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一懷暖陽 舞一袖秋風~~《西歐篇》——浪漫花都巴黎-盧浮宮-巴黎歌劇院-塞納河(法國下)
↑盧浮宮 維納斯是 羅馬 神話中的愛與美神,也是象徵豐饒多產的女神。在古 希腊 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忒。阿佛洛狄忒是愛與美的女神。 羅馬 神話中稱維納斯。她掌管人類愛情、婚姻、生育以至一切動植物的生長繁殖。生於海中,以美麗著稱。傳說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誕生,在三位時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來到 奧林匹斯山 ,眾神被其美麗容貌所吸引,紛紛向她求愛。宙斯在遭其拒絕後,遂把她嫁給了醜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卻愛上了戰神阿瑞斯,並生下小愛神厄洛斯。後曾幫助特洛伊王子帕裡斯拐走 斯巴達 國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 希腊 最美的女人 海倫 。引起 希腊 人遠征特洛伊的十年戰爭。 ↑盧浮宮 “維納斯”能收藏在盧浮宮是很偶然的。1820年, 希腊 愛琴海 米洛島上的一位農民在挖土時發現了一尊美神。消息傳出,正好有一艘 法國 軍艦泊在米洛港,艦長得知消息後立即趕到現場,想買下,卻沒有現金。結果,“維納斯”被一位 希腊 商人買下,並準備運往君士坦丁堡。眼見寶物就要失去, 法國 人不甘心,立即驅艦前去阻攔。雙方發生了混戰,結果使珍品遭到損壞,雕像的雙臂被打碎。雙方爭執不下,後由米洛地方當局出面解決,由 法國 人用錢買下雕像,貢獻給 法國 國王。就這樣,“維納斯”被運到 法國 ,在當時立即引起轟動。 ↑盧浮宮 女神的形象表現出古典 希腊 女性的典型特征:橢圓的臉,筆直的鼻梁,豐滿的前額,稍翹的嘴角,潤滑的下巴。神情端莊、嫻靜、凝重,體形修長,左腿微曲,顯露了曲線的起伏節奏。她豐滿而聖潔,柔媚而單純,優雅而高貴,充溢著青春與生命的意趣,這是靈與肉的統一,是愛與美的和諧圓融,是神與人的自然合一,構成了人體美的宇宙,是人類追求女性美的理想化標誌。 法國 雕塑大師羅丹贊嘆說:“這簡直是真的肌肉,撫摸她可以感到體溫的!”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裡的每一件展品都是人類藝術的瑰寶和藝術的結晶。行走在雕塑館里,仿佛搭乘了一艘豪華的穿梭機在藝術和歷史的浩瀚時空里遨游。 ↑盧浮宮 ↑盧浮宮 位於展廳另一端的《戴頭盔的 雅典 娜》,又名《韋萊特裡的 帕拉斯 》(Pallas de Velletri)。 希腊 神話中, 雅典 娜女神的全稱為: 帕拉斯 \- 雅典 娜(Pallas Athena)。韋萊特裡是 意大利 中部的一座城市。1797年,人們在韋萊特裡附近的一座 羅馬 莊園廢墟發現了這件雕塑。 ↑盧浮宮 ↑盧浮宮 一樓雕塑館精品如雲 ↑盧浮宮 ↑盧浮宮 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是古 希腊 神話中的愛與美之女神,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在 羅馬 神話中被稱為維納斯。維納斯和丘比特, 希腊 神話中的阿弗洛狄忒就是 羅馬 神話中的維納斯, 希腊 神話中的厄洛斯就是 羅馬 神話中的丘比特,維納斯的兒子。盧浮宮中很多維納斯的各種雕像。邊上大多有丘比特 ↑盧浮宮 ↑盧浮宮 敘利館1層的古 希腊 雕塑展的最後一個展廳就是17號展廳,這個展廳里的雕塑,大部分都是公元前4世紀至1世紀的古 希腊 原件的複製品。稱古 希腊 雕塑長廊。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上圖這雕像後面的是利西波斯的代表作《海爾波斯整理鞋履》,仿製品,原作已無跡可尋。抬起的大腿下麵不合時宜地放置了一截樹幹,這是古 羅馬 藝術家將青銅製的利西波斯原作複製到 大理 石上時添加上去的。 ↑盧浮宮 上圖中《帕特農神廟的 雅典 娜雕像》
帕特農神廟 雅典 娜像為巨型雕像,高約12米,原作為公元前438年菲迪亞斯所作,疑為發現於 意大利 。頭帶頭盔,手持神盾的 雅典 娜右手托著勝利女神,左手持有投槍和護盾,盾上纏繞著厄里克托尼俄斯大蛇。神像可能在10世紀後被毀。這件雕塑是仿製品的混合體。頭部採用了帕 羅斯 大理 石,其餘部分則採用了膨特利庫斯山 大理 石,肢体是16世紀 羅馬 人用嵌固螺栓另外為軀幹接合上的。石膏製成的項鏈巧妙的掩蓋了頭部與頸部的接合處,因此這件仿製品被稱作《帶項鏈的密涅瓦》。密涅瓦是 羅馬 人對 雅典 娜女神的稱謂。原為博蓋塞收藏,1807年入藏盧浮宮。衣服的紋理雕的太棒了,看實物的時候感覺就是真實的衣服。 ↑盧浮宮 尼羅河之旅
負一樓主要是古 埃及 和古 希腊 的雕像。(盧浮宮的古 中國 文明的文物並不多,主要是古 埃及 文明和 古巴 比倫文明)。雕像就在大廳和過道兩側順序擺放。 盧浮宮敘利館 埃及 館地下一層。1-14 號展廳。
得益於貝聿銘設計、於 1989 年開放的金字塔形美麗入口,到訪者不可能忘記:這家博物館最珍貴的館藏之一,就是由 6.6 萬件藝術品構成的龐大 埃及 文物收藏,其中將近 7000 件都在蘇利館的 35 個展廳里展出。
獅身人面像
走過甬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這座獅身人面像,考古學者一般認為獅身人面像是為 埃及 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建造的石像。在古 埃及 , 獅子 就是力量的象徵;而雕像坐西向東,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獅身人面像因而可能是古 埃及 法老的寫照。其實相傳公元前2611年,哈夫拉到此巡視自己的陵墓 — 哈夫拉金字塔工程時,曾吩咐為自己雕鑿石像。當時的工匠於是雕鑿了一頭獅身,而以這位法老的面像作為 獅子 的頭。
盧浮宮裡的這尊獅身人面雕像,是由粉紅色花崗岩雕鑿的,高1.83米,寬4.8米。這座巨大的獅身人面像發現於尼羅河三角洲 東北 部的塔尼,是阿蒙雷神廟的守衛者。它是 埃及 境外保存的最大,或許也是最古老的一座獅身人面像。人面獅身象徵著法老的威嚴,它的頭部以國王臉部為特征,是國王“活生生的形象”。此外,它還象徵著與太陽神的神聖聯繫。
很多人都誤以為這就是著名的“朗姆西斯二世坐像”,僅從“人面”的外表上看,這兩者的確很接近,但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特別是這兩件作品並不在同一個地方展出:“朗姆西斯二世坐像”位於敘利館SULLY 一層的B號展位,而獅身人面像則在敘利館的地下一層的B展位。 ↑盧浮宮 最出名的還是拉美西斯二世坐像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前1314年—前1237年)古 埃及 第十九王朝法老(前1304年—前1237年在位),其執政時期是 埃及 新王國最後的強盛年代。法老塞提一世之子。拉美西斯二世進行了一系列的遠征,以恢復 埃及 對 巴勒斯坦 的統治。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在 東北 尼羅河三角洲 新建 一座城市為首都,並將其命名為培爾—拉美西斯 (意為拉美西斯的宮殿)。可惜沒看到。
網上找了一張拉美西斯二世坐像 ↑盧浮宮 ↑盧浮宮 中世紀盧浮宮城壕,是世上僅存的 歐洲 中世紀城牆。走到這裡人相對較少心裡有些發怵,所以趕緊找出路回到人多的地方。幸好是去了盧浮宮回來才看電影《盧浮魅影》,要不更嚇人了 ↑盧浮宮 這是公元前二世紀的帕加馬缽,古 希腊 原作。石缽的裝飾花紋頗具小亞細亞風格,大片花瓣紋飾覆蓋上下弧面,上下邊分別以葉片條帶和辮紋條帶收口,中間是圍成一圈的15位騎馬武士浮雕,極為生動。帕加馬(Pergame)位於古代安納托利亞的 西北 部,在今天的 土耳其 境內,公元前238年稱"帕加馬王國"。這件石雕缽在14世紀帕加馬 蘇丹 穆拉 德一世期間被髮現,發現時石缽內有兩隻白色的 大理 石容器,裡面滿滿的都是黃金, 大理 石容器目前收藏在 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 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帕加馬缽於1739年入藏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守墓 石獅 》約公元前350年製作。1819年,富瓦爾發現於今 雅典 的格裡法達附近。雕刻使用彭特利庫斯山 大理 石(顳骨的錐部、踢腳板及部分腳爪為現代製品),高105釐米,寬160釐米。1824年由海軍司令阿爾甘捐贈 。古 希腊 人習慣採用動物或怪獸來標示陵墓。在阿提卡本地, 獅子 是最常見的陵墓守護者。巨大的獅口、扁平的鼻部、有力的獅頸、用單線條勾勒的獅鬣、筋骨畢現的身體。這種處理手法與哈利卡納蘇斯的摩 索拉 斯王陵中的 獅子 接近。 ↑盧浮宮 壁爐上方精美的浮雕。 ↑盧浮宮 這個就是著名的《沉睡的海爾瑪弗狄忒》。
盧浮宮裡《睡著的Hermaphroditus》,公元前2世紀的 希腊 雕塑的 羅馬 複製品。這件作品中的豪華的床墊是1619年 意大利 雕塑家貝爾尼尼的作品。
在古 希腊 神話中,美少年海爾瑪弗狄忒是赫爾墨斯(Hermes)與阿弗洛狄忒(Aphrodite)的兒子,他拒絕了水仙子 薩拉 瑪西斯(Salmacis)的仰慕和追求,水仙子為了能與他永遠在一起,遂要求主神宙斯將他們的身體合二為一。從此海爾瑪弗狄忒成為雌雄同體。在神話時代,“雌雄同體”作為創始神和人祖神的情景相當普遍,在雕塑和神話中隨處可見,是古代人表示全能、力量以及自足的普遍公式。 ↑盧浮宮 下麵這個應該也是《沉睡的海爾瑪弗狄忒》吧 ↑盧浮宮 盧浮宮有時會移動這些展品,不一定去就能全看到。
帕特農神廟 雅典 娜像為巨型雕像,高約12米,原作為公元前438年菲迪亞斯所作,疑為發現於 意大利 。頭帶頭盔,手持神盾的 雅典 娜右手托著勝利女神,左手持有投槍和護盾,盾上纏繞著厄里克托尼俄斯大蛇。神像可能在10世紀後被毀。這件雕塑是仿製品的混合體。頭部採用了帕 羅斯 大理 石,其餘部分則採用了膨特利庫斯山 大理 石,肢体是16世紀 羅馬 人用嵌固螺栓另外為軀幹接合上的。石膏製成的項鏈巧妙的掩蓋了頭部與頸部的接合處,因此這件仿製品被稱作《帶項鏈的密涅瓦》。密涅瓦是 羅馬 人對 雅典 娜女神的稱謂。原為博蓋塞收藏,1807年入藏盧浮宮。衣服的紋理雕的太棒了,看實物的時候感覺就是真實的衣服。 ↑盧浮宮 尼羅河之旅
負一樓主要是古 埃及 和古 希腊 的雕像。(盧浮宮的古 中國 文明的文物並不多,主要是古 埃及 文明和 古巴 比倫文明)。雕像就在大廳和過道兩側順序擺放。 盧浮宮敘利館 埃及 館地下一層。1-14 號展廳。
得益於貝聿銘設計、於 1989 年開放的金字塔形美麗入口,到訪者不可能忘記:這家博物館最珍貴的館藏之一,就是由 6.6 萬件藝術品構成的龐大 埃及 文物收藏,其中將近 7000 件都在蘇利館的 35 個展廳里展出。
獅身人面像
走過甬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這座獅身人面像,考古學者一般認為獅身人面像是為 埃及 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建造的石像。在古 埃及 , 獅子 就是力量的象徵;而雕像坐西向東,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獅身人面像因而可能是古 埃及 法老的寫照。其實相傳公元前2611年,哈夫拉到此巡視自己的陵墓 — 哈夫拉金字塔工程時,曾吩咐為自己雕鑿石像。當時的工匠於是雕鑿了一頭獅身,而以這位法老的面像作為 獅子 的頭。
盧浮宮裡的這尊獅身人面雕像,是由粉紅色花崗岩雕鑿的,高1.83米,寬4.8米。這座巨大的獅身人面像發現於尼羅河三角洲 東北 部的塔尼,是阿蒙雷神廟的守衛者。它是 埃及 境外保存的最大,或許也是最古老的一座獅身人面像。人面獅身象徵著法老的威嚴,它的頭部以國王臉部為特征,是國王“活生生的形象”。此外,它還象徵著與太陽神的神聖聯繫。
很多人都誤以為這就是著名的“朗姆西斯二世坐像”,僅從“人面”的外表上看,這兩者的確很接近,但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特別是這兩件作品並不在同一個地方展出:“朗姆西斯二世坐像”位於敘利館SULLY 一層的B號展位,而獅身人面像則在敘利館的地下一層的B展位。 ↑盧浮宮 最出名的還是拉美西斯二世坐像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前1314年—前1237年)古 埃及 第十九王朝法老(前1304年—前1237年在位),其執政時期是 埃及 新王國最後的強盛年代。法老塞提一世之子。拉美西斯二世進行了一系列的遠征,以恢復 埃及 對 巴勒斯坦 的統治。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在 東北 尼羅河三角洲 新建 一座城市為首都,並將其命名為培爾—拉美西斯 (意為拉美西斯的宮殿)。可惜沒看到。
網上找了一張拉美西斯二世坐像 ↑盧浮宮 ↑盧浮宮 中世紀盧浮宮城壕,是世上僅存的 歐洲 中世紀城牆。走到這裡人相對較少心裡有些發怵,所以趕緊找出路回到人多的地方。幸好是去了盧浮宮回來才看電影《盧浮魅影》,要不更嚇人了 ↑盧浮宮 這是公元前二世紀的帕加馬缽,古 希腊 原作。石缽的裝飾花紋頗具小亞細亞風格,大片花瓣紋飾覆蓋上下弧面,上下邊分別以葉片條帶和辮紋條帶收口,中間是圍成一圈的15位騎馬武士浮雕,極為生動。帕加馬(Pergame)位於古代安納托利亞的 西北 部,在今天的 土耳其 境內,公元前238年稱"帕加馬王國"。這件石雕缽在14世紀帕加馬 蘇丹 穆拉 德一世期間被髮現,發現時石缽內有兩隻白色的 大理 石容器,裡面滿滿的都是黃金, 大理 石容器目前收藏在 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 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帕加馬缽於1739年入藏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盧浮宮 《守墓 石獅 》約公元前350年製作。1819年,富瓦爾發現於今 雅典 的格裡法達附近。雕刻使用彭特利庫斯山 大理 石(顳骨的錐部、踢腳板及部分腳爪為現代製品),高105釐米,寬160釐米。1824年由海軍司令阿爾甘捐贈 。古 希腊 人習慣採用動物或怪獸來標示陵墓。在阿提卡本地, 獅子 是最常見的陵墓守護者。巨大的獅口、扁平的鼻部、有力的獅頸、用單線條勾勒的獅鬣、筋骨畢現的身體。這種處理手法與哈利卡納蘇斯的摩 索拉 斯王陵中的 獅子 接近。 ↑盧浮宮 壁爐上方精美的浮雕。 ↑盧浮宮 這個就是著名的《沉睡的海爾瑪弗狄忒》。
盧浮宮裡《睡著的Hermaphroditus》,公元前2世紀的 希腊 雕塑的 羅馬 複製品。這件作品中的豪華的床墊是1619年 意大利 雕塑家貝爾尼尼的作品。
在古 希腊 神話中,美少年海爾瑪弗狄忒是赫爾墨斯(Hermes)與阿弗洛狄忒(Aphrodite)的兒子,他拒絕了水仙子 薩拉 瑪西斯(Salmacis)的仰慕和追求,水仙子為了能與他永遠在一起,遂要求主神宙斯將他們的身體合二為一。從此海爾瑪弗狄忒成為雌雄同體。在神話時代,“雌雄同體”作為創始神和人祖神的情景相當普遍,在雕塑和神話中隨處可見,是古代人表示全能、力量以及自足的普遍公式。 ↑盧浮宮 下麵這個應該也是《沉睡的海爾瑪弗狄忒》吧 ↑盧浮宮 盧浮宮有時會移動這些展品,不一定去就能全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