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刻在骨子裡的人文之美⑤~新昌大佛寺(彌勒石窟造像+隱岳寺+般若谷+棲光凈院)+魯鎮·原創
建於1994年的新的大雄寶殿,這裡是寺院禮佛和做佛事的主要場所。 仍然返回老的大雄寶殿,大殿前的臘梅同樣開得很茂盛。看地圖大佛寺的前身隱岳寺就在附近,但是找了一圈也沒有發現,後來得到一好心人指點,才發現這前往隱岳寺的山路的入口處就在大佛寺的側門。 Day5:第十七站—大佛寺之五:隱岳寺“隱岳寺”又稱“隱岳洞”,是大佛寺的前身。前文提到的大佛寺的開山鼻祖曇光大師在此依崖結廬漸成寺舍,是石城佛教的發祥之地。隱岳是曇光大師的號。 “濯纓亭”又稱“朱子亭”,據說南宋理學大師朱熹曾在此講學著書,原來此處供奉朱熹的相像,相傳朱熹的《四書集註》即成稿於此洞中。據史料記載,朱熹曾四次來 新昌 ,曾為“濯纓亭”題聯雲:“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百代聖賢心。” 下一站前往般若谷。 Day5:第十七站—大佛寺之六:般若谷般若谷是利用石城山一處山谷的採石場建築而成,設計者利用遺址的地勢,巧妙地安排了佛教發展歷史展示。以流動的瀑布形式增加大佛寺境內的動感,以佛的世界強調大佛寺佛教文化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