密制的酸菜,辣裡帶著酸,酸里透著鮮,形成了獨特的酸湯味道。我們邊煮邊吃(類似火鍋),直到滿頭大汗,痛快淋漓。 次日醒來,天色未明,清晨的風裡帶著一絲涼意。酒店臨街的盡頭,天邊的雲被 朝陽 染成了紅色。
小吃攤開始叮叮噹當敲響出動聽地晨曲,糍粑、腸旺面、米豆腐、砂鍋粉已冒著熱騰騰的香氣。大街小巷不時見到為生計奔忙的苗人,用扁擔挑著新鮮的桃、西瓜和葡萄,男人們一色的素色布衣,女人則輓起高高的髮髻,插上一朵鮮艷的花朵,幾乎每條街巷都能見到流動的花。這些苗人會尋一個人多的去處,街角、廣場、市集、小區等,每天做著相同的小本買賣。此時,街道上的行車不多,暖色的車燈給寂靜的小城增添了些許生氣。
街邊的槐樹下,星夜進城的苗族老漢早已擺開了西瓜攤,坐靠在樹桿上抽起了旱煙。問他,煙絲是自製的,西瓜也是自種的,咬上一口,香甜極了。 早餐是一碗熱騰騰的牛肉粉,也是米粉,象牙一樣的白。粉在 黔東南 如面在 蘭州 ,是 貴州 人飲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餐食,幾乎大街小巷都開著大大小小的米粉店,白的粉、紅的椒、綠的蔥,再搭配酸菜、牛肉、雞絲或肉沫,色香味俱全,過口不忘。 旅行的下一站是 鎮遠 。 凱里 到 鎮遠 有火車,綠皮火車。
記得那些年去杭城求學,每年寒暑假要坐四趟綠皮火車,當時最深的印象是人多,象潮水一樣,車門擠不進,就從車窗往裡爬。我哪見過這般陣仗,加上人小體弱,只能眼巴巴站在外圍看著漸漸縮小的人群,到最後火車鳴笛了,才終於鼓起勇氣來拼命往人縫裡鑽,在廂道邊勉強擠了個站位。
跟如今的高鐵、動車相比,那時的條件的確艱苦,事實上,我特別喜歡聽見那一聲“嘟”的長鳴,然後像老人喘著氣開始慢慢行進,然後一路開始冥想,想的最多的自然是學校里誰和誰誰的故事……綠皮火車已然承載了我們曾經走過的那一段芳華歲月,有青春的影子,每每想起,懷念依然。
所以,當聽到 凱里 有綠皮火皮時,我豪不猶豫地選擇了它作為去 鎮遠 的交通工具。即便很慢, 凱里 到 鎮遠 也就一個小時的車程。
唉,有情懷,也要有經受打擊的耐受力!在異常悶熱的候車室里,我們承受了 凱里 到 鎮遠 、 鎮遠 到 凱里 來回6個小時的晚點的“苦難”。也許旅行註定會遇到波折,沒有曲折經歷的過程會乏味無比,所以上天及時賜予了旅行的調味品。 鎮遠,有江湖味的千年古城鎮遠 ,一個座落在山谷中的擁有兩千年曆史的古城。
1路公交車的終點站就是我們的落腳地---塵廬客棧,這裡是欣賞領略 鎮遠 古城的精華區域,也是客棧雲集的所在。
鎮遠 這名,自然想起金庸老爺子在《笑傲江湖》中提及的 鎮遠 鏢局,兩者間到底有沒有關係,也沒驗證出個所以然來。但在 鎮遠 古鎮還真有個 鎮遠 鏢局客棧,又發現 鎮遠 鏢局小吃城,聽說開了分店。後來一路看過去,以李尋歡、西門吹雪、花滿樓等同志命名的客棧接踵出現,讓我還沒從金庸宗師的俠義柔腸的武俠世界中緩過神來,又掉入了古龍大俠的快意恩仇的江湖中,以至於我不得不猜測塵廬客棧或許也隱居著一號絕世高人。就這樣 鎮遠 古鎮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現在每天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當然這跟江湖無關。 觀賞古城全貌,就要登上祝聖橋北面的 石屏 山。 石屏 山海拔不高,緩行半小時可到山頂。隆起的山巒把 鎮遠 古城包裹在橢圓形的山谷里,寬闊碧藍的 舞陽 河呈S形穿城而過,一間間極具特色的民居在河兩岸建了起來,山、水、城形成了一個碩大的太極圖。
古人重風水,小到一個宅子,也講究地理位置、動土時辰、門戶朝向、庭院結構等;大到一個村、一座城,首要依山傍水,古人認為山水是有靈氣的,老百姓沾了靈氣,能祛病免災,福祿壽禧;修道者有了靈氣,則助參禪悟道,破繭成蝶,所以縱觀神州,大凡好山好水間必然建有道觀、寺廟,各種宗教信仰得以不斷繁榮發展。像 鎮遠 古城這樣城中有道、道融於城,放眼全世界並不多見。 登上 石屏 山遠眺, 鎮遠 縣城就是一個碩大的太極圖。 鎮遠 城被 舞陽 河貫穿而過,中外游客譽為“東方 威尼斯 ”。 在祝聖橋南面有一座山,依山勢而建有青龍洞,道、儒、佛三種宗教的寺廟群生就山腰,終年香火不息,實為罕見,也成為歷代文人騷客詠嘆之地。清代有詩人贊日:憑欄未敢多立時,生恐凌風便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