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心、靈去旅行
玩夠了,換上觀光車,我們去下一個景點,穿過這座風雨橋,才算是真正的進入了寨子。 西江 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 中國 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領略和認識 中國 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之地。 西江 千戶苗寨所在地形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見底的 白水 河穿寨而過,苗寨的主體位於河流 東北 側的河谷坡地上。它的建築以木質的弔腳樓為主,分平地弔腳樓和斜坡弔腳樓兩大類。一般為三層,底層相當於雜物間,第二層屬於居住、生活區域,堂屋外側建有獨特的美人靠,苗語稱階息,主要用於乘涼、刺繡和休息,是苗族建築的一大特色。第三層則用於儲物。 西江 苗族弔腳樓源於上古居民的南方乾欄式建築,運用長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結構的組合,構成三維空間的網絡體系,與周圍的青山綠水 和田 園風光融為一體,和諧統一,相得益彰,是中華上古居民建築的活化石。多數苗寨在村寨附近建有風雨橋,以關風蓄氣和擋風遮雨。 步入商鋪林立的街道,一路找尋著長桌宴的蹤跡。 苗族千人長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禮儀,一般用於嫁娶、滿月和村上聯誼活動。我們來得顯然不是時候,此時的長桌宴純屬為迎合游客的喜好而設定,已經完全沒有電視上見到的那種氣勢和那麼多的過程了。氣勢和過程可以打折,但賓主的快樂卻一點也沒打折。找個桌子角坐下,儘管面前啥也沒有,依然春風滿面的全當自己也參加過了。一得意就容易忘形,手中的自拍遙控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丟掉了。 看別人吃得熱鬧,頓覺腹中空空,集市上轉了轉,沒發現有什麼愛吃的食物。 既來之則安之吧,索幸穿過街道,沿小路拾階而上,尋找一間符合我們要求的餐廳,相比於街道的繁華,這裡明顯的清靜了許多,一對兒正在拍照的夫妻,兩個穿著漢服的姑娘,我們的出現驚擾了在午後陽光中打盹兒的客棧老闆,他熱情地迎出來招呼我們上他家用餐,遇上便是緣分,今天中午就他家吧。順著吱吱嘎嘎的樓道攀爬上二樓,木質的落地窗將外面的風景分割成了一幅一幅美麗的畫捲。陽光正好,心情正好,負重前行的日子里需要有喘息的時刻,讓鄉野的清風吹去掉心中的浮躁。這頓午餐吃的不是味道,是心情是情調,是對恬淡生活的認知和嚮往。 吃飽了也歇夠了,我們繼續在寨子里遊蕩,花甲之年玩畫板車是不是有點太酷了,站在人家樓梯上擺拍會不會有點影響人家生意。下午近五點,終於決定告別景區,臨了還不忘折回來拍照片。 離開景區不遠,天空轟隆隆的下起雨來,大雨夾雜著細小的冰雹如註般潑灑下來,強烈的敲擊著擋風玻璃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橫風吹得車輛左右搖晃,窗外能見度不足50米,路上車輛打著雙閃,紛紛靠邊停下,為了行車安全,我們也靠邊躲避。春末夏初的雨來的快去的也迅速,很快我們又繼續前行了,待到達今晚的目的地 榕江 已經快晚上8點了。酒店工作人員剛剛清理完倒灌進大堂的大量雨水,可見剛纔的降雨量有多大。天有些晚了,今天大家也都有些累,決定不再出門找食,酒店隨便用點餐就休息吧 4月7號
昨晚下榻的尚品國際大酒店,位於 黔東南 苗族侗族自治州的 榕江 縣。 榕江 舊稱古州,為 江南 800州之一,是 貴州 省旅游優先發展區,紅色革命老區和 貴州 省體操之鄉。擁有四個A級民族村寨,133處文物,民族風情及民間藝術獨具一格,享有風情濃郁,璞玉渾金,無跡不古、山水獨秀的美稱。 今天我們第一個要參觀的便是位於 榕江 縣城北號稱“天下一第侗寨的 車江三寶侗寨 。它之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一侗寨”,並不指它的規模,而是因為侗族人口密度居全國第一,且是侗族標準音所在地和侗寨傳奇愛情故事“珠郎銀美”的家鄉!20世紀50年代還曾拍過一部叫《秦娘美》的電影,它是 中國 式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如酒店前臺服務員所說,這裡的建築大都已經漢化,已經很難見到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了。僅從顯然已經關閉的售票廳,還能想象出它曾經的輝煌。 穿過寫有“天下第一侗寨”字樣的牌匾,映入眼帘的是氣勢宏偉的三寶鼓樓。侗寨鼓樓是侗家住宅的標誌,侗語稱為“堂卡”或“堂瓦”,每個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樓,有的侗寨多達四五座。過去鼓樓都懸掛牛皮長鼓一面,平時村寨里如有重大事項,即登樓擊鼓,召眾商議。2001年,三寶鼓樓以“最高、最大、樓層最多”的特點,被 上海 大世界吉 尼斯 總部列為吉 尼斯 世界紀錄,併入編《大世界吉 尼斯 記錄大全》。 但進入吉 尼斯 世界紀錄的成績似乎沒能給這裡帶來多大的商機,和現在許許多多的村寨一樣,這裡除了老人和孩子,最多的還是狗了。
空曠的廣場, 柳江 岸邊枝繁葉茂的的榕樹,有的古榕樹據說是清乾隆年間種植的,算起來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看著這些高大的喬木,你不能不感嘆生命的倔強。 許是走得不夠深入,沒有發現成片的古建築群,心有不甘,亦是被 柳江 兩岸如畫的風景迷惑,租了條小船沿 柳江 順流而下。 一邊欣賞兩岸的風景,一 邊和 撐船的老者聊天。這是一個有趣的老者,兩個女兒都已經成家立業,他和老伴兒獨自住在寨子里。撐船不為掙錢,只為打發時光。 坐船仿佛也不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只為到江心拍拍照片。於是船行出沒多遠便停了下來,船夫根據我們的要求,不時的調整著船頭的位置,我們將歡歌笑語灑滿這一江春水,將內心所有的疑惑迷茫都丟棄在這青山綠水,曠野空谷之間! 跟著導航我們去尋找今天的第二個目標,芭莎苗寨。這是一個隱秘於大山深處,更為原生態的苗寨。導航很早就將我們導下了高速, 叢山峻嶺間穿行數十公里,我們到達了 從江 縣城,從這裡到 岜沙 苗寨就不遠了。正午的陽光,灼熱的烘烤著這座海拔不算很高的高原小城。我們決定在這兒午餐之後再進入景區,趁他們點菜的時間,大街上轉了轉,我們停車的地方不是縣城中心,街上行人寥寥,許多商鋪都大門緊閉。只有我們吃飯的這個地方還算人丁興旺,看來我們是找對地方了,小店飯菜不算貴,但味道還不錯。 到達芭沙苗寨差不多是下午一點左右。原本應該在游客中心集合,聽 岜沙 男子在寨門口吹奏蘆笙、芒筒。由苗族姑娘用牛角杯敬上攔門酒,一曲笙歌過後,火槍齊鳴,寨門打開,然後沿著石板路邊走邊聽講解,途中還有些儀式,最後到達表演中心看表演。真切的感受這個古老、神秘的苗寨文化。 可惜來之前對這個景區未做瞭解,買了票,直接就往表演場地走。所有的儀式便都錯過了。不過,用自己的眼光去發現的感覺也很好。受現代文明的影響,越來越多民族文化元素正在逐漸的丟失,而這隻名叫 岜沙 的遠古苗族支系,仍頑強地堅守著自己古老的風俗。他們的生活方式、服飾、髮型仍保留著明顯的清代遺風
昨晚下榻的尚品國際大酒店,位於 黔東南 苗族侗族自治州的 榕江 縣。 榕江 舊稱古州,為 江南 800州之一,是 貴州 省旅游優先發展區,紅色革命老區和 貴州 省體操之鄉。擁有四個A級民族村寨,133處文物,民族風情及民間藝術獨具一格,享有風情濃郁,璞玉渾金,無跡不古、山水獨秀的美稱。 今天我們第一個要參觀的便是位於 榕江 縣城北號稱“天下一第侗寨的 車江三寶侗寨 。它之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一侗寨”,並不指它的規模,而是因為侗族人口密度居全國第一,且是侗族標準音所在地和侗寨傳奇愛情故事“珠郎銀美”的家鄉!20世紀50年代還曾拍過一部叫《秦娘美》的電影,它是 中國 式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如酒店前臺服務員所說,這裡的建築大都已經漢化,已經很難見到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了。僅從顯然已經關閉的售票廳,還能想象出它曾經的輝煌。 穿過寫有“天下第一侗寨”字樣的牌匾,映入眼帘的是氣勢宏偉的三寶鼓樓。侗寨鼓樓是侗家住宅的標誌,侗語稱為“堂卡”或“堂瓦”,每個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樓,有的侗寨多達四五座。過去鼓樓都懸掛牛皮長鼓一面,平時村寨里如有重大事項,即登樓擊鼓,召眾商議。2001年,三寶鼓樓以“最高、最大、樓層最多”的特點,被 上海 大世界吉 尼斯 總部列為吉 尼斯 世界紀錄,併入編《大世界吉 尼斯 記錄大全》。 但進入吉 尼斯 世界紀錄的成績似乎沒能給這裡帶來多大的商機,和現在許許多多的村寨一樣,這裡除了老人和孩子,最多的還是狗了。
空曠的廣場, 柳江 岸邊枝繁葉茂的的榕樹,有的古榕樹據說是清乾隆年間種植的,算起來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看著這些高大的喬木,你不能不感嘆生命的倔強。 許是走得不夠深入,沒有發現成片的古建築群,心有不甘,亦是被 柳江 兩岸如畫的風景迷惑,租了條小船沿 柳江 順流而下。 一邊欣賞兩岸的風景,一 邊和 撐船的老者聊天。這是一個有趣的老者,兩個女兒都已經成家立業,他和老伴兒獨自住在寨子里。撐船不為掙錢,只為打發時光。 坐船仿佛也不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只為到江心拍拍照片。於是船行出沒多遠便停了下來,船夫根據我們的要求,不時的調整著船頭的位置,我們將歡歌笑語灑滿這一江春水,將內心所有的疑惑迷茫都丟棄在這青山綠水,曠野空谷之間! 跟著導航我們去尋找今天的第二個目標,芭莎苗寨。這是一個隱秘於大山深處,更為原生態的苗寨。導航很早就將我們導下了高速, 叢山峻嶺間穿行數十公里,我們到達了 從江 縣城,從這裡到 岜沙 苗寨就不遠了。正午的陽光,灼熱的烘烤著這座海拔不算很高的高原小城。我們決定在這兒午餐之後再進入景區,趁他們點菜的時間,大街上轉了轉,我們停車的地方不是縣城中心,街上行人寥寥,許多商鋪都大門緊閉。只有我們吃飯的這個地方還算人丁興旺,看來我們是找對地方了,小店飯菜不算貴,但味道還不錯。 到達芭沙苗寨差不多是下午一點左右。原本應該在游客中心集合,聽 岜沙 男子在寨門口吹奏蘆笙、芒筒。由苗族姑娘用牛角杯敬上攔門酒,一曲笙歌過後,火槍齊鳴,寨門打開,然後沿著石板路邊走邊聽講解,途中還有些儀式,最後到達表演中心看表演。真切的感受這個古老、神秘的苗寨文化。 可惜來之前對這個景區未做瞭解,買了票,直接就往表演場地走。所有的儀式便都錯過了。不過,用自己的眼光去發現的感覺也很好。受現代文明的影響,越來越多民族文化元素正在逐漸的丟失,而這隻名叫 岜沙 的遠古苗族支系,仍頑強地堅守著自己古老的風俗。他們的生活方式、服飾、髮型仍保留著明顯的清代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