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隨風——燦爛陽光中的尼泊爾EBC徒步與島峰攀登
阿瑪達 布朗 峰(英文名: Ama Dablam),海拔6856米。Ama Dablam的意思是“母親的項鏈”。這個名字背後的故事是因為Ama Dablam有一個獨特的金字塔形狀;兩邊長長的山脊像母親保護孩子的神聖手臂,山脊上像冰川一樣懸著“達布拉姆”;夏爾巴人婦女佩戴的一種傳統裝飾品,上面有神像的圖案。母親是“Ama”。因此,這座山被稱為“Ama Dablam”。
在EBC徒步前期一直占據著風景的中心,俊美的山形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我發現很多外國大兄弟卻穿著短褲短袖。
一路下降到了谷底,來到了河邊,過了這座吊橋後就會開始一個長上坡,爬這個山坡到坡頂的Tengboche據說是EBC路上最累的一段。
吊橋對面還有幾家teahouse,那是爬坡前最後補充體力的地方了,時間也到了中午,於是暖陽下吃了午飯。
這一段爬坡海拔上升600m左右,我爬的非常累,已經幾乎一上午沒見到我的背夫了。
上坡的人們步伐都很慢,幾乎都在播放慢動作,然而這樣的勻速慢走卻是最省力的辦法。
爬了幾乎兩個小時,經過一座山門後,終於到了Tengboche,原來背夫在這裡等著我,其他三位隊友也都到了好久。
天波切(Tengoche,3860m)
這裡有座整個昆布地區最大的寺廟--天波切寺(Tengboche Monastery),應該來說這裡的景觀相當好,但是霧氣很大,不便停留,大家繼續前行。
在橋上可以看到危險的老路和低橋。
這一段路特別是那棵松樹本是EBC途中經典的景觀,只是可惜了。
![尼泊爾自助遊攻略](https://p1-q.mafengwo.net/s16/M00/C4/61/CoUBUl6e4LCAJ3RoAAHTE3flHoM972.jp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早起大家一起看日出,在邢的背夫帶領下來到了旅館的不遠處,在Pangboche已是慢慢進入喜馬拉雅山脈的腹地,逐漸有了雪山環繞的感覺。
相較於Tengboche,Pangboche的視野確實差了一些,建議大家還是儘量住在Tengboche吧。
Ama Dablam
洛子峰南壁攀登難度巨大,1989年,20世紀最為偉大的登山家之一 波蘭 人庫庫齊卡(Jerzy Kukuczka)完成了人類首次的洛子南壁路線,但在下撤中遇難,至今全世界還沒有第二個人 成功 完成南壁路線。
韓國 登山家洪成澤多次嘗試,但也均未能 成功 。