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聖彼得堡 如同徜徉在藝術的長廊








何以把教堂稱為滴血呢?1881年沙皇 亞歷山大 二世就在運河邊上遭到革命黨人刺殺,兩顆炸彈,第一顆炸傷了衛兵,這位皇帝下馬車看望衛兵的傷情,第二顆炸彈炸斷了他的雙腿,流血過多不治身亡。他的兒子 亞歷山大 三世為紀念父皇,下令修建這座教堂。
十月革命後教堂被封閉,二戰時曾當做蔬菜倉庫,1997年才被修整開放,好像還沒有當做正規教堂使用,據說關閉的時間比維修的時間還多 。作為旅游景點還是挺熱火的,所以商業味道很濃,賣套娃的沿運河長長的一溜,色彩也是五彩繽紛。擺攤畫肖像的和很多 歐洲 城市差不多。也有安靜的角落,漂亮的女孩,還有鴿子。












涅瓦河 瓦西 里港 口聳立著兩根棕紅色的圓柱,大約30米高,這就是被稱為 拉斯特 萊里柱的 燈塔 ,建於18世紀初,很著名。柱體有船頭裝飾,沿襲古 羅馬 時期把戰敗國船隻的船頭釘在恥辱柱上的傳統,作為勝利的象徵。在 燈塔 的花崗石基座上,擺放了四座象徵著 俄羅斯 四大主要河流的女神雕像——伏爾加河、沃爾 霍夫 河、第涅伯河及 涅瓦河 。旁邊的建築群,包括 俄羅斯 陸軍院、司法院、外交院、交易所等等,很壯觀的樣子。在重大節日里, 燈塔 會點燃,但這肯定是經過改造的,最早是用麻油,後來改為電燈,現在則用天然氣。
我們住的酒店就在 涅瓦河 大橋邊,晚上10點鐘才見日落,當地人在河邊享受霞光,通常都有伏特加或者啤酒。這裡每天夜裡1點鐘都要開橋, 涅瓦河 上特有的景觀,為了大船能夠駛過,中間一段橋身要張開,大約四、五個小時的時間,再關橋。睡意朦朧中聽到開橋巨大的聲響,由於吃了思諾思,我最終沒能站起來。
次日路過聖三一藍頂大教堂,很漂亮,教堂建於1828年,又叫特洛伊斯一基教堂,教堂前用炮筒焊接起來的紀念柱是為 俄羅斯 和 土耳其 戰爭而立,據說是戰利品,俄國人在這方面真挺有創意的。
最後一張圖是基洛夫,曾經的 列寧格勒州 第一書記,斯 大林 的堅定追隨者,斯 大林 視他親兄弟一般,1934年在斯莫爾尼宮被刺殺身亡,斯 大林 震怒,基洛夫的死直接觸發了大清洗的恐怖鎮壓。我只是驚訝,這麼長時間了,這位蘇共著名烈士塑像還保存如此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