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貝貝】緬甸,不隨時光老去的天真。
▲娘烏機場無比秀珍。只有兩個安檢口,候機室裡面有兩個大落地風扇呼哧呼哧的吹風。
Tips:我在這裡買到了喜歡的郵票,送給小朋友做禮物太合適了。
彭姐叨叨了一路說怎麼不知道有賣郵票的,其實娘烏機場非常小,只有幾個店鋪位置,分佈在大門入口處和邊邊角落裡。但是賣郵票的那位大姐的攤位就在衛生間前面,郵票上多數蓋了郵戳,從1954年到2007年私人收藏的,感興趣的可以留意一下。因為別的地方我沒有再看到賣這種紀念性 緬甸 郵票的。 5.2.曼德勒 馬哈伽納揚僧廟 千人僧飯 ↑馬哈伽納揚僧院 ▲阿瑪拉 普拉 ,原意為“不朽之城”,曾經的 緬甸 國都(很短暫),現在的 曼德勒 。
馬哈迦納揚僧廟位於烏本橋頭的馬哈伽納揚僧院 Maha Ganayon Kyaung,雖然去看千人僧飯被很多人詬病說太商業氣息,看的人比吃飯的人還像打仗的,幾乎是為了游客而吃飯的感覺。
我們去的時候錯過了天時,僧人們剛剛吃完飯,正準備回宿捨去。
有個二十齣頭的年輕和尚禮貌的詢問我是否來自 臺灣 ,我回答來自china。他便笑了,眼睛亮的出奇,想問更多的問題。看得出這是個求知欲和好奇心極強的僧人,也許未來他會想要走出僧廟去瞭解世界。
我很感慨,僧學院的和尚,英文說得這麼流暢。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可是在僧院附近,你仍然無法忽視數量不小的流浪者和乞討者。
多數是婦女和孩子。
她們眼睛鋥亮,也有羞恥心,有人笑的坦蕩,有人諱莫如深。 ↑馬哈伽納揚僧院 ▲年紀小的僧人願意把剩飯剩菜分給乞討者,也有成年僧人捂著鼻子從乞丐面前走過。這種貧窮與 富裕 的矛盾,如此融洽的存在,再看看華麗的僧院,不知佛祖是否能看見這樣懸殊的對比。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據說 緬甸 僧侶的測試制度非常嚴格,通過律藏測試的人,稱為持律者;三藏全部通過的人,稱為三藏師,為 緬甸 僧侶的最高榮譽。在我看來僧學院的考試放榜和普通的學校是一樣的,不知和尚是否也有掛科這一說? ↑馬哈伽納揚僧院 ▲ 緬甸 是小乘佛教國家,“過午不食”和“托缽乞食”是僧侶們必須恪守的。每日兩餐,一餐在清晨四點鐘,一餐在上午十點半鐘,從午後到午夜, 除了喝水以外, 不再吃任何東西。 ↑馬哈伽納揚僧院 5.3.曼德勒 烏本橋 ↑烏本橋 ▲烏本橋(U Bein's Bridge),建於1851年,長達1200米。
有人說它是不朽,但世上哪有不朽這一說。
橋柱與橋柱之間相距3米遠,橋柱有1086根實心柚木,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整座橋相接處沒有使用一顆鐵釘,全靠鬥榫。
已經歷經160多年的風雨,現在走在橋下看來局部已經有腐朽的痕跡了。當初建橋的木材全部來自拆遷的阿瓦王宮,橋頭、橋中和橋尾分別有6 座亭子,這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烏本橋也被 緬甸 人稱為“愛情橋”, 緬甸 人戀愛時,會不遠千里來此登橋,祈求永保這6 種和睦互敬的精神。
↑烏本橋 ↑烏本橋
▲實際上,離開了最美日落包裝的烏本橋,白天看起來平淡無奇。
這與天朝的鄉野木質橋也沒太大區別,只是偶爾有穿著深紅色袈裟的僧人經過橋梁,會讓人記起這是在烏本橋。
我走上橋去看四野,東塔曼湖邊漂浮著垃圾,偶有幾頭散漫的牛慢悠悠走過,馬車車夫在橋下陰涼處打盹,湖邊停滿了船隻。
據說到了傍晚時船夫們會忙的不可開交,此時卻幾乎只見船不見人。
烏本橋橋頭和橋下都有小店鋪賣各種工藝品,也賣隆基。等不到日落的我在橋下買了兩件隆基,意外的是賣隆基的小女孩中文說的賊拉好,她還願意收人民幣。一件工藝複雜質量上乘的隆基賣100元人民幣,另一件手工粗糙花紋簡單的賣40元人民幣,我見她可愛,又忍不住跟她嘮嘮嗑…… ↑烏本橋 ↑烏本橋 5.4.曼德勒 空中足球 ↑曼德勒 ▲在前往馬哈牟尼佛塔的時候,我們經過一個類似小型體育館的地方,很遠就聽見裡面有樂隊演奏的聲音,還有觀眾的叫好聲,熱鬧的不得了,忍不住前往一看究竟。
原來是 緬甸 人民俗稱的“空中足球”。
六個人圍成一個圈圈,相互接球,足球落地為輸。
看臺上無論是穿著籠基的民眾還是寺院里的僧人,都其樂融融平等的觀賞著歡樂著,氣氛非常好。
而二樓看臺上現場伴奏的樂隊更歡樂,吹的 緬甸 民樂 我一個沒聽懂,但是瞬間被摩登感擊中是腫麽肥四? ↑曼德勒 ↑曼德勒 5.5.曼德勒 馬哈穆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牟尼佛塔的精緻程度、華麗程度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語言匱乏的我已經找不出不重樣的辭藻來誇贊它。
進寺廟之前先脫鞋,門口有個寬敞的房間有存鞋子的柜子,還有免費的公廁。
↑馬哈木尼佛塔 ▲而進入馬哈牟尼佛塔之前是會經過一條長長的類似市集一樣的商鋪隧道,我竟然看到了我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歡迎領導用的那種塑料花。再次重現了濃濃的舊時光年代感,然後我又範曉萱附體,繼續買了兩條隆基,看見好看的恨不得把整個店都買下來這話說我我也認……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 ▲阿霞的裙子不夠長,寺廟給免費裹了條特敏,於是她和馬哈牟尼佛塔驚人的互搭,我們一直打趣她,好像本地人哦!可以嫁到這裡啦!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 5.6.曼德勒 眉謬皇家植物園▲ 眉謬 的皇家植物園(National Kandawgyi Gardens)位於城區以南的一座小湖邊,是 英國 人設計的濕地公園。這裡面積很大, 眉謬 素有 緬甸 最美花城的美譽,這裡也曾經是殖民者的度假天堂,頗有英倫情調。
▲右 邊和 尚的眼神殺氣騰騰,視線相撞的那一刻感覺我已被眼刀打瘸……
左邊的大佬走出了唯我獨尊的氣勢……
中間那位在左右二煞相襯下竟有種嬌弱的唐僧既視感…… ▲坎達瓦吉國家公園湖面有棵歪脖樹,白天鵝和黑天鵝在湖中悠哉悠哉的互訴衷腸,非常幽靜,是個充滿野趣的地方。天上飄過大片淡紫淡青色的雲,小風習習,竟有消暑的涼意。 5.7.曼德勒 天然宮 華人廟宇 ↑曼德勒 ▲我們意外經過一座面積很大的華人廟宇——天然宮。
真沒想到 曼德勒 還有這麼大規模的華人廟!小伙伴們紛紛發出驚嘆。
Tips:我在這裡買到了喜歡的郵票,送給小朋友做禮物太合適了。
彭姐叨叨了一路說怎麼不知道有賣郵票的,其實娘烏機場非常小,只有幾個店鋪位置,分佈在大門入口處和邊邊角落裡。但是賣郵票的那位大姐的攤位就在衛生間前面,郵票上多數蓋了郵戳,從1954年到2007年私人收藏的,感興趣的可以留意一下。因為別的地方我沒有再看到賣這種紀念性 緬甸 郵票的。 5.2.曼德勒 馬哈伽納揚僧廟 千人僧飯 ↑馬哈伽納揚僧院 ▲阿瑪拉 普拉 ,原意為“不朽之城”,曾經的 緬甸 國都(很短暫),現在的 曼德勒 。
馬哈迦納揚僧廟位於烏本橋頭的馬哈伽納揚僧院 Maha Ganayon Kyaung,雖然去看千人僧飯被很多人詬病說太商業氣息,看的人比吃飯的人還像打仗的,幾乎是為了游客而吃飯的感覺。
我們去的時候錯過了天時,僧人們剛剛吃完飯,正準備回宿捨去。
有個二十齣頭的年輕和尚禮貌的詢問我是否來自 臺灣 ,我回答來自china。他便笑了,眼睛亮的出奇,想問更多的問題。看得出這是個求知欲和好奇心極強的僧人,也許未來他會想要走出僧廟去瞭解世界。
我很感慨,僧學院的和尚,英文說得這麼流暢。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可是在僧院附近,你仍然無法忽視數量不小的流浪者和乞討者。
多數是婦女和孩子。
她們眼睛鋥亮,也有羞恥心,有人笑的坦蕩,有人諱莫如深。 ↑馬哈伽納揚僧院 ▲年紀小的僧人願意把剩飯剩菜分給乞討者,也有成年僧人捂著鼻子從乞丐面前走過。這種貧窮與 富裕 的矛盾,如此融洽的存在,再看看華麗的僧院,不知佛祖是否能看見這樣懸殊的對比。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據說 緬甸 僧侶的測試制度非常嚴格,通過律藏測試的人,稱為持律者;三藏全部通過的人,稱為三藏師,為 緬甸 僧侶的最高榮譽。在我看來僧學院的考試放榜和普通的學校是一樣的,不知和尚是否也有掛科這一說? ↑馬哈伽納揚僧院 ▲ 緬甸 是小乘佛教國家,“過午不食”和“托缽乞食”是僧侶們必須恪守的。每日兩餐,一餐在清晨四點鐘,一餐在上午十點半鐘,從午後到午夜, 除了喝水以外, 不再吃任何東西。 ↑馬哈伽納揚僧院 5.3.曼德勒 烏本橋 ↑烏本橋 ▲烏本橋(U Bein's Bridge),建於1851年,長達1200米。
有人說它是不朽,但世上哪有不朽這一說。
橋柱與橋柱之間相距3米遠,橋柱有1086根實心柚木,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整座橋相接處沒有使用一顆鐵釘,全靠鬥榫。
已經歷經160多年的風雨,現在走在橋下看來局部已經有腐朽的痕跡了。當初建橋的木材全部來自拆遷的阿瓦王宮,橋頭、橋中和橋尾分別有6 座亭子,這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烏本橋也被 緬甸 人稱為“愛情橋”, 緬甸 人戀愛時,會不遠千里來此登橋,祈求永保這6 種和睦互敬的精神。
↑烏本橋 ↑烏本橋
▲實際上,離開了最美日落包裝的烏本橋,白天看起來平淡無奇。
這與天朝的鄉野木質橋也沒太大區別,只是偶爾有穿著深紅色袈裟的僧人經過橋梁,會讓人記起這是在烏本橋。
我走上橋去看四野,東塔曼湖邊漂浮著垃圾,偶有幾頭散漫的牛慢悠悠走過,馬車車夫在橋下陰涼處打盹,湖邊停滿了船隻。
據說到了傍晚時船夫們會忙的不可開交,此時卻幾乎只見船不見人。
烏本橋橋頭和橋下都有小店鋪賣各種工藝品,也賣隆基。等不到日落的我在橋下買了兩件隆基,意外的是賣隆基的小女孩中文說的賊拉好,她還願意收人民幣。一件工藝複雜質量上乘的隆基賣100元人民幣,另一件手工粗糙花紋簡單的賣40元人民幣,我見她可愛,又忍不住跟她嘮嘮嗑…… ↑烏本橋 ↑烏本橋 5.4.曼德勒 空中足球 ↑曼德勒 ▲在前往馬哈牟尼佛塔的時候,我們經過一個類似小型體育館的地方,很遠就聽見裡面有樂隊演奏的聲音,還有觀眾的叫好聲,熱鬧的不得了,忍不住前往一看究竟。
原來是 緬甸 人民俗稱的“空中足球”。
六個人圍成一個圈圈,相互接球,足球落地為輸。
看臺上無論是穿著籠基的民眾還是寺院里的僧人,都其樂融融平等的觀賞著歡樂著,氣氛非常好。
而二樓看臺上現場伴奏的樂隊更歡樂,吹的 緬甸 民樂 我一個沒聽懂,但是瞬間被摩登感擊中是腫麽肥四? ↑曼德勒 ↑曼德勒 5.5.曼德勒 馬哈穆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牟尼佛塔的精緻程度、華麗程度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語言匱乏的我已經找不出不重樣的辭藻來誇贊它。
進寺廟之前先脫鞋,門口有個寬敞的房間有存鞋子的柜子,還有免費的公廁。
↑馬哈木尼佛塔 ▲而進入馬哈牟尼佛塔之前是會經過一條長長的類似市集一樣的商鋪隧道,我竟然看到了我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歡迎領導用的那種塑料花。再次重現了濃濃的舊時光年代感,然後我又範曉萱附體,繼續買了兩條隆基,看見好看的恨不得把整個店都買下來這話說我我也認……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 ▲阿霞的裙子不夠長,寺廟給免費裹了條特敏,於是她和馬哈牟尼佛塔驚人的互搭,我們一直打趣她,好像本地人哦!可以嫁到這裡啦!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 5.6.曼德勒 眉謬皇家植物園▲ 眉謬 的皇家植物園(National Kandawgyi Gardens)位於城區以南的一座小湖邊,是 英國 人設計的濕地公園。這裡面積很大, 眉謬 素有 緬甸 最美花城的美譽,這裡也曾經是殖民者的度假天堂,頗有英倫情調。
▲右 邊和 尚的眼神殺氣騰騰,視線相撞的那一刻感覺我已被眼刀打瘸……
左邊的大佬走出了唯我獨尊的氣勢……
中間那位在左右二煞相襯下竟有種嬌弱的唐僧既視感…… ▲坎達瓦吉國家公園湖面有棵歪脖樹,白天鵝和黑天鵝在湖中悠哉悠哉的互訴衷腸,非常幽靜,是個充滿野趣的地方。天上飄過大片淡紫淡青色的雲,小風習習,竟有消暑的涼意。 5.7.曼德勒 天然宮 華人廟宇 ↑曼德勒 ▲我們意外經過一座面積很大的華人廟宇——天然宮。
真沒想到 曼德勒 還有這麼大規模的華人廟!小伙伴們紛紛發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