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桂林 |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 肆意山水 返璞生活




這裡是龍脊最美的梯田,由於地勢原因,這裡的梯田更加純粹與開闊,山脊上有一條蜿蜒的田間小路,遠遠望去正如龍之脊柱,又像鋪了一層綠茸茸的毛毯...大自然賦予的曲線美感,讓人仿佛至於幻境,不敢相信祖先艱辛開鑿的山間田地竟然帶有這番美感



此次出行的住宿都是奔著古樸自然的民家而定,在攜程上查到了金竹民宿的照片便決定要住一晚,金竹民宿並不在 龍脊梯田 三大梯田附近的便利地帶,但也因此在這裡更能尋到古樸的人文環境。
到達金竹寨已經傍晚啦,因為全村都在塗防火牆的原因,我們被升級到了廖靜家,是一棟只有3個房間的獨棟別墅,佈置偏向石藝,展現了 龍勝 雞血玉跟紫玉文化,從前廳到茶室全部都是從各個地方收集來的老物件,印象最深的就是二層牆壁上懸掛的十二仕女圖,以及懸掛在茶室的古舊屏風,在屏風上是一個用題詞床頭製作的牌匾,老傢具跟奇石搭配別有一番風味。


金竹寨被稱為龍脊十三寨第一寨,為北壯族村寨,均是依山而建的欄桿式弔腳樓。自山頂至山腳依次佇立著民居,村民都非常淳樸熱情,完全沒有商業氣質,據說是政府扶持的項目。金竹民宿選取寨中位置優越的的九座民居改建而成,尤其是一些別墅保留了原建築的古樸質地。




第二日參加了特色民俗體驗,磨豆子,打糍粑,打油茶、炒米花。
油茶米花的味道比較有意思,有點像 日本 的茶泡飯,茶的苦澀加上米花的清脆,鹹鹹的口感;糍粑有很多種,在 重慶 吃到的是炸過的糯米條,蘸紅糖漿與紅糖粉使用,而這裡的糍粑將糯米打發後,抓成圓團裹一層黑芝麻直接飲食,據說當地的村民下地勞作一整天,糯米的質地更實稱,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都能反映出一個地域下人們生活的狀態。


二層兩卧室間的堂屋非常棒,推開大門窗外的綠植一覽無遺,堂廳兩側擺放著老建築與裝飾性的物件:牆壁上相框里掛著手繡的背簍蓋簾;廚房依據保留著原始的模樣:炭火上煎烤著腊肉...












參觀了一幢當地一家人生活的獨棟弔腳樓,房屋更加古樸,二層的小露臺吸引了我的註意,他們在這裡晾曬辣椒、玉米或衣服,也可以曬曬太陽,這裡有真真切切人們生活的客廳、使用的廚房、居住的房屋,像活化石一樣展現在我們眼前。
在一層入口處的房頂,看到了為了採光而加入的玻璃瓦,非常有趣。在城市長大的我們,終於體驗到,原來在這個世界上這裡的人們是這樣生活的,這種感覺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