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初夏的散文詩 ︳遲到3年的“下一站”廈門——不帶寶寶旅行的爸媽不是好文青!





顯然,帶著寶寶和箱子,在上上下下的曲幽小路間,漫無目的的走街串巷成了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但是我們依舊決定繞開那些不去會後悔的景點和去了更後悔的網紅打卡點,
就這樣,抱著寶寶,拖著箱子,在鼓浪嶼的樹蔭里,享受屬於我們的隨遇而安。
鼓浪嶼的街巷,配上略染滄桑的萬國建築,是一種別樣的法式浪漫,
所謂詩意棲居便是如此吧,
好像插一根木棍也能生根發芽,
好像真的生活在這裡,任何人都能變成個詩人。



愛上這個寧靜的地方,愛上這個貓的島嶼,真的只需要一秒,或者一個轉角。








因為它漂浮在海面之上,似乎隨時要馳向天邊。
有風無風的日子里,它的周邊都鑲滿雪白的蕾絲花邊。
這是多麼貼切的比喻,
那種真水無香,甜而不膩的味道,
就像最真摯純凈的小崽子,
亦或是望著小崽子可以肆無忌憚不加粉飾笑到忽略魚尾紋的老母親。
原來,有你的畫面才最靈動和真實。
你就是鼓浪嶼的那絲夏日微甜。




就來到了島上最繁華的龍頭路。
這裡完全是另外一番商業氣象,
是該解決午飯的時候了。

但最想吃的還是魚丸!
在龍頭路廣場看到了“林氏魚丸”的招牌,
就毫不猶豫的走進去。
店里的客人很多,走道很窄,一桌難求。
無論是收錢的還是上菜的小哥都忙的不可開交。
還時不時的有操著本地方言的小哥用一塊油跡斑斑的抹布潦草的抹一下桌子,
或是不耐煩的提著一個巨大的垃圾桶從你的腳邊“呼嘯而過”。
我倒是不在乎這樣“不加修飾”的環境,
相反,我覺得吃本地小吃就要有這樣的市井氣息才夠味兒。
拖著箱子的我們對通向二樓的窄樓梯望而卻步,
等了一會終於等到了收銀台旁一個局促的兩人桌,
就此坐下,
安頓好行李箱和小崽子,
迫不及待的點起餐來。




還有一份好吃到爆的【蟹黃湯包】沒有上圖,
但是不得不說味道是真的好~我們吃的心滿意足。
午飯後我們繼續朝著三丘田碼頭的方向前進。
【給辛苦拖行李的陳先森一張特寫】

小崽子對外面五顏六色的大風車炒雞感興趣。



領事館正在大面積修葺外立面,
我們只是看了一眼,沒有留下照片。
快到三丘田碼頭的時候途徑一個很陡的大坡,
遠遠的看到排起長龍的隊伍和維持秩序的保安,
還有大喇叭里重覆播放的“排隊照相”,
嗯,這一定就是傳說中的“最美轉角”了。
我們毫不猶豫的掉頭下行,
這樣的打卡照我們鐵定是要放棄的了。
不過周圍的鐵欄桿隨手一拍也很漂亮,
倒也不必一定要去轉角證明自己到此一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